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光紹: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不會取代香港地位

2020-12-11 手機鳳凰網

新華網香港1月20日電(記者王敬中)上海市副市長屠光紹20日在此間表示,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不會取代香港地位,而是更加有利於滬港兩地在更高層次開展合作,更加有利於支持和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屠光紹在「亞洲金融論壇」上表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不是此消彼長,也不是零和遊戲。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只有更加繁榮了,才能更加帶動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引領作用。反過來,只有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加快了,也才能更好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形成更好互動,協調發展。

他指出,滬港金融合作首先要面向全球,通過加強合作進一步提升兩地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推進上海和香港兩個國際金融中心合作,可以進一步形成整體合力,產生1+1大於2的效果。比如,企業以A+H形式在兩地的上市,使得一批中國公司在全球不斷顯現其發展實力。

屠光紹說,中國在不斷融入全球化進程,這對於中國企業和產業運用好全球的金融資源和其他資源,進行全球配置也提出了要求,這也為兩個金融中心的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機遇。比如,滬港兩地在人民幣跨境使用方面可以開展深入合作,在合作中謀求更大的發展。

他表示,內地和香港是兩種不同的金融體系,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其在全球市場配置資源的能力有更強的優勢。同時,香港在基礎設施、金融監管、法律制度、金融人才等方面都處於領先地位。有了這種差異和差距,就使得兩地互補有了必要,有了依託。

相關焦點

  • 屠光紹: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非常重要,要加快推進建設進程
    早在2009年,國務院19號文件就將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作為國家戰略提出階段性目標: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這一期間,正逢屠光紹從證監會副主席任上轉戰上海,出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一職,因此他也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參與者之一 。
  • 屠光紹: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在構建新格局中非常重要
    早在2009年,國務院19號文件就將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作為國家戰略提出階段性目標: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這一期間,正逢屠光紹從證監會副主席任上轉戰上海,出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一職,因此他也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參與者之一 。
  • 專訪屠光紹: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將如何比肩倫敦、紐約?
    專訪屠光紹: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將如何比肩倫敦、紐約?外灘金融峰會組委會執行主席、CF40常務理事、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長屠光紹10月19日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表示,在這個承上啟下之年,上海所承擔的全新使命就是要加快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需要形成合力,外灘金融峰會將成為這股合力中的一支積極的力量。
  • 屠光紹: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已進入到承上啟下的重要時間節點
    12月13日,以「改革與開放:雙循環下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為主題的第六屆「上海金融論壇」在上海中國金融信息中心正式舉行。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理事會執行理事屠光紹表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起草的背景在於中國的金融改革和開放又開啟了新的階段。比如說中央提出的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對於整個中國金融體系完善和結構優化都做出了很多的安排。
  • 上海、海南、澳門,哪個能取代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作者| 邊際實驗室近期,關於海南建立自由貿易港的消息引起了對香港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的爭論。很多人認為在不久的將來,上海、澳門甚至海南都有成為全球金融中心的潛力。但是,這些城市如果想取代香港的地位,可能並不是很容易。
  • 屠光紹: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已經進入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時間節點
    2009年國務院19號文件對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出了一個階段性的戰略目標,就是到今年年底要基本建成與中國的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所以必須要對階段性戰略任務進行認真總結,同時更重要的是根據新發展格局,以及中國金融改革開放進入到新的階段,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怎麼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在總結過去階段性戰略任務的推進和實現的基礎上,再提出新的規劃。
  • 易會滿: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支持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原標題:易會滿: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支持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6月18日在第十二屆
  • 2020上海金融論壇舉行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
    2020年12月13日,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高金/SAIF)、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的2020上海金融論壇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會在上海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金融信息中心、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國際金融家論壇協辦。
  • 日本和韓國,都在積極謀劃,要取代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一些亞太地區大都會正磨拳擦掌,挑戰香港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新加坡就是其中之一,新加坡是跟香港齊名的國際金融中心。  其他不如香港的城市,也野心勃勃,想要取代香港,成為亞洲和國際金融中心,其中常常被提及的,是日本要成立金融特區,以及韓國首都首爾。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未來如何建設?看看這份報告怎麼說
    當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已取得重大進展和顯著成效,「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理事會執行理事屠光紹表示,報告起草的背景是中國的金融改革和開放開啟了新的階段,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已經進入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時間節點。
  • 薈萃國際頂層智慧聚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2020上海金融論壇隆重...
    央廣網上海12月13日消息(記者吳善陽)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的2020上海金融論壇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會今天舉行。2020上海金融論壇現場(央廣網記者 吳善陽 攝)新冠疫情來襲,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加速重構,傳統金融體系遭遇挑戰,創新與變革迫在眉睫;適逢中國迎來「十三五」收官之年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元年,2020上海金融論壇以「改革與開放:雙循環下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為主題,展開多角度、多層次、多領域的對話和思想碰撞。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十四五上海要...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中長期目標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中提到。12月13日,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報告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聯合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共同編寫。屠光紹和李揚教授作為課題報告牽頭人。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 十四五上海要...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中長期目標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中提到。12月13日,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報告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聯合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共同編寫。屠光紹和李揚教授作為課題報告牽頭人。
  • 屠光紹:上海有「五個中心」 但金融中心是其核心內容
    屠光紹屠光紹表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長期目標和基礎支撐是從2021年到2035年,上海基本建成立足亞太,輻射全球的以開放的現代化金融市場體系為核心,以全球人民幣資產配置中心為標誌,與倫敦和紐約並駕齊驅的全球金融中心。這一目標有三個基本因素,第一個因素,是全球的經濟和金融格局變動的必然要求。
  •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依然穩固
    美歐和日本不少唱衰香港經濟的聲音藉機抬頭,指出三大世界金融中心「紐倫港」(紐約、倫敦、香港)之稱將不復存在,轉而被「紐倫坡」(紐約、倫敦、新加坡)代替。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真的不保了嗎?   金融地位25年內難被取代   英國銀行家、滙豐銀行行政總裁歐智華對香港國際金融市場競爭力依舊保持樂觀。
  • 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考慮設金融特區取代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10月27日,日本財務大臣兼金融擔當大臣麻生太郎提到日本政府目標設立的國際金融都市議題。麻生太郎表示,香港正失去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吸引力,日本應考慮設立針對全球銀行業務的特別經濟區。麻生太郎在說明中提到,國際金融都市的設立「將對於活化日本金融市場確實有所助益。關於在未來日本能否取代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亞洲新據點,麻生太郎認為從亞洲其他大都市與美國紐約、英國倫敦等的時差等觀點來看,麻生太郎也指出當前」希望正朝著日本「。
  • 專家:上海自貿區崛起不會動搖香港國際金融地位
    中新社廣州11月16日電 (記者 楊薇)「中國發展新階段:港澳地位與角色」國際學術研討會16日在廣州中山大學舉行。其中,上海自貿區的設立對香港的影響成為會上熱議話題。不少專家表示,上海自貿區的崛起不會讓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失色。  此次會議邀請了澳大利亞、德國、日本以及中國臺灣、香港、澳門等地逾100位海內外知名學者與會。
  • 屠光紹:到2035年上海要成為與倫敦和紐約並駕齊驅的全球金融中心
    屠光紹(資源圖)在《報告》中,屠光紹指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長期目標是到2035年,上海要基本建成立足在亞太,同時要輻射全球的,以開放的現代化金融市場體系為核心,以全球人民幣資產配置中心為標誌,與倫敦和紐約並駕齊驅的全球金融中心。
  • 日本雄心勃勃,欲取代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繼日本首相菅義偉聲言全力推動日本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後,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吸引力正在降低,日本應藉此機會研究為全球銀行業務設立經濟特區。麻生太郎昨天在內閣會議後的記者會上表示,如果日本希望在全球金融領域獲得更多業務,便需要鼓勵更廣泛地使用英語,淘汰在文件上實物蓋章的傳統做法,並調整針對外國工人的各種規定,以振興日本市場。他沒有正面回應日後能否取代香港,只是說,亞洲的金融據點必需轉移到開放及透明的地點,而目光正向著日本。
  • 上海,香港:誰是國際金融和商業中心城市?
    這是因為國際大都市在國際服務行業和其他高層次的企業服務職能方面積累了雄厚的實力,並帶來可觀的增值效益和大量就業機會。國際大都市通常是企業總部和地區總部的集中地,而且擁有蓬勃的金融及工商服務等行業。在21世紀,國際大都市的這一發展特徵並不會有所改變。因此,各國際大都市都將繼續提升國際金融和商業服務中心城市的地位,特別是那些新興的國際大都市更加重視這一戰略發展,其中香港表現得十分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