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紀錄片推薦:《海豚灣》《那天,大海》

2021-02-18 飛觀App

飛觀一下

海豚肉含有汞、鎘、滴滴涕、戴奧辛和聚氯聯二苯等致癌物質,一些切割好的海豚肉的汞含量可能會超過安全限度的5000 倍。如此高含量的汞會對人的神經系統造成很嚴重的傷害,甚至會導致食用者精神失常。但是,這些海豚肉大都被貼上其他品種肉類的標籤,出現在世界各地超市裡,被毫不知情的人們食用。

「我們是以人道的方式捕殺海豚的。」影片中,一位日本漁業局的高層官員面對攝製組的鏡頭,平靜地表示,「我不認為海豚肉會引發同樣的悲劇(汞中毒)。」此後,攝製組在這位官員的頭髮上做了測試,輕易地檢測出了汞元素的存在。

《海豚灣》是一部拍攝於2009年的紀錄片,由路易·西霍尤斯執導,裡克·奧巴瑞主演,該片記錄了日本太地町當地的漁民每年捕殺海豚的經過。影片於 2009年7月31日美國上映。

這部電影在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之後,讓日本在國際上的形象跌落不少,日本至今耿耿於懷。2015年8月31日,日本警方以未攜帶護照為由,逮捕了美國動物保護家理察·奧巴瑞,而他正是《海豚灣》的發起者和演員。

飛觀一下

每個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悲哀,因為我是人類的一員。所以,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它就為你而鳴!——海明威《喪鐘為誰而鳴》開篇

這是一個令人痛心的事故,325名孩子,304人喪生,他們的年華才剛剛開始,卻在那天戛然而止。

我們也曾是孩子,我們也終將為人父母,這樣不可挽救的巨大事故面前,只有尋找到真相,才能慰藉那些失去生命的孩子,才能紀念他們的消逝。

這也是《那天,大海》拍攝的意義,由於政府給出的真相和現實諸多不符,蹊蹺叢生的最佳救援時間也被錯過,究竟真相是什麼?

於是一群沒有官方背景的韓國民間人士為了追尋事件的真相,花費四年時間拍攝了這部紀錄片。

你知道嗎?

按理說,出了這麼大的事故,時任總統樸槿惠的行蹤卻是一個謎,在長達7小時的時間裡,就連秘書長也承認不知道總統在哪裡。

其次樸槿惠在處理事故的過程也十分奇怪,比如在到達現場慰問學生家屬時,在船上仍有生者的情況下,樸槿惠卻絕口不提救援而直接開始講善後問題,而且演講措辭也是十分詭異。

最為詭異的是,樸槿惠在救援期間的不作為和甚至是不救援的態度,民眾大為不滿。

在這樣複雜的背景下,《那天,大海》的導演以及製作團隊卻沒有跟隨媒體和大眾的角度人云亦云。而是選擇以自己的視角重新挖掘真相,通過嚴謹的科學物理演示,採訪相關專業人士,提供了另一種證詞和資料。

導演通過長達四年的求證,給出了自己對於世越號沉默的原因:事故發生時輪船過於靠近附近的海島,並且輪船航線就在海島的島礁之上,不幸的是世越號的左側船錨與這些島礁發生了碰撞,最終導致船體迅速沉沒。

這個原因是否就是輪船沉沒的真相尚待討論和驗證,可是在這個原因的背後,卻有更多引人深思的東西,例如:是否存在偽造的AIS數據,事故發生時間和航線是否被改動?

以及最為重要的一點:為何要做這些改動?

思想啟示

世越號事件中,韓國文化人因為將矛頭對準了不作為的樸槿惠,進而遭到樸槿惠政府的清算,這便是2015年韓國演藝圈黑名單事件。

放棄事實,就是放棄自由,如果民眾連基本的追求真相的權利也被剝奪,那麼更何談言論自由,所以永遠不要放棄對真相的尋找。

相關焦點

  • 《海豚灣》:一部看過就難以忘懷的紀錄片
    紀錄片通過參與型的方式,向人們敘述在這裡的所見所聞,人們通過理察.奧巴瑞在片中的所作所為,了解到真相。正是通過參與型的方法,《海豚灣》才會讓觀眾看過就難以忘懷。一、出演者介入影片的身份,為紀錄片增加了真實性並且增加記錄片的情感共鳴。
  • 日本警方逮捕紀錄片《海豚灣》主角
    理察·奧巴瑞是以太地町非法捕殺海豚為題材的紀錄片《海豚灣》的發起者和演員。為呼籲停止非法捕殺鯨魚和海豚,理察·奧巴瑞和其他動物保護家此前相約前往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 《海豚灣》劇照 《海豚灣》中日本對海豚的血腥捕殺
  • 日本海豚灣血流成河,這部奧斯卡紀錄片《海豚灣》揭秘背後的秘密
    圖片來自\紀錄片《海豚灣》到了清晨,會等到各國的馴養師來這裡挑選海豚,進行馴養。在這裡每隻活海豚以15萬美元的售價,完成交易,這裡也成為運輸海豚的最大出售基地。可能大家平時去海洋館看到的海豚就有可能是從這裡運輸的。
  •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海豚灣》主演被日方拒絕入境
    央廣網北京1月21日消息(記者馮爍 實習記者陳姣姣)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2009年一部展現日本太地町捕殺海豚血腥場面的美國紀實影片《海豚灣》在全球引發關注,電影中無數海豚慘遭殺害、血染海灣的畫面讓全球陷入討論與反思。2010年,這部片子榮獲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獎。
  • 《海豚灣》:一部充滿浪漫主義的紀錄片
    《海豚灣》《海豚灣》是一部紀錄片,更是一部痛徹心扉的用人類的欲望和殘忍寫下的大自然的悲歌。《海豚灣》在《海豚灣》裡,那些被海洋公園裡選剩下的當場就被戳死,血染海灣。《海豚灣》理察·奧巴瑞是曾經世界著名的海豚馴獸師,上世紀60年代,他創建了最早的海豚訓練辦法。
  • 影片《海豚灣》,最具藝術感的紀錄片,真相都真的讓人難以想像!
    海豚灣的鮮血讓人心痛。志願者們的勇敢無畏令人動容,偉大而悲愴的紀錄片。整部劇看下來都很難受,最後看到那個老爺爺終於拿到拍攝證據,大步地走進去向世界揭露日本人醜惡罪行的時候,他一人掛著TV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時,實在忍不住爆哭。被利益驅使,泯滅人性,是整個人類的恥辱。我們能做的,是帶著使命去愛護保護它們,不只是海豚。
  • 事實的發掘者,歷史的見證者,真理的衛道士《那天,大海》
    最近朝韓關係又再度緊張,朝鮮半島問題現在是全世界的焦點問題,今天我們推薦一部關於韓國的紀錄片《那天,大海》。從2014到2018歷時4年耗資9億韓元,通過目擊者、科學實驗、現代技術、專家諮詢,最後填加異乎尋常的執著,「瘋狂的金導演」金智永克服各種困難完成了這部讓你看完「毛骨悚然」的紀錄片《那天,大海》。
  • 《那天,大海》這個紀錄片可以說是教科級,沒有夾雜任何個人情緒
    作為紀錄片既有這嚴謹科學的風格,又並不讓觀眾感覺到枯燥和乏味,藏不住的真相,封不住的嘴巴。向接近真實的勇氣力量智慧致敬,理性克制地論證表達,讓尋找真相的堅持不懈變得有意義。嚴謹論證揭露的真相讓人背後發冷,儘管不願相信,但那就是真相,心都碎成渣還在堅持反覆推導。還原數據致敬為尋找真相的堅守和不放棄,這才是希望。
  • 《那天,大海》這個紀錄片可以說是教科級,沒有夾雜任何個人情緒
    作為紀錄片既有這嚴謹科學的風格,又並不讓觀眾感覺到枯燥和乏味,藏不住的真相,封不住的嘴巴。向接近真實的勇氣力量智慧致敬,理性克制地論證表達,讓尋找真相的堅持不懈變得有意義。嚴謹論證揭露的真相讓人背後發冷,儘管不願相信,但那就是真相,心都碎成渣還在堅持反覆推導。還原數據致敬為尋找真相的堅守和不放棄,這才是希望。
  • 《那天,大海》:有人在燒毀春天,有人在種植花田
    自事件發生之後,我們看過太多的專訪和紀錄片,其中不乏沉痛的追思和憤懣的問責,甚至在傳言之中有政治鬥爭、邪教祭祀的傳聞,但是這部《那天,大海》,並非單純的「提出質疑」,而是以「事實」為依據,在四年期間尋根溯源,呈現了一部特殊、完整而縝密的「世越號事件」紀錄片。
  • 《海豚灣》一部引人深思的環保紀錄片
    這已經是自己好久以前看的紀錄片了,但是在參加了保護動物的環教後,面對可愛生命的消失,突然覺得自己無能為力。這種無力感讓我想到了《海豚灣》中裡克的堅持,那美麗海灣裡發生的血淋淋的殺戮,一隻只海豚最後的掙扎與悲鳴都浮現眼前。
  • 《海豚灣》︱創作手法探討
    海豚灣》是由導演路易西霍尤斯創作的一部紀錄片,這部紀錄片榮獲2010年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獎,影片關注日本太地町地區的屠殺海豚的惡劣行徑,採取一系列非正常的拍攝手法進行記錄,本文將從拍攝手法的必要性、影像畫面以及這種拍攝方式有哪些值得借鑑和摒棄的地方這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 《海豚灣》|陽光下的罪惡
    《海豚灣》是由路易·西霍尤斯執導,裡克·奧巴瑞擔任旁白的紀錄片, 於 2009 年上映,曾獲得第 82 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記錄長片,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觀眾選擇獎等獎項。影片講述在一群熱愛海洋生物的人士冒著生命危險、突破重重阻礙深入日本太地町海灣,拍攝下大量海豚被日本人屠殺的血腥場面的故事。
  • 某瓣TOP250,NO.75《海豚灣》
    《海豚灣》是一部拍攝於2009年的紀錄片,由路易·西霍尤斯執導,裡克·奧巴瑞主演,該片記錄了日本太地町當地的漁民每年捕殺海豚的經過。 影片於 2009年7月31日美國上映。
  • 《海豚灣》真實的紀錄片,總有那麼些畫面震撼心靈
    《海豚灣》一部帶有主觀意識的紀錄片,它所表達的就是製作人的願望:揭露人類獲得海豚以作表演及殘殺並售賣海豚肉的事實。在片中令我久久不能忘懷的是,在圍捕區裡那隻滿身鮮血流淌,還一直一直想越過漁網而不斷努力掙扎的海豚,最後無力沉入被自己鮮血染紅了的水裡。
  • 日本海豚灣獵殺仍在繼續,曾獲奧斯卡的《海豚灣》沒有一點警醒嗎
    時隔30年《海豚灣》紀錄片,大家還記得嗎?一部讓人看完流淚後思考的紀錄片。乍聽這個名字,我想這應該是個描繪溫馨的海豚生活的吧。因為海豚的棲息地多為淺海,很少入深海。海豚是一種本領超群、聰明伶俐的哺乳動物,它溫順可親,與人接近友好。
  • 繼《海豚灣》之後日本捕鯨主題紀錄片美國上映,美媒為捕鯨站隊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楊璐】反應日本捕鯨傳統文化的紀錄片《海豚灣》上映之後,引起全世界各地的強烈反響。日本導演佐佐木芽生,在看了《海豚灣》之後,認為影片中「某些部分是不對的」,「選擇了極少數漁民並將他們描繪成惡棍」,於是她赴太地町重拍紀錄片《鯨世寓言》,希望人們能從其他多個角度看待當地捕豚現象。據日本NHK電視臺8月18日報導,由佐佐木芽生拍攝的日本捕鯨題材紀錄片電影17日在美國上映。上映後引起歐美媒體的關注。
  • 《海豚灣》:一部讓人震撼的紀錄片,海豚在日本慘遭屠殺
    《海豚灣》如果你去到水族館,那你一定會看到一個項目:海豚表演。《海豚灣》我們也曾經聽到過關於海豚救人的消息,當你掉進海裡,如果你的周圍有一隻海豚,它極有可能去救你。因為它能夠感受到你的存在,感受到你身體器官的運作。
  • 紀錄片《海豚灣》:平靜港灣裡的騙局與殺戮
    《海豚灣》是一部拍攝於2009年的紀錄片,由路易·西霍尤斯執導,裡克·奧巴瑞主演,該片記錄了日本太地町當地的漁民每年捕殺海豚的經過。影片於 2009年7月31日美國上映。路易·西霍尤斯導演的《海豚灣》記錄著這一切的發生,為我們講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電影的海報是深藍的海水與流著鮮紅血水的海豚構成,這兩明亮顏色的對比強烈,看完電影不難發現這是電影的結尾,小小的港灣被鮮血染得通紅。漁民們在水中不停地敲打金屬棒來破壞海豚的聲吶系統,將它們趕入港灣裡,用網攔住它們的出路,海豚們的痛苦叫聲刺耳,整整一晚。
  • 剛剛從網上看了一部紀錄片《海豚灣》,心情難以平靜
    剛剛從網上看了一部紀錄片《海豚灣》,心情難以平靜。不知該從何說起。到底是我們人類太自大、野蠻、愚蠢、醜陋……還是那些海豚太善良、純潔……為什麼從沒有聽過海豚傷人的故事,總是聽說海豚救人的故事。而現實中,人類卻要野蠻的屠殺那如天使般的生靈!地球是人類的家園,也是其他生物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