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中國2019年12月27日 這馬上就要過年了,想必已經有不少朋友拿到了年終獎。辛苦工作一年,也想添置一臺新車,犒勞犒勞自己,不過買車前不妨先看一看小編總結的提車事項,保證你順利放心的買到愛車。
第一 選車驗車先看VIN碼(車架號)
1、先核對車輛的VIN碼(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車架號)是否多處一致。這個步驟是防止改裝車、事故車、翻新車。VIN碼一般出現在以下幾個部位:前擋風玻璃右下角、發動機橫梁、門側邊、副駕駛地毯下。
2、驗完以上物理VIN碼的一致性,再去核對各種官方文書上的VIN碼是否一致。這些文書包括:合格證、發票、三包憑證、行駛證、機動車登記證等。
3、如對店家、新車還不放心,這時可以要求把這個VIN碼輸入店方的售後系統,看有無維修記錄。這種情況建議只在極度不信任對方的情況使用,因為很容易引起賣家反感。
第二 購車合同
在開具購車合同之前應該與4S店就一下問題進行明確:
(1) 應當明確約定汽車的品牌、發動機號碼、車架號碼等汽車本身就自帶的重要因素,以此來確定車輛;
(2) 購車價格,應列明車輛交易的總價款(光車價或是包牌價),付款方式和期限;
(3) 車輛的交付方式和期限;
(4) 質量糾紛和異議的處理;
(5) 售後服務條款,應重點列明經銷商應承擔何種義務(詳細內容可參照《產品質量法》和《民法通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條款);
(6) 車輛保養的具體方式,是以時間計,還是以裡程計。消費者籤約時應特別注意以上體現經銷商合同責任的細節。
(7) 爭議的解決,應約定解決的方式,如仲裁、訴訟;合同的管轄地,如買車人戶籍所在地、經銷商登記所在地還是雙方指定的其它地點,都可以由雙方約定為爭議管轄地,如果約定不明,則適用《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條款;
(8) 應特別注意有關經銷商合同責任的細節,這些部分往往被經銷商惡意「忽略」掉,購車者應注意保護自己的權利,使雙方權利義務對等;
(9) 明確交車時間違約後,雙方責任如何劃分。
第三 購車發票
車主收到的車輛發票應為一式四份:發票聯、報稅聯、註冊登記聯、抵扣聯。其中發票聯和註冊登記聯應蓋有該經銷商的銷售章,報稅聯則無需加蓋。請注意核對購車人姓名和身份證號碼是否正確(企業購車則需核對企業代碼),車架號和發動機號是否正確(應和合格證及車輛銘牌一致),同時確保每一聯的數字和文字清晰,且沒有壓線。
車主在4S店支付的每一筆款項都應有相關發票或正規收據,不應接收無4S蓋章的白條或自製收據。如果刷卡,應先向銷售顧問和收銀人員諮詢有無額度和次數限制,有無手續費等。
第四 清點材料
走到這一步,剩下的就是清點材料,主要包括購車時應該帶有的文件,物品,工具等等。
▎新車發票一式四份(發票聯、報稅聯、註冊登記聯、抵扣聯)
▎機動車曾值稅發票
▎車輛合格證原件或進口車關單(注意核對車架號是否與車輛銘牌及發票一致)
▎車輛鑰匙(一般為兩把,最好讓店員設置好開門規則,如單擊開門鍵只打開駕駛員門 一個密碼條,配鑰匙用的。)
▎車輛使用說明書(包括多媒體系統、導航系統說明書)
▎車輛保養手冊(加蓋PDI章,4S的印章證明是4S正式發的貨)
▎車輛商業險保單、交強險保單正副本、商業險及交強險發票、交強險標貼
▎三包憑證(寫好起始日期,蓋章、籤字,有些品牌會附在保養手冊中)
▎隨車配件(導航光碟或SD卡、USB數據線、車輛照片、底盤號拓印等)
▎隨車工具(備胎/補胎工具、千斤頂、工具包、三角警示牌等)
除了上述這些文件、材料和物件以外,銷售顧問在推銷是列印的所有承諾(贈送物品等)也要一併兌現。
清點材料是繼驗車外最重要的流程,請一定要逐一確認籤字並點清所有物件,如在訂車時銷售人員有其他承諾,應在此要求對方完全兌現。一般需要籤字的內容有:商品車交接單(或叫交車確認表),只需一一確認其中的打勾項目即可,一般會與本流程所說明的相同。
三包條款也很重要,請詳細閱讀並向銷售顧問諮詢,弄懂其中的質保及索賠範圍,什麼是易損件、動力總成的索賠條件、三包周期及質保周期等等(依據品牌不同,一般三包周期為24個月或50000公裡,質保期為3年或100000公裡),注意起始計算日期應為開票日期。
PDI交車檢查確認單,經銷商在將新車交付給客戶前需進行檢測,該單據主要用於確認檢測內容,需注意檢測日期應在提車日期起往回推算的10日以內,同時保養手冊上蓋章日期需與其相同(或推後)。
提完車之後自然就是繳納車輛購置稅和註冊登記了,有些4S店也會提供代辦服務。一般來說只需攜帶所有的提車材料,車輛合格證原件(某些材料如身份證和合格證及發票需要準備複印件)按照國稅局交稅—車管所上牌—車輛檢測中心領取綠色環保標貼的順序辦理即可。
最終新增材料應為:車輛註冊登記證書原件一本,行駛證一本,完稅證明及發票,三張標貼張貼在車輛右上角(年審、綠色環保、交強險)。如是貸款購買車輛,還需要再去車管所辦理抵押事宜。
大家在4S店提車時可能都遇上過各種坑或者是套路,我們總結了一些已有的套路,供大家參考。
移花接木
如果你去4S店買車,他們暫時沒有你要的顏色或車型,於是他們會去其他公司調車,名義上好聽叫做調撥,但實際你的利益就完全被破壞了。道理很簡單,一旦你的車出現了問題你的發票不是他們開的,光憑合同他們完全可以賴掉叫你去找開票的公司,但開票的公司只是以經銷商的名義買出,並不是直接客戶,所以他們也不會負責,造成的是發票和合同對不起來。
以次衝好
如果你和4S店來購車的談判回合比較長的話,就會發現他們展廳展車為什麼老換顏色和車型。道理很簡單,展廳的展車每2個月就會比市場價便宜那麼500或1000的賣給客戶,也許你會想展車也沒什麼,只要便宜就好。但黑幕在於展車在2個月的千百個客戶蹂躪中肯定會刮花漆面或拉壞某些小部件,往往到你手上的車都是從新做過漆的。
模糊概念
如果你去4S店買車他們在談判到最後價格的時候會出現出庫費,服務費,上牌雜費什麼的,其實這些費用你如果肯用點時間和他們搞的話都是可以免掉的。
時間轉移
如果你去4S店他們給你一個比較便宜的價格,但和你說沒現車,要你籤了合同交了定金後幾周內給你車(注意定金是定字,不是訂字)。其實是為了打時間差。汽車的價錢在一段周期內是會變的,好比做期貨。舉個例子,現在市面上某車是賣100000,4S賣你98000,但和他談好2周後交車。我敢保證2周後市場價錢保證比98000還要低。因為車的價格只會往下不會往上。但萬一2周後價錢漲了,呵呵那4S店就開始拖拉戰術了,不是和你說車還沒到就是和你說車在路上什麼的。拖到價錢有利潤為止。如果你一旦失去耐心想退車時,定金和訂金的概念就來了,你和4S籤定的合同雖然是公式合同,但所有的4S合同都有一個共同性,客人提出不要車不管什麼原因定金是不退的。
優惠服務
現在的4S店在和你購車籤合同時往往會所送裝潢2000送維修費用2000送維修金卡什麼的。其實這些都是假的。舉例:某車市場行情是讓利11000,他們會說我讓你9000再加2000裝潢2000維修,加起來最少也13000總有吧。你想想真合算呀。其實2000的裝潢你最多也就買付腳墊加個牌框,良心好點的在給你瓶「聞到吐」牌香水。裝潢的成本價也不過300。維修更可怕,2000的費用他們100%不會讓你抵零件費,只能抵工時費,一次還不能扣完。那你不是一輩子都在他們店修了。再說了,新車一般不會有什麼毛病,就算出了毛病都有廠家的2年6W公裡索賠做保證,壞什麼換什麼,沒二話。搽碰的話保險公司能全賠,你想這2000你到什麼年代才能用完呀。所以2000的裝潢和2000的維修根本是空的。其實你拿到的車價讓利不是市場價的讓11000而是9300。
當然,4S店的套路絕對不止這麼點,這裡只是舉例說幾個常見的。為了避免這些坑,買車切記謹慎,要相信天上不會掉餡餅,對於模糊不清的問題一定要問清楚。
提車的事就說這麼多,最後小編想說一說去哪買車的問題。一般來說買車就兩種方式,去4S店或者去經銷商,前者是廠家官方認證的銷售機構,銷售車輛都是廠商直接供貨的。後者的車輛來源比較複雜,不排除把事故車、翻新車當新車賣的可能,所以如果沒有非常可靠的經銷商渠道,建議大家還是4S店購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