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唯、張楚、何勇和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

2020-12-10 騰訊網

點擊播放 GIF 0.0M

那場猶如踢館的演出,在輿論的驅動下,把這些年輕的音樂人推上了風口浪尖。

文 | 黑麥

2019年年初,魔巖唱片曾經的工作人員牛佳偉找到高原,說要送給她一件神秘的東西,兩個人在咖啡館見面時,正值北京的冬天,寒暄了幾句,牛佳偉從衣服裡掏出了一個紙袋遞給高原,高原好奇地接了過來,辨識出那是一套底片,冥冥中感到一絲興奮。

她抽出了幾張,驚訝地發現,那是一場演出的記錄,反色的畫面一下子把她的情緒拉回到了1994年末的香港。帶著這些膠捲,高原小心翼翼的把這些底片收好,放進塑料的乾燥箱裡,貼上標籤,「1994,紅磡」

這套照片記錄了1994年12月期間,竇唯、張楚、何勇以及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體育館的演出。那年夏天,竇唯、張楚、何勇一連推出三張專輯,「魔巖三傑」的稱呼由此確立,他們先是在兒藝做了一場專輯首發式,也是紅磡的一次預演。臺下觀眾歇斯底裡的呼應,情緒真實而直接,臺上的年輕人仿佛打開了人們對音樂的想像,打開了一些禁錮了很久的東西。

那也是港臺文化衝擊的歲月,四大天王是音樂圈的主流聲音,來自北京的,留著長頭髮,不諳世事的年輕人,站在了流行音樂的核心舞臺上,除了演出,他們並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也不知道搖滾樂的「彼岸」是何處。

這場演出共進行了三個半小時,是竇唯、張楚、何勇和作為嘉賓演出的唐朝樂隊,共演唱了十幾首經典曲目,其中包括竇唯的《高級動物》,張楚的《孤獨的人是可恥的》《廁所和床》,何勇的《姑娘漂亮》《垃圾場》,唐朝樂隊的《選擇》《飛翔鳥》等作品。

很多年後, 人們都認為中國搖滾樂具有很強的意識形態,它和那個時代、政治文化背景深深地捆綁在了一起。作為一個親歷者,高原認為搖滾樂或許只是我們眾多社會形態中的一個縮影,1994年,各個角落都在發生著無形的變化。

「我當時很喜歡何勇的音樂,他的《鐘鼓樓》裡有這樣一段歌詞,說著明兒早晨,是誰生火做飯;說著明兒早晨,是吃油條餅乾;是誰出的題這麼的難,到處全都是正確答案」。歌中描繪著90年代初北京的市儈生活,也描寫著一個城市文化的消失,那一年,25歲的何勇,用這樣的歌詞記錄著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社會被時代切割出的階級。

「何勇是一個很特別的人,「在他身上能看到很多衝突,他習慣用憤怒去表達他的哀傷情緒。在紅磡的現場,我拍到的是一個來自北京的朋克男孩,一個人對於年輕的真實呈現。我很懷念這種真實。」 那是搖滾樂剛剛浮出水面的一段日子,一些樂隊開始被人熟知,似乎每一個聲音都能在那個歲月中得到回應。」高原說,「在為攝影集《紅磡1994》整理這些照片時,我仍舊能夠想起一些場景、一些聲音,一些理想主義者,他們在一個極為邊緣且特殊的環境中一路走來。

1996年末,當《搖滾中國樂勢力》這張現場錄音上市後,引發了一些聲音,這一演唱會被認為是中國搖滾樂黃金時代的旗幟,也是時至今日中國搖滾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演唱會之一,所有人都在驚嘆它的象徵意義,或是可能改變潮流和審美,總之,它所留下的烙印以及對之後樂隊所產生的影響尚在。

演唱會前,何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戲謔地評價了當時紅極一時的香港四大天王,他說香港只有娛樂,沒有音樂。那場猶如踢館的演出,在輿論的驅動下,把這些年輕的音樂人推上了風口浪尖。在那天的演出上,高原記錄了異常平靜的竇唯,一貫憂鬱的張楚,以及一個極其氣憤的何勇。兩年後,何勇用幾乎同樣的方式在北京的《流行音樂十年》現場唱了兩首歌,卻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現場反饋。

專訪攝影師高原

Q:為什麼選了25年這個節點來出《紅磡1994》這本紀念畫冊?

A:其實在15年前的時候,就有人辦過一場紀念演出,當時眾說紛紜,還有人說沒有到值得紀念的時候。我想現在已經是四分之一個世紀過去了,我們的生活和那時變得非常不同,音樂也在發生著變化,有些事挺值得往回看看的。倒也不是為了紀念,我認為25年是個挺重要的人生節點,對音樂也是,畢竟一個人一生中也不會有太多25年。

Q:當年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麼?

A:有一張照片是我在深圳的羅湖口岸拍攝的,當時我還覺得我們這群人挺潮的,但是現在看到這張照片,又覺得挺逗的,以今天的視角看,特別落魄。印象中王瀾和謳歌是最小的,都剛剛20歲,大多數人20歲出頭,除了唐朝樂隊和竇唯,基本沒有人出去演出過。記得在香港的時候,我們有幾個小時的外出時間,很多人都鑽進了通利琴行或是唱片店,那是一種對於音樂特別饑渴的感覺,如今很難再見到了。記得還有個人站在商場裡給女朋友挑了好幾個小時的禮物,最後買了一隻口紅;似乎還記得有人回北京的時候背了一個電飯鍋。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人都顯得比較單純。

Q:那麼你是怎麼看待這場演出的?

A:我經歷過中國搖滾樂破殼的年代,在紅磡之前,也有很多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演出,工體、首體或是大型體育場的我也拍到過。其實在接到紅磡的拍攝任務時,我對這場演出也沒有太多想像,只覺得一切都在情理之中。攝影當時是我的本職工作,拍攝結束後我需要上交底片給公司,我當時所能想到的事主要是這些照片上交後我可能再也沒有機會看到這些底片了,另外當時香港的膠捲還挺貴的。

我知道這場演出變成很多人心目中的輝煌時刻,大概是在1996年,這場演出的錄音上市以後,它確實影響了一批喜歡音樂的年輕人。現在往回看,我覺得那是一場和青春有關的回憶,所以產生了共鳴。就這樣吧。

(文中圖片由攝影師高原授權,禁止二轉)

活動預告

2020年3月7日(周六)晚上8點,我們邀請到《紅磡1994》作者攝影師高原,以及《三聯生活周刊》的主任記者黑麥,一起聊聊攝影和搖滾樂以及美食的故事。

活動主題《紅磡1994》——抖音直播線上分享會

嘉賓高原、黑麥

直播平臺抖音

直播ID攝影師高源 黑麥

活動時間2020年3月7日(周六)20:00—21:00

嘉賓陣容

高原

20世紀90年代開始拍攝搖滾音樂圈,她的作品參與定義了90年代諸多經典音樂專輯的視覺效果,也為這一時期大陸搖滾和流行音樂發展幾乎所有裡程碑式的人物和事件都留下了珍貴的記錄,她還涉足了影視、戲劇等領域的拍攝。2015年出版了《把青春唱完(1990—1999):中國搖滾與一個文化群體的生活影像》。

黑麥

《三聯生活周刊》主任記者,負責「食事」專欄,亞文化及音樂專題,目前為「霞光裡回聲」音樂節目及「叨叨叨不停」生活節目主持人。拉麵漂移學說提出者,終身減肥人士,無籽西瓜患者。

直播觀看方式

打開抖音APP

搜索攝影師高源或者黑麥

點擊頭像,即可進入直播間

一個彩蛋

為了讓大家與更多熱愛搖滾樂的人相遇

我們建立了一個微信群

長按掃碼,即可加入

周六晚上8點,打開抖音。

搜索關注:攝影師高源

點擊頭像,觀看直播。

咱們不見不散。

新書推薦

《紅磡1994》

高原 攝/著

ISBN:978-7-80768-314-8

定價:199.40元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

長按掃碼,即可預訂

關 / 注 / 松 / 果 拯 / 救 / 無 / 聊

人文 · 藝術 · 生活

Contact us

商業合作/投稿發送郵件

相關焦點

  • 從香港紅磡到迷笛,孤獨的張楚回來了
    也許這是因為,演出嘉賓名單裡,出現了一位消失在公眾視線多年的「搖滾詩人」——張楚。紅磡一夜去年年底,竇唯的前妻高原出版了一本《紅磡1994》攝影集。張楚出現在新書發布會現場,竇唯、何勇、張炬、劉義軍、鄧謳歌……這些熟悉的名字再度被提起。一百多張塵封的膠捲洗印見世,打開了人們對那場誕生於香港紅磡的搖滾神話的記憶。
  • 何勇捅人被捕 曾與竇唯張楚舉辦演唱會
    2015年12月3日訊,近日,網曝搖滾歌手何勇因為半夜捅人被警方逮捕,一直被關在北京看守所。有媒體聯繫到何勇的朋友,對方表示是真的被抓了,應該馬上就出來了。還有媒體聯繫到了何勇前妻尹麗川,她表示自己毫不知情,「已經很久沒聯繫了。
  • 他是曾用三首歌打破香港紅磡禁止觀眾起立的規定的人
    「北京的鐘鼓樓上,有一隻石雕的麒麟,在那站了幾百年,默默地凝視天空 、土地和人民,似乎總在等待。有一天,會有一陣大風吹過,它會隨風飛起來。」何勇曾經這樣說,那是他最意氣風發的歲月。  1994年紅磡演唱會前,年少輕狂的何勇向媒體放話:「四大天王除了張學友還算半個唱歌的,其他都是小丑。」
  • 高原與「94紅磡」
    圖為竇唯樂隊演出前排練的情景。唐朝樂隊和何勇樂隊一起,竇唯樂隊和張楚樂隊一起,每組有三個小時排練時間。左至右:胡小海、竇唯、周鳳嶺。 《紅磡1994》高原 攝 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 1994年12月17日晚上8點,竇唯、張楚、何勇以及作為嘉賓演出的唐朝樂隊抵達香港,他們在紅磡體育館表演了一場名為
  • 他是曾用三首歌打破香港紅磡禁止觀眾起立的規定的人
    「北京的鐘鼓樓上,有一隻石雕的麒麟,在那站了幾百年,默默地凝視天空 、土地和人民,似乎總在等待。有一天,會有一陣大風吹過,它會隨風飛起來。」何勇曾經這樣說,那是他最意氣風發的歲月。  1994年紅磡演唱會前,年少輕狂的何勇向媒體放話:「四大天王除了張學友還算半個唱歌的,其他都是小丑。」
  • 當年從內地「殺」到香港,在紅磡大罵四大天王,這位歌手現在怎麼樣?
    雖然說香港的樂壇曾經風靡一時,湧現了很多優秀的人才,但是內地也有不少的好歌手,比如說竇唯你應該聽說過吧,雖然如今很多人都說他是王菲的前夫,但是當年的竇唯身份不比王菲低,他的音樂影響了一代人,如今仍然被奉為經典。
  • 高原與「94紅磡」
    圖為竇唯樂隊演出前排練的情景。唐朝樂隊和何勇樂隊一起,竇唯樂隊和張楚樂隊一起,每組有三個小時排練時間。左至右:胡小海、竇唯、周鳳嶺。 《紅磡1994》高原 攝 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 1994年12月17日晚上8點,竇唯、張楚、何勇以及作為嘉賓演出的唐朝樂隊抵達香港,他們在紅磡體育館表演了一場名為
  • 魔巖三傑|重溫94年紅磡:中國搖滾樂的一場春秋大夢
    11991年,張培仁成立魔巖文化,邀請當時的前青年樂隊團長賈敏恕擔任製作人,創立「中國火」品牌,集結了包括唐朝、面孔、黑豹在內等搖滾樂隊的作品。其中張楚的《姐姐》也收錄其中。90年代初三人陸續籤約魔巖文化,1994年春天,他們同時推出了自己的專輯:竇唯的《黑夢》、何勇的《垃圾場》和張楚的《孤獨的人是可恥的》,被稱為「魔巖三傑」。
  • 魔巖三傑|重溫94年紅磡:中國搖滾樂的一場春秋大夢
    11991年,張培仁成立魔巖文化,邀請當時的前青年樂隊團長賈敏恕擔任製作人,創立「中國火」品牌,集結了包括唐朝、面孔、黑豹在內等搖滾樂隊的作品。其中張楚的《姐姐》也收錄其中。90年代初三人陸續籤約魔巖文化,1994年春天,他們同時推出了自己的專輯:竇唯的《黑夢》、何勇的《垃圾場》和張楚的《孤獨的人是可恥的》,被稱為「魔巖三傑」。
  • 我讀「紅磡1994被神化了」
    在上海書展上見到高原,聽她聊《紅磡1994》。1994年12月17日晚上8時,竇唯、張楚、何勇以及作為嘉賓演出的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表演了一場名為「搖滾中國樂勢力」的演唱會,這一演唱會被認為是中國搖滾樂黃金時代的旗幟,也是時至今日中國搖滾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演唱會之一。
  • 父輩們的狂野與熱血——94年紅磡搖滾的輝煌
    那香港呢?香港沒有搖滾樂。中國的搖滾樂最初萌芽在20世紀70年代的香港和臺灣。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香港出現一些地下搖滾樂團,但是具有較大公眾影響力的卻少之又少。在四天 王溫柔情歌等佔據音樂戰場時,「魔巖三傑」與唐朝樂隊帶著狂野與熱血打破著靡靡之音,將搖滾樂的力量感染眾人。
  • 高原出新書,憶往昔「94紅磡」給中國搖滾帶來的重大意義
    竇唯樂隊演出前的排練。唐朝樂隊和何勇樂隊一起,竇唯樂隊和張楚樂隊一起,每組有三個小時排練時間 左至右:胡小海、竇唯、周鳳嶺直播間的在線觀眾多了起來,很快破萬,與老朋友的閒聊中高原也放鬆下來。 《紅磡1994》高原 攝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12月17日晚上8點,竇唯、張楚、何勇以及作為嘉賓演出的唐朝樂隊抵達香港,他們在紅磡體育館表演了一場名為「搖滾中國樂勢力
  • 我讀「紅磡1994被神化了」
    在上海書展上見到高原,聽她聊《紅磡1994》。1994年12月17日晚上8時,竇唯、張楚、何勇以及作為嘉賓演出的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表演了一場名為「搖滾中國樂勢力」的演唱會,這一演唱會被認為是中國搖滾樂黃金時代的旗幟,也是時至今日中國搖滾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演唱會之一。
  • 高原出版「94紅磡演唱會」攝影集,百餘張照片首次公開
    新京報訊(記者 田偲妮)12月17日,由攝影師高原編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紅磡1994:「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25周年》攝影集在朗園良閱空間宣布開啟新書預售,該書用攝影作品及高原親歷回憶的文字還原了25年前竇唯、何勇、張楚及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表演的搖滾演唱會的臺前幕後
  • 中國搖滾的青春期,結束在1994年的紅磡
    從左到右依次為:劉義軍(老五)、竇唯、何勇、丁武、張楚、張炬。那個夜晚,確實有美好的演出和想像空間。一些人的青春、一個行業的願景似乎都在裡面了。那時的賈敏恕坐在轉播車改成的錄音間裡看著臺上所有的肆意張揚,籤下了竇唯、何勇、張楚;策劃了唐朝樂隊的張培仁則覺得此行圓滿,他迎著全紅磡觀眾的嘶吼心生驕傲,並沒有料到自己後來會因為與歌手們理念不合而留下數十年的爭議。那時理想主義是主流思潮,人們單純得幾乎有些執拗。
  • 何勇個人資料簡介 何勇尹麗川為什麼離婚
    一個是何勇,一個是竇唯,一個是張楚。把這三個人作為他們公司主要來推大陸的搖滾樂的音樂家。當他們發行了唱片之後,隨即他們在香港想做一臺大陸搖滾樂,叫中國火。地點就選在香港的紅磡體育館。很多歌星,都去過那個體育館演出。當時所謂「魔巖三傑」何勇、竇唯、張楚在香港的紅磡體育館在演出,演出之前之前,公司就邀請了一些媒體來進行採訪,以配合這個演出。
  • 中國最偉大的搖滾樂隊!Beyond僅排第二,第一已經不復存在
    我國的搖滾樂興起於80年代初,1986年崔健《一無所有》喊出了中國搖滾第一聲,之後很多優秀的搖滾歌手或者樂隊的出現把我國的搖滾樂推向了一個頂峰,魔巖三傑的出現,唐朝,黑豹,超載等等。可能是當時這批人七點太高,需哦一現在我國的搖滾樂遠遠不及當日輝煌!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盤點一下中國最優秀的搖滾歌手或者樂隊!純屬個人意見,如有爭議還望評論一起討論!
  • 魔巖三傑之張楚、何勇,一個成為倖存者,另一個卻「瘋了」!
    張楚的一首《姐姐》唱遍大江南北,並和竇唯、何勇、唐朝樂隊赴香港「中國搖滾樂勢力」演唱會引起極大轟動,開闢了中國搖滾的鼎盛時代,和許巍和鄭鈞是曾經的西安」三劍客「。張楚歌曲歌詞有著濃厚的現代詩歌味道,含蓄而深邃,他用歌詞這一邊緣文學形式表達著自己的思索與體驗。他的歌特別感傷,歌聲渾厚蒼茫,他的音樂和語詞是作為一體而產生的。
  • 李叔同填詞的《送別》已傳唱百年,竇唯唐朝樂隊改編,樸樹唱哭了
    竇唯和唐朝樂隊都把這首歌改編過,竇唯曾經重新為這首歌譜曲,而唐朝樂隊改成的搖滾更是有了不同的味道。不但在《我是歌手》中韓磊翻唱過,樸樹更是唱哭了自己,這或許就是真正的「經典永流傳」。弘一大師李叔同,一定是近代名人中繞不開的人。
  • 竇唯新專輯《引音隱印》,他和搖滾江湖,依然樂在人間
    1993年,崔健和張元合作了《北京雜種》,黑豹繼續著 「穿刺行動」,何勇奔赴倫敦參加演出,張楚發行首張專輯《一顆不肯媚俗的心》。儘管開唱之前,何勇說了那句著名的話: 「四大天王是小丑,也就張學友會唱歌,不信咱們來比比?」 此言一出,立即引來香港樂迷狂噴。主辦方害怕發生暴亂,直接將票數壓縮到8000張。 演出當晚,紅磡的門檻被踏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