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一度假村竟用礦泉水瓶分裝無色無味的「除鏽劑」
同一包裝的礦泉水和「除鏽劑」都放在酒店的服務車上
死者生前照片
10月6日,喝了一口賓館裡的礦泉水,成都男子鄭平(化名)死了。在這個國慶大假裡,在前往蘇州東山尋根探親的路上,他沒能迎來即將到來的44歲生日。14日就是鄭平的頭七,他的姐姐鄭澄宇在歇斯底裡後冷靜問道:為什麼酒店把除鏽(垢)的水劑裝在礦泉水瓶裡?為什麼裝有除鏽(垢)水劑的礦泉水瓶和其他礦泉水瓶不作絲毫區分?
這是一場不該發生的悲劇:一口「水」要了人命,7歲孩子再也見不到他的爸爸,八旬父母再也見不到他們的兒子,一家人失去了頂梁柱。
禍起>>
飲用水和除鏽水劑「看上去都一樣」
9月30日晚,43歲的鄭平自駕車,帶著父母妻兒,一家五口,歡歡喜喜,從成都回到蘇州東山探親。
鄭平的姐姐鄭澄宇後來了解到,10月5日晚11點過,鄭平帶著家人入住蘇州東山山水度假村。房間門卡顯示該度假村有四顆星。父母住一間,鄭平與妻兒住一間。每個房間都放有兩瓶「洞庭山飲用天然泉水」。
鄭澄宇說,父母當晚喝了房間裡的兩瓶水。次日早上,父母又問樓層服務員要了兩瓶水。鄭澄宇告訴記者,她問了父母,當時,服務員從客房服務車上拿了兩瓶「洞庭山飲用天然泉水」給她的父親。在那個服務車上,放有毛巾、紙,下面一層放有飲用水瓶,「看上去都一樣」。鄭澄宇說,服務員事後也承認給了她的父母水。
據鄭澄宇講述,酒店事後稱,據監控記錄,鄭平父親從服務員那裡拿到水後,又到操作間去了一趟。鄭澄宇後來問父親為何去操作間,她父親說,怕水不夠喝,想去拿。鄭澄宇的母親證實,只看到父親拿了兩瓶水回房間,鄭平媳婦也說,到房間時只看到兩瓶水。不過,酒店並未向鄭平家屬提供監控視頻記錄。
禍臨>>
喝了一口「水」「情況越來越糟」
悲劇在隨後發生。6日上午九點半左右,鄭平來到父母房間,打算商量下白天去哪些親戚家。鄭澄宇事後了解到,弟弟來到父母房間後,隨手拿起父親放在桌上的「洞庭山飲用天然泉水」,擰開就喝。「畢竟是在父母的房間裡,他就很隨意。」鄭澄宇說。
「男人喝水猛,只喝了一口,發覺不對,可喝下去已經吐不出來了。」鄭澄宇說,弟弟當時就喊著肚子疼。鄭平母親喊著「出事了」,鄭平媳婦趕來,得知是喝了一口「水」就出問題後,拿著鄭平喝過的水瓶到大廳找服務員。「除鏽(垢)水劑味道不是很大,要不服務員當時也不會聞不出來。」鄭平的小舅子陳先生說。
鄭平媳婦再次回到房間時,看到鄭平「情況越來越糟」。鄭澄宇說,「弟弟喊著說喝到了一種酸」。度假村隨後把鄭平送到東山的醫院。後來,又轉送到另一家醫院。鄭澄宇說,在這兩家醫院裡,度假村方面提到,鄭平喝到的可能是一種酸,但一直沒有在他們面前承認他喝到的是「除鏽(垢)劑」,「醫生仍然不清楚他喝到的什麼,當時也無法檢測是什麼」。
悲劇>>
死亡證明書顯示:「酸性液體中毒」死亡
到了6日中午12點左右,鄭平被又轉送到蘇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鄭澄宇對記者說,當時,度假村的代姓經理才在弟媳和大哥面前承認,鄭平喝的是廁所用的除鏽(垢)劑。醫院隨後問度假村方面要除鏽(垢)劑的成分,度假村聯繫了廣東的廠家,廠家在7日上午10點過才把成分傳真過來。遺憾的是,已於事無補。
而就在到這家醫院一個多小時後,鄭平心臟就停止了跳動,在經過51次電擊後,恢復了心跳,但仍沒意識。到了10月8日上午,鄭平被宣告死亡。在死亡醫學證明書的「死亡原因」一欄裡寫著「酸性液體中毒」。
鄭澄宇告訴記者,她在11日下午同該酒店代姓經理見面時,代經理親口告訴她:「那是廁所專用除鏽(垢)的水劑」。在那次見面中,鄭澄宇從酒店那裡了解到,為了節約成本,度假村買到大桶除鏽(垢)劑後,分裝到用過的飲用水瓶中。「代經理還說,用喝空後的飲用水瓶分裝除鏽(垢)用的水劑,是他們過去就有的做法。」鄭澄宇說,她保留了錄音。
鄭澄宇告訴記者,裝有除鏽(垢)水劑的飲用水瓶與酒店提供的瓶裝飲用水,「從外觀上看上去一模一樣,僅憑肉眼無法區分。」
質疑>>
酒店為何用礦泉水瓶裝「除鏽劑」?
鄭平的遺體目前在蘇州殯儀館。事情發生後,鄭平的媳婦「什麼都不能處理了」,父親的血壓也升到200多,他的親朋來到蘇州幫忙。
賓館對他們起初管吃管喝,後來又提出要計算費用。度假村方面的律師找他們說,就算按賓館全責算,按目前標準,也只會給他們賠償90多萬,況且度假村不願負全責。「他們要分清責任。」鄭平的小舅子陳先生說。
在陳先生看來,酒店應負全責。13日凌晨6點,鄭平的家屬在網上發帖說,「酒店方違規操作,竟然二次利用礦泉水瓶分裝無色無味廁所「除鏽劑」(強酸性),以便客房清潔人員攜帶使用,和酒店方提供的補充飲用水同時存放在客房服務車上。因外觀,標誌和顏色和酒店提供飲用的礦泉水完全一致,正常人無法辨認判斷。」陳先生認為酒店管理失職導致了這一悲劇。
對於鄭澄宇和陳先生的說法,該酒店代姓經理沒有否認房客喝了除鏽(垢)劑一事,他告訴記者,「警方已有結論。我不回答你的任何問題。」
記者在13日下午還撥打了蘇州東山派出所的電話,得知主辦警官是朱警官,「只有他能說這案子。他沒在辦公室。」隨後,記者在17時52分撥打了朱警官手機,但語音提示「已關機」。記者還給朱警官發去簡訊,詢問:「有無結論?結論是什麼?」但截至記者發稿,也未收到朱警官的回覆。
「到了14日,只有我和弟媳留在蘇州,其他親朋待這麼久,不得不回四川了。」鄭澄宇不知道他們能等來什麼。
記者調查
環保型的除垢劑「無色,基本無味道」
業內說法:酒店應有嚴格監管
酒店是否都用「除鏽劑」?使用時有何規範?有著成都、重慶等地多家五星級酒店工作經歷的凌女士告訴記者,據她所知,現在酒店並不用「除鏽劑」,畢竟是一種酸性物質,「對酒店物品有傷害」,而且不鏽鋼和瓷磚都有專用的除垢水劑。她說,就算使用,酒店肯定得有監管,起碼得貼上明顯標籤。
上海一家「除鏽劑」經銷商的雷經理對記者說,賓館有用「除鏽劑」的,但主要用在鋼鐵上,他也賣除垢劑,「兩者成分有差別,但相差不大」。「除鏽劑」和除垢劑的價格都是30元一桶,3.8升,稀釋後使用。
廣東一家水鏽淨經銷商郭女士告訴記者,他們生產的名叫「水鏽淨」的「除鏽劑」,既可以清洗水龍頭,又可以清洗洗澡缸。
四川一家「除鏽劑」化工生產企業的陳經理告訴記者,他們既生產「除鏽劑」,也生產除垢劑。賓館一般用的是除垢劑,用於清除瓷磚上的黃色垢物。
據陳經理講,賓館用的除垢劑,有強酸型,較便宜,價格在4000元一噸,「顏色偏黃,有微微刺激味道」;還有環保型,不含國家禁止的東西,價格較貴,為1萬元一噸,「無色,基本無味道」。
陳經理說,酒店購買後一般會按照1份除垢劑5份水的比例稀釋後使用,「肯定不能喝,萬一喝到微量後,可服用醫用小蘇打(急救),很便宜。」
(摘自華西都市報)
編 輯丨李兵兵 見習生丨劉夢琦
↓↓↓點擊「閱讀原文」連結,查閱更多內容,喜歡此文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