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昊
2019-04-28 11:19 來源:澎湃新聞
4月30日,在位三十年之久的日本天皇即將退位,皇太子德仁將在改元「令和」的第一天即位。天皇,這個討論日本文化時永遠繞不開的話題,再度成為世界輿論的焦點。事實上,自十四世紀起直到近代以前,天皇即位時都需要經歷一種名為「即位灌頂」的禮儀——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所謂即位灌頂,就是由藤原氏攝關家(二條家)向準備即位的天皇傳授真言(咒語)和印契(手印),天皇在即位當日,登上高御座,手結印契,口誦真言的儀式。眾所周知,「灌頂」原本是印度即位禮儀的一部分,後來被佛教採用,成為佛教傳法、修法、結緣等過程中的常見儀禮,在密教中尤為普遍。日本天皇的即位灌頂,似乎是經佛教傳入的灌頂儀式恢復到了印度本來的目的。事實果真如此嗎?
大約十到十二世紀,也就是日本古代到中世的變革期,日本人對天皇的觀念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一是天皇權威的下降,前有平將門在關東自稱「新皇」,後有醍醐天皇的墮地獄傳說,又有崇德天皇化為「怨靈」作亂的流言,治承·壽永內亂(源平合戰)之中年幼的安德天皇溺死於瀨戶內海,承久之亂(13世紀初)後鳥羽上皇被流放而死。在中世日本人的筆下,這些在政治鬥爭中失勢死去的天皇因失政失德而遭受神佛降罪,天皇已經不再是自然而然地會被「皇祖神」庇佑的存在。二是中世國家之中親政的天皇極少(多為上皇實施院政),天皇本身不具備絕對權力,退化為象徵性的最高權威。三是「本地垂跡」思想的普及——換言之,日本的各路大神都成為了西天的佛、菩薩們的化身(垂跡),日本本土的神祇相應地退居次席,那麼,被視作日本本土神祇後裔的天皇比之又矮了一級。
安德天皇入水地日本的天皇們所尋找到的新的權威源泉正是佛教。本土的神祇退居次席,就需要從更具超越性的「西天」尋找新的權威。十一世紀的真言密教僧成尊在著名的《真言付法纂要抄》[康平三年(1060)]中這樣說:「又昔威光菩薩(摩利支天即大日化身也)常居日宮,除阿修羅王難,今遍照金剛,鎮住日域,增金輪聖王福,神號天照尊,剎名大日本國乎。」 大意是說,正如大日如來的化身威光菩薩(摩利支天)身居日宮,破除阿修羅王之難,現在的遍照金剛(空海)身居日本,護持金輪聖王。日本的神名叫天照尊(天照大神),國名叫做大日本國。
在《真言付法纂要抄》當中,日本的天皇、國名、天照大神被和日本密教的根本佛大日如來聯繫到了一起。在此以後,天照大神與大日如來同體的觀念廣為流行,日本被看成是「大日如來之本國」,天皇則由「天照大神後裔」升級為「大日如來後裔」。這麼一來,天皇有了「印度血統」,重新獲得了超越性的神聖地位。
金剛界大日如來(大阪金剛寺藏)成尊之後,真言僧勝覺(1057—1129)書寫的《護持僧作法》(上島享翻刻)更是在為天皇進行護持祈禱作法時,把平安京觀想為密教的胎藏界曼荼羅,把天皇居住的宮禁觀想為金剛界曼荼羅。並進一步觀想金剛界曼荼羅的主尊金剛界大日如來與「當代國主金輪聖王」——也就是天皇融為一體。天皇作為「大日如來後裔」,進一步又與大日如來同體,「成了佛」的天皇權威直接獲得了密教的根源存在大日如來的保證。
十三世紀末,兩次「蒙古襲來」的打擊給日本朝野造成了極大的衝擊。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日本的貴族們認為蒙元軍隊的敗退是「神風」的功勞,是日本的神佛們在前線打了一場「神與神的戰爭」的結果。於是,賣力地進行退敵祈禱的僧侶們加官進爵,大受封賞。朝廷和幕府內部又掀起了一輪新的密教熱潮。再者,此時天皇家內部發生分裂,一分為二,交替執政。皇位繼承不穩,也使得天皇們更加追求來自「神佛」的超越性。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即位灌頂登上了歷史舞臺。
祭祀天照大神的伊勢神宮伏見天皇(1265-1317)的日記《伏見天皇宸記》中記載了正應元年(1288)即位之前,關白二條師忠向他傳授秘印,兩天後即位之時手結印契,口誦真言一事。此後即位灌頂漸漸延續下去,成為慣例。當時即位灌頂的真實樣貌,我們不得而知。但同時代的寺院當中保存著的多種多樣的即位灌頂儀式文本,為我們想像當時的場景提供了參考。譬如京都東寺觀智院聖教本《東寺御即位法次第》(松本鬱代翻刻)這樣記載:
首先,即位者結金剛薩埵手印,念誦真言(咒語)。而後結四海領掌印,同樣念誦真言。之後是結智拳印、誦吒枳尼天真言,類似的幾個手印和念誦之後,最後是偈贊。其中金剛薩埵被視為大日如來之後密教第二祖,是從大日如來那裡接受傳法的菩薩,象徵著即位者從大日如來那裡繼承而來的正統性。智拳印是金剛界大日如來的象徵。四海領掌印則象徵佛教世界觀須彌山四周的四海,也就是說,結四海領掌印就是統治四海(人類世界)的意思。
伏見天皇最後,即位者念誦偈贊:「我本秘密大日尊,大日金輪觀世音,觀音應化日天子,日天垂跡名日神,此界能救大慈尊,所以示現天照王。」翻譯過來就是說:我(天皇)本來是密教世界中的根本佛大日如來,同時又是一字金輪(佛名),又化為觀世音菩薩,觀音則進一步化身為「日天子」,這「日天子」的化身來到地上,叫做「日神」,「日神」又是下來拯救眾生的「大慈尊」(彌勒),最後顯現為天照大神。短短四十二個字,將大日如來、天照大神及神佛們與即位的天皇聯繫到一起。
即位灌頂之中的天皇,上演的是一出「君權佛授」「君權神授」的好戲。這樣的戲碼在世界各國都十分常見,君主成為天命所遣,成為天神在人間的代表,獲得來自神佛的正統性。即位灌頂是日本人的天皇觀形成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插曲,儘管今年的天皇即位禮中已經不可能再有即位灌頂出現,但這一傳承數百年的儀式仍然是我們解開日本天皇和天皇制之謎的鑰匙。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思想
我是日本京都大學博士梁曉弈,關於日本歷史上的年號和改元,問吧!
關鍵詞 >> 天皇即位,佛教,日本史
相關推薦
評論(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