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銀行家」鞏天民後人捐出多年珍藏史料———
揭開鹿鳴春「一號包房」的秘密
專程從大連趕到瀋陽的鞏國威,昨天將珍藏多年的多份珍貴歷史資料捐贈給鹿鳴春飯店。這些資料,都與這家飯店的一號包房有關。
一號包房,當年曾是我黨在瀋陽的一個秘密活動站。
鞏國威今年70歲,他是被譽為「秘密戰線的紅色銀行家」鞏天民的六兒子。
在《中共黨史人物傳》中,對鞏天民有這樣的概要介紹:鞏天民是1925年奉天(瀋陽)建立中共組織時第一批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黨員之一,一直以瀋陽金融界名流的身份為掩護,從事革命活動。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任委員、遼寧省副省長等職。在十年浩劫中,他慘遭迫害,1978年去世。
鞏天民去世後,鞏國威開始收集、整理、研究與父親有關的歷史資料,那些漸行漸遠的往事隨之又明晰起來。鞏國威說,鹿鳴春飯店就是父親當年從事革命活動的場所。
鞏國威告訴記者,當時黨的工作是在秘密狀態下進行,教會、銀號等都被用來做掩護。父親經常變換秘密接頭地點,奉天的小河沿、盛京施醫院、體育學院、南塔等處都曾是他的秘密接頭地點,有時一些會議就在他的辦公室或家裡進行。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鞏天民和劉仲明、畢天民、劉仲宜等愛國人士積極進行抵制活動,全力支持東北義勇軍的抗日鬥爭,特別是在資金和藥品方面盡力援助。此間,鞏天民等百餘人捐助「衛生費」,從每人每月的工薪中拿出10%當公共儲蓄,作為資助東北義勇軍和地下工作人員的經費和醫藥費用。這一筆筆「衛生費」做了很多事情,譬如一位被日軍逮捕的女同志就是用錢「買」出來的。但這樣做,風險很大,劉仲宜就是被敵特發現後遭酷刑折磨致死。
在友人的資助下,鞏天民入股擔任志城銀行董事兼總經理,以這個顯赫的身份做掩護,繼續從事革命活動,資助東北義勇軍抗日。為了使活動更隱蔽,鞏天民等人想出個辦法,就是把資助東北義勇軍的戰線拉長,不在敵佔區交錢交物,而是找幾個可信的商家,通過商家買來棉花等物資運到關裡,再在關裡採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換來藥品等物資,然後轉交給東北義勇軍。
那麼,這些事最初都是在哪裡研究定奪的呢?一個秘密場所就是鹿鳴春飯店的一號包房。
有關資料有這樣的記述:1929年,鹿鳴春飯店開張,這是當時奉天的第三家「春」字招牌飯店,創辦者叫王星垣。
王星垣是綏中縣小莊村人,家境貧寒。18歲時,他從綏中徒步走到瀋陽,先做了一些雜工,後在洞庭春飯店當上了堂頭。
王星垣聰明能幹,交際廣泛,他從洞庭春飯店出來後,著手自己開飯店,取名鹿鳴春。幾個月時間,他就籌集到4.2萬元現洋,分成420股,每股100元。很多人因為看好他的為人和能力,都成了他的股東,曾任奉天工商聯合會總務長後被張學良聘為秘書的愛國人士高崇民就是大股東,鞏天民也是股東之一。
當年的南市場,屬奉天商埠地的一部分,幾乎與日本人佔領的滿鐵附屬地近在咫尺。王星垣之所以選址在此,是因為在日本人製造「皇姑屯事件」後,瀋陽各界有識之士都對滿鐵附屬地有著強烈的牴觸情緒,拒絕到滿鐵附屬地裡面的飯店餐館聚會應酬,也都希望在中國人自己的轄區裡能有一家規模更大的高級飯店,就在此時,王星垣進駐了南市場。
鹿鳴春飯店開張後,生意紅火,成了奉天的社會政要、名流、商界人士匯聚之地。鞏天民之所以選擇這裡作為秘密活動站,是考慮到這裡作為上流社會的活動場所,開展黨的地下活動比較安全。一號包房緊鄰著南市場大街,推開窗子就能看見市井喧囂,便於觀察各類人員走動。為掩人耳目,鞏天民就選擇這間包房作為秘密活動場所。
童年時,鞏國威曾去過一次鹿鳴春飯店一號包房,那是建國初期。
那年,瀋陽市剛建立少先隊組織,鞏國威成為首批少先隊員,繫上了紅領巾。入隊儀式是在晚上舉行的,儀式一結束,鞏天民就從臺上將兒子抱下來,然後和妻子一起帶著兒子來到鹿鳴春飯店一號包房吃飯,作為對兒子的一個鼓勵。
鞏國威依稀記得,當時鹿鳴春飯店進門處是個摺疊門。進去後,店裡沒有散臺,全是包房。
一號包房位於二樓的最西側,面積約有30多平方米。入門處,有屏風遮擋。牆上掛了很多條幅字畫,靠牆一側擺著考究的紅木桌椅,供客人餐前交談、休息。餐椅並不高大,簡單但有品位。
對於一號包房的總體印象,鞏國威講了一句話:古香古色,浸染文化氣息。
2010年春,中共瀋陽市委黨史研究室公布新的一批53處革命遺址,因為一號包房的緣故,鹿鳴春飯店赫然在列。
基於對這段歷史的把握,省委黨校教授王建學、省社科院副研究員張潔建議現在的鹿鳴春飯店恢復一號包房原貌,並「穿針引線」找到鞏國威,發掘當年的歷史印跡,為恢復一號包房做準備。□記者/趙乃林
(遼寧日報)
[責任編輯:張曦堯]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來信來電(024-318855629)聲明,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後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