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是一種好吃的野味,最早的時候,人們都喜歡在河裡抓泥鰍,然後讓媽媽給燉了吃,吃起來特香特還吃。現在市場上也有許多賣泥鰍的,大家想吃了隨時都可以買來吃。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泥鰍本身有一股很大的土腥味,如果做不好,湯就變味了,不好喝。那麼泥鰍到底怎麼做才好吃呢?
我的叔叔是幹了40年酒店的大廚,對這個可太了解了,他給我透漏了一些經驗,說做泥鰍時,下鍋前多加「這一步」,泥鰍就會不老不腥,吃起來香嫩又好吃,湯汁也好喝。下面我把叔叔告訴我的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首先泥鰍的表皮有一層黏黏的液體,這是它的保護液,也是因為它難抓的原因。這層液體味道很腥,但卻是泥鰍營養的所在,所以做的時候千萬不要用鋼刷把這層粘液去了,不然泥鰍就沒味道了。正確的做法是,泥鰍買回來之後,先泡到清水裡,裡面撒上1勺鹽,讓泥鰍慢慢吐出髒東西。
每隔幾個小時,都換一次水,直到水乾淨為止。一般換水兩三次即可,泥鰍就會把內臟裡的髒東西吐出來,這樣泥鰍就可以安全吃了。泥鰍吃的時候不要死了吃,而要活著下鍋,只要先把泥鰍盛入盤子裡,撒上一把鹽,蓋上蓋子,幾分鐘以後泥鰍就不動了,這個時候就可以下鍋了。
經過這樣處理的泥鰍,不僅沒了土腥味,還保留了泥鰍的營養,並且泥鰍吃起來還鮮嫩,又香又好吃,大家在做泥鰍的時候不妨試試,特別有效。做泥鰍前可以用剪刀剪掉頭和內臟,也可以不去,只要保證泥鰍把髒東西吐出來就可以,這個根據大家自己的喜好決定。
泥鰍的做法很多,可以紅燒吃,爆炒吃,燉著吃,還可以清蒸吃,都是不錯的選擇。
最後給大家幾點建議:
1丶泥鰍粘液不要去,是營養所在,可以用微量鹽水,使泥鰍多次吐出內臟,就能去腥。
2丶泥鰍可以去頭去內臟,也可以不去,要保證泥鰍處理的乾淨。
3丶泥鰍最好現殺現做,才更保證營養、新鮮、香嫩,不老不腥。
大家有什麼更好的方法,也歡迎留言,說說你們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