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經是自己好久以前看的紀錄片了,但是在參加了保護動物的環教後,面對可愛生命的消失,突然覺得自己無能為力。這種無力感讓我想到了《海豚灣》中裡克的堅持,那美麗海灣裡發生的血淋淋的殺戮,一隻只海豚最後的掙扎與悲鳴都浮現眼前。
我想世界仍有許多生命和那個海灣裡的海豚一樣,他們在掙扎,因為人類。
你知道嗎?
2009年它震驚了世界,當大多數國家舉起旗幟大聲呼籲保護鯨類物種時,日本太地町卻每年上演海豚屠殺。
這是日本最美麗的海灣,但所有美麗卻在每年的九月戛然而止。每年這裡的漁民都會利用聲音將海豚驅逐到岸邊,世界上所有優秀的海豚訓師聚集於此挑選他們中意的「飛豚」——寬吻海豚。那剩下的呢? 漁民們會毫不猶豫的殺死所有被挑剩下的海豚。血水會侵染整個海灣!但這些屠殺卻被嚴密的隱瞞!就連政府也參與其中!
你知道嗎?
"你在海裡遊泳的時候,周圍有海豚相伴這是最難以置信的時刻。」
他們就在你眼前並對你產生興趣,你真的感覺自己和他們進行某種深層次的交流就像你們之間可以相互理解。"這是紀錄片中那群救援者說的話。他們並不渴望去贏得人類的褒獎和頌揚。熬夜潛伏,偷摸拍攝,迂迴前進,偽裝對抗,公開展示,這一系列不討好的方式,只是為了一個目的:只是想讓大家知道,在這個地方,每年都有230000條海豚在悲鳴。
也許不應該感性,但必須坦白,觀看影片時內心的感動與不忍,甚至憤怒,都抑制不住的湧上心頭。我們熱愛著大自然,喜愛動物,可面對殺戮又能做些什麼。《海豚灣》用鏡頭來揭露殘忍,也許這種揭露並不合法,甚至觸碰了權利的底線,但是這種勇氣讓全世界的人們都開始反思。並且真正地實現了"Stop it!"
影片觸及了人類內心最邪惡的部分,播出後全球的呼聲很大,迫於壓力太地町捕殺海豚的行為大有節制。同樣也了有更多其他的改變,例如臺灣的一家水族館放生虎鯨,國際捕鯨協會也換掉了許多日本當地的議員等。也許這還遠遠不夠,但是這都在說明電影的成功,宣傳的成功。所有的改變都源於個體的激情,所以更需要一部好的影片,一次好的宣傳去喚醒那份熱情。
不知你們是否有想起,有一種鯨類動物在中國也已經功能性滅絕了——生活在長江裡的白鰭豚。其實這樣的野生動物還有很多,像我們熟知的長江江豚,高原上的藏羚羊等,他們都處在滅絕的邊緣,任務仍然很重。你會發現不管是保護野生動物,還是保護我們的身邊的環境,仍然要堅持不懈的努力。
我們可以做的也許不能偉大到震撼全世界,力所能及的可能也只是在網絡平臺中堆砌文字,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看到;可能只是給小孩子們講述那些可憐動物的故事,希望他們也可以真正的愛上動物,長大後不忘初心 。
這綿薄之力也並非無用,當它慢慢積累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大熊貓的保護就是一個很成功的案例,在成都旅遊的人都可以看到許多熊貓的製品,玩偶,帽子等等,這樣來自中國不同地方的人都知道了並且都喜歡上了這個可愛的生靈,都發自心底的想要保護他們。同樣在很多動畫和影視劇中也有它們的身影,《功夫熊貓》的誕生不正是世界給我們的回應嗎?這些雖看似平常卻也真實地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每個人。這就是宣傳的力量。
作為環保宣傳人,我們不能忘記自己的責任在那裡,更不能放棄呼籲,也許我們無數次自問這些宣傳有什麼用?真正想要做環保的人又會有多少?也許我們會傷心,但要明白有些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堅持下去。要相信,會有人回應,會和我們一起走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