「魔巖三傑」聚首 張楚:我不再是可恥的獨行者

2021-01-15 搜狐網

  十四年前的我們,年少輕狂。懷揣夢想,目空一切。我們執著的害怕過孤獨,也純真的嚮往過幸福。那一輪一輪用青春與吶喊裝訂的歲月,磨礪了人生,也躁動了回憶。十四年前的那個夜晚,在香港,在紅磡,無數雙炙熱的眼睛,見證了用音樂洗刷一地的愛與希望。那是「魔巖三傑」的時代,也是中國搖滾樂史上最輝煌的時刻。我們仿佛跟著一起長大,卻忽略了那樣的青春,消耗的太快,也太囂張。以致那一夜的美麗,再無法重建。

  樹生長的聲音,在彼岸翻騰

  當「1994香港紅磡演唱會」浩蕩落幕後,中國搖滾樂就此悄無聲息的陷入死寂。也許太過久遠,沒有人會想到十四年後,他們會再聚首。今天的演唱會由香港搬到了上海。由「紅磡」,換到了「大舞臺」。當年的嘉賓,由「唐朝樂隊」,變成了還在搖滾,繼續直率的姜昕。「不一定」多年的竇唯終於開口念叨了。人們叫慣了的「魔巖三傑」,也不再激進、憤怒,至少在生活中,他們正努力學習平和。

  曾經一切戛然而止。此時又再重新開演。有人歡欣,也有人懷疑。畢竟昨日青春同路的人們,看著他們從頂峰跌入谷底,直至遊走於癲狂的邊緣。不過好在,那些迷途的孩子,又都回來了。十四年,足以重塑一代人的命運,也足以消耗不斷翻騰的激情。今天,他們願意拾起久違的吶喊,隨行的我們,也不該忘記曾經熱淚盈眶的自己。

  張楚:我不再是可恥的獨行者

  三人中,張楚的歌詞最純粹。很多人喜歡他單純、無辜的眼神。至今他的卡帶仍被放在唱片架上醒目的一角。這個四十歲的孩子,兩年前還惶恐不安,如今採訪中卻熱情果斷。儘管語調中還藏有若許牽強,但他已不再害怕。因為他知道,他所尋找的智慧,是普世的。它一定能讓所有人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力量。

  「十四年前的自己,特別的理想和單純。在相當長的一段沉寂中,我矛盾也很消沉。雖然創作不少音樂,卻沒有想發表的衝動。那時一心想達到理想的最高點。現在我知道,聽不同音樂的人很多,我不能涵蓋所有,心裡也踏實些了。以前的生活很簡單。長大後,面對很多真實問題時才發現自己的任性。是音樂讓我找到平和美好的心境。這就是我現在的生活狀態。」

  「我很喜歡『樹音樂』的名字,她代表著一種自然心靈的成長。這兩年走來,我很感謝老妖。在『魔巖』的時候,臺灣團隊教會我們西方搖滾樂製作的經驗和知識。現在公司的感覺是踏實,有種中國人傳統的生活精神。我曾經很排斥。一心追求西方搖滾樂的性格。這一點,許巍和我不同。他離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很近。我很佩服他由理想轉變現實的自由美好的精神。」

  「若要拿現在和過去比較,我更喜歡過去單純的自己。其實我一直在尋找一種力量。一種無論在哪個時代,除了浪漫、理想、現實以外,更深層作為人的精神情感的某個面。我覺得我對自己的熱愛還不夠。就好比唱歌。過去是為夢想。現在卻由更真實的生活代替。過去是外向,是人和事的感動。現在要體現我自己內心的轉變,體現人某種精神的魅力。」

  歷史連結

  1993年,竇唯、張楚、何勇同屬臺灣「魔巖唱片」,並稱「魔巖三傑」。2006年,張楚籤約北京「樹音樂」。

  「樹音樂」由「西山老妖」的主唱老妖創建於2003年。

  時間:2008年7月5日 19:30

  地點:上海大舞臺

  

(責任編輯:王皓月)

相關焦點

  • 魔巖三傑|重溫94年紅磡:中國搖滾樂的一場春秋大夢
    11991年,張培仁成立魔巖文化,邀請當時的前青年樂隊團長賈敏恕擔任製作人,創立「中國火」品牌,集結了包括唐朝、面孔、黑豹在內等搖滾樂隊的作品。其中張楚的《姐姐》也收錄其中。90年代初三人陸續籤約魔巖文化,1994年春天,他們同時推出了自己的專輯:竇唯的《黑夢》、何勇的《垃圾場》和張楚的《孤獨的人是可恥的》,被稱為「魔巖三傑」。
  • 魔巖三傑之張楚發布新民謠!融合順德龍舟說唱,聽著有點意思
    張楚兩首全新民謠發布,融合龍舟說唱「魔巖三傑」之一、著名歌手的張楚也參與了這期青雲計劃的田野調研。一直以來,張楚的歌聲被認為包涵了最多的人文精神,音樂氣質從容悲憫且不張揚。活動當天,在順德美食博物館,張楚在順德田野調查過程中新創作的兩首樂曲將首發。
  • 從香港紅磡到迷笛,孤獨的張楚回來了
    那一年,魔巖唱片推出了竇唯的《黑夢》、張楚的《孤獨的人是可恥的》,以及何勇的《垃圾場》三張專輯。它們的操刀手,來自同一個人——張培仁。1990年,張培仁卸下滾石副總身份,從臺灣來到北京,準備創辦魔巖唱片。當他第一次看到崔健蒙著雙眼唱《一塊紅布》時,失控地抱著柱子痛哭。他本以為這個民族已陷入軟綿綿的情緒中,沒想到這樣一群對社會有期待的年輕人會走進他的世界。
  • 從「魔巖三傑」說起,為什麼《樂隊的夏天》配得上更高的評價
    第一波高潮起於老崔的《一無所有》,接著鄭鈞、許巍、唐朝等續寫了輝煌,1994年「魔巖三傑」和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的演唱會將中國搖滾樂影響力推向新高潮。一直到現在,「失語」才是內地搖滾樂的主旋律,魔巖三傑震撼了紅磡之後不久,魔巖唱片的締造者張培仁回了臺灣,「黃金年代」也就在此徹底止步了。與此同時,唱片市場在網際網路音樂盜版的衝擊之下迅速崩壞,這截斷了搖滾音樂人的大部分經濟來源。
  • 張楚出道20年上海首唱姜昕助陣 明年將發新專輯
    12月14日,「孤獨的人是可恥的」 張楚上海演唱會在上海大舞臺舉行。這是出道20年的張楚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場個人演唱會,《孤獨的人是可恥的》、《造飛機的工廠》、《上蒼保佑吃飽飯的人民》等諸多經典歌曲一一再現,同時他還演繹了《愛情》、《結婚》、《西出陽關》等從未公開演唱過的歌曲。演唱會上,張楚透露自己的新專輯即將發行。
  • 竇唯、張楚、何勇和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
    文 | 黑麥2019年年初,魔巖唱片曾經的工作人員牛佳偉找到高原,說要送給她一件神秘的東西,兩個人在咖啡館見面時,正值北京的冬天,寒暄了幾句,牛佳偉從衣服裡掏出了一個紙袋遞給高原,高原好奇地接了過來,辨識出那是一套底片,冥冥中感到一絲興奮。她抽出了幾張,驚訝地發現,那是一場演出的記錄,反色的畫面一下子把她的情緒拉回到了1994年末的香港。
  • 我讀「紅磡1994被神化了」
    她用鏡頭記錄了異常平靜的竇唯、一貫憂鬱的張楚,以及一個氣憤的何勇,這些內容匯集成了《紅磡1994》。高原沒有多講這本書本身,倒是說了一句出乎意料的話:「那場演出有點被神化了。」關於1994年那個晚上,高原首先說了一個細節:感覺去看演出的大部分還是內地人。
  • 改革開放三十年十大經典中文歌曲,我猜你最多聽過5首,不服來辯
    八、《孤獨的人是可恥的》演唱者:張楚「魔巖三傑」之一的張楚,是一位極具人文氣質的歌手,他的歌曲有著濃厚的現代詩歌味道。《孤獨的人是可恥的》這首歌是張楚的代表作之一,由張楚作詞、作曲。張楚的中國搖滾影響了一代人。
  • 失落的中國搖滾:我以為他們都開跑車、戴金鍊子,想不到這麼慘!
    儘管「魔巖三傑」和唐朝樂隊在1994年締造了紅磡演唱會的神話,但彼時的全民皆知的人氣和話題,卻沒能帶給他們現實的幫助。有一部記錄中國搖滾變遷的紀錄片,攝影師跟著導演輾轉拍攝過竇唯、張楚、何勇這撥人的生存狀況,真正見識到他們的窘境之後,感慨萬千:「我之前聽他們的歌,以為他們都得是帶著大金鍊子,開著跑車、身後跟一幫小弟,應該是很帥很有錢的那種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