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鏡頭裡的攝影師高原似乎還保留著一絲拘謹。因為疫情的緣故,幾乎所有的出版社都將新書發布會改成了當下火爆的「主播帶貨」形式。今晚,高原與老友前魔巖唱片的牛佳偉在書店為自己的新書《紅磡1994》做一場直播活動,她面前沒有觀眾,只有兩臺手機和負責直播的工作人員。
直播間的在線觀眾多了起來,很快破萬,與老朋友的閒聊中高原也放鬆下來。但她多數時間都比較沉默,可以看出,她並不習慣於用語言表達自我。20世紀90年代開始拍攝搖滾音樂圈,高原的作品參與定義了90年代諸多經典音樂專輯的視覺效果,也為這一時期大陸搖滾和流行音樂發展幾乎所有裡程碑式的人物和事件都留下了珍貴的記錄。
「我大概是在9月份的時候,得知要和樂隊一起去香港的,賈敏恕通知我,說去拍攝他們的演出。我那時候已經給魔巖唱片拍過幾次演出現場了,所以接到通知時,並沒有多想,這會是一場什麼樣的演出。」高原在書中寫道,1994年秋天在去這場演出之前,自己在籤約的公司做攝影師沒兩年,雖然也拍過不少大大小小的演出,但這麼大規模和重要的演唱會還是頭一回。懷著期待的高原那時還不知道這次經歷會帶來什麼,更不知道它在未來2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裡對中國搖滾樂的意義。
1994年12月17日晚上8點,竇唯、張楚、何勇以及作為嘉賓演出的唐朝樂隊抵達香港,他們在紅磡體育館表演了一場名為「搖滾中國樂勢力」的演唱會,這一演唱會被認為是中國搖滾樂黃金時代的旗幟,也是時至今日中國搖滾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演唱會之一。演唱會前,何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戲謔地評價道,香港只有娛樂,沒有音樂。那場猶如踢館的演出,在輿論的驅動下,把這些年輕的音樂人推上了風口浪尖。在那天的演出上,高原記錄了異常平靜的竇唯、一貫憂鬱的張楚,以及一個極其氣憤的何勇。這場演出距今已有四分之一個世紀,但是它所留下的烙印以及對之後樂隊所產生的影響尚在。正如汪峰所說,這場演唱會對幾代搖滾音樂人都有著特殊的意義:「無論是張楚的詩意、高冷與真摯,竇唯的神秘與孤獨的力量,還是何勇驚天地泣鬼神的決絕反叛,抑或是唐朝樂隊的高貴與震撼,都是中國大陸文化對於港臺地區文化的一種衝擊!這種衝擊回頭看是那麼及時也是那麼有必要。」
「13號中午,大家分別從家中奔赴當時北京機場唯一的航站樓。陸陸續續早到的人們把行李堆在一起,然後就坐在一旁聊天。貝斯手和鼓手們都很少說話,好像他們選擇的樂器都和自己的性格有關一樣。鄧謳歌比較亢奮,他年輕時好像一直都是這個樣子。大夥紛紛抵達機場,加入聊天,一旁的旅客不停地注視著這群人。」高原在書中寫道,當時除了唐朝樂隊和竇唯,誰都沒有出去演出過,故而大家都是去見「大場面」的,樂手們也都很年輕,比如年紀最小的鄧謳歌和王瀾當時剛滿二十歲。
那時候即便是紅遍全國的搖滾明星也沒有如今偶像的架勢,一幫人自己拎著行李、樂器和設備,沒有助理圍繞,沒有粉絲接機,工作人員給他們安排的行程卻是滿滿當當。香港的一切都令這群年輕人感到新奇和興奮,這也是他們第一次見識了港臺娛樂媒體的陣仗,從彩排開始,到演唱會結束的慶功派對,永遠有數個話筒懟到面前,數不清的攝影、攝像機像長槍短炮一樣壓來:「當樂隊成員們走進酒店宴會廳的時候,他們身後還跟著一群媒體記者。在這場演出後,竇唯變成了焦點人物,媒體不停地拍攝,拋出出乎意料的問題。那是我們第一次見識娛樂媒體,第一次見識這種無形的喧囂和紛擾。」演出前,大家在專門的排練室排練,錄音室裡有專業齊全的設備,這在今天看來不值一提,但當時大家在北京都只能在家裡排練。
「現在搖滾樂的繁榮不可能是平地起來的,都是那個時候那幫人鋪墊過來,一點點走到今天的。」在直播結束後的閒聊中,高原告訴筆者,如今的年輕人雖然接觸的搖滾樂類型已經與90年代初有很大不同,但中國搖滾樂的脈絡一直延續,並沒有中斷。
雖然行程緊鑼密鼓,樂手們還是擠出了時間去逛香港,主要去了那些知名的唱片店和樂器行,自然也少不了購物。不過那時大家都沒什麼錢,高原回憶:「香港到處都是高樓大廈,街道仄仄,店鋪排列地很緊湊,行人行色匆匆,人和人之間沒有任何交流,和當時的北京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城市氣息。」高原是攝影師,所以去買了不少高感光度的膠捲。如今的攝影從技術到審美已經和二三十年前大不相同,高原卻還執著於傳統的攝影方式。「現在各種修圖軟體都很流行,但我還是喜歡膠片的質感。暗房並不能把手拉長,也不能把腿變細,但暗房有修圖軟體沒有的東西。」高原告訴筆者,為了《紅磡1994》的出版,她甚至將許多原版彩色照片調成黑白印刷出來,以便保持視覺上的統一,在筆者看來,這種處理確實讓這本珍藏畫冊有種歲月流逝的味道,「我其實挺牴觸修圖軟體,尤其是把人物美化得毫無瑕疵那種,當然可能因為客戶要求,現在攝影師大都養成了這個習慣。」
高原聊起演唱會中的一個小插曲:演出開始前,鄧謳歌去買了一條「短褲」,因為太短了,準備上臺的時候被攔住,工作人員說,之前從來沒有穿「短褲」上臺的歌手,必須得穿演出服。一番爭執後,工作人員最終還是允許他上臺表演,這次「破例」也讓著名的紅磡留下了難得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