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記憶中,總有一片一望無垠的金黃色田野,在秋風中搖曳流動,美到醉人,定格成一張鮮豔的明信片,永遠貼在回憶的黑板報上。那時的我不知柴米油鹽,也不懂鄉愁。畢業之後,遠在千裡之外的城市工作。長路漫漫,不同地域的人聚在一起,性格口味難以融合。那時的我極其想念河南老家,想念家鄉的燴麵,也只有我離家後才慢慢體會,那其中包含的不僅是熟悉的味道,還有家人一刻不停的惦念。家鄉的燴麵就如河南人一樣外在沉默內斂,內在熱情善良。燴麵是河南特色美食 ,它是一種葷、素、湯、菜、飯聚而有之的傳統風味小吃,湯好麵筋道,營養高,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享譽中原,遍及全國。與北京的炸醬麵、山西的刀削麵、湖北的熱乾麵、四川的擔擔麵,同稱為中國五大麵食,享有盛譽。
河南無限大,各路燴麵一大家,那我們就先介紹鄭州燴麵。鄭州燴麵大興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得益於改革開放、流動人口大量增加、餐飲業需求大增,先是老字號"鄭州合記"的羊肉燴麵獨領風騷,然後是蕭記三鮮燴麵異軍突起,二十年間成為鄭州市餐飲的城市名片,一碗在手,酣暢淋漓的燴麵別具另種風情。一碗燴麵,如果只有湯和面,那也就顯得太單調了。因此,鄭州燴麵都會準備粉條、木耳、黃花菜、鵪鶉蛋、豆腐皮等配菜。這些配角,皆被稱為「撈頭兒」。撈一筷子面,再撈出點配菜,一碗燴麵就變得豐富多了,食客的內心也會跟著滋潤起來。
南陽方城燴麵是唯一被稱為"眾口好調的燴麵"。方城燴麵是所有吃貨(哪怕是不愛吃燴麵的吃貨)都會伸大拇指誇讚的燴麵,也是目前河南唯一被稱為"眾口好調的燴麵"。方城燴麵裡只有湯、面、菜、肉,沒有鄭州燴麵裡的海帶絲、千張絲、鵪鶉蛋、黑木耳。所以方城人說,鄭州的燴麵雜七雜八混在一起像大雜燴,吃不慣。方城的燴麵講究湯要濃白、面要筋道、肉要綿軟、菜要青翠、碗要大氣、片要扯勻、料要辣香。面用高筋粉,加上鹽水揉,拍成一片一片抹上香油醒三個小時。羊肉煮熟,切成塊狀。最關鍵是熬湯,一口鍋文火燉著羊骨架,加入秘制香料,熬得像牛奶。另外,還要用羊油炸辣椒粉當調料。炸出的辣椒油凝固後,必須一半黃一半紅。面出鍋時放上菠菜,澆兩勺高湯和一勺羊肉,撒上大把香菜蒜苗,點一滴香油提味去羶。這樣一碗羊肉燴麵,方城人說,可以溫暖整個冬季。
開封尉氏縣燴麵是河南燴麵(中原第一面)裡面的一個重要分支,與其它地方不同的是尉氏燴麵是在羊肉濃湯鍋中下面並取湯,尉氏燴麵是以獨家祖傳秘方調製的香料配上滾滾的羊湯而成。其味也鮮,其色也澤。正宗的尉氏燴麵不放海帶絲,不放千張絲,不放粉條,不放青菜,不放黃花菜,也不放鵪鶉蛋。僅僅放入羊肉丁、蔥花、香菜(芫荽)或是荊芥(五香菜),芝麻醬,同時以個人口味放入用牛羊油沷的油辣椒,濃香味美回味無窮。一碗香湯入腹,激出汗滴如豆,酣暢淋漓、回味無窮。即使不吃麵,單單喝上一碗這湯,就如入了仙境一般,滿腹香濃了……最重要的是一般在燴麵店周圍都會有一個打燒餅的,燴麵就著燒餅吃才算真正的吃上了尉氏的燴麵,各位吃貨一定要謹記!
葉縣燴麵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傳統小吃。羊肉熗鍋,採用優質麵粉,細膩光滑,柔軟筋香,滑潤適口;燴麵湯取新鮮的羊排、羊蹄骨,並放多味少許的五香調料熬製而成,肥而不膩,淡而不薄,配上焦香辣椒油,色香味美。享譽周邊十幾個縣市。屬風味特色類。
燴麵作為特色風味小吃,已經成為河南的一個城市符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代表了河南地方的飲食特色和人文特色,一碗燴麵,厚瓷海碗的承載中,仿佛是中原大地厚德載物的精神象徵。當您來河南的時候,一定要在街頭巷尾找家燴麵館,來上一碗燴麵,相信您品嘗過後,定會豎起大拇指稱讚道:河南燴麵,中!
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讚、收藏、轉發,還有哪個地方的燴麵好吃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