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大肉美食隨便吃,天門蒸菜十大碗

2020-12-13 社會百曉生123

天門十大碗

天門十大碗據考證,起源於明末清朝,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隨著社會的變遷,人們生活水平的變化,天門十大碗有其演變的過程——從小十碗到四大六小再到十大碗。

解放前,天門民間宴席都以十碗的形式出現,稱為「小十碗」。上世紀70年代後,「小十碗」變為「四大六小」,即四個大碗六個小碗,但菜品基本上沒有變化,只是將其中的四個小碗換成了大碗。早期的小十碗,由於原料的局限和人們生活水平低,小十碗的菜品很簡單。葷菜比較少,肉類菜通常只有一個,魚類菜偏多些,三道左右(因天門境內河湖眾多,隨時都能捕到魚),其餘的都是素菜。

上世紀初,隨著廚師技藝的提高,小十碗的菜品有了一些變化,廚師們能將魚肉做成各似各樣的花樣菜品,小尖元、蓑衣元(珍珠元)、魚元等相繼在小十碗中出現。且這些菜品長盛不衰,直到今天。小十碗的菜品基本上較為固定,只是根據季節的變化,更換其中的一至二道菜。

我們看一看上世紀70年代小十碗的菜單:小尖元、蓑衣元、魚元、八寶飯、燴鱔魚、扣蒸雞、枯酥魚、粉蒸肉、粉蒸魚、蒸牛肉。這裡面蒸菜居多。小十碗(包括四大六小)上菜的順序也有一定的規定,原則上是:先上大碗菜,後上小碗菜;先上元子,後上燴燒菜;先上飲酒菜,後上吃飯菜。魚肉菜要交錯上,味道要變化上,要力求避免重複。如小十碗,前三碗上三元,後三碗交錯上,再按七葷八素九魚十肉上。

改革開放以後,物資逐漸豐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高。從80年代初開始,「四大六小」又變為「十大碗」。菜品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其中少不了六道菜,即:腳(甲魚)、鱔(鱔魚)、財(財魚),雞(土雞)、牛(牛肉)、排(豬排)。在天門有「三蒸九扣十大碗,不是蒸菜不入席」之說,也就是十大碗有九道菜為蒸菜,多為扣蒸菜,充分體現了天門無菜不蒸、無宴不蒸、無戶不蒸的特色。

天門民間十大碗是天門人婚喪嫁娶等宴請的傳統宴席,一直沿用至今。僅天門市中心城區就有上百家專門製作民間宴席的酒店。天門的民間十大碗宴席還輻射到潛江、仙桃、漢川一帶。

相關焦點

  • 【天門蒸菜故事】家鄉的蒸菜
    在我的故鄉天門,無菜不蒸,無蒸不宴,蒸製方法也花樣繁多,有粉蒸、清蒸、炮蒸、包蒸、封蒸、扣蒸、釀蒸、幹蒸、造型蒸等「九蒸」,是名副其實的蒸菜之鄉。   三蒸九扣十大碗,是天門宴席的標準配置。紅白喜事,婚喪嫁娶,免不了大宴賓客,如果桌席比較多,小煎小炒根本沒法保證上菜整齊快速,菜品葷素齊全上檔次,精明的家鄉人玩轉蒸製烹飪,用多層疊加的大蒸籠,裡面放上裝有各種菜品的碗碟,不大會兒工夫,三蒸九扣十大碗,幾籠就地取材、葷素搭配的菜式就蒸熟,可以供應幾十桌同時開席。   所謂三蒸,有人說指的是三種主要蒸法:清蒸、粉蒸和旱蒸。
  • 6道過年必備蒸菜,清脆不油膩,不大魚大肉吃了,這樣更香
    過年連著吃了幾天的大魚大肉,實在是太油膩了,所以就想到吃一些蒸菜,恰好我年前準備了很多蒸菜的菜譜,這下終於派上用場了,這幾天可以變著花樣的去蒸一些菜吃
  • 4600年天門蒸菜製作標準問世 收錄最經典32道菜品
    記者方軍  記者昨從天門市商務局了解到,日前,由該市蒸菜美食文化協會制定的《天門蒸菜製作標準》已經完成。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國家名廚專業委員會主任高炳義表示,這是目前國內首部系統、成熟的地方蒸菜製作標準。  天門蒸菜製作標準包括綜合基礎標準、原料標準、製作標準等,力爭使烹飪擺脫傳統手工操作的模糊性和隨意性,走向標準化。
  • 天門蒸菜的靈魂——茼蒿
    天門蒸菜的起源天門當地曾有這樣的傳說:王莽代漢後,天災頻繁,民不聊生。
  • 冬天大魚大肉靠邊站,這道蒸菜原汁原味,鮮美又營養
    冬天大魚大肉靠邊站,這道蒸菜原汁原味,鮮美又營養秋冬季節是收穫的季節,很多的農作物都是這個時候上市的,比如南瓜就是其中之一。雖然其他季節也可以吃到南瓜,但還是這個季節的南瓜味道更香更甜。要想吃原汁原味的南瓜,還是要選擇蒸的方式。只不過平時蒸南瓜就直接放在飯鍋裡面蒸,想要更加方便的話,那就直接將蒸烤箱用起來,這樣會省事很多,但是不能少了蒜蓉。
  • 月籠蒸天下,阜陽蒸菜的味道
    由於熱氣騰騰的緣故,阜陽蒸菜無論從視覺、聽覺到味覺上,可不斷衝擊食客們的感觀,讓人胃口大開。阜陽蒸菜無所不蒸,雞魚肉蛋、天然食材,可謂是一籠蒸天下。阜陽蒸菜講究爛熟,爛熟即要求菜餚的鮮嫩和原汁原味。舉凡吃過阜陽蒸菜的人,幾乎都為那鮮嫩的口味和原汁原味的特點所折服。爛熟並不是將食物蒸得爛熟如泥。而是講究烹調時火候的大小和用火時間的控制調節,要求菜餚的老嫩、硬軟、稀稠、燙溫等適度,恰到好處。
  • 東安「十大碗」,看著讓人「眼饞」
    ▲熱氣騰騰的蒸菜,看著食慾感強烈。最考究廚師功夫是『十全十美』面子肉,每塊肉要重量一樣,份量相同,切成四方四正,堆擺成圓形寶塔狀,切完肉後一點不剩。」陳天星邊切菜邊道出「十大碗」廚藝秘笈。石期市鎮宴席菜特點,選料嚴謹、品種眾多、葷素搭配、營養豐富。
  • 東安十大碗哪裡最好吃?
    ▲熱氣騰騰的蒸菜,看著食慾感強烈。最考究廚師功夫是『十全十美』面子肉,每塊肉要重量一樣,份量相同,切成四方四正,堆擺成圓形寶塔狀,切完肉後一點不剩。」陳天星邊切菜邊道出「十大碗」廚藝秘笈。石期市鎮宴席菜特點,選料嚴謹、品種眾多、葷素搭配、營養豐富。
  • 家鄉的味道——年味裡的阜陽蒸菜
    以水傳熱,以蒸籠為媒尋常的食材經雕琢後以華麗的姿態登場原汁原味,營養豐富這就是阜陽蒸菜俗話說,一方水土造就一方食材,阜陽蒸菜自有自己的特色。因為阜陽蒸菜無論是什麼品種,都講究上桌時達到熱氣騰騰的滾燙效果,既是為了保證菜餚鮮美的色、香、味、形,也是為了營造待客時的熱烈氣氛。
  • 天門蒸菜,自古飄香,傳承4600年的歷史味道
    「蒸」是湖北菜常用的烹調方法之一,其傳統特色名餚—天門蒸菜,天門蒸菜,自古飄香,起源據考證有近4600年的歷史,幾千年來憑藉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獨特的風味和精湛的技藝,在全國獨樹一幟。蒸,是一個極富畫面感和溫度的字,有灶臺下的熊熊烈火,有蒸籠上的騰騰熱氣,是每個中國人對食物最初的記憶。
  • 瀏陽蒸菜:一個容易被人記住的美食
    1 中國文化,美食先行。說到中國美食,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最有發言權的,中國美食千千萬,讓人一生都吃不完;說到美食,不得不提中國十大美食城市的長沙,作為湘菜之都,整個城市仿佛被香味所罩住。說到長沙美食,怎少得了瀏陽蒸菜,作為長沙街頭的扛把子美食,哪哪都能看到它的身影。2 瀏陽蒸菜作為「國家地理標誌集體商標」,與湖北天門以及江蘇常熟並稱為「中國三大蒸菜之鄉」。作為知名度更高的瀏陽蒸菜,它更被世人所熟知可能受到瀏陽花炮以及名曲《瀏陽河》的影響。
  • 湖北特色菜【粉蒸大魚】
    湖北特色菜【粉蒸大魚】【食材及歷史】 青魚主要分布於我國長江以南的平原地區,長江以北較稀少;它是長江中、下遊和沿江湖泊裡的重要漁業資源,為我國淡水養殖的「四大家魚」之一,肉質肥嫩,味鮮腴美,尤以冬令最為肥壯。
  • 靠著這幾款經典菜,天門這家店做成了宴席菜的標杆!
    蒸菜講究新鮮滾燙,用上好的五花肉醃製蒸透,出籠時熱騰騰淋上會德美食製作的秘制湯汁,香氣撲鼻、味醇汁濃,吃到嘴裡讓人無限滿足,簡直滋潤到了心底。天門人無所不蒸,無蒸不歡。三蒸九扣十大碗,不是蒸籠不請客。 蒸菜對原料的要求很嚴格,一定要鮮嫩才能達到原汁原味的口感。
  • 道縣十大碗,你吃過沒?
    隨便問個身在他鄉的道州人,他都能來一段傳統相聲「報菜名」:蚣壩鮓肉、老鵝、月巖狗羊肉、上關辣椒圓子、東門苦瓜圓子、白馬渡魚泡丸子、洪塘營臘肉、仙子腳血灌腸、四馬橋炸豆腐、橋頭臘腸子、臘米粉肉、坪塘清蒸魚、老泥鰍冬豆湯、小腸花生湯、蚌蛤絲瓜湯、老(西)鴨香菇湯、肚肺湯、走油菜、青椒排柵、豆腐圓子、美女懷胎、血鴨、火燒豬肝、粉腸炒豬肝、盤龍鱔、酸豆角炒螺螄、傘波羅菌、南風菌、麻圓泡、花生球球、酥餃、喝螺
  • 京山中片的鄉土美食:十大碗、滷甲魚、肚包雞、山果、麻葉翻餃......
    最地道的烹製工序是:大鐵鍋盛清水,放入淘好的大米,煮至半生半熟,漉於筲箕之中,城畈人叫「飯生子」,以備蒸飯之用,鐵鍋裡的米湯倒出存放,亦可飲用。大鐵鍋再盛清水,杉木大甑置於鍋中,將「飯生子」均勻地倒入甑裡,下一步就是鋪蒸菜。做蒸菜,村民一般選用「烏龜青」菜,也可用南瓜或茼蒿、莧菜、豆角、藕做蒸菜。
  • 喜大普奔!中國蒸菜學院掛牌成立啦!
    吳宇慧在掛牌儀式上致辭,她說,中國(天門)蒸菜學院的成立,充分體現了天門市委市政府對弘揚蒸菜美食文化、振興培育楚菜品牌的高度重視,天門蒸菜從此有了自己的教研基地
  • 巴渝美食:鄉下人家的壩壩宴席「十大碗」
    其中最有名的宴客酒席就是「十大碗」。菜品帶有很濃重的巴渝特色,若某家有喜事或壽宴都將擺出宴席「招呼客人。「十大碗」宴席由品碗、雞肉、魚肉、酥肉、蛋、扣肉、糯米、肘子、素菜、砣子肉十個主菜,另配六個左右冷盤、涼菜組成。其中食材多是農村當地的土特產,豬是土豬,菜是自家地裡的綠色蔬菜。
  • 帶一把筷子,遊古鎮,品美食,暢吃十大碗——恩陽
    值得期待的2020恩陽美食推介活動,第一季也將在十月一日在恩陽全域拉開帷幕。本次推介大會,將基於恩陽是川東北文明的縮影,十大碗是川東北文化的載體來充分演繹。將通過十大碗四季菜譜研發和編制,十大碗秋季宴席品鑑,十大碗創新發展論壇,恩陽文創園美食展,十大碗全息菜餚,碗中恩陽創意麵塑等,為你呈現一個不一樣的恩陽,一個香噴噴美滋滋的恩陽。
  • 湯溪菜有了「新十大碗」
    2017-01-03 來源: 作者: 許新雲 王佳 字號:[ 大
  • 天門這四種特產美食,本地人和遊客都愛吃,你吃過哪幾種?
    天門地處江漢平原腹地,是全國首個「中國蒸菜之鄉」,又素稱「魚米之鄉」。天門物產豐富、美食眾多,有黃潭米粉、蔣場香乾、嶽口芋環、張港火燒粑、五彩義河蚶、桶爐鍋奎、天門花糕、皇嘗餅、橘瓣魚丸、炮蒸鱔魚、天門九蒸、元春魚、鍾惺鰍、蟹黃魚翅、襲美火鍋、龜肉湯、清燉魚等一百多種傳統小吃和名菜。今天給大家隨便介紹幾種這裡的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