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海豚灣》,最具藝術感的紀錄片,真相都真的讓人難以想像!

2020-12-14 娛樂心自省

講述在著名的海洋哺乳類動物專家的帶領下,一群動物保護人士冒著生命危險、突破重重阻礙走進了這一海灣,深入現場,記錄下大量海豚被日本人屠殺的血腥場面。海豚灣的鮮血讓人心痛。志願者們的勇敢無畏令人動容,偉大而悲愴的紀錄片。整部劇看下來都很難受,最後看到那個老爺爺終於拿到拍攝證據,大步地走進去向世界揭露日本人醜惡罪行的時候,他一人掛著TV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時,實在忍不住爆哭。被利益驅使,泯滅人性,是整個人類的恥辱。我們能做的,是帶著使命去愛護保護它們,不只是海豚。

著名的海洋哺乳類動物專家的帶領下,一群動物保護人士冒著生命危險、突破重重阻礙走進了這一海灣,深入現場,記錄下大量海豚被日本人屠殺的血腥場面。海豚灣的鮮血讓人心痛。志願者們的勇敢無畏令人動容,偉大而悲愴的紀錄片。整部劇看下來都很難受,最後看到那個老爺爺終於拿到拍攝證據,大步地走進去向世界揭露日本人醜惡罪行的時候,他一人掛著TV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時,實在忍不住爆哭。被利益驅使,泯滅人性,是整個人類的恥辱。我們能做的,是帶著使命去愛護保護它們,不只是海豚。

這些鯨類動物在長期的表演和訓練中,承受著巨大壓力,甚至以自殺作為終結。演出表達的愛對於演出背後的傷害真是莫大的諷刺。主題公園設計者對不明真相的觀眾的教化,現在看來,是多麼虛偽荒謬。如果搭建的美好都建立在並非美好的初衷和破壞之上,那麼摧毀的除了美好本身,還有可能是追求美好的信念。

捕殺者說,捕殺海豚是為了維護海洋的生物鏈,況且我們很仁慈,一槍就能把海豚刺死。但是,是人類製造的汙染在破壞生物鏈,還是海豚在破壞生物鏈?紀錄片中,漁民可不是神槍手,海豚被戳得千瘡百孔。海洋公園的人說,看,我們通過海豚表演,教育孩子從小熱愛自然。

「你們吃牛肉,我們吃海豚肉,這是一樣的」。影片裡的這一句,在看到之初,本能地想反駁,牛肉和海豚肉,這怎麼能一樣呢。但是等等,它們真的是不一樣的嗎?我們習以為常的價值觀告訴我們,牛肉可以吃,海豚肉不可以吃,但是,如果是價值觀錯了呢?衡量和建立價值觀的標準,又要靠什麼來衡量和建立呢?

海豚對於我們,至少對於我,不僅僅是一個物種,兒時年幼時對於大海的認知,是第一次想要去認識這個藍色星球時的鑰匙。幾乎沒人不喜歡海豚,它們被稱為萬物之靈,有人說看見它們是福音,有人說它永遠都在笑。海豚灣的故事,非常簡單。一個港口城市的漁民如何去謀生,民眾如何去看待這種捕鯨行為,以及各地的個人、組織、團體,對於捕鯨的態度和作為。

這是一部血淋淋的、一部勇敢善良、身懷絕技的人士共同努力、衝破艱難險阻完成的用靈魂詮釋的紀錄片!當屏幕上海豚的鮮血染紅了整個海面時,我想幾乎沒有人可以無動於衷,因為那的確是赤裸裸的野蠻屠殺。對於生命的尊重和愛護是衡量人類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尺之一,這點是沒有異議的。作為一部紀錄片,《海豚灣》已經在最大限度地展示著人類的責任心和愛心,這是毋庸置疑的,它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也是值得肯定的。而影片的拍攝者的行為是值得嘉許的和令人感動的,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

相關焦點

  • 《海豚灣》:一部看過就難以忘懷的紀錄片
    紀錄片通過參與型的方式,向人們敘述在這裡的所見所聞,人們通過理察.奧巴瑞在片中的所作所為,了解到真相。正是通過參與型的方法,《海豚灣》才會讓觀眾看過就難以忘懷。一、出演者介入影片的身份,為紀錄片增加了真實性並且增加記錄片的情感共鳴。
  • 日本海豚灣血流成河,這部奧斯卡紀錄片《海豚灣》揭秘背後的秘密
    不得不承認,日本旅遊一直都吸引著國人的注意力,據統計每年前往日本旅行的中國人超過800多萬,佔日本旅遊總數的絕大部分。圖片來自\pixabay 去過日本的人都知道,日本有些景區的購物店都是用中文標註,顯然這是給中國遊客(金主爸爸)的特殊待遇。
  • 豆瓣9.3《海豚灣》:這個世界沒有真相,只有認知
    有一部紀錄片《海豚灣》。知乎和豆瓣的評價都是9.3。它獲得了包括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在內的8個提名和21個獎項。但是這部電影引發了觀眾的很大爭議。影評也大致分為了兩派。一部分人認為這部紀錄片預設了立場,不夠客觀公正,帶有明顯的偏見和導向色彩,它不過是一個講的十足精彩的故事。另一部分人認為,紀錄片無論從哪一個立場去記錄,它的內容都是真實的。保護海豚這些小型的鯨類很有必要,無需去站隊支持哪一方。應該支持內心正確的選擇。
  • 每日紀錄片推薦:《海豚灣》《那天,大海》
    如此高含量的汞會對人的神經系統造成很嚴重的傷害,甚至會導致食用者精神失常。但是,這些海豚肉大都被貼上其他品種肉類的標籤,出現在世界各地超市裡,被毫不知情的人們食用。「我們是以人道的方式捕殺海豚的。」影片中,一位日本漁業局的高層官員面對攝製組的鏡頭,平靜地表示,「我不認為海豚肉會引發同樣的悲劇(汞中毒)。」此後,攝製組在這位官員的頭髮上做了測試,輕易地檢測出了汞元素的存在。
  • 《海豚灣》:一部充滿浪漫主義的紀錄片
    《海豚灣》《海豚灣》是一部紀錄片,更是一部痛徹心扉的用人類的欲望和殘忍寫下的大自然的悲歌。影片真實記錄了在日本太地每時每刻都在上演的殘忍的屠殺海豚的行動。影片以主人公Rick等人的敘述和密謀為主線,講述了捕殺者的冷漠、政府官員的幕後支持、IWC的無能和大眾的無知。Rick等人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得以在此拍下了這段的震撼人心的影像資料。在這段不到5分鐘的錄像中,我們清楚地看到捕殺者是如何麻木而機械地將這些生靈屠殺,看到那片如夢般美好的海水最終化作染滿腥紅色紅色魔沼。
  • 《海豚灣》︱創作手法探討
    引子:海豚的微笑是大自然最高明的偽裝,這微笑讓你誤以為它們一直很快樂。海豚灣》是由導演路易西霍尤斯創作的一部紀錄片,這部紀錄片榮獲2010年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獎,影片關注日本太地町地區的屠殺海豚的惡劣行徑,採取一系列非正常的拍攝手法進行記錄,本文將從拍攝手法的必要性、影像畫面以及這種拍攝方式有哪些值得借鑑和摒棄的地方這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 《海豚灣》一部引人深思的環保紀錄片
    這已經是自己好久以前看的紀錄片了,但是在參加了保護動物的環教後,面對可愛生命的消失,突然覺得自己無能為力。這種無力感讓我想到了《海豚灣》中裡克的堅持,那美麗海灣裡發生的血淋淋的殺戮,一隻只海豚最後的掙扎與悲鳴都浮現眼前。
  • 日本海豚灣血流成河,這部奧斯卡紀錄片《海豚灣》揭秘背後的秘密.
    人類對動物的想像遠大於理解,把海豚上揚的唇形當作永恆的微笑。海豚或許是上天派到人間的微笑天使,它們每天早上都會成群結隊在海洋裡戲水,它們每小時可以遊40公裡,在蔚藍的海洋世界裡捕食或者嬉戲,或許在海洋裡,它們的微笑是真的代表快樂。2010年,《海豚灣》拿下第82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
  • 《海豚灣》|一場對海豚的慘無人道的殺戮!
    2009年有這樣一部紀錄片——《海豚灣》揭露了小鎮的罪行,原來小鎮並非像表面展現的那樣熱愛海豚,反而以這個作為掩蓋他們在小鎮裡屠殺海豚的真相。看著那些觸目驚心的片段,就像是走入了海豚的地獄世界一樣,那染紅整片海域的鮮血在昭告著日本漁民的殘忍!
  • 剛剛從網上看了一部紀錄片《海豚灣》,心情難以平靜
    剛剛從網上看了一部紀錄片《海豚灣》,心情難以平靜。不知該從何說起。到底是我們人類太自大、野蠻、愚蠢、醜陋……還是那些海豚太善良、純潔……為什麼從沒有聽過海豚傷人的故事,總是聽說海豚救人的故事。而現實中,人類卻要野蠻的屠殺那如天使般的生靈!地球是人類的家園,也是其他生物的家園。
  • 10年前的奧斯卡最佳,導演在「紅色」的海豚灣裡揭露了人性
    在2009年的時候,前國家地理節目的攝影師路易.皮斯霍斯,聯合社會活動家理察奧巴瑞拍攝了一部關於人類獵殺海豚的紀錄片《海豚灣》,皮斯霍斯擔任該片的導演,而理察奧巴瑞則在影片中扮演自己,向觀眾講述了他一生和海豚之間的故事。這部影片於2009年上映,並獲得了2010年的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
  •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海豚灣》主演被日方拒絕入境
    央廣網北京1月21日消息(記者馮爍 實習記者陳姣姣)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2009年一部展現日本太地町捕殺海豚血腥場面的美國紀實影片《海豚灣》在全球引發關注,電影中無數海豚慘遭殺害、血染海灣的畫面讓全球陷入討論與反思。2010年,這部片子榮獲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獎。
  • 10部全球經典的環保紀錄片,每一部都值得我們深思!
    三部曲,即紀錄片大師雅克·貝漢監製出品的《微觀世界》、《喜馬拉雅》和《遷徙的鳥》。2、《難以忽視的真相》(2006年)《難以忽視的真相》將政治議題與環境議題進行結合,環保專家、世界公民、政客等多重身份疊加在美國前副總統阿爾
  • 海豚灣的悲劇,我們都是罪魁禍首!
    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以海豚灣之名為世人所知。海豚灣,因路易·西霍尤斯(Louie Psihoyos)指導的紀錄片THE COVE聞名於世,這部片子獲得了第82屆奧斯卡獎最佳紀錄長片獎。從藝術和觀點輸出的角度來說,這部影片是十分成功的。網際網路上也因此出現了一浪又一浪的針對捕鯨行為的譴責。
  • 《海豚灣》:一部讓人震撼的紀錄片,海豚在日本慘遭屠殺
    愛護動物是我們從小就懂得的,但是總是有那麼一些不一樣的人,他們喜歡虐待動物從而得到快感,這種行為一直以來都受到大多數人的批評。在日本,有這麼一個小山村,叫太地町。可能大多數人都沒有聽說過這裡,但是在這裡曾經是上千萬海豚的靈魂聚集地。而這部電影也因為是一部紀錄片,並沒有受到太多人的關注。
  • 《美人魚》:周星馳童話背後的海豚灣真相
    2009年,紀錄片《海豚灣》問世,將這個狹小海灣裡發生的血腥的屠殺揭露給了世人。而2016年周星馳那部票房超過30億的影片《美人魚》,靈感也來源於此。喜劇背後的悲劇觀影過程中,我不止一次想起宮崎駿的動漫,比如《懸崖上的金魚姬》、《風之谷》、《天空之城》、《幽靈公主》……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一直都是宮崎駿老爺子熱衷的主題:控訴人類對自然的入侵,表達對工業文明的厭倦,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是宮崎駿動畫裡永恆不變的主題。
  • 「2019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紀錄片製作人」推薦詞
    2020年1月17日,由中廣聯合會紀錄片委員會、光明日報文藝部主辦,紀錄中國理事會承辦的「2019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十大紀錄片系列推選活動」在北京舉行。中國紀錄片繁榮發展的背後,離不開一線紀錄片創作者的努力。
  • 紀錄片《海豚灣》:平靜港灣裡的騙局與殺戮
    《海豚灣》是一部拍攝於2009年的紀錄片,由路易·西霍尤斯執導,裡克·奧巴瑞主演,該片記錄了日本太地町當地的漁民每年捕殺海豚的經過。影片於 2009年7月31日美國上映。影片講述在著名的海洋哺乳類動物專家的帶領下,一群動物保護人士冒著生命危險、突破重重阻礙走進了這一海灣,深入現場,記錄下大量海豚被日本人屠殺的血腥場面。 深藍的海水湧進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這個風景優美的小漁村,成千上萬的海豚遊到這裡時,港灣平靜就此結束,殺戮與騙局在這裡上演。路易·西霍尤斯導演的《海豚灣》記錄著這一切的發生,為我們講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
  • 原創《海豚灣》:努力做一個素食主義者
    位於食物鏈頂端的人類,真的可以為了眼前利益,為所欲為,大肆破壞生態環境,屠殺其他物種嗎?2009年拍攝的美國紀錄片《淘灣》,尖銳地以紀錄片寫實的手法,揭示日本人大肆捕殺和獵食海豚的事實。該片由美國攝影師、潛水員、紀錄片導演、就職於《國家地理》雜誌的路易·皮斯霍斯導演。
  • 政府不敢說的真相,他拍在了紀錄片裡
    公眾時常為一個話題激情討論,但隨著時間推移,在持續追逐真相的人只剩極少數。今天叔想推的一部紀錄片,是持續追逐真相之人耗費四年時間的心血之作。在這個事件本身就極具戲劇性的情況下,《那年,大海》沒有煽情沒有控訴,它所做的只是在用科學的方式分析、探究背後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