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交國」清零倒計時,為何刺痛臺灣玻璃心?

2020-12-24 海疆在線

自上個月以來,臺當局領導人「空心蔡」被臺灣的「外交關係」弄得焦頭爛額,而臺灣在歐洲唯一的所謂「邦交國」梵蒂岡頻頻傳出「斷交危機」,則更讓小英本已岌岌可危的民調率持續下跌。臺媒趁勢火上澆油,煽風點火發布「中梵關係取得進展」、「梵蒂岡再次對華示好」等消息更讓民進黨被頻頻質疑「外交」無能、內鬥有方,引發憤怒的民眾高呼「趁早下臺」!

1.梵蒂岡「頻頻示好」

目前全球大約有10億多的天主教徒,約佔總人口六分之一,其都將梵蒂岡視為信仰中心。2016年福布斯發布的「全球最具權力人物排行榜」上,教宗方濟各高居第五(排在前四的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美國總統川普、德國總理默克爾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足見其巨大的影響力。

迄今為止,與梵蒂岡無正式往來的國家只有不丹、馬爾地夫、朝鮮和中國。曾因為複雜的歷史原因和文化衝突,中梵兩國摩擦不斷。但自改革開放後,中央調整宗教政策後,兩國關係開始回暖,並在磕絆中總體向好。2013年,教宗方濟各就職,與新當選中國國家主席的習近平互通信件;2014年中國雅安、魯甸地震,方濟各均為之祈福;同年8月,方濟各訪韓,首度飛越中國領空,並向習主席和中國人民發送問候電報;2016年,方濟各公開接見來自中國大陸的主教,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尚屬首次;2017年,中國與梵蒂岡首次舉辦"中梵雙向同步藝術展",被認為是兩國的"藝術外交";2018年初,有報導稱經兩國協商,梵蒂岡在中國主教的任命問題上再次讓步,要求教廷選出的主教讓位於中國自選主教,這被解讀為中梵在為正式建交努力掃清障礙。

2.「斷交潮」觸動灣灣敏感神經

梵蒂岡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小主權國家,也是典型的城中之國,面積只有0.44平方公裡,僅相當於北京故宮五分之三大,或者相當於1.6個鳥巢體育館,人口不到600人,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彈丸小國」。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方寸之地,卻因為頻傳的「斷交」風波讓灣灣深感坐立難安。究其原因,和臺灣愈演愈烈的「邦誼生變」密切相關。2016年,島內政黨再度輪替,同年12月即傳出聖多美普林西比與北京建交的消息,成為蔡英文上任後第一個宣布「斷交」的國家。2017年6月13日,巴拿馬閃電宣布與中國建交,並與臺灣斷絕「外交關係」。此舉讓臺灣外事部門在記者會上口不擇言,稱巴拿馬政府「欺矇」臺灣到最後一刻,「令人憤怒且遺憾」。2017年7月,臺灣各界擔心此前的「斷交風波」可能會引發雪崩效應,拉丁美洲11個有名無實的「邦交國」可能受中國大陸「一帶一路」的政策吸引,短期內可能出現骨牌式「斷交」,形勢相當不樂觀。2017年11月,臺灣外事部門負責人李大維接受質詢時稱,帛琉群島「最近讓我比較傷腦筋」。據臺媒預測,下一個與臺灣「斷交」的「邦交國」很可能是帛琉群島。更讓「空心蔡」感到心緒難寧的是,帛琉總統曾公開對英國路透社表示,他不排除與北京就氣候議題改善關係。該表態幾乎就為苟延殘喘的「邦交」關係判了死刑。

可笑的是,就連所剩無幾的「邦交國」也是不折不扣的豬隊友。2017年5月,「空心蔡」各種小動作不斷,意圖讓臺灣拿到世衛大會的「入場券」,卻因為不承認「九二共識」中一個中國的原則被國際主流社會拒之門外。對此,臺灣21個「友邦」(當時巴拿馬還未「斷交」)中卻只有11個隔空喊話,等於有一半隔岸觀火,且「友邦」中領土與國際影響力比較大的國家噤若寒蟬,更讓臺評論員大聲疾呼「這是危險的警訊」。

即便已經兵臨城下,國際地位也每況愈下,但民進黨仍保持了積極樂觀的「鴕鳥心態」,走馬上任沒多久的「行政院長」林全更是大言不慚表示「不能排除哪一個友邦成為大陸下一個目標,但臺灣不會屈服於壓力」。此番自欺欺人的言論被島內民眾大罵「說給鬼聽!」

3.彈丸小國為什麼讓蔡英文「急火攻心」

毫無疑問,梵蒂岡已經顯露出明顯的「斷交」徵兆,只是時間先後的問題。令「空心蔡」擔心的是,到底「邦誼生變」的發生會是「溫水煮青蛙」步步相逼,還是直接「溫柔一刀」讓臺灣顏面盡失?當然,民進黨更焦慮的是,自「空心蔡」上臺以來,臺灣的「邦交國」已經銳減至20個,為史上最低。倘若跌破「2」字頭,不僅選民選票盡失,而且還將背上「喪權辱國」的罵名遺臭萬年。因此,無論從政治投機還是政治聲望的角度來看,梵蒂岡一旦「斷交」,則意味著民進黨大勢已去,氣數將盡,很難再獲得選民信任。

更關鍵的是,梵蒂岡是臺灣在歐洲唯一的"邦交國",甚至可以算是臺灣最重要的"邦交國"。這不僅是臺灣妄圖打開歐洲政治版圖的「橋頭堡」,更是攻擊中國大陸實施「宗教迫害」且「踐踏人權」最直接的幌子。與此同時,在現有的20個「邦交國」中,所有國家均有佔比很高的天主教徒,大部分國家在政治、文化領域深受天主教影響,而梵蒂岡作為宗教領袖所在國,可以說一舉一動都會對這些國家的政治走向起到決定性作用。換言之,如果梵蒂岡真與臺灣"斷交",則很可能會出現連鎖反應,讓那些本就有意「一刀兩斷」的國家堅定決心,使尚在猶豫的國家進一步向中國大陸靠攏,也能動搖堅決與臺灣保持關係的國家的態度。臺灣評論員稱,如果中梵建交成真,對於臺灣而言將是"外交"史上最大的挫敗,對其整個"外交"體系會是毀滅性打擊,其負面效應將難以估計。

歸根結底,「一個中國」是世界主流的政治認知,「九二共識」是兩岸共同遵照的基本協定,這也是臺灣假借「中華民國」這個名存實亡的幌子開展「殭屍外交」最根本的基石。但是,民進黨卻不斷「玩火」,蔡英文也頻頻「越線」,那麼也只好皮一下,用「斷交潮」刺痛一下灣灣的玻璃心啦!

相關焦點

  • 臺灣「邦交國」系列-下一個斷交的會是誰?揭秘不為人知的15小國
    寫在前面艾倫一直認為,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其值得讓人回味的地方選這個主題,也是在斟酌許久後做的決定這些目前還和臺灣省有著「外交」關係的「邦交國」,總有一天會清零,並和大陸建交所以,我們不妨做下預熱提前了解下這些所謂的「邦交國」有哪些值得國人去體驗的地方「邦交國」計劃隨著索羅門群島和吉里巴斯在19年年底與臺灣省「斷交」,臺灣省目前現在只剩15個「邦交國」分別是:
  • 所羅門、吉里巴斯與臺灣斷交,臺灣邦交國只剩下15個
    隨著臺灣的邦交國越來越少,臺灣在國際上越來越孤立,身份也越來越尷尬。所羅門和吉里巴斯只是兩個小國家,都已經不接受臺灣的金錢外交了,對它的打擊非常大,花了這麼多錢,卻被拋棄了。 1949年國民黨逃到臺灣後,為了在國際上尋找支持(刷存在感),積極發展邦交國。20世紀60年代,全世界因為民族獨立運動蓬勃發展,誕生了一大批新的國家,臺灣利用冷戰局勢,發展了許多邦交國,在1969年一度達到了巔峰,有70個。 不過好景不長,1971年,臺灣退出聯合國,斷交潮跟隨而來。
  • 臺灣還剩下多少「邦交國」?
    臺灣的「邦交國」數量,也因此出現過三次大的起伏。第一次。1949年,社會主義陣營中的蘇聯宣布與臺灣「斷交」,蒙古、波蘭等緊隨其後;1950年,阿富汗、挪威、瑞典等9國與臺灣「斷交」。臺灣「邦交國」跌至38個。1964年,臺法「外交」關係結束,原為法國殖民地的剛果、中非等4個非洲國家,也隨之與臺灣「斷交」。
  • 社評:臺當局陷入「邦交國死忠臺灣」狂想
    臺灣「外交官」去年9月訪問布國,提出未來兩年內為布提供4400萬歐元的金援。臺布關係完全靠錢撐著。中國大陸才不會與臺灣搞「金援外交」大戰,世界上正常的國家幾乎都與北京建交,臺灣僅存的21個小「邦交國」,很多也希望與北京發展關係。因為北京的吸引力是全面的,有戰略意識的國家都懂得與北京建交的意義不是臺灣的一點金援就能取代的。大陸不用專門花錢,就能逐漸吸走臺灣的「邦交國」。
  • 臺灣「邦交國」緣何快速減少?
    臺灣當局「外交部長」吳釗燮於21日宣布,臺灣與中美洲「邦交國」薩爾瓦多「斷交」,目前「邦交國」已降到17個。這也是繼5月多米尼加、布吉納法索與臺灣「斷交」後,4個月內第三個與臺灣「斷交」的「邦交國」,也是蔡當局上臺兩年後第五個與臺灣「斷交」的「邦交國」。
  • 臺灣3年失去7個「邦交國」蔡當局能否回頭是岸?
    「大華網絡報」報導說,近日,隨著索羅門群島和吉里巴斯在五天內先後與臺灣「斷交」,這是蔡英文執政三年多期間第七個自她手中失去的邦交國,臺灣現剩「邦交國」只有十五個。十九年前臺灣首次政黨輪替迄今,歷經民進黨陳水扁、國民黨馬英九、民進黨蔡英文執政,其中蔡英文丟失「邦交國」的數量與速度都非常驚人。陳水扁八年失去六個邦交國,馬英九八年失去一個,蔡僅三年四個月就失去七個,使得中華民國主權或蔡英文、民進黨所謂的臺灣主權,急劇萎縮,偏偏蔡又是把「護主權」口號唱得最響者,實在諷刺至極。
  • 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誰失去的臺灣「邦交國」最多?
    臺灣《中時電子報》分析稱,巴拿馬一旦確認與臺灣「斷交」,恐將成為近年來最大的「斷交」衝擊,或面臨骨牌效應。 臺灣電視媒體今天也高度關注此事,中視新聞甚至打出「臺砸9千萬,巴拿馬卻與大陸建交」的標題。
  • 臺灣或即將失去最後一個「邦交國」
    兩天以前,布吉納法索與臺灣「斷交」,布成為本月之內第二個與臺灣「斷交」的國家,它也是蔡英文上臺以來臺灣丟掉的第四個「邦交國」。布還是臺灣「邦交國」中人口最多的國家,它的人口總數超過2000萬,國土面積為27萬平方公裡。在布與臺灣「斷交」之後,史瓦帝尼成為非洲僅存臺「邦交國」。「邦交國」接連「斷交」,給臺當局帶來的衝擊一次甚於一次。布與臺灣「斷交」的當天,臺「外交部長」吳釗燮一度請求辭職,因為他這個「外交部長」當得實在太丟人了。
  • 蔡英文上臺2年臺灣斷了5個「邦交國」,美國急得祭出了一套組合拳
    薩爾瓦多與中國建交,臺灣「邦交國」數量減至17個。連日來,蔡省長很鬱悶,美國也很憂心,這「邦交國」越來越少,以後自己的「臺灣牌」還怎麼打?蔡英文上臺2年斷了5個「邦交國」,照此速度,豈不是清零也不遠了?
  • 深夜「突發」:臺灣「邦交國」+1?!
    臺灣又有「外交大突破」了?島內網友:國際大笑話!「邦交國有望+1?」繼7月島內媒體歡呼「臺灣外交取得重大進展」後,8月3日,又有臺媒說臺灣「外交」有「大突破」。對此,有島內網友不客氣地說:真是國際大笑話。
  • 與吉里巴斯「斷交」後,臺灣「邦交國」僅剩15個
    (觀察者網訊)臺灣「外交部」9月20日13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就此前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傳出將與臺灣斷絕「邦交」一事予以確認,這也是本周第二個與臺灣「斷交」的國家,至此臺灣「邦交國」僅剩15個。臺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在發布會上稱,吉里巴斯政府「不顧與臺25年感情」,今日正式通知臺當局,斷絕與臺「邦交」關係。早在本周一(16日),太平洋索羅門群島政府宣布與臺灣「斷交」,吉里巴斯隨即成為臺灣在太平洋地區人口最多的「邦交國」。
  • 臺灣「邦交國」崩塌 網友:不排除歸零
    臺灣中時電子報此前就發表評論稱,每次「邦交」出現問題,面對島內憂心忡忡的輿論,蔡當局的回應都是「外交部」都有掌握,現在「情況正常」。但「都有掌握」不表示「有辦法防止『斷交』」,現在「情況正常」並不表示不會「一夕變天」,「看來維持臺灣『邦交國』唯一之途是下架蔡英文」。
  • 巴拿馬與臺灣「斷交」 瓜地馬拉等「邦交國」謹慎回應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郭鵬飛】巴拿馬13日宣布與中國大陸建交,並立刻與臺灣「斷交」。至此,臺灣所謂「邦交國」只剩20個。這些國家是否會效仿巴拿馬,從而引發臺灣「雪崩式斷交」頗受關注。13日,瓜地馬拉、薩爾多瓦等臺灣「邦交國」對此事作出「謹慎」回應。路透社稱,瓜地馬拉是臺灣在中美洲「邦交國」中人口最多的國家,在被問及是否會跟隨巴拿馬選擇與中國大陸建交時,瓜地馬拉外交部長莫拉雷斯「不予置評」。他表示,瓜地馬拉在這件事上沒有官方立場,只強調這是「其他國家的事」。今年一月,蔡英文在出訪中美地區時曾到訪瓜地馬拉。
  • 今年拿掉臺灣幾個『邦交國』?」「哈哈哈哈」
    今年拿掉臺灣幾個『邦交國』?」 王毅爽朗一笑。來源:@俠客島對「臺獨」而言,「斷交」如喪考妣眾所周知,對主張「臺獨」的民進黨與蔡英文當局而言,無論是鞏固「邦交」還是拓展「國際空間」,其目的只有一個,即強化臺灣所謂「獨立的主權國家地位」,幻想為推進臺灣島內全面「臺獨化」而創造更有利的外部環境。
  • 南太最大「邦交國」棄暗投明!臺灣當局的「朋友圈」還剩...
    北京時間9月20日,南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再次宣布與臺灣地區斷絕「外交關係」,重新與中國大陸建交。由於索羅門群島剛剛於16日宣布與臺灣地區「斷交」,這也令臺灣當局一周內就失去兩個「邦交國」。至此,蔡英文2016年上任至今,已失去7個「邦交國」。
  • 2019年臺灣對外關係回顧:與「邦交國」關係
    一、賣力「固邦」但難擋「斷交潮」    蔡英文執政以來,臺灣面臨「雪崩式斷交」危機。2019年9月,索羅門群島和吉里巴斯相繼宣布與臺「斷交」,臺僅剩15個「邦交國」,創歷史新低。對此,蔡當局基於「臺獨」立場,採取多種手段穩固「邦交」關係,大力仰仗美國支持,但卻收效甚微。
  • 臺灣當局終於承認:存在「邦交國」變成零的可能
    臺當局的「國安團隊」在蔡英文出訪前幾個月前就掌了握薩爾瓦多準備與臺「斷交」一事,沙盤推演了五六個不同情境,其中也包括最後會演變成零「邦交國」。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訪「友邦」巴拉圭與貝里斯兩國返臺的第二天,薩爾瓦多就宣布與臺當局「斷交」。
  • 繼多米尼加之後,臺灣自曝又有一兩個「邦交國」不穩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周禮】在多米尼加與臺灣「斷交」之後,臺灣的所謂「邦交國」只剩下19個。面對這一尷尬境地,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外交及國防」政策小組4日邀請臺「外交部長」吳釗燮出席會議,就臺灣當前面臨的「外交」情勢與對策進行說明。會前,吳釗燮告訴媒體,目前所有「邦交國」的狀況都很穩定。
  • 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 誰失去的"邦交國"最多?
    臺灣《中時電子報》分析稱,巴拿馬一旦確認與臺灣「斷交」,恐將成為近年來最大的「斷交」衝擊,或面臨骨牌效應。臺灣電視媒體今天也高度關注此事,中視新聞甚至打出「臺砸9千萬,巴拿馬卻與大陸建交」的標題。為何臺灣如此看重巴拿馬?說到巴拿馬,你肯定首先就能聯想到巴拿馬運河。巴拿馬運河連通太平洋與大西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運河之一,被稱為黃金水道。
  • 新華社:臺灣所謂"邦交國"的多米諾骨牌又倒下了一塊,意料之中
    蔡英文資料圖新華社雪梨9月18日電(記者郝亞琳)臺灣所謂「邦交國」的「多米諾骨牌」,又倒下了一塊。據報導,索羅門群島政府日前召開內閣會議,決定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同臺灣當局「斷交」並與中國建交。這一決定在意料之中,因為此事早有徵兆。今年4月,索羅門群島政府換屆後,總理索格瓦雷專門成立特別小組研判這一問題,關於該國可能出現外交轉向的傳聞也不絕於報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