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直面三峽大壩洩洪(圖)

2020-12-12 中國日報網

環球在線消息:目前三峽大壩旅遊區已逐漸形成了大壩觀光、平湖觀光、洩洪觀光、壩頂觀光的旅遊體系雛形,自截流之後,長江的水更清澈,兩岸的景色也更秀麗了。到三峽旅遊,不在三峽大壩前留影不算到過三峽。只有親眼看見,才知道大壩的雄偉和壯觀。更何況大壩還有很多可玩之處。

「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雄偉的大壩將湍急的江水攔截,下遊是湍急的江水,上遊已經就是平靜的「湖面」了。過大壩的5級船閘需要4個小時左右,看著船通過一級一級的船閘,如同搭乘電梯一般,水慢慢地上升或下降,這種感覺,非親身經歷不能解其妙。

登上壩頂能直面雷霆萬鈞的洩洪景觀;來到截流紀念園欣賞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仿佛置身於「山水相連,天人合一」的人間美景。

旅遊提醒

1.目前遊客參觀主要是在左岸大壩的「半程遊」。雖然大壩已經封頂,但近期壩頂未有新的開放計劃,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才能對遊客全面開放。

2.進壩頂的安檢比機場還嚴,壩頂專門設置了遊客安檢通道和行李寄存室,配備了和機場一樣的安檢門,登上壩頂的旅客必須接受安檢,不能攜帶攝像機、飲料、雨傘等物品,要乘坐電瓶車上壩頂。在壩頂停留的時間,不能超過半個小時。(編輯:巴合提 來源 :信息時報)

相關焦點

  • 三峽大壩開啟10孔洩洪,作用很關鍵!
    直擊10孔洩洪現場00:36△迎戰洪峰 長江三峽開啟10孔洩洪一組動圖 帶你感受10孔洩洪震撼現場↓↓為什麼要開啟10孔洩洪?當日,記者從重慶市應急管理局獲悉,受四川盆地強降雨影響,嘉陵江、長江重慶段水位將全線大幅超保證水位。重慶已啟動防汛Ⅰ級應急響應,並進入緊急防汛期。19日,長江、嘉陵江多路洪峰襲擊重慶,洪崖洞、朝天門、磁器口等多處景點被淹。
  • 觀宜昌三峽大壩洩洪「萬龍咆哮」
    汛期,三峽大壩遊項目熱火,目睹洩洪壯觀場面進入三峽大壩景區經過測體溫,掃二維碼通過後就可以正常遊覽三峽大壩的景點了,乘坐4層手扶電梯來到罈子嶺平臺,放眼望去大江東流,浩浩蕩蕩猶如脫韁野馬,更似猛龍過江。登高處俯視三峽大壩洩洪壯觀景象,水霧騰起仿佛巨龍吐息,橫架雲端。制高點雖然相距很遠,但洩洪聲千裡傳聲如龍吼虎嘯一般在耳邊嘶吼。紛紛拿起手機合影留念。
  • 三峽大壩開啟十孔洩洪,對長江洪水調蓄有什麼重要作用?
    從8月19日公布的消息來看,長江三峽大壩開啟了十孔洩洪,以緩解長江中下遊的防洪壓力。根據監測數據顯示,19日16時三峽大壩入庫洪水量達到每秒7.3萬立方米,這個數值與三峽抵禦百年一遇洪水8.37萬立方米的數值還有一定的差距,不過與歷史水平相比,上次洪峰值為長江大壩建成以後,所經歷的最大峰值。
  • 長江重慶段迎最大洪峰,三峽大壩首次開啟11孔洩洪
    今早8時,長江2020年第5號洪峰抵達三峽水利樞紐,入庫流量達到75000立方米每秒。這是三峽建庫以來最大洪峰。目前,三峽大壩首次開啟11孔洩洪 ,下洩流量達49200立方每秒,也是三峽建庫以來最大下洩流量。
  • 三峽大壩開11孔洩洪,它的設計到底有多強?洩洪對下遊有影響嗎?
    由於洪峰,下洩量等都刷新紀錄,所以為了讓三峽大壩平衡「輸入,輸出」,直接開啟了11個洩洪孔洞。當然這是按照正常的標準來執行的,三峽大壩直接開啟了11個洩洪孔洞也是根據現有的水量情況來進行改變的,本身來說受長江流域的雨水影響較大,上遊大多數長江幹流和嘉陵江等區域的洪水都積聚而來,不得不這樣做,開啟洩洪多孔模式就是「平衡支點」,沒有什麼爭議性的。
  • 三峽大壩洩洪 極大減輕了長江中下遊防洪壓力
    但後期如果暴雨集中在三峽大壩以下,長江中下遊地區發生區域性大洪水,支流發生洪災或者城市自身內澇嚴重,主要還得依靠城市自身排澇設施解決。但三峽水庫可通過儘量攔蓄上遊洪水,減少下洩流量,最大限度降低下遊幹流水位,助力下遊城市排澇救災,大大緩解下遊壓力。三峽大壩有沒有「變形」風險環球時報:一些境外媒體每年都會炒作諸如三峽大壩「變形」,有「潰壩風險」等危言聳聽的言論。
  • 三峽大壩旅遊景點
    AAAAA級景區,也是三峽壩區最早開發的景區,於1997年正式開始接待中外遊人,因其頂端觀景臺形似一個倒扣的罈子而得名,該景區所在地為大壩建設勘測點,海拔262.48米,是觀 賞三峽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不僅僅能欣賞到三峽大壩的雄渾壯偉,還能觀看壁立千仞的「長江第四峽」雙三峽大壩向五級船閘。
  • 三峽大壩有哪些作用?為什麼汛期在還要瘋狂洩洪?
    二、三峽大壩洩洪防洪的原因長江三峽大壩是我國最大的水利工程設施,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就一直在進行論證,並在新世紀開始了建設,最終建設完成。在進行建設的時候,三峽大壩在宣傳之中多次提及其巨大的防洪作用。根據現有的數據,三峽大壩建成以後,在長江三峽地區形成一個長約600多公裡,平均寬度達到1.8公裡的巨大水庫,其蓄水的總面積達到了1084平方公裡。
  • 三峽大壩的使用壽命是多少年?遇到什麼情況,大壩才會洩洪?
    現在,防汛形勢依然十分嚴峻,而位於湖北宜昌的長江三峽樞紐開始了2020以來的第一次削峰洩洪,在出庫水量上作了從每秒2.5萬立方米到每秒3.5萬立方米的提升。 終於,這麼多年之後,絕大部分人都認可了三峽大壩的修建利弊大於弊。但是,當每年汛期來臨的時候,總有為了博取關注的人謠傳三峽大壩哪裡有裂縫了,所以,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更多的人越來越關注三峽大壩的使用壽命。
  • 三峽大壩135第一天(圖)
    首頁>>新聞專題>>三峽工程>>最新動態>>本頁 三峽大壩
  • 三峽水庫容積有多大?如果三峽大壩一直洩洪,水放光需要用幾天?
    而且由於汛情嚴峻,受上遊嘉陵江流域和三峽水庫區間強降雨的影響,為了調整水庫水位騰出防洪庫容,發揮三峽水庫攔洪削峰的作用,按長江防總調度,7月22日三峽大壩今年首次開啟兩個洩洪深孔洩洪,使得江水通過洩洪深孔快速下洩
  • 三峽大壩下遊洪水這麼大,為什麼它還在洩洪?今天算明白了
    三峽大壩下遊洪水這麼大,為什麼它還在洩洪?今天算明白了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我國修建三峽大壩的作用是巨大的,他除了能夠發電之外還能夠防洪,防旱災為人民的生活提供一定的保障。但如果是在正常時候這些作用我們都知道它是有意義的,但如果在洪水突發的季節三峽大壩還要去洩洪,這就讓人不理解了,那今天就來了解一下三峽大壩下遊洪水這麼大,為什麼它還在洩洪,了解一下他的原因吧。2020年7月的時候,正是南方的梅雨季節我國的很多城市都經歷了洪澇災害,很多城市都受到了一定的破壞,但是這些天災是我們沒有辦法抵抗的。
  • 水電站大壩是如何實現防洪洩洪的
    它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境內,距下遊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裡,年發電量為985億千瓦小時,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三峽水電站的主體工程、三峽大壩旅遊區的核心景觀、三峽水庫的東端。  在大江大河上建設大壩多選用重力壩;山區狹窄河道,且壩肩地質承載力好的話,使用拱壩小型的橡膠壩。重力壩一般用混泥土或塊石混泥土作為築壩材料。對水庫蓄水電站而言,也有很多是用就近取土作為築壩材料。
  • 三峽大壩洩洪之美!攝影:許名同 | 「美麗長江之歌」公益行動徵文...
    三峽大壩洩洪之美!三峽洩洪(許名同攝) 三峽洩洪之二(許名同攝) 三峽洩洪之三(許名同攝) 三峽大壩洩洪,衝擊力強,有氣勢。拍攝到全孔洩洪的壯觀場景。其中一張圖有洩洪的宏大場面與前景人物的對比,更顯氣勢壯闊。本次活動截止時間2021年1月31日,歡迎社會各界將關於長江的故事,通過文字、照片或視頻,傳遞給我們v31@cbcgdf.org,作品文體不限、表現形式不限。
  • 重慶磁器口、洪崖洞接連「淪陷」,三峽大壩有什麼用?
    三峽大壩說起三峽大壩,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作為我們國家關鍵的水力設施,無論是儲水量還是發電能力都穩居第一,也是現如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工程。現如今三峽大壩已運作10了多年,很多人竟然還不知道三峽大壩的真正作用,有人說三峽大壩的作用就是發電,也有人說三峽大壩的作用就是預防洪水。
  • 重慶磁器口、洪崖洞「淪陷」,三峽大壩作用是什麼?原來我們錯了
    現如今三峽大壩已運作10了多年,很多人竟然還不知道三峽大壩的真正作用,有人說三峽大壩的作用就是發電,其實這些說法都太片面了。,為什麼修了三峽大壩後,洪水依然還有。因為三峽大壩最大作用是削峰,也就是把洪峰的高度降低,保護下遊,這才是他的作用所在,這也是為什麼這一次上遊洩洪,重慶並沒有下雨,卻被淹了,而且遠超1981年洪水。這也是舍小家為大家的典範,就如同百萬三峽移民一樣,這一次,重慶再一次為下遊的兄弟爭取到了寶貴時間。
  • 長江洪水肆虐,三峽大壩洩洪壓力有多大?會潰壩嗎?
    每年汛期來臨,關於三峽大壩的安全性就會有各種傳言。比如去年6月,一張「谷歌衛星拍攝到三峽大壩已經變形」的照片在網上瘋傳。儘管衛星遙感等專業領域的專家已經出面解答 「大壩變形」 是谷歌衛星影像自身的技術性問題所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還用「牛刀殺雞」的方式,拿出「高分六號」衛星在三峽大壩上空直接拍攝的完整照片,證明「大壩筆直、安然無恙」。
  • 三峽大壩變形崩潰?臺灣多名水利學者為大陸發聲:大壩超級安全
    環球網7月21日報導,今年夏天汛期來臨之後,重慶、湖北、安徽等多地出現水患,臺灣島內綠媒和民進黨趁機大肆炒作三峽大壩"變形"、"潰堤"之類的謠言,結果沒多久,就被島內專家直接打臉。臺專家:三峽大壩"超級安全"前不久,一張三峽大壩的衛星圖片在網上瘋傳,圖中的壩體出現明顯"歪斜",外界紛紛驚呼:三峽大壩"變形"了?個別臺媒與民進黨人為了博專注,也開始對長江流域的洪災誇大報導,傳播三峽大壩"潰堤"的謠言。
  • 三峽大壩風光(組照)
    三峽大壩(組照)之 (1):如畫三峽 (2019.4.11鄭坤 攝)三峽大壩(組照)之 (2):入畫三峽 (2019.3.31鄭坤 攝)三峽大壩(組照)之 (3):詩畫三峽 (2015.4.20鄭坤 攝)三峽大壩(組照)之 (4):三峽大壩雲霧 (2018.4.6
  • 三峽大壩迎來最美觀賞季
    三峽大壩雲霧繚繞、洩洪壯觀,迎來最美觀賞季2020年7月19日,湖北宜昌,三峽大壩雲霧繚繞、洩洪壯觀,迎來最美的觀賞季節。2020年7月19日,湖北宜昌,三峽大壩洩洪,場景壯觀。2020年7月19日,湖北宜昌,三峽大壩洩洪,場景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