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了死,再投還是死……是環境因素、病害還是遭投毒? 鬥門白蕉十多戶魚塘持續半年蹊蹺死魚 □文/圖 南方農村報記者 廖斌 「養了20多年的魚,從來沒出現過這麼怪的問題!」5月9日,抑制不住內心的困惑與焦急,陳華培對著記者大發感慨。 陳華培是廣東珠海市鬥門區白蕉鎮燈一居委會東二圍第三居民小組居民。過去半年來,他所在的小組大約有10來個農戶,約200畝池塘,出現莫名其妙的急性死魚(蝦)問題。養殖戶先後求助於漁藥店、飼料企業以及漁業主管部門與公安部門,但截至記者發稿時,死魚原因仍然未知。養殖戶目前已經清塘,不敢制定下一步養殖計劃。 怪事◥> 常用妙招無效,隔壁塘無恙 「早上起來就發現整塘魚全部死光!」4月17日早上,吳偉東像往常一樣到魚塘巡塘,沒想到出現這個問題。死魚的這口塘一共5畝,精養太陽魚。這是當地最近的一次死魚。 東二圍第三居民小組組長周文旺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從去年9、10月份至今,該小組就不斷出現死魚問題,幾乎都是突然性死亡,整塘魚一般都會在3-4個小時內死光。 白蕉鎮某漁藥店業務員張文明(化名)多次在晚上接到養殖戶的求助電話。根據養殖戶反映的問題,他建議用抗應激、解毒以及增氧藥品。按照經驗,以往出現死魚情況,使用這些藥物可以起到提高魚蝦體質、緩解病情的作用。「奇怪的是,這次用藥之後,問題完全得不到緩解。」張文明表示,養殖戶看到無法控制後,只能立即請魚中去收魚。 多位受訪養殖戶表示,以往死魚一般出現在一兩個品種上面,但這次在很多品種上都出現了。周文旺介紹,尖吻鱸、海鱸、美國紅魚以及南美白對蝦死得比較多,筍殼魚、太陽魚等品種也都有。他們小組有487畝魚塘,已經有大約200畝魚塘出現這個問題。 讓人奇怪的還有,在某些問題塘的隔壁,沒有任何河湧或者建築間隔,但就有好幾口塘從來沒出現過死魚問題。5月9日,記者還在現場看到這些從沒出過問題的魚塘,都開著增氧機。 張文明介紹,有的養殖戶起初以為自己的管理有問題,出現死亡問題後清塘、消毒,甚至用高壓水槍洗塘,重新放苗後還是出問題。該村一位養殖戶半年來陸續6口魚塘全部死亡,用高壓水槍洗塘後,重新放苗還是死魚(蝦)。而且,因為擔心是特定品種才出問題,該養殖戶還嘗試著更換過品種,比如說,上次出問題的是海鱸,這次放南美白對蝦,但都一樣不能倖免於難。 死因一◥> 病毒或「泛底」致死? 張文明一直有關注該小組的死魚問題。去年9月,某養殖戶尖吻鱸死亡後,他解剖過一條魚並從中發現了虹彩病毒。他向記者介紹,去年9月,白蕉鎮有暴發虹彩病毒,導致好多魚死亡。不過,由虹彩病毒導致的死亡一般都會持續2-3天,不會在一夜之間讓魚全部死亡。「為此,我也很難確定死魚就是由虹彩病毒造成的。」 珠三角某飼料企業鬥門市場業務員李偉(化名)告訴=記者,公司沒有針對此問題做專門研究,現在也挺困惑的,但根據其經驗猜測可能是病毒問題。 也有業內人士猜測跟「泛底」、缺氧有關。鬥門區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朱建洪就有這樣的猜測。不過,「因為養殖戶沒有在發病第一時間通知主管部門,我們沒有取到比較合適的水樣,很難做出結論。」 張文明也有這樣的猜測。他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去年11、12月,這個小組的養殖戶比較集中地出現死魚問題,而且以可上市的大規格魚為主。那段時間持續1個月陰雨天氣,魚很容易「泛底」。整個白蕉鎮都有不少養殖戶出現「泛底」問題。因為「泛底」導致死魚一般也非常急性,能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全部死掉,而且以大魚為主,張文明認為這些養殖戶的死魚有可能是「泛底」原因。但讓他無法理解的是,其他村莊的「泛底」致死一般都零散發生,不像這個村這麼集中、連片。 朱建洪建議,如果以後還出現死魚,養殖戶最好在出現問題之際就通知他們,他們取樣後可以送往珠海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化驗。 目前,受訪養殖戶普遍認為不是水質問題、管理不當以及水源受汙染等問題導致死魚,但還擔心土質有問題,或者養殖過程中產生了沼氣。張文明認為這兩種情況都不大可能,土質如果發生變化,一定會反映到水上面,就其平常給養殖戶做監測的情況來說,養殖戶的水在死魚前並沒有明顯問題。沼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就算有沼氣,也不至於導致魚死亡。 死因二◥> 有人投毒? 由於從養殖技術本身無法分析出原因,不少養殖戶開始懷疑是不是有人投毒。多位養殖戶表示,他們在發現死魚的同時,也聞到了比較濃的農藥味。這也促使他們往人為問題上分析。正因為如此,當死魚持續發生時,養殖戶開始不斷向白蕉鎮派出所報案。吳偉東就在4月20日報了案。 鬥門區公安分局指揮中心主任陳永表示,白蕉鎮派出所民警在現場走訪調查後未發現可疑跡象,該分局刑事技術部門已經對白蕉送檢的樣本進行毒化化驗,部分立案案件完成檢測,未檢出可疑成份,部分案件的樣本還在檢測之中。 對養殖戶「聞到比較濃的農藥味」的說法,陳永認為,這跟常規情況還是不符,因為很多農藥的刺激性並不強,人不可能聞到。就算是比較刺鼻的農藥,要在魚塘中達到能讓人聞出比較濃味道的地步,投放的農藥量一定非常大,人為持續投毒這麼久有些難以理解。 雖然懷疑有人為原因,多位水產養殖戶也都表示很難想出誰會這樣做。據村民反映,該村跟周邊村莊人際關係都比較好,應該不是由村莊糾紛導致。也有當地的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有人持續半年投毒,很難不被養殖戶發現,投毒的說法有點難以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