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位於處東南亞,它隸屬於東南亞國家協會。與泰國、寮國相接,西南臨近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近中國,首都由舊都仰光於2005年11月7日搬遷至新都內比都,一直以來,關於緬甸政府為何遷移的原因眾說紛紜。
緬甸歷來被稱為「佛教之國」,是一片神聖的土地,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追溯緬甸的過往,可以知道小乘佛教在西元前三世紀傳入緬甸,在西元十一世紀時成為緬甸居民普遍的信仰,並且延續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佛教徒大多崇尚修建浮屠,所以緬甸國內隨處可見佛塔林立,與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象徵著整個民族的精神文化。因此,緬甸又被稱為「佛塔之國」。陽光下熠熠生輝的佛塔時時刻刻保佑著這個美麗的國度和人民。
說到「佛塔之國」,其中最為出名的要數蒲甘。蒲甘是緬甸的歷史古城、佛教文化遺址、著名旅遊勝地,位處於國境中部,坐落在伊洛瓦底河中遊左岸。位於流經緬甸中央之伊洛瓦底江中遊,為緬族之中心地區。市區保留著緬甸各個歷史時期建造的眾多的佛塔、佛寺,城市佛塔佛寺建築藝術是緬甸古老建築藝術的縮影,是緬甸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蒲甘古城可以作為緬甸甚至亞洲旅遊的終極目標之地,這裡有著亞洲三大佛教遺蹟之一,448.6萬之多的佛塔和寺院四處散布在這座千年古城之中,賦予了它「萬塔之城」的美稱。在蒲甘大大小小的佛塔中,以瑞西貢最為出名,這是一座金塔,塔內珍藏的有佛牙,由阿律耶陀所建,是蒲甘最早修建的佛塔,於1059年開始興建,直到阿律耶陀王死後才竣工,這座宏偉壯麗的金塔是阿律耶陀國王的豐碑之一。
在蒲甘的塔林中,收藏的有佛牙的塔共有四座,除開瑞西貢塔,其餘三座是丹吉當塔、羅迦南達塔和古隱當塔,這三座塔的規模比不上瑞西貢金塔。阿難陀塔也是名塔之一,塔內的佛像千姿百態,塔內的浮雕、壁畫以及各種圖案在其他塔中罕見,有人稱這是緬甸的「龍門石窟」。大彬瑜塔規模大、保存完整,亦是名塔之一。以上的塔和蒲甘其他的塔,供奉的臣像、坐佛、立佛,多是緊身袍服,左肩披襟,有的頭戴玉冠,這是受印度的小乘佛教藝術的影響。自蒲甘王朝後,小乘佛教傳遍緬甸各地,為緬甸統一起了很大作用。
來到蒲甘還有一處不得不去的地點,是於1998年4月17日正式對外開放的蒲甘考古博物館,毗鄰帕林寶塔。在這裡,你可以領略作為千年古城蒲甘的歷史風採。蒲甘考古博物館整體採用的是當地的建築風格,規模較大,館藏豐富,其中展示的眾多佛像和雕刻等佛教藝術品充分展示了蒲甘古老的佛教文化。
蒲甘,一座能讓你的思考定下,追求極致的內心的古城,在這裡讓你知道內心真正應該追求什麼。有些感情應該捨棄,有些事情如何取捨,有些生活任需繼續,有些人物早該遺忘。站在這萬千佛塔之間,領悟自己的渺小,感受宇宙天地的偉大,陡覺世間萬物花開花落,潮漲潮落,緣聚緣散,相遇離開皆是佛陀的饋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