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話|山神崇拜

2020-12-10 安至文化

山神

山神崇拜是一種原始自然崇拜。古人將山嶽人格化、神化並加以崇拜。最古老的山神就是山本身、山上的石頭、動物和植物等依附於山嶽生存的一切,都可能被視為山神。逐漸,每座山皆有神明掌管,神主宰吉兇、豐收、佑一方太平。

這正是「山無大小,皆有神靈。」【1】

地方山神實錄

今寧海地方 山神像 安至文化收藏
右1 戴冠像 衣著帶有花紋案 背面有「青

三尊山神皆為女性形象,衣著帶有相同的紋案,通過持布帕的特徵猜測原型為滿人貴族。

山的象徵意義

中國是一個多山國家,有許多舉世聞名的名山,如喜馬拉雅山,黃山五嶽,四大佛山,及武當山、廬山、井岡山、武夷山等。山佔中國土地總面積的33%,中國可謂山國。山、江山、自古也是祖國、盛世的象徵。

吳王舊國,今古江山秀異,人煙繁富。甘雨車行,仁風扇動,雅稱安黎庶。—— 柳永值盛世。觀此江山美。合放懷、何事卻興悲。—— 董穎

山在中國古代的宇宙觀中,佔重要地位,後世逐漸衍生為皇權、政權的原始象徵。帝王的統治被稱為「一統江山」,帝王的死被稱為「崩」,可見也山在某種意義上等同於皇權,保證著統治秩序的穩定。《禮記·祭法》云:「山林川谷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 歷代天子封禪祭天地,也要對山神進行大祭。

道教與山神

道教名山「五嶽」,延續到了現代。「五嶽」代表了東南西北中五方:東嶽泰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這五座山有對應的山神「五嶽大帝」。【2】廣義上,五個方位及天、地即為道教觀念中的宇宙。

五嶽大帝像

東嶽大帝服青袍、戴蒼碧冠;南嶽大帝服朱袍、戴九丹冠;西嶽大帝服白袍、戴太初冠;北嶽大帝服玄袍、戴太真冠;中嶽大帝服黃袍、戴黃玉冠。

國泰民安,便起源於 「天下之安,猶泰山而四維之」 【3】之說,泰山是五嶽之首。自秦至清,先後有十三代帝王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山,是東方文化的縮影,宗教思想的寄託之地。

山神之書 :《山海經》

著於兩千多年前的《山海經》原是一部圖文的經典,描繪了各類山神的外形、樣貌、職能等。原始古圖雖已丟失,根據《山海經》中的《山經》所記載的上古時期的諸山概況和山神形貌,後人又創作了《山海經圖》。《山經》共記載了441座山,其中主管眾山的有兩類山神:其一,同一山神司管群山;其二,只管一座山的一山之神。

大抵南山神多象鳥,西山神象羊牛,北山神象蛇豕,東山神多象龍,中山則或雜取,亦各以其類也。「

其中所描繪的山神或形成人與動物、多種動物合體的造型,表明了當時人對動物圖騰的依賴和崇拜。

少數民族信奉神山現象

藏民世代生息於高遠多山區,依山而繁衍,故藏民對山神尤其崇拜。根據藏族民間的傳統信仰,認為藏地有四大神山:阿尼瑪卿、岡仁波齊、墨爾多山、梅裡雪山。

這四座神山是藏區神山的代表,是佛教入藏前就有的原始信仰。高山之巔為神靈之居所,藏民藉此祈佑草木興盛,遠離災惡氣候,豐收及族人長壽,也相信山神能夠責罰惡人,故凡是經過高山,不能高聲喧譁觸怒山神,以免召來極惡天氣的懲罰。

青海省黃南州內有一座山,藏語稱「阿尼夏吾」【4】,被當地人尊為神山。除祭山活動外,當地出生的孩子如體弱,家人就會把孩子帶到阿尼夏吾山轉山、朝拜以表示對山神的敬仰,該地區多有取名為「夏吾」者。

山,神明居住之地。山神崇拜體現了人對自然萬物的尊敬;在民族、地理因素影響下,人對掌握世俗命運的純粹嚮往。

【1】引自《抱樸子》內篇·登涉。《抱樸子》為道教典籍,作者為晉代的葛洪。抱樸是道教術語,源於《老子》的語句「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2】五嶽大帝是古代中國傳說中的山神,分別指東嶽大帝、南嶽大帝、西嶽大帝、北嶽大帝、中嶽大帝。

【3】漢淮南王劉安《上武帝書》:「天下之安,猶泰山而四維之」。

【4】藏語中「阿尼」意為爺爺或先祖,「夏吾」有野鹿之意。

相關焦點

  • 墨爾多神山及嘉絨藏族的山神崇拜
    墨爾多山如此眾多的神奇自然景觀和神秘的自然現象,生活在它周圍的嘉絨藏民對它產生了無限的熱愛和無比的崇拜,在民間產生了許多優美的神話傳說。下面輯錄三側:  傳說一:  在很古以前,藏區的各大山神發起召開一次群神大會,以講經說法,比試武藝來定坐次。
  • 中國神話中的自然崇拜與鬼神崇拜
    於是,萬物有靈的思想就自然產生了,他們把這些神靈加以崇拜和祈禱祭祀,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固定的心理和儀式,這是原始宗教文化的開端。舉個例子吧,當閃電掠過蒼穹,雷聲滾過大地,限於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水平的限制,他們絕不會像富蘭克林那樣,在暴風雨中放起風箏,想引入雷電的能量。他們會認為,在雷電的背後,一定會有神靈在起作用,也許是雷神在大發雷霆,或者是電母在大發雌威。
  • 論契丹神話傳說中的多圖騰崇拜與文化演變
    摘 要:契丹神話傳說是契丹文學的重要源頭,主要包括契丹族源、「三祖三變」及遼太祖出生等神話傳說。契丹的神話傳說,經歷了「神怪——披著神怪外衣的人——有神異法術的人」三個發展階段,反映了契丹人對於青牛、白馬、太陽、龍等圖騰的崇拜。
  • 《西遊記》中的山神――神話傳說中的景區守護者
    山神望於山川,遊歷於眾神也,掌管山間之事,常與土地並稱為山神土地。屬於打探消息的官職,算是一個偵查員吧!山神是中國神話傳說中存在較早的神仙,天高不可攀登,神仙更是遙不可及,而大地是人類最早接觸的朋友,山川更是人類生存的環境,所以山神是個近乎於百姓的神,歷來帝王登基祭祀天地外就是山神。山神也是一種散仙,廟宇等祭拜場所未形成之前,存在於各大山脈之中,爾後有了歸宿,便有了山神廟,享受人間煙火。
  • 似神而非神:淺析古希臘神話與中國古代傳說中神靈的異同
    而這樣的描述,隨著時間的推移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原本被視為「原初」的卡俄斯,在羅馬史詩《變形記》中變成了無神性的存在,即「無序之物」,其意義類似與中國文化中的「混沌」。事實上,這種觀念的變動早在母神蓋亞的傳說流傳開來之後就逐漸出現,而母神蓋亞,也因此成了之後希臘神話中真正的造物主神。她既是「大地之主」,同時又是「眾神之母」。
  • 為何日本民族會崇拜比他們強的人?這得從他們的神話故事裡找原因
    例如,面對洪水時,中國神話中,是大禹這樣擁用神力的英雄拯救蒼生,三過家門而不入,他的後代,在他治水的經驗與教訓中,藉助龍的力量,劃分山川,將河水引入大海,一代又一代人,在祖先的足跡上,與自然抗爭,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生活,「不能給祖先丟臉」——這就是華夏民族,祖先崇拜裡的精神與性格。
  • 山神——屬於道家,還是佛家?
    山神是典型的傳統神話人物,掌管五嶽山川,守護一方平安。山神屬於道家範疇,與佛教沒有絲毫關係。山神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春秋戰國,而佛教直到漢明帝時才從古印度傳入中國。可見,山神是地地道道的中國本土神仙。關於山神的記載最早見於先秦時期的《山海經》,裡面記錄了許多有關山神的傳說。古代造神無非兩種方式。一是人造。面對日月星辰,山川湖泊,疑惑而敬畏,所以就設想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媧造人,盤古開天……二是冊封。古人對忠義和仁孝十分看重,成就突出者當然要予以褒獎和宣揚。封神則是最高獎賞,也最利於百姓接受。
  • 盤點「中國神華」「北歐神話」「古希臘神話」創世神的不同
    神話,是早期人類文明中一個重要的藝術創作。現流傳度較大的神話體系分別為中國神話、古希臘神話、北歐神話、古印度神話、古埃及神話和古羅馬神話6大體系。下面我們就中國神話、北歐神話和古希臘神話的「創世神」來一對比,看看有什麼不同之處。
  • 印度教神話內容既豐富又雜亂,怪不得基督教直接說神是三位一體的
    在印度教神話中,梵天被認為是宇宙的創造者,他也被稱為「世界之主」。但事實上,對梵天的崇拜遠遠少於另外兩位偉大的神。由於世界是由梵天創造的,人們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轉向了毗溼奴和溼婆之間爭奪世界權力的鬥爭,也就是保衛和毀滅的兩股力量。另外,梵天的聲望和信仰者也因一些行為而有所下降,這與《世界印度篇》一章的主線故事有著直接的關係。
  • 盜火英雄——中國神話的普羅米修斯
    3月20日發表文章《大地崇拜的古俗與地神祭》。3月21日發表文章《山神與山崇拜的薩滿文化內涵》。3月22日發表文章《遼代契丹民族對日月的崇拜》。3月23日發表文章《英雄時代的薩滿文化史詩》。3月24日發表文章《輝煌的創世神話——《天宮大戰》》。3月25日發表文章《《烏布西奔媽媽》的薩滿文化蘊含》。
  • 從對古埃及神話起源的分析,探討「獸首人身」神系的形成
    縱觀各個古代文明的神話起源,絕大部分都是以人為藍本來設計神明。比如古希臘神話中的奧林匹斯神系、中國神話時代的盤古和女媧、古印度神話中的毗溼奴神和溼婆神,以及北歐的多神體系等。雖然也有獅象神獸、山精樹怪一類的神祇,但是神系的主體都還是人形,神與人「同形同性」。
  • 世界神話中的四大雷神,北歐神話最出名、中國神話最低調
    所謂雷神,就是掌控雷電之力的神靈,在世界各大文明的神話中,雷神基本都是數一數二的位置,那雷神到底有何特殊之處呢,這麼受先民們青睞?今天就說一說世界神話中的四大雷神,北歐神話最出名、中國神話最低調。一、託爾。
  • 叛逆的法老與最早的一神崇拜
    叛逆的法老與最早的一神崇拜 2015年09月08日 08:2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祝曉香 李海峰 字號 內容摘要:埃赫那吞改革宗教推行一神崇拜古埃及傳統的宗教信仰是典型的多神崇拜,信仰多個神靈,如奧西裡斯神、鷹神荷魯斯
  • 中國神話是世界神話的源頭
    都反映遠古某個時期人類在遭到毀滅性洪水災異之後,洪水遺民再生人類。都是雷公(宙斯)發洪水,淹沒世界,倖存者躲在某處避開洪水,而後繁衍出不同的人類種族。  希臘有奧林匹斯山,中國有崑崙山。希臘與中國都是依照神祗形象用泥土造人。希臘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竊取了火種,從此人類用火燒烤食物,照耀黑夜。
  • 從天而降的敦煌飛天——佛教神話和道教神話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其實印度神話有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其神話具有時代性,很多神不是固定不變的,由於王朝的更替,民族的興衰,一個先前民族崇拜的的神到了後一個民族那兒便失寵了,因此很多神明既有繼承關係又有並列關係,甚至是以前的「自我」與後來的「自我」並列,這個特點也就是印度神話中的「輪迴」,這是印度文明最顯著的特徵,也是其最迷人之處。
  • 歷史:希臘神話中的克洛諾斯神!
    歷史:希臘神話中的克洛諾斯神!今天,許多人的希臘神話概念圍繞著宙斯和奧林匹斯山的其他眾神。奧林匹斯諸神,雖然只是第三代眾神,並通過了前面Protogenoi,誰自己被泰坦成功。泰坦的時代是希臘神話中的黃金時代,是宇宙被泰坦監督的時期,包括他們的領袖克羅諾斯。根據英語翻譯,克洛諾斯也可能被稱為Chronos或Kronos,因此通常會發現Cronus與原始的時間之神Chronus混淆。然而,克洛諾斯和克洛諾斯是兩個獨立的神靈,事實上,克洛諾斯是兩個中更重要的神靈。
  • 論古埃及的圖特神崇拜
    圖特神雖不是古埃及宗教神話中的創世神,卻一直得到古埃及人的讚頌與膜拜,地位十分特殊。從某種意義上說,古埃及神名成為王名的一部分就標誌著這位神靈已經成為埃及的國家之神,預示著他在現實社會中的地位已經達到了極致②。後王朝時代(公元前724-333年),圖特神依然在埃及很多地區受到崇拜,甚至到了希臘化的託勒密時代(公元前305年-公元31年),希臘徵服者還將圖特神視為希臘神話中的智慧和知識之神——赫爾墨斯頂禮膜拜。
  • 中國古代神話四大神獸,中國四大神獸是哪些呢?你知道幾個呢?
    中國古代神話四大神獸屬於古代神話和天文學結合的產物,分別是什麼呢?四獸融入了五行和方位,以不同顏色代表,東方青色為木(青龍),西方白色為金(白虎),南方赤色為火(朱雀),北方黑色為水(玄武),中央黃色為土。 下面就為您詳細介紹一下這中國四大神獸,一起來看看吧!
  • 臺灣地區的人為什麼以尊西王母為自己崇拜的主神?
    它是中國西北地區著名道教宮觀之一。涇川王母宮 攝影:盧清國涇川王母宮 攝影:盧清國王母宮山又稱回中山,相傳古代兩位非常信仰道教的帝王周穆王和漢武帝都曾到過這裡遊歷,道教的最高女神西王母還曾經在這裡設宴招待他們。
  • 其實這是人類數萬年的靈石崇拜情結
    最早的石頭崇拜,源自於對山嶽的崇拜。《禮記·祭法》中記載「山林川谷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人們相信每一座山都有山神,掌控著周邊人的命運,於是產生了對山嶽的信仰和崇拜。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人類從進入石器時代,人們開始使用石頭製造的工具。石斧、石刀、石刮等器具的出現,極大改善了人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