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不用去內臟,只要在下鍋前做「這一步」,乾淨衛生,無土腥味

2020-12-24 小談廚房

吃泥鰍很多人會糾結到底要不要去掉泥鰍的內臟?有的人認為不用去直接下鍋,這樣更營養美味,更加方便。還有人覺得內臟必須去除,內臟不乾淨不衛生,不然不敢吃。現在市場上銷售的泥鰍一大部分都是人工養殖的,在人工養殖的環境、餌料等都是優質的,也做好了病菌寄生蟲的預防,所以泥鰍的質量和安全性還是比較可靠的。

泥鰍本身體型較小,且發圓,加上身上有一層黏膜,清理內臟很費事。所以一般來講吃泥鰍不會破肚進行清理內臟,但是不破肚清理不等於不做一些必要的處理,因為泥鰍與泥結緣才得此英名,水裡的爛泥帶有很多有害物質,泥鰍本身一定很髒,怎麼辦呢?

一般的方法是用『』水緩『』,讓泥鰍吐掉肚裡的泥。具體步驟:

1、將活泥鰍用水洗淨表面的髒物。

2、選一個乾淨的大盆放入清水,根據泥鰍的多少來添加清水,一般要多放一些為好。

3、二十四小時內根據泥鰍吐在水裡的雜質來確定是否有必要繼續換水。

4、最後確定泥鰍能不能吃的標準,就是看水的清澈程度。如果水很乾淨,泥鰍也一定很乾淨,可以放心的吃了。

泥鰍生活在泥土中,所以泥鰍有很重的泥腥味,泥鰍的泥腥味最重要的就是泥鰍身上的粘液,只要把粘液弄乾淨,吃起來土腥味就不會那麼重了。去粘液的方法有兩種:

1、將處理好的泥鰍放入燙開水中,燙個十多秒鐘,然後用清水衝洗一下,這樣就可以去掉表明的粘液了。

2、將活泥鰍放在盆中,加入一些粗鹽,然後攪拌一會兒,過幾分鐘之後泥鰍就不動彈了,這個時候就可以用水衝洗,去掉粘液了。

泥鰍可以加豆腐燉湯喝,營養價值非常高,可以補虛壯陽、健脾養胃、止虛汗祛溼等作用。泥鰍鑽豆腐是一道名菜,將活泥鰍和豆腐冷水下鍋煮,煮的時候水溫慢慢升高,泥鰍會鑽進豆腐裡面。

如果你也是個吃貨,喜歡小編的文章,記得關注、評論、分享並點讚哦,每天都會更新一些美食分享給大家!

本文章為原創文章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炒「泥鰍」下鍋前,很多人都沒做這一步,難怪有股土腥味
    炒「泥鰍」下鍋前,很多人都沒做這一步,難怪有股土腥味泥鰍,被人們稱為水中人參,其營養價值非常的高,泥鰍是常見的水產食物,味道鮮美,那麼我們不知道的是泥鰍,對於身體虛弱,脾胃虛寒,營養不良,或者是我們小朋友有小體虛盜汗者使用是非常適合的。
  • 泥鰍怎麼做才好吃?大廚說漏嘴:下鍋前多加「這一步」,不老不腥
    我的叔叔是幹了40年酒店的大廚,對這個可太了解了,他給我透漏了一些經驗,說做泥鰍時,下鍋前多加「這一步」,泥鰍就會不老不腥,吃起來香嫩又好吃,湯汁也好喝。下面我把叔叔告訴我的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泥鰍好吃有訣竅,做好關鍵這2步,土腥味全無,肉質鮮美超解饞!
    導語:泥鰍的營養價值很高,有著「水中人參」的美譽,那麼做泥鰍時,最忌直接下鍋,教你正確做法,肉質鮮美,還沒有土腥味。泥鰍好吃又營養,但是有些人做出來的泥鰍土腥味重,有些人不知道吃泥鰍是否需要去掉內臟?那麼究竟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所用食材】泥鰍2斤、蔥、姜、蒜、幹辣椒、大料、黃豆醬、鹽、白糖、胡椒粉。1、泥鰍是否要去內臟?
  • 去除泥鰍的腥味有妙招,做泥鰍之前多加一個步驟,泥鰍沒腥味
    但是大家真的吃過它的美味才會發現這是人間難得的美味,這種食材就是泥鰍了。在我們國家有很多美食是用泥鰍來做的,很多人在外面也會吃到一些用泥鰍做的美味佳餚,但是當我們自己去市場上買泥鰍回來做的時候卻會發現自己怎麼做都會有一種難吃的土腥味,一點都沒有外面做的那樣好吃。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去除泥鰍的土腥味呢?
  • 泥鰍做得不好吃?教你這樣做泥鰍,肉質鮮嫩,還沒有土腥味
    燉湯做出來的泥鰍味道十分的鮮嫩又美味,非常的適合小孩子吃,油煎出來的泥鰍十分的香脆,可以用來當作零食解饞,炒出來的泥鰍十分的香,可以當作下酒菜,那味道美滋滋的,而且泥鰍可以和其它食材一起煮,既可以當作主菜也可以當作配菜用,更重要的是泥鰍的刺,它的刺很大,但是煮過的泥鰍刺也不硬,一嚼就碎,不用像吃其他的魚那樣,還要小心翼翼的,生怕被刺卡住了喉嚨。
  • 泥鰍怎麼做沒有土腥味,學會這些,保準你做得泥鰍鮮香酥脆超下飯
    第二步:將泥鰍內臟清洗乾淨後,倒入清水清洗數次,清洗乾淨後將泥鰍放入滾燙的水中,迅速將泥鰍焯幾秒鐘,然後取出再次清洗,徹底清洗泥鰍上的黏液。 將洗淨的泥鰍加入適量的鹽、薑片、胡椒、料酒和碎泥鰍,攪拌均勻,醃製15分鐘。
  • 看大廚是怎麼處理泥鰍的、去掉土腥味只需兩步、幾分鐘學會
    當然你得會處理,不然土腥味非常重,大家都知道泥鰍多半生活在稻田、溝渠等地方,生活環境比較接地氣,所以都帶有一股土腥味,如果處理不好的話,燒出來只能打50分,怎麼才能把土腥味去掉才是最關鍵的一步。特意點了一份爆炒泥鰍,看看大廚們是怎麼弄的,也是因為那一次之後小編才知道,原來泥鰍經過這兩步的處理後,一點土腥味都沒有。第一步;「在鮮活的泥鰍上,撒上大量的粗鹽」。土腥味來自以泥鰍表層的那層粘液,只要把這層粘液去掉就可以出去大部分的腥味。
  • 農村泥鰍最好吃的做法,沒有一點土腥味,貼上一圈鍋餅特別香
    前兩天買了一些泥鰍,因為小孩子很愛吃,而且營養價值很高。但相信很多朋友都跟我一樣,是很害怕做泥鰍的,一是它很滑,二是把泥鰍焯水的時候它亂跑。但是架不住小孩子喜歡,所以都是我婆婆來做。我們南旺的泥鰍館在我們濟寧很出名,今天就讓婆婆教教大家怎麼做泥鰍。
  • 吃泥鰍前需要去除內臟嗎?聽聽廚師是怎麼說的,你懂了嗎?
    比如說泥鰍,都會去找泥鰍吃,提起泥鰍,我最喜歡吃的就是泥鰍,我們都會想到泥鰍燉豆腐這道菜,雖然自己從來都沒有吃過,但是土豆燉泥鰍這道菜確實美味,只要泥鰍做出來的菜都挺好吃的,大家在吃這道菜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種問題,吃泥鰍之前要不要把它們的內臟給去除?
  • 泥鰍要怎麼做才好吃?原來處理泥鰍的時候,這一點非常重要!
    在這裡小編要先提醒一下大家,泥鰍在食用時必須去乾淨內臟,因為泥鰍也屬於魚類,一般來說,魚體內集聚的毒素都在腹部的魚腸內。那麼去除了內臟的泥鰍該怎麼吃呢?首先把洗乾淨的鍋放置在明火上熱鍋,直到鍋中再無水份後就把菜油、豬油倒進去,等到鍋中的油到達3-4成的油溫的時候就把薑片、大蒜放下去炒,等到薑片和大蒜都變成了淡黃色的時候就可以把豆瓣醬、餈粑、豆豉和冰糖辣椒放下去了。等到豆瓣炒到水氣都快幹的時候就下白豆蔻、草果、桂皮、三奈、丁香、八角炒這些配料。同樣,等到豆瓣傳出一股酥香的時候,放下靈草、排草炒幾下,最後加入醪糟汁炒去水分。
  • 炒「泥鰍」焯水用冷水還是熱水?我總是做錯了,難怪炒泥鰍會沾鍋
    我總是做錯了,難怪炒泥鰍會沾鍋說到泥鰍,泥鰍是一種營養價值非常高的食物,泥鰍含有豐富人體所需的胺基酸,高蛋白,被人們稱為補精益氣最有功效的食物,同時泥鰍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吃了是非常有益身體健康的,那麼這道美味在農村非常受人們的喜愛,人們喜歡自己下田去抓捕泥鰍,只需要帶兩個電魚網,直接開撈,一個下午可以將一家人的量給捕撈回來,泥鰍有很多鍾做法不管是泥鰍打蛋花湯
  • 泥鰍的做法與如何去內臟的詳細步驟圖,讓你吃的安全又放心
    「秋風起,泥鰍肥,初冬泥鰍賽人參」,由這句話就可以看出泥鰍的營養價值之高,而目前的天氣也正值初冬,此時吃泥鰍那也是最為肥美的時候,恰巧前幾天我也剛好應老媽之喜好特意去超市買了幾斤新鮮泥鰍親手做過幾回,所以今天就這泥鰍去不去內臟來給大家做一個比較「合適」的回答。泥鰍的內臟到底能不能吃?
  • 東北農家特色菜,這魚就一根刺,大廚的做法,沒土腥味下酒不錯
    東北農家菜特色這魚就一根刺,這樣做沒有土腥味,下飯又下酒!好久沒有吃這泥鰍魚了。記得小時候在河邊,可以摸到這魚,不過很難抓住滑滑的一下就跑掉了。於是小夥伴就想一個辦法,做一個網子放水裡把腳也放進網子裡,感覺腳下出溜出溜的魚就來了。
  • 吃泥鰍到底去不去內臟?大廚告訴你訣竅,怎樣做泥鰍!
    泥鰍到底應不應該去除內臟?原來這麼多年的泥鰍都白吃了!泥鰍這種生物大家肯定都知道,泥鰍是一種很有營養的東西,它裡面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元素也很豐富,所以是一道很滋補身體的菜,能夠促進身體發育,增強身體免疫力,對於身體虛弱,消化不好的人是最適合用來進補的食物,而且泥鰍的肉質也是很鮮美的,而且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很低。
  • 泥鰍下鍋前,多加「1步」,一點腥味都不會有,可惜很多人都不會
    小時候河裡有很多的泥鰍,是大家都不願意吃,因為泥鰍有一股很濃重的土腥味,這個圖形我是很難去除掉的,不過泥鰍是一種高蛋白質,低脂肪的食物,現在喜歡吃的人越來越多,只不過很多河流現在都已經幹了,泥鰍的數量也越來越少,不過在南方地區還是有很多的,泥鰍之所以會有一股濃重的土腥味,因為他們生活的環境比較髒
  • 吃泥鰍到底要不要去內臟?很多人不懂,大廚: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說到泥鰍,想必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泥鰍鑽豆腐」吧,其實這道菜說的就是泥鰍燉豆腐,並不是真的泥鰍會轉到豆腐裡面,我之前見到一個奇葩,真的把一塊豆腐放在鍋裡,然後就倒入活泥鰍,就這樣放點鹽在鍋中煮著吃,本想著會鑽到豆腐裡面,誰知道煮出來之後,泥鰍都燉爛了,豆腐裡面還都還沒有煮透,這樣的人也真的算是奇葩了
  • 炒泥鰍時,萬萬不能直接下鍋炒,牢記「這2步」,泥鰍鮮香又入味
    炒泥鰍時,萬萬不能直接下鍋炒,牢記「這2步」,泥鰍鮮香又入味現在這個季節吃泥鰍最合適了,因為這個季節的泥鰍肉質比較鮮嫩,而且還特別多很好捕捉。我們去集市上買一些水產品的時候,常常可以看到有賣泥鰍的,價格也比較便宜。
  • 【料理】東京平民米其林出爐 200年傳統泥鰍鍋入圍
    今年的光芒不在於蟬聯3星的龍吟上,而是把去年新增的Bib Gourmand(ビブグルマン)推介加碼,所謂Bib Gourmand代表值得推薦但未達星級的餐廳,消費約在5000日圓(約合250元人民幣)以下,說穿了,就是平民米其林;去年只有法國和義大利菜高檔料理入圍,今年普及化至居酒屋、鐵板燒、拉麵等和食,其中泥鰍鍋和相撲鍋更是首次獲米其林推介,趕及冬季尾聲,花百零蚊嘆庶民熱鍋!
  • 吃泥鰍的時候,到底要不要去掉裡面的內臟?感覺現在自己吃錯了
    推薦語:從市場上剛買回來的泥鰍,放到水盆裡面,然後均勻的撒上一層鹽。不要太多,以免泥鰍不適應環境而死去。兩個小時之後,把水倒掉,重新換上乾淨的水,在水面均勻撒上一層鹽,鹽的含量要比上一步少。三個小時之後換水,加上清水。在水面均勻的撒上一層鹽,鹽的含量要比上一步驟。
  • 泥鰍最好吃的做法,香辣營養,一頓三斤也不夠
    泥鰍最好吃的做法,香辣營養,一頓三斤也不夠今天,筆者先和你們分享一些泥鰍的做法。諺語云:「天上斑鳩,地上泥鰍」,按理泥鰍是很「吃香」的了,然而去翻閱一些各地菜譜,很難找到泥鰍做的菜。究其原因,很可能是由於它喜居於淤泥中,身上帶有較重的土腥味。其實,要去除這種腥味並不難,只要在烹製前先進行活養就行了。活養時要求每天換一次清水,以除去肚中的泥沙。如要整魚烹調,可在清水盆內放點蛋清,以排盡腸中汙物。對不需要整魚烹製的,剖腹後可去內臟及頭尾,再用鹽、料酒擦過,用清水洗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