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下的「藍天夢」:老飛行員追憶民航發展40年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12月29日電 題:改革開放下的「藍天夢」:老飛行員追憶民航發展40年

作者 張煜歡 錢晨菲 應欣睿

「我們是正好趕上了這個時代的人。」玻璃窗外,一架架嶄新的民航客機在機場起落有序,長龍航空總裁劉藝的思緒被拉回了40年前,「那時候的飛行員真是『萬裡挑一』,是改革開放圓了我們一代代人的『藍天夢』。」

長龍航空總裁劉藝 長龍航空提供 攝

一代人的「藍天夢」,折射著中國民航發展的振翅高飛之路。1980年,中國民航只有140架運輸飛機,且多數載客量僅為20或40人。如今,中國民航全行業共有航空運輸公司60家,運輸飛機達3500餘架。2017年,中國民航對世界民航增長貢獻率超四分之一。

杭州蕭山機場。 杭州機場供圖 攝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民航事業無論在航空運輸、通用航空、機群更新、航線布局,還是航行保障、飛行安全、人才培訓等方面都持續快速發展,取得了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成就。身為1980年民航脫離軍隊建制後的首批民航飛行員,劉藝幾乎見證和親歷了40年來中國民航發展的點滴歷程。

長龍航空戰略協議籤署現場。 錢晨菲 攝

初涉藍天:飛行員「萬裡挑一」要求掌握英語

飛行員是民航生產力中的關鍵要素,其素質直接影響著飛行安全和民航事業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中國民航業不斷發展,飛機引進速度加快,飛行員的短缺難以滿足發展的需求。

1980年,中國政府決定民航脫離軍隊建制,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四航空學校更名為中國民用航空專科學校,並於次年對外公開招錄飛行員。

「那時候的飛行員形象十分英姿颯爽,翱翔九天之上是多少男孩的夢想。」劉藝回憶,當時位於四川廣漢的中國民用航空專科學校首批公開招生,成都市裡一輛又一輛的公共汽車滿載著考生前往招飛體檢地,廣場上等候著密密麻麻的考生,場面蔚為壯觀。

但在彼時,飛行員錄取亦有著十分嚴苛的要求。「那是第一批有高考分數要求的飛行員。」劉藝說,1978年恢復高考後,人們都渴望通過這一扇門改變命運。那時對飛行員除政審要求外,高考分數和身體素質都是考核篩選的關鍵。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國民航對於從業人員,尤其是飛行員的英語水平有著很高的要求。因為國際飛行員間通話都使用英語,這樣才能聽懂彼此的相對位置,有利於安全。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對於飛行員文化素質的高要求。」

在成千上萬的成都考生中,最後僅剩下16人,劉藝便是其中之一。「我自認為我們這一批飛行員稱得上是『跨時代』的飛行員。老一代飛行員英語水平和學習能力相對欠缺,而從我們這一代起,從蘇制飛機換成了歐美飛機,從『兩舵一桿』的駕駛技術要求變成了飛行技術加駕駛艙資源管理的要求。在改革開放恢復高考的春風下,終於可以通過自身努力投身於這股轟轟烈烈的改革浪潮之中,這是我們的幸運。」

從學員到機長:見證民航事業突破性變革

成為飛行學員的劉藝終於在理論學習一段時間後,登上了實操舞臺。本以為飛行員是項「又帥又酷」的事業,卻發現訓練比其想像中艱苦百倍。

「一開始我們使用的都是運五飛機訓練,工作環境和現在根本沒法比。」劉藝說,「訓練時,夏天駕駛艙內的溫度達到四五十度,像我們穿的單夾克工作服,一趟飛下來都能擰出水。到了冬天環境就更為惡劣,由於不是密封艙,高空中的空氣仿佛都是『凍住的』,零下一二十度氣溫是『家常便飯』。」

長龍航空。 錢晨菲 攝

1987年,中國民用航空專科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隨著越來越多歐美制飛機開始進入國內市場,由於歐美制教練機的駕駛艙布局、航電系統與當時中國運輸航空使用的主力機型相仿,老式教練機逐漸退出了教學的歷史舞臺。

「可以說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機型的先進性逐漸凸顯。飛機越來越大,載客量越來越多,速度越來越快,可飛航程越來越遠,機型的變化實際上體現的是科技的發展。」見證了民航從蘇制向歐美制轉變的劉藝,還親身參與了中國民航從五人制向兩人制的跨越。

「過去由於機型的設計,我們是五個人在一個飛機駕駛室內,包括機長、副駕駛員、領航員、報務員、空中機械員。」劉藝介紹,但隨著歐美飛機的引進,飛行工作只需要兩人就能完成。在此背景下,一場改革悄然拉開。

劉藝清楚記得,在經國家民航總局批准737機型可以實施兩人制飛行後,國航計劃於1990年6月1日起全面開展二人制飛行。但就在前一周左右,一趟北京飛往長沙的航班突然面臨人手不足的難題,機長劉藝接到命令:提前實行兩人制機組。

劉藝和搭檔就這樣開了中國民航兩人制機組的「先河」。這標誌著中國民航從五人制機組正式邁入二人制飛行時代,這是改革開放帶來的思想解放在民航事業上的生動體現。

劉藝說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從日、韓等短途航線的英語帶飛訓練,到歐美跨洋複雜航線的訓練,從新設備的驗證成功,到普遍採用成熟的先進技術,都是自己在民航40年變革中的親身體驗。

民航變革40年初心不變:服務地方聯通世界

從飛行學員到副駕駛再到機長,在當了近40年飛行員的劉藝看來,中國民航事業仍處於快速發展時期,20世紀80年代成長起來的一批老飛行員是其中改革的先行者。正因如此,當浙江首家本土民用航空公司長龍航空成立時,他二話不說便答應了分派要求。

「民航對於經濟的拉動作用十分大,中國幅員遼闊,在長距離交通上飛機有著無可取代的優越性,因此多年來民航發展始終在國民經濟中佔據重要一席。」劉藝說,「浙江是經濟大省,需要一家頗具實力的民航公司來服務地方發展,助經濟社會發展更上層樓。」

他介紹,圍繞浙江省對口援建和扶貧工作需要,長龍航空近年開通了至青海西寧、貴州凱裡、湖北恩施等地的航線。「像凱裡、恩施等地原先都屬於航空環境較差的地區,交通不便。因此開闢航線才能架起兩地密切來往的橋梁。」

除此之外,去年長龍航空西部基地還落戶西安,並開通西安—越南芽莊國際航線,在西安機場共運營9條國內外航線,響應「一帶一路」願景。今年4月,長龍航空與西部機場集團、法國巴黎機場集團籤署三方戰略合作協議,支持長龍航空開通西安—巴黎航線,以促進歐洲和西北地區互聯互通,做大做強西北地區全域旅遊市場。

服務地方,聯通世界,在劉藝看來,這是民航事業不斷變革下的不變初心。浙江民航發展僅是中國民航事業巨變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中國運輸航空百萬小時重大事故和億客公裡死亡人數保持雙「零」記錄。2017年,中國民航安全水平躍居全球第一,航線網絡通達60個國家和地區,連通全球158個城市。完成旅客運輸量5.52億人次,完成貨郵運輸量705.8萬噸,中國正在從航空大國向航空強國大步邁進。

在航空大國背後,離不開一代代航空人的無私付出。「做好一名合格的飛行員,也是我始終不變的初心。」回望40年來的點滴,這個從幾萬名青年中脫穎而出的老飛行員,依舊寄夢藍天,「未來,我們還要永無止境地追求一流。」(完)

相關焦點

  • 改革開放是民航發展的最大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改革開放近4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憑著一股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憑著一股滴水穿石的韌勁,成功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遇到過困難,我們遇到過挑戰,但我們不懈奮鬥、與時俱進,用勤勞、勇敢、智慧書寫著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故事」。
  • 中國老、中、青三代飛行員共逐國產飛機藍天夢
    中新網上海6月28日電 題:中國老、中、青三代飛行員共逐國產飛機藍天夢  中新網記者李佳佳  6月28日,是中國商飛向國內三大航空公司交付國產ARJ21支線飛機的日子。對於「40後」謝遠徵、「70後」張大奇和「90後」徐藤澤惠來說,這一天也是中國老、中、青三代飛行員夢想照進現實的日子。
  • 從轟炸機、訓練機飛行員到民航客機機長 「老兵」在雲端飛了40年
    範義平是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山西分公司的一名飛行員,也是一名「老兵」。儘管已經轉業30年,但身上依舊能夠看到軍人的影子。伴隨著一個又一個機型的更迭,時光的渦輪衝洗芳華老去。大半輩子的飛行生涯中,他用自己對飛行的熱愛和責任,向藍天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範義平帶領機組登機。
  • 星雅航空王學明:安全飛行五十年 見證民航發展
    50年,半個世紀的光陰,在3萬英尺的高空中,肩負著機艙內眾多乘客的信任,保持了半個世紀的安全飛行。他就是星雅航空總飛行師王學明,安全飛行50年的機長,作為目前國內在崗駕駛噴氣飛機年齡最長的機長,王學明依然奮鬥在一線,踐行著自己的「藍天夢」,見證中國民航事業的發展。
  • 最美民航人:全國民航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國航飛行員鄒軍強
    在上世紀80年代,能夠從眾多心懷藍天夢的青年人中脫穎而出並成為飛行員,鄒軍強無疑是幸運的。在深愛飛行的鄒軍強看來,從空軍到民航,牢固的安全意識與嚴謹的飛行作風是他安全飛行的兩大「法寶」。34年安全飛行,鄒軍強收穫的不僅有榮譽,還有追逐夢想的執著與快樂。
  • 東航首在無錫招高中生飛行員 通過率不足40%
    前天,東航江蘇公司在無錫首次招收高中生飛行員,共吸引了150名高中生報名,但只有50多人通過初檢,初檢通過率不足40%。一個月前,東航江蘇公司曾在南京招收高中生飛行員,初檢通過率也僅為40%。據了解,很多高中生的藍天夢未能如願,最大的攔路虎是視力,在未通過的高中生中,超過50%是因為視力沒過關。
  • 疫情下的民航飛行員:太久不飛手都生了
    記者 陳曉雙編輯 韋杭飛行員因其豐厚的薪資待遇,近年來成了一種令人羨慕的職業。《中國民航駕駛員發展年度報告(2019)》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國民航航空器駕駛員有效執照總數為 67953 本,其中航空公司飛行員數量達4.3萬人,較2018年增加3435人。
  • 民航飛行員大箱子裡都裝了些啥?今年開始他們只要帶平板上飛機啦!
    11月29曰1052記者走進南航飛行總隊感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航飛行隊伍信息化發展歷程飛行員原本要帶著到現在帶著輕便的電子平板就可以了航空公司進入全機隊無紙化運行的這一縮影也反映了40年來廣州民航的發展變遷現在飛行員在執行航班前包括籤到、領取任務書、放行講解、航前檢查和協作等環節都可以通過電子平板完成
  • 【追憶廈航成長史·講述】:初創3年崢嶸歲月
    這些故事,勾畫出30年來個人、企業、時代的成長歷史,從這些故事裡,我們看到廈航創業的艱辛,守業的不易,立業的精神。「追憶廈航成長史·講述」,與大家共同追憶歷史,銘記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總結經驗,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激勵後人,為廈航基業長青前僕後繼。
  • 9成民航飛行員從此飛天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探秘
    塔臺下,學生們正列隊等候起飛。「注意儀表,監測氣溫,注意取油樣。」教員楊樹林囑咐。他說,冬天空氣溼度大,飛行員要認真檢測發動機,注意水汽和雜質,以保證飛行安全。一名大三學生說,他進校前兩年在教室裡學理論,三四年級進入飛行訓練,每月有20天在訓練。  234架訓練飛機是民航飛行學院的寶貝。據介紹,這所藍天大學在世界民航史上首創高教機單飛的記錄。
  • 中國民航首位藏族飛行員在上海完成飛行生涯
    「千中選一」踏上藍天   羅嘎的辦公室裡,顯眼地掛著兩張照片,一張是他身著軍裝與戰友的黑白合影,另一張是臺灣媒體在桃園機場為他拍攝的2005年執行首次臺商兩岸包機航班。兩張照片恰好記錄了羅嘎飛行生涯的兩大部分:前17年,作為空軍飛行員,在國防事業屢立功勳;1991年轉業到上海航空之後,又為民航事業的發展不斷作出新貢獻。
  • 如果戰爭爆發,是否可以徵召民航飛行員上戰場?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以中國民航為例,中國民航早年曾經很長一段時間的管理權隸屬於空軍,飛行員訓練也委託空軍航校進行培養,甚至民航客機飛行員在一段時間內是由空軍現役飛行員來擔任,只不過這些飛行員在空軍中一般都是軍用運輸機飛行員,部分是由戰鬥機飛行員因身體原因轉飛運輸機飛行員。
  • 民航人才:飛行員月薪2萬
    有經驗飛行員月薪2萬以上  民航業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行業之一,北京作為交通樞紐因此贏得了更多的發展機遇。在不久之後的9月20日首都機場的1號航站樓將重新投入使用,同時3號航站樓也將在2007年竣工交付使用。這些都帶動了各類人才的「多點」化培養,其中包括高端的MBA民航方向、中級的空乘服務管理專業,以及低端的機務維修、空港服務培訓等,所有這些培訓都鎖定了即將到來的大「機會」。  與產業相關人才緊缺、待遇不菲  中國被認為是民航業中發展最快、發展潛力最大的國家。
  • 探秘民航客機駕駛艙,模擬體驗川航8633驚魂一刻,致敬中國機長!|...
    片中英雄機組的感人事跡和演員時尚的造型令不少觀眾對「飛行員Style」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連日來,滬上多家飛行模擬培訓機構人氣火爆。   起飛、爬升、轉向、平飛、降落……在教練的指導下,小歆終於圓了藍天夢。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體驗,讓我們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國機長」實在太牛了!
  • 中國民航首批科班女飛行員亮相杭州
    三個靚麗瀟灑的姑娘可不簡單,她們剛剛從天津的中國民用航空學院畢業,算起來是中國民航首批科班出身的女飛行員,此前,民航女飛行員的來源僅限於退役空軍飛行員      民航2003年開始招收女飛行員
  • 中國民航首位美籍女機長,曾是美軍飛行員
    飛行員這個職業,可能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畢竟可以經常飛上雲端,週遊各國,關鍵是擁有高薪水。中國民航飛行員的常規收入年薪都在50萬以上,還有一些其他的福利獎金什麼的。可以說,在國內的話,機長這種職位基本上和金領掛上鉤了。
  • 2018上半年,民航飛行員被弔扣駕照的原因有這些
    飛行員執照扣分事項,以及各種違規行為對職業發展的危害。我們以日前西南局發布的行政處罰統計為例(統計周期為處罰決定書下達時間2018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統計信息來源 caac.gov.cn  圖片點擊可放大
  • 民航飛行員過勞調查:不飛行就在「等飛行」每天工作16小時很普遍
    按照民航總局公布的《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定》(又簡稱CCAR-121),飛行員不得在任何7個連續日曆日內飛行超過40小時;任一日曆年內不得超過1000小時。但多位飛行員均向記者表示,他們一年的飛行時間是大大超過1000小時的。
  • 功勳飛行員繞地球飛了620圈,40年前開飛機可開窗透氣
    昨日,已年滿60歲的南航功勳飛行員于振華告訴長江日報記者,從1978年算起,這已是他經歷的第39個春運。上周剛剛退休的于振華很自豪地對記者說:「40年前剛參加工作時,武漢只有到北京、上海等國內幾條航線,如今可以通達世界四大洲的100多個城市,這是不可想像的發展速度,而我很榮幸地見證這一切。」
  • 空軍飛行員與民航飛行員工資大揭秘
    一、民航(航空公司飛行員):目前國內航空公司的薪酬待遇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國內的各個航空公司之間的收入差距也很大,而且國內航線和國際航線也有很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