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爆發後不久,麥克阿瑟就率領「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隨後越過三八線大舉北進,前鋒一度打到了鴨綠江邊。為了保家衛國,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彭總的率領下入朝作戰,抗美援朝戰爭正式爆發。在朝鮮戰場上,美軍和英軍是志願軍最主要的對手。作為美國忠實的小弟,英國出動了第27和第29兩個旅參戰,出兵規模在「聯合國軍」中僅次於美國,排名第二。
這兩個旅的部隊當中,有三支赫赫有名的王牌,分別是格羅斯特營、皇家來復槍團第一營和皇家重坦克營。彭總得知英軍這三個王牌部隊悉數參戰後,拍案而起,說道:來得好,新帳舊帳一起算!中英兩國軍隊的恩怨最早可以追溯到鴉片戰爭時期,為了向中國傾銷鴉片,扭轉對中國的貿易逆差,英國先後發起了兩次鴉片戰爭,憑藉堅船利炮打開了清政府的大門,中國由此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清朝滅亡後,由於國民政府的軟弱,英國人依舊在中國的土地上作威作福。渡江戰役期間,英國軍艦紫石英號不顧解放軍再三警告,執意在我軍渡江的關鍵地段航行,並多次挑釁,結果被解放軍岸上炮火一頓狂揍,最後狼狽逃竄。這次雙方在朝鮮戰場上再次相遇,志願軍決定要新帳舊帳一起算,好好教訓一下狂妄的英軍王牌。
機會很快就來臨了。1950年12月31日,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正式打響,志願軍迅速突破了美軍的臨津江防線,向縱深追擊。美軍為了逃命,先跑了,把英軍第29旅「皇家重坦克營」及皇家來復槍團第1營留下來掩護。這兩支英軍很快被志願軍50軍第149師包圍,首先遭到覆滅的是來復槍團第一營。為了逃命,該營連續向志願軍一個連堅守的無名高地發起了6次衝鋒,但均被擊退。
很快英軍又發起了第7次衝鋒,此時高地上的志願軍僅剩下7個人了,而且彈藥也已耗盡,就連能扔的石頭都被扔光了。眼看陣地就要被敵人突破,司號員鄭起吹響了衝鋒號,戰士們端起刺刀,準備向敵人發起最後的衝鋒。不料號聲一響,正在衝鋒的英軍一下子變得驚慌失措,扭頭就跑。不久後我軍主力趕了上來,將這股敵人全殲。戰後,被俘的來復槍團英軍士兵稱這場戰鬥為「中國式的葬禮」。
來復槍團第一營覆滅後不久,英軍皇家重坦克營也迎來了相似的命運。1月3號晚間,志願軍對被圍的敵軍發起了攻擊,由於缺乏反坦克武器,志願軍只能用炸藥包和爆破筒來打敵人的坦克,經過近3個小時的激戰,英軍皇家重坦克營31輛坦克全部被我軍擊毀,其中四川籍戰士李光祿一人就炸毀了3輛,他也因此榮立特等功,並被授予一級戰士勳章。
4個月後,英軍最後一支王牌格羅斯特營也迎來了自己覆滅的命運。第五次戰役打響後,志願軍187師猛衝猛打,於1951年4月24日將格羅斯特營包圍在了雪馬裡一帶。格羅斯特營有著150多年的歷史,因為功勳卓著,被特許在前後帽簷上各佩戴一個徽章,因此又被稱為雙徽營。為了給該營解圍,英軍先後出動多支部隊,在坦克和飛機的配合下向我軍陣地發起猛攻,但均被擔任打援任務的561團擊潰。最終我軍將格羅斯特營全殲,俘敵500餘人。至此,英軍的這三支王牌部隊全部被志願軍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