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到了2019年年底,可以說這幾年以來電商行業是飛速發展,要知道在2009年的時候,馬雲首創雙十一,但2009年的銷售額只有5000萬元,到了2013年的時候雙十一銷售額達到350億,而到了2019年雙十一銷售額達到了2684億,而且這幾年還是在有幾家電商巨頭崛起的時候,還能有這樣的銷售額,可以說嚇呆了眾人。
但在國內的電商行業已經趨於飽和的情況下,剩下的也就是對於市場的分割了,眾所周時,在電商行業中佔比最高的還是阿里巴巴的淘寶,其後就是京東了,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還是有這麼一個電商巨頭悄然崛起,那就是蘇寧易購。
說起蘇寧易購,相信大夥都不陌生,就好比筆者,雖然是在一個鎮上,但是居然也有蘇寧易購的店面,而蘇寧易購發家史甚至比劉強東的京東還要早,而且與京東走的路數基本是一樣的。
大夥都知道京東電商平臺最初走的路線是先鋪開實體店,接著才開始發展電商,而蘇寧易購也是一樣,只不過京東在發展電商這一方面上速度遠超蘇寧易購,一度超過了當時的國美和蘇寧,可以說蘇寧易購有點後知後覺了,但為時不晚。
隨後蘇寧易購也開始發展電商,發展期間也用了很多不錯的措施,從商品到物流都考慮到了,逐漸提高了蘇寧在用戶眼中的認可度。直到2017年的時候,蘇寧與京東相比已經並駕齊驅了。
回頭標題中的一個疑問,為什麼劉強東會說它是「京東的恥辱」呢?
對於這一個疑問,筆者也找了挺多的信息,其一就是劉強東當時接受了一個訪談節目,在節目中也播放了一些劉強東以前的視頻,其中就有這麼一句:我們在宿遷(強東老家)的電商佔有率是第一,超過任何友商,但是我竟然發現國美、蘇寧的店還在那兒呢,還有各種各樣的專賣店,那都是我們京東的恥辱。
其二就是京東與蘇寧一直以來都是競爭關係(畢竟早期都是賣家電起家的),提到競爭不得不說到2012年,中國電商史上那場最慘烈的「京蘇價格戰」,很多人應該記憶猶新,這裡就不詳說了,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自己去網上搜一下。
隨後京東與騰訊攜手,而蘇寧易購則與馬雲的阿里合作,2018年蘇寧易購營收達到了2453億,據財報顯示,蘇寧易購在2019年前三個季度,銷售額超2000億,而在2019年雙十一當天,據數據顯示當天全網銷售4101億元,蘇寧易購佔比4.9%,其中佔比最多的還是阿里巴巴的天貓,佔比65.5%。
當然了,不管是蘇寧易購還是國美,現在都發展得挺好,而且營收也是持續上升,不過感覺京東這兩年勢頭有所放緩,特別是去年出了劉強東事件,也造成了京東股票的一度下跌,不過還是能保持自己第二電商巨頭的地位。
劉強東曾稱它為「京東恥辱」,不是國美也非拼多多,而是蘇寧易購,不知道劉強東會不會有壓力,畢竟老大(天貓)確實猛,現在沒希望打得過,所以誰都盯著老二(京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