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對照:五月初五話端午

2020-12-12 新東方網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

中英對照:五月初五話端午

2011-06-04 11:35

來源:環球網

作者:

  端午節   Dragon Boat Festival

  農曆   Lunar calendar

  龍舟   Dragon boat

  龍舟競賽   Dragon boat race

  擊鼓   Drumbeat

  竹葉   Bamboo leaves

  粽子   Tzung Tzu

  艾草   Ay Tsao

  香包   Hsiang Bao/sachet

  雄黃酒   Realgar wine

  愛國詩人   Patriotic poet

  汨羅江   The Milo River

  (責任編輯:陳永雷)

名稱名稱

300次下載

微信掃碼關注"新東方網"服務號

回復""立刻獲取!

版權及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

相關焦點

  • 五月初五話端午,這些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五月初五話端午,這些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懸艾葉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葉是一種藥用植物,它的葉片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可以驅趕蚊蟲、提神醒腦。在端午節這天,人們會把家裡打掃乾淨之後,將艾葉插在門楣上。艾葉代表招百福,可以使身體康健,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 五月初五話端午(一)
    遊 – 臺灣鹿港慶端陽系列活動「鹿港慶端陽系列活動」,名列臺灣十二大節慶活動、入選臺灣觀光年曆。除了傳統龍舟競賽之外,賽前所舉行迎龍王儀式(或稱龍王祭),為鹿港獨特傳統文化。龍山寺龍王尊神是航海守護神,天后宮水仙尊王則是掌管水域的神明,據傳端午節迎龍王的習俗源自泉州,因昔時農曆五月被視為毒月,且氣候多變易致疫病,民間遂有迎龍王的祈福活動,時至今日,這一傳統活動已屬罕見。每年鹿港舉辦龍舟賽之前,皆會恭迎龍山寺「龍王尊神」及天后宮「水仙尊王」作為護持,祈求端午節龍舟競賽及各項民俗活動順利、平安、圓滿。
  • 頭條| 五月初五話端午,最全的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五月初五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投入大江。伍子胥死後三年,吳國被越所滅,夫差掩面自殺,吳國百姓更加懷念國之柱石伍子胥。千百年來江浙一帶相傳伍子胥死後忠魂不滅化為濤神,端午節即為紀念伍子胥之日。紀念勾踐伐吳說在浙江,還有端午節來源於勾踐操練水軍之說。而龍舟競渡活動,被認為是為了紀念越王勾踐操練水師、打敗吳國的歷史。
  • 五月初五話端午,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伍子胥家族在楚國很有名。先祖伍舉是直言楚莊王有功勞的楚國名臣,其父伍奢是楚太子建的老師。。。在浙江,還有端午節來源於勾踐操練水軍之說。而龍舟競渡活動,被認為是為了紀念越王勾踐操練水師、打敗吳國的歷史。。。前496年即位,曾敗於吳國,被迫投降,在吳國過了3年忍辱含垢的生活,騙得了吳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國。臥薪嘗膽,重用範蠡、文種,使越之國力漸漸恢復起來。於當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師,開始操練。前482年,吳王夫差為參加黃池之會,盡率精銳而出,僅使太子和老弱守國。
  • 五月初五話端午,最全的端午節習俗,很珍貴!值得收藏~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祝所有朋友身體健康,幸福美滿!
  • 五月初五,為何稱為端午?
    又近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探尋傳統節日文化,了解文化習俗背後的淵源。目前關於端午節的形成原因,多以紀念楚國大夫屈原為主,認為他在這天自投汨羅江。楚地的人為表達哀思,每到每年的這一天,便「竹筒貯米祭之」。至於有關屈原文字的史料《史記》及《楚辭》,都沒有確切記載屈原死於五月初五。而《續齊諧記》 也不過是坊間傳說故事的文字版。提及端午節習俗,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紀念人物,如吃粽子、結五彩絲和划龍舟;另一類是與闢邪祛惡有關,如插菖蒲、艾草,踏百草,蓄蘭沐浴等。通過以上的習俗來說,顯然端午節是個雜糅的節日,應該先有所謂的「端午節」,再吸收屈原等人物的相關傳說。
  • 【端午】五月五,粽飄香,話端午
    2、紀念伍子胥說《荊楚歲時記》載:「五月初五,時迎伍君。」伍子胥盡忠於吳國,後反被吳王夫差所殺,拋屍於錢塘江,於五月五日這天顯神威,化為濤神,怒潮卷向越國。故江浙一帶至今仍有「迎濤神」的風俗。4、紀念介子推說據傳,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五月初五這一天不得舉火。因為此時天氣暖和,可以冷食。而此日之前冷食,易得傷寒,難以醫治。
  • 2020年6月25日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2020年6月25日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時間:2020-06-25 10:4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6月25日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之一。
  • 今天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
    今天,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民諺雲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在這裡,願大家端午安康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我國已經存在了上千年西晉《風土記》說「仲夏端午。端者,初也。」這是「端午」一詞最早的出處大家更熟悉的節日源頭是為了紀念楚國名士屈原相傳屈原於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而死百姓紛紛到江邊憑弔,流傳至今端午節還與東漢孝女曹娥有關傳說曹娥見父親溺水遇難也在五月五日投江後人便在每年此時紀念她據聞一多等專家的考證
  • 端午節英語作文:端午節的來歷(中英對照)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端午節英語作文:端午節的來歷(中英對照) 2012-06-20 16:24 來源:北京考試報 作者:
  •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稱端午節為「重五節,重午節」!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 [東方新聞]五月初五端午節:香港赤柱——國際龍舟錦標賽吸引海內外...
    [東方新聞]五月初五端午節:香港赤柱——國際龍舟錦標賽吸引海內外隊伍參與 五月初五端午節:香港赤柱——國際龍舟錦標賽吸引海內外隊伍參與。
  • 端午 | 五月初五,粽香人安康
    「端午臨中夏 時清日復長」2020年6月25日農曆五月初五端午佳節如約而至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端午節起源於何時,紀念何人,長期以來眾說紛紜,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端午起源於「惡日」戰國時代,五月五日被視為「惡月」「惡日」。農曆五月,多陰雨天,衣、物都容易黴爛,稻田亦易遭蟲害。舊時人們認為五月諸事不吉,稱為「惡月」,採取不嫁娶、不建房、不砌灶、不搬家、不造船等迴避的辦法。
  • 五月初五,屈原萬念俱灰
    微信ID:ibookreview『與324000智慧型微友同路同行』按:農曆五月初五
  • 【穿雲箭生活】五月初五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端午節(Dragon Boat Festival)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為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已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端午節起源端午節起源說法眾多,其中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為廣泛。
  • 五月初五端午節,你對它的習俗了解有多少?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五」與「午」吳語中諧音,午 時陽氣最盛,故又有端陽和重午(五)之稱。在先秦時代, 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 道,五毒並出。於是人們紛紛避疫,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
  •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 詳解端午節的來歷(圖)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為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喝雄黃酒等。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避邪。
  • 五月五 過端午
    又是一年粽子飄香明天就到端午節了它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五月五過端午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的風俗。以此來紀念忠肝義膽、滿腹才情,敢於以身殉國的愛國主義戰士屈原。傳說二:紀念伍子胥 傳說伍子胥本為忠良,後為國而死,蘇州端午紀念伍子胥作為中國端午習俗之一,已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 農曆五月被稱為「惡月」?五月初五又是九毒日之首,古人過得小心翼翼
    農曆的五月已經來臨。 記得很多年前,看到一本民俗書,古人認為五月是「惡月」,認為這個月出生的孩子帶有不祥之兆。特別是五月初五日,若這天出生的嬰孩重則會被謀殺,輕則會被丟棄。當看到這個內容的時候,自己被嚇了一跳,同時也感覺很幸運的生在現代。
  • 五月初五地臘之辰,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這個兩千多年的謎團告訴你真相!(附端午開運法門)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有些甚至已經到鄰近諸國。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為「端陽節」。午,屬十二支,農曆五月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