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0年天門蒸菜製作標準問世 收錄最經典32道菜品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記者方軍

  記者昨從天門市商務局了解到,日前,由該市蒸菜美食文化協會制定的《天門蒸菜製作標準》已經完成。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國家名廚專業委員會主任高炳義表示,這是目前國內首部系統、成熟的地方蒸菜製作標準。

  天門蒸菜製作標準包括綜合基礎標準、原料標準、製作標準等,力爭使烹飪擺脫傳統手工操作的模糊性和隨意性,走向標準化。所有環節都嚴格遵循統一標準,每一步操作都採用量化指標,從而保證天門蒸菜的一貫品質,最終實現規模化生產,遍布全國,走向世界。

  據了解,「天門蒸菜製作標準」先期收錄了天門傳統蒸菜中最經典的32道菜品,今後還將陸續添加天門蒸菜的其他菜品標準,並逐步加以改進,爭取儘快成為蒸菜國家級標準。

  【新聞點擊】

  標準化道路上的跋涉

  記者方軍

  三年磨出一部標準

  說起「天門蒸菜製作標準」,市商務局副局長、天門市蒸菜美食文化協會會長王國斌說:「我們整整磨了三年!」

  天門蒸菜有4600多年的歷史,「無菜不蒸、無宴不蒸」,更以其獨特的「蒸技九法」和營養健康之道,享譽國內外。

  由於歷史上民間傳承和酒店製作,多是掌勺師傅言傳身教,全憑經驗和感覺配製,技法和菜品五花八門。天門蒸菜雖名聲在外,但形不成合力,做不響品牌,帶不動經濟發展,「好肉爛在了鍋裡頭」!

  如何擺脫這種尷尬?

  2009年初,時任天門市長現任市委書記張愛國拍板:得標準者,得天下!發展蒸菜產業,傳承美食文化,首先從標準做起。

  隨即,由25名國內外知名蒸菜專家學者和烹飪大師組成的攻關小組開始了3年細緻而辛苦的「標準化之旅」。

  一組數據可以作證:自成立之日起,攻關小組,跑遍了全省17個地市州,走訪了9個外省市,行程過萬公裡,搜集整理蒸菜菜譜3000餘道;動員全市約50家大小酒店,歷時一年時間,對確定的菜品進行試製;與湖北經濟學院等多個大專院校聯合,對天門蒸菜的配方、營養、衛生安全、技術鑑定等關鍵係數進行科學的量化分析。

  對於這部蒸菜標準,業內人士充分肯定。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馮恩援稱,這意味著天門美食地域文化資源實現了整合,為蒸菜產業的規範發展提供了操作平臺,是天門蒸菜外向型產業發展的新起點。

  產業化才是真功夫

  三年磨一劍的蒸菜標準,根植於天門蒸菜產業的蓬勃發展。

  不久前,天門市蒸菜產業的標誌性項目——投資2600萬元的「天門蒸菜美食街」正式亮相。在這裡,集中整合了全市50家精品蒸菜酒店,可同時容納萬名遊客,原汁原味的天門蒸菜讓人流連忘返。

  投資過億元的天門蒸菜快餐生產線正在籌備建設,到2014年,年產百萬份、以「天門蒸菜館」為統一品牌的產品將鋪向市場。下一步,該市還將徵地500畝,投資10億元,打造「天門蒸菜城」。

  去年底,在第二屆中國(天門)蒸菜美食文化節上,天門市負責人豪情滿懷:「天門蒸菜將在發展產業化上下『真』功夫,通過廣泛發展蒸菜連鎖經營,打造天門蒸菜品牌,讓天門蒸菜美食文化香飄四海。」

相關焦點

  • 100道經典蒸菜製作標準「出籠」
    葉婷攝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發展特許加盟店5000家瀏陽網5月27日訊(記者 佘娟)歷時3年的努力,瀏陽蒸菜產業協會與眾多蒸菜名店協作,近日,在瀏陽蒸菜廚藝大賽頒獎儀式上,瀏陽公開發布《瀏陽蒸菜製作標準》,詳細規定了100道瀏陽蒸菜經典菜式的標準製作方法,也標誌著瀏陽蒸菜標準化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 天門蒸菜,自古飄香,傳承4600年的歷史味道
    歷史悠久的中華飲食文化和中華武術一樣,有著諸多的派系,蔚為大觀,其中最具影響和代表性的有八大菜系,粵、湘、川、閩、蘇、浙、魯、徽。若加上京楚兩菜,湊齊十大菜系,其中的楚菜,即為湖北菜。「蒸」是湖北菜常用的烹調方法之一,其傳統特色名餚—天門蒸菜,天門蒸菜,自古飄香,起源據考證有近4600年的歷史,幾千年來憑藉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獨特的風味和精湛的技藝,在全國獨樹一幟。蒸,是一個極富畫面感和溫度的字,有灶臺下的熊熊烈火,有蒸籠上的騰騰熱氣,是每個中國人對食物最初的記憶。
  • 【天門蒸菜故事】家鄉的蒸菜
    在我的故鄉天門,無菜不蒸,無蒸不宴,蒸製方法也花樣繁多,有粉蒸、清蒸、炮蒸、包蒸、封蒸、扣蒸、釀蒸、幹蒸、造型蒸等「九蒸」,是名副其實的蒸菜之鄉。   三蒸九扣十大碗,是天門宴席的標準配置。紅白喜事,婚喪嫁娶,免不了大宴賓客,如果桌席比較多,小煎小炒根本沒法保證上菜整齊快速,菜品葷素齊全上檔次,精明的家鄉人玩轉蒸製烹飪,用多層疊加的大蒸籠,裡面放上裝有各種菜品的碗碟,不大會兒工夫,三蒸九扣十大碗,幾籠就地取材、葷素搭配的菜式就蒸熟,可以供應幾十桌同時開席。   所謂三蒸,有人說指的是三種主要蒸法:清蒸、粉蒸和旱蒸。
  • 大魚大肉美食隨便吃,天門蒸菜十大碗
    天門十大碗天門十大碗據考證,起源於明末清朝,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隨著社會的變遷,人們生活水平的變化,天門十大碗有其演變的過程——從小十碗到四大六小再到十大碗。解放前,天門民間宴席都以十碗的形式出現,稱為「小十碗」。上世紀70年代後,「小十碗」變為「四大六小」,即四個大碗六個小碗,但菜品基本上沒有變化,只是將其中的四個小碗換成了大碗。早期的小十碗,由於原料的局限和人們生活水平低,小十碗的菜品很簡單。葷菜比較少,肉類菜通常只有一個,魚類菜偏多些,三道左右(因天門境內河湖眾多,隨時都能捕到魚),其餘的都是素菜。
  • 瀏陽公布100道蒸菜標準 明年發展蒸菜館5000家
    據長沙晚報報導(記者 劉軍 實習生 錢昱穎)取大火培魚250克,配小紅椒75克,以鮮紫蘇葉10克、姜米5克、蒜米5克、瀏陽豆豉4克、茶油40克、鹽4克、雞精2克、白醋15克作調料,將火培魚去頭和主骨,將肉撕成塊,用油稍炸一下,放入碗中蓋上調料,放入蒸櫃裡蒸20分鐘,一份美味可口的瀏陽蒸菜「蒸手撕火培魚」就新鮮出爐了
  • 18道瀏陽蒸菜入編「湘菜特色菜譜」
    瀏陽日報訊(見習記者許雅蘭)6月22日上午,湖南省食品和工業產品生產許可審查中心組織專家團隊到瀏陽現場評選「瀏 陽蒸菜標準菜品」。經過專家組詳細地品鑑、評審,最終共有18種菜品被評選為「瀏陽蒸菜標準菜品」,並正式入編《地方湘 菜特色菜譜》。
  • 湖北有兩個區號是一樣的省直轄縣級市,這兩地的蒸菜非常出名
    今天要講的就是這三個中的兩個,分別是天門和仙桃!他們不僅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而且也是全國有名的「蒸菜之鄉」!接下來我們一起認識一下!首先我們來看看仙桃仙桃原名沔陽,是元末陳漢王朝建立者陳友諒的故鄉。仙桃擁有1500多年建制歷史,是荊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 國內「最出名」的5道蒸菜,粉蒸肉榜上有名,最後1道適合小孩吃
    國內「最出名」的5道蒸菜,粉蒸肉榜上有名,最後1道適合小孩吃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是越來越高了,當然當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之後,其實現在很多人關心的就是他們的飲食對於這個飲食來說,其實他們關心的就是這個飲食的健康以及飲食的營養,我們也都知道,對於現在的很多人來說
  • 天門蒸菜的靈魂——茼蒿
    天門蒸菜的起源天門當地曾有這樣的傳說:王莽代漢後,天災頻繁,民不聊生。
  • 靠著這幾款經典菜,天門這家店做成了宴席菜的標杆!
    蒸菜講究新鮮滾燙,用上好的五花肉醃製蒸透,出籠時熱騰騰淋上會德美食製作的秘制湯汁,香氣撲鼻、味醇汁濃,吃到嘴裡讓人無限滿足,簡直滋潤到了心底。值得小編誠意推薦的,還有這道「天門燴鱔魚」。天門人對鱔魚的熱愛,實在是欲罷不能。從過早的鱔魚面到揚名天下的泡蒸鱔魚,哪都離不開它的影子。
  • 蒸 ,中餐中的各種蒸菜與蒸法!
    也許大家所能熟知的蒸菜之鄉有:湖北天門、湖南瀏陽、和江蘇常熟。但其實,中國多個地區都有獨特的蒸菜和技法。湖北洪湖漁場湖北蒸菜說起湖北蒸菜,可謂歷史悠久,據考證有近4600年的歷史,天門石家河文化遺址出土了古老的蒸器——甑,就是湖北蒸菜悠久歷史的見證。
  • 細數中餐中的各種蒸菜與蒸法!
    也許大家所能熟知的蒸菜之鄉有:湖北天門、湖南瀏陽、和江蘇常熟。但其實,中國多個地區都有獨特的蒸菜和技法。湖北洪湖漁場湖北蒸菜說起湖北蒸菜,可謂歷史悠久,據考證有近4600年的歷史,天門石家河文化遺址出土了古老的蒸器——甑,就是湖北蒸菜悠久歷史的見證。
  • 炮蒸鱔魚,天門最鮮美的味道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款代表中國蒸菜之鄉湖北天門的特色美食炮蒸鱔魚,一起來看看:用料:鱔魚,生薑,大蒜,黑胡椒粉,食鹽,豬油,米粉,老抽,食鹽,生粉,米醋,香蔥 做法:1.首先把鱔魚處理乾淨切2寸左右的段備用,處理好的鱔魚加老抽,薑末,蒜泥,黑胡椒粉調味去腥,攪拌均勻備用。
  • 冬天最饞這3道蒸菜,簡單蒸一蒸就好,好吃又營養,換著吃不重樣
    懶人做菜全靠蒸,今天就跟大家分享3道蒸菜,做法簡單又好吃,省時省力還健康少油,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3道蒸菜【食材準備】:金針菇300g、剁椒2湯匙、香蔥2棵、蒸魚豉油1湯匙、花椒1g、花生油10ml【製作過程】:1、先用刀把金針菇切去根部,用手掰散後洗淨,瀝乾水分後擺盤,用勺子把剁椒均勻鋪在金針菇上
  • 中國最好吃的8道經典蒸菜,每一道都百吃不厭,吃過6種以上很幸福
    今天,為大家介紹8道好吃經典蒸菜,方便又營養哦!快來看看你吃過幾種吧!1、粉蒸肉米粉蒸肉是一道比較耗費時間的美食,需要將五花肉裹上米粉小火蒸製1個多小時方成成。但是由於它糯而清香,酥而爽口的滋味,還是會讓很多人熱衷於製作這道美食。
  • 中國最受歡迎的五道蒸菜,清蒸魚上榜,第四道老人和小孩要多吃
    說到蒸菜大家都不陌生,蒸菜就是在保留了食材原汁原味的情況下,做出來的菜品,這樣的菜品,沒有過多調味料的添加,少油少鹽,吃起來口感清淡,但是做出來的味道卻徵服了很多人的味蕾,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
  • 小碗瀏陽蒸菜的經典之一:大圍山鹽菜蒸肉
    當時做飯用的是木甑,客家人為了節省做菜時間以便多到地裡勞作,把做好的菜放在木甑的米飯上面,飯熟了菜也就熟了;而木甑的大小有限,為了多蒸幾個菜,一般都用小瓷碗或者小瓦缽,這就是小碗菜和小碗瀏陽蒸菜的歷史由來。幾百年的歷史沉澱,使小碗瀏陽蒸菜留下了很多經典的美味,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道:大圍山鹽菜蒸肉。
  • 旺銷明星產品 這十二款經典瀏陽蒸菜顧客超喜歡 有你的菜嗎
    第一、蒸雞蛋蒸菜中的基礎款,必點的一類。瀏陽蒸菜的蒸雞蛋,那叫一個爽滑。第五、蒸南瓜蒸南瓜是一道有食療效果的傳統蒸菜菜品,和蒸雞蛋一樣,受很多消費者喜歡,可卻是極為簡單的一種,無需放油和鹽,直接借用蠔油和欖菜的油份和鹹味即可,雖然簡單,但是對人體健康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