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是一種比較有營養的食物,一般到了冬天以後,天氣嚴寒非常適合進補就可以吃一些滋補的食物,像雞肉就是很不錯的選擇。雞肉想要做的有營養,燉湯是最好的,但有些人可能並不喜歡喝湯,覺得雞肉燉出來的湯會有一股腥味或者不太入味,並不怎麼想喝,比較注重口味的人,其實可以直接把雞肉炒著吃,也一樣的具有營養。
那麼雞肉應該要怎麼炒才好吃呢?為了能夠讓雞肉炒的好吃,大家可能會加入很多的香料進去,香料吃多了對於身體健康無益,也會掩蓋掉雞肉本身的鮮味,下面就來教大家炒雞肉的正確方法,其實,炒雞肉時,不要加很多香料,加點它,雞肉更入味,吃起來又鮮又嫩。
第一步,準備材料。炒雞肉需要準備的材料就是新鮮的雞肉、生薑、大蔥、大蒜、小米椒、蠔油和料酒。生薑和大蒜切成片,大蔥切成段,小米椒切碎。
第二步,醃製雞肉。在菜市場購買了新鮮的雞肉以後,把雞肉泡在清水裡面,浸泡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可以去除掉雞肉裡面的一部分血水,然後把雞肉撈出來放在一個乾淨的碗裡,加入適量的食鹽、料酒以及生薑片一起攪拌均勻,大概醃製十分鐘左右的時間。
雞肉醃製完成以後在鍋裡面倒入清水,雞肉冷水下鍋,加入食鹽和生薑,讓雞肉能夠更好的入味。雞肉在煮的過程當中,會有很多的浮沫,需要用勺子把浮沫撇出去,煮好以後將雞肉撈出來過涼水,放在盆子裡面瀝乾水分。
第三步,炒雞肉。先看雞肉的水分是否已經瀝乾,如果還有水分殘留,可以用吸油紙擦乾淨雞肉表面的水分,在鍋裡面倒入適量的油,七八成熱時把雞肉放進鍋裡面翻炒,用小火翻炒,把雞皮的油脂炸出來,然後加入大蔥、生薑、小米椒和大蒜一起翻炒均勻,加入適量的開水,用大火煮開後加入適量的食鹽,再加適量的蠔油燉煮,湯汁收幹時,就可以直接裝盤出鍋了。
現在知道炒雞肉應該要怎麼做了嗎?其實在炒雞肉時根本就沒有必要放那麼多的香料進去,很多人在炒雞肉時或許還會放八角、香葉等等,其實只需要加入適量的蠔油就能夠讓炒出來的雞肉非常入味好吃了,且雞肉的口感也非常鮮嫩,不用擔心雞肉炒的太老,以後在家裡面炒雞肉可一定要記得這個秘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