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是對歷史的架空和再創作,雖然多有文學誇張和假借,但其中仍有許多歷史細節和人物取材自真實的歷史。其中,除去文學創作的各個人物情節外,歷史大背景下,也有真實的歷史人物在其中。最著名的應該就是《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教徒朱元璋了吧?雖然論人品和武藝都不是教主張無忌的對手,卻在蟄伏待機後建立大明王朝,將明教一網打盡……
那麼,歷史上真的有這樣一出大戲登場嗎?首先,明教確實存在於歷史中。明教其實傳自古波斯,又稱摩尼教、牟尼教。摩尼教的誕生可謂海納百川:公元三世紀中葉時,由古波斯的先知摩尼創立。隨著後來的發展,教義逐漸深入拓展,將中東的瑣羅亞斯德教、西方的基督教和東方的佛教混合,形成了嶄新的宗教。
其中,摩尼教最主要的概念就是「二宗三際論」的 主張,即空間上彼此對立的光明和黑暗二宗,時間上相互延續的過去、現在、未來(初際、中際、後際)三際。於是,傳入中原後成了教主和教眾機構組織的主要法理依據。
而隨著大唐帝國的開拓和東西文化的交流,摩尼教在高宗時期傳入西域。但由於武則天遵奉佛教,和佛法有密切關聯的摩尼教很快被排擠。直到安史之亂後的回鶻大舉入侵,摩尼教才再次興盛起來,與當時流傳中原的景教和祆教(瑣羅亞斯德教)並稱為「三夷教」。
好景不長,在會昌滅佛中,摩尼教和景教等外來宗教都遭到了沉重打擊,外族人士也多被驅趕。此後摩尼教逐漸式微,只得遵奉釋迦摩尼為神主,到宋代之後漸漸湮沒無聞。直到元末,由於蒙元對宗教較為寬容,摩尼教迅速在底層中發展,並被農民義軍利用,化身為明教重出江湖。當時,揭竿而起的韓山童等人便以紅巾裹頭,自稱趙宋後裔,建立紅巾軍,利用白蓮教和彌勒教來招兵買馬。
朱元璋終於登場,只不過並沒有張無忌的加持。朱元璋先後投靠郭子興等義軍將領,並加入「小明王」韓林兒的陣營做左副元帥。由於為人果決,手段狠辣,朱元璋設計暗害韓林兒,並奪得義軍的軍權。之後,很順利的在1364年被封為吳王,1368年攻破元大都後稱帝,國號大明。
歷代皇朝的國號都是有講究的,或者是用初起的地名,如秦漢;或者是用被封的爵位,如隋唐;或者用特殊的物產,如遼金。最後一種就比較少見了,當然,明朝就該歸入這一類型,直接使用了文字的意義。
當初元末大亂,正是依靠明教中彌勒佛和明王的強大號召力,才使得義軍擁有了可以與朝廷抗衡的實力。朱元璋一登基,就採納了李善長的建議,下令取締民間宗教,尤其是聲勢浩大的明教。並且,在《大明律》中明文規定,諸如「邪神,書符、咒水、扶鸞、禱聖」等活動一律被視為謀逆,全部流放。甚至宋元以來的明州被改名為寧波……
當然,明教雖然在南方被嚴厲鎮壓,但西北的明教教徒逐漸化身白蓮教等,繼承龍鳳皇帝韓林兒的衣缽,繼續活動。可以看出,不論是小說還是真實的歷史,朱元璋的登基稱帝看來都不太得人心。而明教所謂的救世救民的口號和張無忌的傳奇武功,在現實的面前,終究是敗給了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