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逢燦爛——高原攝影展
2019·9·13-11·26
今日美術館二號館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故事
能稱為經典
那一定是在變幻更迭的歲月裡
總能帶給人們淚水與熱血
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國樂壇
就是這樣一個充滿力量的存在
「我曾經問個不休,你何時跟我走?」
「太陽忍受著悲傷,帶給人間這希望之光」
「這是一個戀愛的季節,空氣裡都是情侶的味道」
「我的家就在二環路的裡邊,這裡的人們有著那麼多的時間」
「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
……
這些旋律與歌詞
曾伴隨著無數人噴張的青春與肆意的成長
高原
作為親歷者,隨身帶著相機
以最近的距離
記錄了那段不可複製的歲月
她的鏡頭觸碰到的是最柔軟的人和故事
▲1994年12月,之前主要舉辦娛樂明星演唱會的紅磡體育館被「魔巖三傑」、唐朝樂隊的熱情點燃。高原記錄下演出前的彩排間隙,坐在觀眾席中間的竇唯。
「當年怎麼就那麼容易快樂呢?
那時候特別喜歡拍,因為生活很有意思嘛,都是主動地去拍。很漫長的時期,我整天拿著相機。」
——高原
「我們趕上了與世界交流的機會,而且搖滾文化是屬於全人類的。」
——何勇
一邊看她的這些照片,一邊不由得感概,認識的、不認識的,知道但沒有謀過面的,胖了的,甚至已經不在了的,如此熟悉,卻又如此陌生。陌生的是,她鏡頭下的每一個瞬間,我都是不在場的;熟悉的是,它定格的每一個時間,我又是在場的。我們是同齡人,我們同處於一個時代、一個空間,有時就坐在這些搖滾小子的對面,我們聽著、唱著他們的歌,一起撒野,一起張狂。」
——著名導演王小帥
當她數量眾多的照片中的一部分出現在我們面前時,一個曾經狂野不羈的年代,一群曾經擾亂無數人內心的兇猛動物,再次以影像的方式,集體性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當中。」
——著名攝影評論家、文化學者劉樹勇
(微博名老樹畫畫)
(摘自《把青春唱完》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發行)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 《生逢燦爛——高原攝影展》精彩預熱片
部分參展作品
▲竇唯在新聞電影製片廠的攝影棚拍攝《豔陽天》專輯中的《窗外》MV,手中的玻璃是MV的道具之一。
▲1991年,面孔樂隊貝斯手歐洋和他當時的英國女友蘇茜·羅伯特。歐洋和鄧謳歌是在一個大院裡長大的,早年都是霹靂男孩,後來轉入搖滾。
▲1999年,廖凡為由高原原創設計的項鍊做模特。
▲面孔樂隊1996年解散,1997年為了錄製《再見張炬》重聚。他們用三天時間創作並錄製了一首《習慣》。照片中是面孔樂隊的陳輝在錄製現場。
▲ 竇唯和鄧謳歌為「魔巖三傑」專輯完成發布會排練。鄧謳歌當時為何勇樂隊擔任吉他手。
▲ 1991年,唐朝樂隊在北京電影製片廠錄製《唐朝》專輯中《太陽》的MV。彼時丁武的家在安貞橋,12平米的小屋常常擠滿了各路人 。那時唐朝的創作往往先寫音樂後寫詞,《夢回唐朝》的歌詞曾經有三四個人參與撰寫。
▲1995年,高原拍攝的坐在家裡走廊上的老狼。在這年的春晚上,他演唱了後來廣為流傳的歌曲《同桌的你》。
▲1997年,《春天的狂想》劇組中的演員袁泉和邵兵。
▲1995年,在排練《阿Q同志》的孟京輝。
今日美術館在本次展覽中共設置了五個板塊,分別為先鋒與流行、告別、中國樂隊、魔巖三傑、紅磡。更特設了魔巖三傑與紅磡演唱會巨幅攝影牆、竇唯mv畫面互動區,暗房場景互動區,以及架子鼓體驗區和紅磡演唱會體驗區等等參與環節,力求讓不同年齡的公眾都可以置身其中,感受不同的青春與燃情。
展覽中不乏我們熟悉的人物,他們有些在今天依舊活躍,崔健、竇唯、何勇、張楚、面孔樂隊、老狼、張炬、孟京輝......展覽首次較完整的展出了高原拍攝的100餘幅記錄搖滾與流行文化發展的重要作品,並加入了高旗和盛志民等人的影像記錄作品。
關於藝術家
高原
高原,內地資深女攝影師。20世紀90年代,搖滾、流行、民謠等音樂形式快速發展,小劇場戲劇等新的戲劇形式和豐富的影視作品也得到了大眾的喜愛。作為時代的參與者,攝影師高原近距離記錄了這個黃金年代的音樂人和戲劇人及其他一些文化人物的臺前幕後,凝聚著整整一代人的夢想與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