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電影養成記:市場需要什麼樣的電影

2020-12-13 騰訊網

「商業電影讓人忘記現實,藝術電影讓人記住現實。」姚晨認為,好的藝術電影要反應社會問題,要和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在藝術手段層面也必須是高級的。而好的商業電影則要求創作者持續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把觀眾作為重要的考量標準,讓觀眾能夠「卸下千斤重擔、對未來產生憧憬,走出影院後精神抖擻地面對生活壓力。」

作者 | 申學舟

電影行業正步入調整期。

一方面,資本熱潮褪去後電影正回歸內容本質。比如,「大IP+流量明星」的生產要素組合在市場上不再有生存空間;另一方面,票補等宣發方式退潮後,通過低價對觀影人次形成的拉動效應也在減小。

這一定程度導致了今年電影市場整體增速的放緩。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內地電影市場總票房達到311.2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跌2.82%;觀影人次累計約8.07億,同比下跌10.45%。

與此相對應的是,觀眾對好故事、好製作的電影需求正進步一擴大。而值得慶幸的是,在過去幾年裡,不少高榮譽、高口碑、高收益率的「三高」電影出現在市場上,其中包括由海外引進的《小偷家族》《綠皮書》,國產電影《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找到你》《老炮兒》等。

「高榮譽」電影主要以電影節和影展的專業評選體系為基準,一般受到行業的高度認可;「高口碑」電影主要指的是從受眾層面出發、切中社會痛點或公眾情感共鳴,從而引發口碑發酵的電影;「高收益率」電影則是在商業上獲得較高投資回報率的作品,它反映了資本和市場對內容的認可。

但一個不能忽視的事實是,隨著電影行業的發展,市場和觀眾的成熟度正不斷提高。「這種變化的速度前所未見,而且大陸比其他國家和地區要快很多。」北京工夫影業公司創作總監張家魯表示。

這一方面使得高榮譽、高口碑的電影作品門檻正變得越來越高,另一方面也為更多類型和體量的電影作品提供了市場空間。「未來三年我們會看到許多全新的電影類型,而且中小成本的高口碑電影會越來越多。」阿里影業高級副總裁、淘票票總裁李捷指出。

這個過程中,商業、資本和技術將發揮不可忽視的作用,網際網路的介入也使得影視宣發環節變得更加扁平化,不僅在傳播層面幫助作品被更多的觀眾所看到,更有可能在創作層面提供用戶數據的指導。

那麼,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三高」電影究竟「高」在何處?「高榮譽」的行業認可背後,節展評選體系呈現了怎樣的電影生態?其結果如何有效地使電影出圈,觸達更廣泛的觀眾?「高口碑」背後所反映出的社會情緒,會如何影響一部電影的生命力?這些情緒是否可以依靠大數據進行預判?「高榮譽」與「高口碑」如何有效變現為「高收益率」?若處於中低成本語境下,「三高」策略又會是什麼?

針對上述問題,7月27日,由FIRST青年電影展與阿里影業聯合主辦,《三聲》作為獨家合作媒體的《電影市場·聯席論壇——「三高」電影養成記》論壇,邀請了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公司董事長梁靜,阿里影業高級副總裁、淘票票總裁李捷,演員、監製、製片人姚晨,北京工夫影業公司創作總監張家魯,路畫影視總裁蔡公明等,進行了深入討論。

01 | 市場和觀眾已經悄然迭代

作為「狄仁傑」系列的編劇,張家魯對該系列三部電影不同的市場表現記憶猶新。

第一部《通天帝國》於2010年上映,傳統武俠片類型加上探案元素,令該片獲得了2.86億元的票房成績,位列當年國產片第四位。三年後上映的《神都龍王》延續了這一思路,亦獲得了市場意義上的成功,以6億元的票房位列當年國產片第五位。

「第三部《四大天王》是2018年才上映的,跟上一部相隔五年。雖然在創作、製作體量上都不遜於前兩部,但最終票房卻不如預期。」該片最終票房為6.06億元,在當年國產片票房排行中僅位列第十六名。這讓張家魯意識到,市場和觀眾已經悄然迭代,「這種變化的速度前所未見,而且大陸比其他國家和地區要快很多,但我們當時沒有體察到這種變化。」

「狄仁傑」系列海報

一定程度上,市場和觀眾的變化是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公開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102億元,僅有17部國產片票房過億;2018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突破600億大關,其中國產片票房約379億元,佔比超過62%。

在這樣的前提下,電影作品想要達到「高口碑」的標準,門檻正變得越來越高。

在姚晨看來,高口碑電影在創作層面一般需要具備以下特質:反映出當下人的情緒、焦慮,或理想,而且這幾點常常不可分割。「我們不可能先拍出電影,再嫁接觀眾情緒。但創作者也生活在這個空間中,所以從自身出發是最好的起點。在這個基礎上,足夠真實誠懇地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我相信會和觀眾產生共鳴。」

這種標準同時適用於文藝片和商業片。「商業電影讓人忘記現實,藝術電影讓人記住現實。」姚晨解釋說,好的藝術電影要反應社會問題,要和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在藝術手段層面也必須是高級的。而好的商業電影則要求創作者持續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把觀眾作為重要的考量標準,讓觀眾能夠「卸下千斤重擔、對未來產生憧憬,走出影院後精神抖擻地面對生活壓力。」

在門檻變高的同時,大盤的急速增長也令更多類型和體量的電影有了市場空間。過去三到五年,觀眾的審美不斷提高,觀影偏好也呈現出更加分眾化的趨勢。

姚晨回憶2018年電影《找到你》上映前的情景。當時,由於該片是偏現實主義的女性題材,在市場上相對稀少且缺乏成功案例,因此《找到你》在後期尋找投資時曾處處受挫。甚至姚晨自己也不看好這部作品的商業回報,因此她背後的壞兔子影業僅投資了較少的份額。

《找到你》海報

但這部並非傳統意義上商業大片的電影,卻最終以較小的成本獲得了2.85億元的票房成績,超出所有人預期。「上映以後,它從一開始排片很低,到最後票房遠超我們預期。這讓我們學到了很多。」

「觀眾的成長是顯而易見的。」李捷以今年阿里影業陸續引進的《綠皮書》《波西米亞狂想曲》和《徒手攀巖》等作品舉例,認為它們都較好地實現了創作者的自我表達與市場端觀眾需求的平衡。「未來三年我們會看到許多全新的電影類型,而且中小成本的高口碑電影會越來越多。」

以電影節獎項為代表的「高榮譽」,是電影品質的另一個重要評判維度。

在國外,以歐洲三大電影節為代表,不論是柏林的金熊、坎城的金棕櫚,還是威尼斯的金獅,都被視為電影作品的最高榮譽之一;在國內,上影節、北影節,以及專注青年創作者的FIRST青年電影展也為電影作品提供了重要的衡量標準和坐標體系。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獲獎影片開始登陸中國電影市場,比如2018年摘得金棕櫚的《小偷家族》、今年初斬獲奧斯卡小金人的《綠皮書》等。

《小偷家族》海報

與此同時,不同的電影節和影展也有著自己獨特的氣質。蔡公明舉例說,比如柏林的口味更偏向現實主義,而坎城整體更強調藝術性與現實主義的平衡。

但這些特質並非絕對。梁靜記得,2009年管虎《鬥牛》入圍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這部影片在那一屆呼聲很高,團隊甚至產生一種志在必得的感覺。但最終,那一年獲得最佳劇情長片大獎的是由戴立忍執導的《不能沒有你》。

「不是說每個電影節都偏什麼,它會根據每年的評委來變化。」梁靜指出,電影作品不能一味地執著於「高榮譽」的獎項,好內容更多地還是要能夠引發觀眾內心的思考,「只要能打動觀眾,也就能打動評委。」

對於青年導演而言,想要完成高口碑、高榮譽的電影作品,挑戰更甚。

「我常跟新導演合作,我會對他們說:你們的第一部作品是處女作,不是遺作。」張家魯解釋說,對於青年創作者,第一部長篇作品不是最難的,第二部才是。「第一部的成功會讓創作者在第二部時想得特別多,他們往往積蓄了太多能量想要表達。但他們不應該想那麼多。」

02 | 「商業能讓更多人看到你的表達」

今年3月,由彼得·法拉利執導的電影《綠皮書》在國內上映。這部影片講述了義裔美國人保鏢託尼被聘用為司機,與知名爵士鋼琴家、非洲裔的唐.歇利往美國南部各州進行巡演的故事。在故事發生的60年代,美國存在著嚴重的種族歧視。一路上,託尼與唐共同的經歷與遭遇令原本彼此看不順眼的兩人,發展出了一段跨越種族、階級的友誼。

數據顯示,這部獲得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殊榮、略帶文藝氣質的電影在國內拿下了4.78億元的票房成績,在淘票票、貓眼上評分分別達到了9.3和9.5,豆瓣評分也高達8.9分。

阿里影業是《綠皮書》的出品方之一,李捷在論壇上表示,對於資方來說,電影投資一是要避開政策敏感的地帶,二是要堅持「小、真、正、大」的原則,即小人物、真實的表達、正能量,以及大格局和世界觀。「任何一家公司要有自己的投資選片邏輯,這是阿里的原則。」

「文藝片想打動人,沒有商業策略也不行。」李捷以不久前上映的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為例,該片講述了一個12歲的黎巴嫩男孩扎因悲慘的生活經歷,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卻沒有能夠好好的撫養他。

上映前,在燈塔的試映數據顯示,觀眾認為影片的結尾太過悲傷,因此中方團隊在徵得導演同意的情況下,通過後期剪輯以字幕和彩蛋的方式放大了主角最終移居挪威的部分。此外,國內的電影海報也修改為主角小男孩的笑臉。

結果令人欣喜。李捷透露說:「阿里影業引進《何以為家》時,預測票房只有5000萬,我們甚至認為只要達到1000萬就算完成任務。但最後總計票房達到了3.7億,比全球其它地方的票房(800萬美元)加起來還要多。」

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下,高口碑與高票房並非不可兼容。「有人批判第六代掙不了錢,但管虎不相信藝術片真的沒有市場。觀眾也想看到多元化的探索,會覺得實驗的東西有意思。」梁靜回憶說,《老炮兒》就是以好內容為基礎獲得商業層面成功的一個案例。「商業能讓更多人看到你的表達,這是最根本的。有的導演太沉溺於個人表達,以至於很少人能看到他的作品。」

文藝片和商業片也不再是絕對對立的狀態。張家魯舉例說,《綠皮書》的導演彼得·法拉利在90年代曾拍過不少在商業上獲得成功的喜劇類型片,正因如此,他才能夠將這些類型化的技巧用在《綠皮書》上,使其成為一部「既文藝又商業」的作品。「國內《我不是藥神》也是很好的例子,這類電影的一個共性就是表達大時代的深刻話題。」李捷說。

但這種平衡對於創作者而言並非易事。「在市場和商業尚不成熟的階段,我們首先要把內容做好。」梁靜將內容分為產品和作品,她認為不論是創作者還是影視公司,都應該在前期就為項目做好針對性的規劃。「是有表達的東西,還是只為娛樂?搞清楚這一點,仗就非常好打。你只需要做好內容,好內容怎麼可能低口碑?你做好一個商業模式,怎麼可能差票房呢?」

事實上,這樣的困擾並不僅僅發生在中國,在電影工業更加發達的好萊塢,資本與內容的撕扯態勢更甚。

「有錢在電影行業是貶義詞,代表你沒有作品。但是電影行業卻又不能沒錢。」李捷以好萊塢電影工業體系為例,認為以投資人為中心的製片體系是扼殺好萊塢電影創造力的主要原因。

比如,迪士尼的所有作品都要以迪士尼出品為第一原則,在「大製片人+B級導演」的模式下,電影續集的開發過程中,不會有任何個人能夠影響項目的成敗。「過分強調資本對製片公司的控制,就會把創新力給扼殺掉。這是今天好萊塢最大的問題。」李捷說。

但在中國,這個問題走向了另一端。「國內電影的出品方基本不會低於5個,我見過最多的甚至到達了47個。其結果是,沒有大的投資方去對導演的個人表達進行制約。」

但評分體系和平臺的出現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在中國,網際網路的介入使得影視宣發環節變得更加扁平化,影片上映第一天的口碑足以決定其生死,而口碑最直接的衡量標準就是各大平臺的評分;但在北美,超過8成的營銷費用花在展示系統上,觀眾以瞬間的注意力決定是否購票,因此,在北美的宣發體系中,觀眾口碑對電影票房的影響相對較小。

在李捷看來,評分體系的出現一方面能夠更直接地將觀眾的訴求反饋給創作者和資方,削弱了導演與資方的拉鋸。另一方面使得高口碑成為高票房的前提,為內容品質的持續提高提供了保障。「未來可能大多數電影都是叫好又叫座的。」

「樂觀地講,中國可能成為電影文藝性和商業性平衡最好的一個國家。投資人和導演都不是中心制,而是評分中心制。」

相關焦點

  • 電影《戰鬥民族養成記》揭秘你不知道的俄羅斯
    將於2019年1月18日全國上映的愛情喜劇電影《戰鬥民族養成記》,因其原作IP的高口碑與高人氣一直受到廣泛關注。正值寒冬之際,一組關於戰鬥民族趣味十足的「冷知識」圖,讓網友們又一次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對俄羅斯這個神奇的國度充滿了好奇心。
  •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科幻電影
    在陽泉市委舉辦的「推進文藝繁榮,著力轉型崛起」文藝座談會上,面對電影《流浪地球》的熱映,劉慈欣說出這樣的觀點,令所有在場人員為之一振。劉慈欣接著解釋到,就像是顧客來到飯店裡,他不可能點一道菜單上沒有的菜一樣。他以自己寫作歷程中的親身體驗為例,每次編輯都說這樣的題材沒有市場,他就常常疑惑,沒有寫出來怎麼能知道有沒有市場?
  • 俄羅斯電影在中國何時能出爆款?|俄羅斯電影|戰鬥民族養成記|伊麗...
    在政治環境穩定、兩國關係愈加親密的當下,中俄兩國的電影交流自然也被提上議程。由此,想要打通中俄電影市場的國內電影人私下也早已摩拳擦掌,伺機而動。其實,中國近幾年引進的俄羅斯影片並不在少數,甚至民間組織和政府部門也在促進中俄兩國文化交流與溝通合作方面下了不小的功夫。只是,俄羅斯引進片在中國電影市場表現上,成績並不太理想。
  • 《我是女王》曝女王養成記 12.12公映進軍賀歲檔
    《我是女王》曝女王養成記 12.12公映進軍賀歲檔 《我是女王》女王養成記特輯 金馬班底助陣伊能靜 時長:03:41 來源:電影網
  •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電影教育:謝飛,賈樟柯等導演對談
    想起來最近我有看到一篇文章,提到說我們現在還需要電影學院嗎?這是個非常有挑戰性的問題,但與此同時我們又看到國內電影越來越成為各個城市、各個省份文創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我們看到了很多電影節,我們也看到了很多電影學院,所以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創辦電影學院或者在電影學院擔任了很多年領導、專家的老師們,我想先作為一個破冰的問題,我們先探討一下我們一南一北兩個電影學院,我們怎麼能把我們現在需要什麼樣的電影學院這個話題作為一個破冰的話題,先從謝老師開始。
  • 內地電影市場的監製生態什麼樣?
    文 | 一起拍電影(ID:yiqipaidianying),作者 | 一束光 電影監製正在成為當下電影市場當中的一個熱門差事。 隨著這股電影監製熱潮,一起拍電影也對如今電影市場中的監製盛況進行了一番整理分析,電影監製在內地電影中是一個怎樣的存在?為何兩岸三地的名導演都頻頻以電影監製的身份出現呢?
  • 電影版《戰鬥民族養成記》將於1月25日在中國上映
    《戰鬥民族養成記》宣傳海報2015年俄羅斯CTC電視臺播出的電視劇《戰鬥民族養成記》以風趣幽默的風格拍出了「戰鬥民族」勇敢、樂觀的文化精髓。該劇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1,足見中國人對他們酷酷的「戰鬥民族」好鄰居的喜愛。現在,好消息來了!1月25日中俄合拍愛情喜劇電影《戰鬥民族養成記》將與中國觀眾見面。
  • 資本改變電影市場?
    業內預測,今年我國有望超越美國本土電影市場票房,躍升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而未來三年,我國電影票房有望突破千億。   各路資本一致看好這個市場,紛紛扛著錢箱往裡「砸」。   由於看好我國電影市場的發展前景,各路資本紛紛湧入,帶來了資本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理念和思路。各大電影公司新年戰略的發布顯示,內容製作、工業水準、國際化運作是它們的聚焦點。在各路資本的推動下,2016年我國電影市場將發生什麼樣的改變?
  • 電影場記背後的故事:從場記到導演,成功沒有捷徑!
    (內容原創,圖片來源網絡)當我們走進影院觀看電影的時候,目光永遠總是停留在主演,導演甚至是編劇身上,因為他們是影片的框架更是所謂的靈魂。可是有這麼一群人,他們也付出了不少的努力,但往往卻被忽略,他們就是電影場記。
  • 央視揭秘電影票房造假:《捉妖記》凌晨場爆滿
    ——2015年10月27日《北京晚報》中央財經大學傳媒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端:票房井噴式爆發的市場規模背後,是電影製作水準的良莠不齊、觀影人群的文藝欣賞素養遠遠滯後於市場規模的增長,藝術性、觀賞性、導向性與經濟效益之間的平衡,需要在法治框架下進一步規範。
  • 被進口片佔據的九月份電影市場
    明後兩天的票房決定之後的排片比變化,《信條》想要實現票房上的突破,僅靠粉絲是不夠的,還需要下沉到三四線市場,而這對於此類影片來說一直是一個難題。 然而,還不到一個月時間,又宣布將在美國及部分市場於9月4日上線網站Disney+,訂閱用戶需花費29.99美元的價格觀看,非訂閱用戶還要再支付6.99美元的會員費,累計36.98美元。 而北美院線電影的平均價格為9美元,所以,大部分國外網友並不買帳。同時,這種先網絡後院線的方式無疑給盜版資源的流出創造了機會。
  • 電影<徵途>:中國電影的國際市場的未來還需要多遠的徵途
    昨天發現愛奇藝VIP可以看電影<徵途>了,本著好奇心看了下這部投資三億據說即使在影院也是嗷嗷叫的電影,可以說這部電影是中國電影的一個尋求突破的過程,在一直被人們看不起的特效方面做了非常大的投入,確實效果很棒,但是整部劇來說就像一個體弱多病,毫無學識和能力,但是卻有著一個富貴家庭的公子哥
  • 《驢得水》:電影中的銅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電影《驢得水》劇照電影《驢得水》中的「呂得水」老師就是銅匠,銅匠最初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像當時所有的農民一樣,娶了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婆,銅匠本來以為自己的一生就這樣平平凡凡地過去,電影《驢得水》劇照銅匠第一次出現,是銅匠修好了學校的鬧鈴,鬧鈴壞了,學校的五個人幾天都沒有修好的情況下,銅匠只用了一天不到就修好了。
  • 就中國電影市場論藝術電影生存現狀
    票房方面,國產已佔據超六成的市場份額,平均單片破8千萬,出現20億+量級中國式大片……」[1]這樣的可喜態勢見諸於各個大數據平臺,但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在「2014 年各類型電影中動作、科幻、愛情影片累計票房貢獻比例高達 66.3%,此三種類型基本上各佔22%的市場份額,成為電影市場主流細分類型;相反,戰爭、劇情、紀實等近期觀影市場縮小或偏小眾的類型影片,累計票房貢獻不到 5%……」[2],由此可見,
  • 著名歌手李泉的電影音樂情結
    「廚師」在哪用哪種原料,是需要一些有天才的廚師自己去配備的。我覺得呂克·貝松是一個天才廚師,他配出來的味道讓您看完以後都可以津津樂道。   我覺得這個也是電影的一個語言,這種做法是非常誘人的。     記:因為這個小女孩和萊昂之間的感情其實很複雜,您覺得他們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或者情感?
  • 中國電影市場報告
    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好萊塢進口大片不是目前中國電影最大的威脅,因為其最具競爭力的影片均已進入中國,即使未來配額放開,進入中國的也是其二流和三流影片,中國電影真正需要的是提高自身影片創作,特別是在高概念影片上發力。
  • 備案新電影大刮山寨風 業界:電影市場體系還沒真正建立
    原標題:備案新電影 大刮山寨風   《匪在囧途》《101次逃婚》《速遞與激情》《許仙的奇幻漂流》,聽到這些電影的片名,你是不是覺得似曾相識?記者昨日獲悉,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公示的最新一批電影備案立項名單裡,就包含了這些影片。雖然近幾年國產電影的質量已經有了很大提高,但這些大刮「山寨風」的電影仍然有著較大市場。
  • 熱映電影改編手遊《侏羅紀世界》最強翼龍養成
    隨著侏羅紀電影的熱映,由國內著名遊戲發行廠商百度移動遊戲獨代發行的《侏羅紀世界》電影同名IP手遊已經正式登陸AppStore。其中遊戲獨創的擬真戰鬥玩法在競技場中表現的淋漓盡致。遊戲將恐龍分為了食肉型、食草型、兩棲型、翼龍型四種。其中翼龍型作為遊戲中最擅長對抗兩棲類恐龍的空中霸主被無數玩家所積極追捧。
  • 李安:臺灣電影很窮,大陸片子不如市場好
    在談到臺灣和內地電影時,他說,「臺灣電影現在幾乎只有兩個類型,一種是蔡明亮、侯孝賢這種很悶的文藝片,一種就是那種我形容不出來的片。像《賽德克·巴萊》這種電影太少了。」而大陸電影,「片子不如市場好,這幾年都沒有太好的電影,甚至可以說很多都很爛。」   不過,進步是有的。
  • 鬥記普洱茶成為《奪冠》電影聯合營銷推廣合作夥伴
    9月25日,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將在全國影院上映。鬥記普洱茶成為《奪冠》電影聯合營銷推廣合作夥伴。此後,鬥記普洱茶一直以領先的拼配技術和創造力引領高端拼配普洱茶市場。敢鬥敢拼的冠軍精神,在鬥記普洱茶有兩層含義,即「鬥」是艱苦奮鬥、匠心制茶,也是以手紋之「鬥」為記、誠信用心;「拼」是頑強拼搏、勇攀高峰,也是高端拼配。堅持「高端拼配」的鬥記普洱茶,追求的是在制茶核心技術——「拼配」上達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