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展|唐招提寺珍寶展的古樸內質,上海雙年展的影像回應

2020-12-24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評展欄目,以親身的觀展體驗和獨立的視角,評點近期展覽。

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展現的唐招提寺珍寶,雖小,卻盡顯古樸內在。

本屆上海雙年展是影像「狂飆」的一屆,作品不僅回應了當代世界的藝術展示趨勢;北京金杜藝術中心的蕾切爾·麥克萊恩則通過與中國商場的結合,提出批判和引導觀眾的思考;本欄目歡迎投稿,投稿郵箱:dfzbyspl@126.com,郵件標題請註明「評展」。

覺盛上人770年忌:鎌倉時代的唐招提寺與戒律復興

展期:2019年2月8日 - 3月14日

地點:奈良國立博物館

點評:展覽呈現覺盛上人生平及活動;介紹了活躍在他前後的幾位高僧,呈現鎌倉時代的唐招提寺與戒律復興。展覽規模雖小,卻依舊能看到亮點,可以看到不少唐招提寺代代相傳的珍貴藏品。

評星:三星半

位於日本奈良西郊的唐招提寺,於759年(天寶字三年)由中國唐代高僧鑑真和尚所創,是日本佛教律宗的總寺院。如今,唐招提寺依舊在那,給人一種安靜、平和之感。每天都有日本及外國遊客前往參觀、祈福。

鑑真和尚成為了日本律宗的始祖。但其後不久,律宗宗風消沉,戒壇不振。鎌倉幕府初期,實範、貞慶和覺盛等人大振宗門,又一度呈復興景象,後逐漸衰微。

這其中,覺盛(Kakujo)上人是日本鎌倉時代中期(12世紀~13世紀)的律宗僧侶,寬元二年(1244)入奈良唐招提寺,致力於律學的復興,被認為是唐招提寺和戒律的復興之祖,諡號大悲菩薩。直到今天,唐招提寺也在每年的覺盛上人忌日(五月十九日)舉辦中興忌梵綱會。

大悲菩薩(覺盛)坐像,奈良唐招提寺藏

2019年是覺盛上人逝世770周年。唐招提寺代代相傳的珍貴藏品則在市中心的奈良國立博物館展示,呈現覺盛上人生平及活動;介紹了活躍在他前後的幾位高僧,呈現鎌倉時代的唐招提寺與戒律復興。

在奈良路邊,隨處可見此次展覽的海報,吸引著愛好者們前去參觀。

展覽的面積並非很大,只是小小的一個展廳,被分為了3個章節。在第一章中著重呈現日本鎌倉時代的開幕——「貞慶」和釋迦念佛會的創始。觀眾除了可以看到「貞慶」的肖像繪畫外,還能看到當時念佛會願文手抄本;在第二章中,通過呈現「覺盛」上人的自筆寫經手抄本,以及應永二年(1395年)雕刻的肖像,來懷念其一生的生平事跡。在展廳內,可以看到當時的經文刻版、「覺盛」上人所穿袈裟等;而在第三章中,則呈現了「覺盛」之後的高僧們是如何承接復興戒律的。

覺盛願經,《梵網經》

縱觀展覽,不得不說,展覽規模與宣傳力度相比,小了些,與之相對的展品也少。但細細品來,依然有亮點,例如,在展廳內的木造《釋迦如來立像》,古樸氣息迎面而來,仿佛立即帶你回到西郊安靜的唐招提寺內;而展覽展示的鎌倉時代創作的《法華曼茶羅》以及展廳最後的《東徵伝繪卷》,則為觀眾呈現出一派曾經的唐招提寺景象;手抄的經文、既能看出虔誠,也能欣賞古代日本高僧的書法……(文/小鹿)

禹步:第12屆上海雙年展

展期:2018年11月10日-2019年3月10日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票價:30元

點評:這是個人經歷的最好的一屆上海雙年展,相比主題為「影像生存」的第五屆,這一屆可謂影像的「狂飆」,作品不僅回應了當代世界的藝術展示趨勢,也以足夠的深度與廣度高水準地表達了本次「禹步」主題的豐富性。

評星:四星

也許有人不同意,但2018年第12屆上海雙年展是我參觀過最好的一屆。一位匆匆瀏覽的朋友抱怨個別互動展項沒有時刻開放,有幾分失望,但假如有機會第一次走進「大煙囪」(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標誌)內部、完整觀看最新獲得「2018英國泰特獎」的「法證建築」團隊作品、規模與質量堪稱史無前例的影像作品,兩次共計近6小時的參觀是很值得的。

在藝術展覽並非鋪天蓋地的年份,2004年在原上海美術館參觀第5屆「上雙」是鄭重其事的,與喜歡的作品和藝術家「合影」。當年的主題是「影像生存」。在「上雙」普遍充斥各種裝置作品的年代,相比錄像或短片,當年照片類展品更突出,有一排照片的尺幅甚至與牆高一致。

作者參觀2004年第五屆上海雙年展

這次,與牆高一致的換作了多媒體影像,影像已不滿足於「生存」,影像走向了「狂飆」。不久前,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2019年夏季展總協調人喬克·麥克法迪恩(Jock McFadyen)說:「為了回應當代世界,今年的展覽重點將是全媒介展示。」本屆「上雙」,無疑與之不謀而合。

一處展廳四壁的三壁,被六塊與牆等高的屏幕覆蓋,畫面中浪濤奔襲、水汙染四溢,影像以震撼的方式警醒人類;散落於展廳各角落、大小不足一掌的老鼠紙雕,唯被小童和善發現者瞧見,它們在展覽尾聲組成動畫短片《Si So Mi》,乍看想起動畫《邋遢大王》,細究卻是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討論「死亡」;以個展「消耗」登陸上海外灘美術館的弗朗西斯·埃利斯,在影片《排演1》中開著一輛小破車,在美國墨西哥邊境「行駛」了一段無用的浪漫;當今印度最重要的影像藝術家納裡尼·馬拉尼女士的《尋找消失的血》,展示出繪畫如何演化為攝影與影像……

森村泰昌,視頻《自我的會飲》,74分鐘

花74分鐘看日本人森村泰昌的視頻《自我的會飲》吧!1951年的大叔親自化妝上陣扮演了委拉斯凱茲、維米爾、倫勃朗、凡·高兄弟、弗裡達、安迪·沃霍爾等古今12位藝術家和畫作中的兩性形象,以森村的視角再現和講述藝術史。74分鐘裡,我穿越12位大師的人生,穿越森村在這一題材超過30年的付出,忘記了主題「禹步」暗含的衝突性,努力用自己的藝術知識對應森村的描摹。這間展廳設置全場唯一的獨立軟座,觀影感受如在影院。

相比動輒上百元的大小展覽,這場「頂配」的上雙,票價僅為30元,周二免費。值得看至少半天。(文/丸子)

蕾切爾·麥克萊恩

地點:北京 金杜藝術中心

票價:50元

展期:2018年11月6日-2019年2月16日

點評:展覽呈現蘇格蘭後網絡藝術家蕾切爾·麥克萊恩(Rachel Maclean)的兩部電影裝置作品、一組6件數碼織物作品和一件來自扎布魯多維奇收藏(Zabludowicz Collection)最新委託的VR(虛擬實境)作品。展覽嘗試將藝術家的創作融入中國商場這一特殊場景的藝術空間,從而展現其對全球流行的社交媒體、廣告、兒童電視節目和童話故事等議題作出批評。

評星:三星

11月6日,金杜藝術中心攜蘇格蘭藝術家蕾切爾·麥克萊恩攜幾部電影裝置、數碼織物和VR作品登陸北京。事實上,蕾切爾被認為是當今世界上活躍的最具特色和重要性的藝術家之一。在她創造的半喜劇半恐怖影片中,對社會政治問題的諷刺通過迪士尼式的夢幻色彩展現。她還會親自在電影中扮演許多戲劇角色,用綠屏視頻技術和計算機處理的視覺效果在一種「超真實」(hyper-real)的背景中演出。她的作品是對當代社會的有力諷刺,揭露了它的多彩,誘人卻又怪誕的不同面。

展覽現場

緩慢步入主展區正中央,一個巨大的電影裝置作品《內心才是最重要的(2016)》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藝術家拍攝的影片借用了國際集團公司銷售「健康」、「青春」和「幸福」的手段:用形象淹沒我們,並給我們無窮的焦慮。藝術家自己演繹她的所有角色,使用綠屏電影技術和動畫背景來創造一個給人不祥預感的環境。《我們要數據》是六張一組的數碼印刷織物作品,主要描繪了影片中的人物,其中包括一個卡戴珊型半神,在一個反烏託邦的大都市,統治著那些痴迷於在線連接和被投餵數字碎屑的大眾。

剛踏入展廳,筆者就被高飽和度色彩的粉藍和亮黃所營造的顯而易見的虛假幻想所震撼。乍看之下,竟以為是一場甜蜜的童話:如迪士尼動畫一般的人物造型和場景讓人置身粉色氣泡,會不停喊叫「餵我」的兒童玩具廣告激發著觀眾的保護欲,即將步入青春期的女孩在社交網站和真人秀上總是「太開心」。有趣的是,這並不是蕾切爾第一次在商場內部的空間展示其創作,她2017夏天就曾與英國BBC電視臺合拍一部名為《駐留藝術家》(Artists In Residence)真人秀,節目中她在英國伯明罕Bullring 購物中心吃、住、工作了一個月,以駐地創作的方式審視消費社會。該拍攝團隊有專門的紀錄片導演,這也是她第一次被別人導演並在鏡頭前展現真實的自己。

而在這部名為《餵我 (2015)》的電影中,藝術家再次扮演了多個角色,其中包括一個前青春期的社交媒體狂熱分子,一個中年媒體商人,還有一個雙目呆滯的兒童節目表演者。該電影探尋了市場營銷的邏輯:為了獲得幸福,我們必須追隨我們的欲望。繼而提出了一個問題:當我們想要更多的欲望,引導了我們創造更多不可及的夢想,那時會發生什麼?蕾切爾表示,「那次駐留讓我意識到,作為藝術家,我們實際上處於藝術圈的泡沫之中。我們以一種特有的角度去觀察世界,當然,通常是反新自由主義的。」

在另一房間裡,有個名為《I’m Terribly Sorry (2018)》的VR遊戲作品需要觀眾戴上虛擬實境頭盔才能進入。這組作品無疑反映了我們在一種無止境的記錄、自我表演和窺視癖文化中,來自整體社會的不安和誤解。

相關焦點

  • 評展|置身何地的恍惚,「沉浸式」走進唐招提寺文物展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評展欄目,以親身的觀展體驗和獨立的視角,評點近期展覽。上海博物館「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在展廳復原了唐招提寺內一年僅開放4天的御影堂,可謂是一場跟隨日本畫家東山魁夷向鑑真致敬的文化「沉浸式」展覽。
  • 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在上海開幕
    「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幕。 王子濤 攝中新網上海12月16日電 (王子濤)12月16日,「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由上海博物館與律宗總本山唐招提寺、東山魁夷紀念一般財團法人和日本經濟新聞社聯合主辦,奈良國立博物館提供學術協助。金龜舍利塔。 王子濤 攝唐招提寺位於日本奈良市,由東渡日本、弘揚佛法的中國唐代高僧鑑真和尚(688—763)親手興建,是日本佛教律宗的總本寺院,這座具有中國盛唐風格的建築物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 一周觀展指南|唐招提寺大展尚餘一周,線上雲觀展彌補遺憾
    在上海,上海博物館的「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還將持續約一周時間,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雙建築展以及西岸美術館的新媒體典藏展也將於本周末落幕。在北京,尚未出現文化機構大規模開放,但有一些博物館與美術館所推出的「雲觀展」平臺彌補了這一遺憾。
  • 上海海關保障日本唐招提寺鑑真文物出境(圖)
    圖為:上海海關關員對回運的鑑真文物進行現場驗核並監督裝船 徐誠/攝圖為:上海海關關員對回運的鑑真文物進行現場驗核並監督裝船 徐誠/攝10月10日上午9點,裝運著日本唐招提寺鑑真文物的貨車緩緩抵達了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碼頭
  • 2018上海雙年展主策展人:墨西哥人夸特莫克·梅迪納
    第12屆上海雙年展將於2018年11月10日至2019年3月10日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辦。經過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學術委員會的廣泛推薦和慎重評選,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認可,夸特莫克·梅迪納(Cuauhtémoc Medina)將擔任第12屆上海雙年展主策展人。第12屆上海雙年展主題將於今年年底公布。
  • 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
    2019年12月16日,「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由上海博物館與律宗總本山唐招提寺、東山魁夷紀念一般財團法人和日本經濟新聞社聯合主辦,奈良國立博物館提供學術協助。
  • 評展|4萬年前的獅頭人身像,難掩大英「與神同在」的單薄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評展欄目,以觀展體驗和獨立的視角,評點近期熱展,本期評點展覽有上海餘德耀美術館的「上海星空II」,展覽以非嚴肅的方式提出學術命題;臺灣美術館的「2017亞洲藝術雙年展」展現了當代藝術實踐可以作為一種行動力來改變社會的野心;大英博物館的「與神同存: 超越人類、空間和世界」展則試圖以世界各地和各個時代的信仰物品來了解人們的信仰方式
  • 「日本唐招提寺」大展將延至3月下旬,上博開館時間仍待定
    曾引起廣泛共鳴的日本捐助武漢物資上顯目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詩句,就與「唐招提寺鑑真文物特展」中在展文物相關。澎湃新聞今天從上博獲悉,原定於2月16日結束的「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大展將延期至3月下旬,日本唐招提寺長老欣然同意將這一大展延期,以「實現鑑真和尚的心願,超越苦難、竭力推進中日交流」。
  • 【合藝典藏】第十屆上海雙年展之陳界仁
    本屆雙年展的主題為「社會工廠」,旨在探究「社會性的生產」特點和「社會事實」的組成要素。在上海這個中國第一個走向現代化的城市,提出「社會工廠」的概念有著非凡的歷史象徵意義。上海雙年展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當代藝術雙年展,也是中國最重要的國際性視覺藝術大展。本屆雙年展將展出超過七十餘個藝術家及藝術家組合的精彩作品,涵蓋了繪畫、影像、裝置等多種媒介。
  • 「藝術蘭州·2019蘭州國際影像雙年展」開幕
    莫毅《我是一隻狗》中國甘肅網10月26日訊(本網記者 程健 文/圖)26日下午,由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甘肅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蘭州市委宣傳部主辦,觀看文化藝術中心、雁兒灣當代美術館、甘肅省攝影家協會、甘肅省現代攝影學會、西部創客承辦的「藝術蘭州 2019蘭州國際影像雙年展
  • 廣州三年展變身為亞洲雙年展 47組藝術家參與(圖)
    《共性影像裝置尺寸可變》 藝術家:唐·安吉(印尼、荷蘭)加法是將其更名為「亞洲雙年展」,減法則將藝術家陣容縮減為47組。今天,「首屆亞洲雙年展暨第五屆廣州三年展」將在廣東美術館開幕。近日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主辦方稱此屆雙年展上,將有來自20個國家的47組藝術家呈現他們的「亞洲時間」。
  • 東山魁夷巨作搭載「新鑑真」號渡海抵滬,與唐招提寺文物同展
    「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將於12月17日在上海博物館開幕。今天上午,一艘搭載日本唐招提寺特展展品的「新鑑真」輪在黃埔江面上緩緩駛來,並於12時45分在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碼頭靠岸。
  • 評展|「膠片已死」,當藝術展覽遇上電影、汽車與工廠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評展欄目,以親身的觀展體驗和獨立的視角,評點近期展覽。本欄目歡迎投稿,投稿郵箱:dfzbyspl@126.com,郵件標題請註明「評展」。、影像與裝置,展覽具有電影布景的氛圍,卻又試圖表達出藝術家的思考。
  • 奈良國立博物館館長談唐招提寺與鑑真
    奈良國立博物館館長談唐招提寺與鑑真
  • 海浪聲聲拍岸響 上海雙年展激起千層浪
    「水體」今秋盛大開幕之前,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7月31日至11月15日推出「海浪——歷屆上海雙年展文獻及作品展」,重現51位/組國內外藝術家的60餘件歷屆上雙參展作品,涵蓋繪畫、裝置、影像等多種形式。本次展覽作品多來自於中華藝術宮(原上海美術館)和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歷年來的上海雙年展藏品。
  • 評展|「螺螄殼裡做道場」與敦煌樂舞展的見微知著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評展欄目,以親身的觀展體驗和獨立的視角,評點近期展覽。上海的徐匯藝術館雖坐落於鬧市小洋房,其舉辦的「敦煌壁畫樂舞專題展」可謂「見微知著」;日日門庭若市的陝西歷史博物館最近展出了一尊「綠臉跪射俑」,除此之外,他們的常設展也堪稱件件至寶;英國沃裡克郡Compton Verney「奇妙機械博物館」,在機器人藝術的時代,回顧四個世紀以來人與機械的關係。本欄目歡迎投稿,投稿郵箱:dfzbyspl@126.com,郵件標題請註明「評展」。
  • 上博明起開館:實名預約、全程口罩,唐招提寺大展延至月底
    上海博物館此前的排隊參觀景象 澎湃新聞 資料澎湃新聞此前報導,上海博物館在2020年春節前便準備了豐富的「春節檔」:其中就包括備受關注的「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珍藏展」、「金西厓竹刻藝術特展」三大特展同時開放,卻不得不因為疫情而閉館閉展。
  • 超22萬人次參觀,唐招提寺鑑真文物搭乘「新鑑真」輪迴家了
    超22萬人次參觀,唐招提寺鑑真文物搭乘「新鑑真」輪迴家了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鞏漢語 記者 高文 2020-10-10 12:43
  • 澎湃評展|上博可觀不僅「弘一齋展」,臺北故宮評出幽默古畫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推出評展欄目,以親身的觀展體驗和獨立的視角,評點近期熱展:孫煜峰家族捐贈上海博物館——「弘一齋」書畫精品展地點:上海博物館   時間:2016年12月16日-2017年2月26日票價:免費點評:新舉辦的「弘一齋」以明清山水居多
  • 中國新鑑真像與日本唐招提寺鑑真像舉行見面儀式
    2016年5月16日,日本當地時間9點半,「新鑑真」像中日護送團隊乘坐的這趟由上海港開出的「新鑑真」號船順利了抵達大阪港。10時許,在原日本奈良唐招提寺85世長老現日本京都壬生寺松浦俊海長老和揚州文峰寺住持能度大和尚的護送下,「新鑑真」大師像緩緩抬出船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