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誰制定了標準,誰就掌握了行業發展的話語權。今年以來,丹陽市全力推進標準化工作,積極搶佔行業制高點,標準化工作好戲連臺、亮點迭出:
1月份,江蘇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報的國家食用菌標準化區域服務和推廣平臺項目被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立項;
2月份,江蘇新通達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獲批,負責全國汽車儀表及傳感器、警報裝置等專業領域標準化工作;
3月份,江蘇僅一聯合智造有限公司主導起草的《多列條狀袋包裝生產線》國家標準發布;
5月份,江蘇奇一科技有限公司承擔的高性能熱塑複合材料製備高新技術自主創新標準化試點和江蘇堂皇集團承擔的家紡行業客戶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順利通過了省級標準化專家組的驗收評估;
6月份,恆寶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5G物聯網安全模塊和江蘇萬新光學有限公司申報的耐高溫防護鏡片2個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化試點項目獲得正式立項;
7月初,位於丹陽的省眼鏡光學標委會申報的《鏡片減反射膜層耐久性能測試規範》和《視光學檢查規範》,以及江蘇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報的《草菇工廠化生產技術操作規程》3項地方標準又被省局獲批立項。
工業標準有亮點
助跑製造業自主創新
近年來,丹陽市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突破口,大力實施技術標準戰略,鼓勵企業將標準化與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協同跟進,推動專利技術標準化,標準產業化。指導高新技術產業特徵明顯、自主創新能力突出、擁有核心技術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企業積極開展各級標準化試點。
截至目前,丹陽獲批並開展了肯帝亞木地板、僅一高智能化自動包裝設備、太平橡膠海洋工程輸送管、天宏工業機器人、魚躍家用血糖儀、雙峰藥用玻璃管制瓶等21個省級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工業標準化試點項目。
農業標準有特色
助力種養業節本增效
農業標準化是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技術基礎,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效措施,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誌。近年來,丹陽市農業標準化工作成效顯著,截至目前,丹陽企業主導起草了省、市級農業地方標準41項;創建了稻鴨共作、花王鮮花、吟春碧芽茶、司徒現代農業等17個國家級或省市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
江蘇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以草菇、金針菇等產品為核心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該公司主導制定了《真姬菇工廠化生產技術規程》《巴西蘑菇工廠化生產技術規程》等省級地方標準10項,獲得了全國食用菌標準化示範區、省級食用菌栽培循環農業標準化試點單位、國家食用菌標準化區域服務和推廣平臺等稱號。「農業標準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手段」,作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省勞模的公司董事長姜建新深有感觸,通過標準化管理,公司經濟效益每年以9.2%的速度增長,勞動成本逐年下降。近年來,標準化試點項目示範帶動了當地3257戶農戶種植食用菌,園區內食用菌年產能達到3萬餘噸,食用菌已經成為致富一方百姓的特色支柱產業。
三產標準有成效
助推服務業提檔升級
服務標準化是推動服務業提檔升級的重要手段。近年來,丹陽著眼生產性服務業提速升級和生活性服務業提質增效,加大服務標準制定實施的推進力度,培育壯大服務業主體,帶動服務業質量水平上升。至今為止,丹陽共創建了鄉鎮基本公共服務、眼鏡驗配服務、農機售後綜合服務、第三方物流服務、家紡客戶服務等10個國家級和省市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
中國丹陽(國際)眼鏡城是全國最大的眼鏡驗配交易市場,同時承擔了省級和國家級服務標準化試點。通過標準化的實施,市場各個驗配門店的服務流程不斷優化,服務質量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增長明顯,促進了丹陽眼鏡產業的平穩發展。珥陵鎮政府圍繞鄉鎮公共服務內容,制定了各類標準796項,覆蓋了經濟中心、農服中心、司法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中心、文體中心、規建所、民政辦和計生辦等8個服務行業和窗口,並主導起草國家標準《鄉鎮基本公共服務通則》。諾得物流承擔了基於OTO模式的第三方物流服務標準化國家級試點,主導起草了《第三方物流企業業務流程規範》《公路甩掛運輸生產作業流程規範》兩個省級地方標準。
截至目前,丹陽市已在眼鏡和汽摩配件等領域獲批籌建全國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分標委3個、工作組1個,省級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1個。萬新光學、新通達汽車儀表、僅一包裝、堂皇、肯帝亞、聖象集團、車船裝飾件、威斯特整流器、天平橡膠等企業共主導或參與起草國家或行業標準250餘項、省市級地方標準48項。隨著標準技術戰略的深入實施,丹陽政府共對100餘家企業給予了1000餘萬元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