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大熱 「癩蛤蟆」只有三成人寫對【2】

2020-12-11 人民網教育

原標題:《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大熱 「癩蛤蟆」只有三成人寫對

  鍵盤敲擊取代了握筆書寫

  漢字的認知水準會否急劇退化

  看完節目,上班族們,愁了。「別只是在微博上懷念上學的美好了,真讓你再體驗把課堂聽寫漢字的緊張與快感,你們有能寫對多少?」網友「hold不住」微博發問。跟帖者們紛紛感慨,鍵盤敲擊聲漸漸取代了書寫,就慢慢忘了如何去表達漢字之美了。

  而語文老師,樂了。此前他們總在擔憂,怕以後人們漢字的水準,退化到只會辨認的階段。

  這一點,蘇雲生深有體會,「每次做聽寫訓練,錯別字泛濫一屆比一屆嚴重。如果要求手寫作文,更是錯字成篇。」

  更有語文老師抗議,「高考競賽加分,五科競賽中沒有語文;高校自主招生,幾乎都不考語文;學生忙著考雅思、託福,母語真的過關了嗎?」

  不過,蘇雲生也表示,在網絡時代,隨著掌上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普及,「手寫漢字」重拾不易,「就連我們上課都是多媒體教學,但除了材料展示,我會儘量多寫些板書。課後作業特別是作業,也要求必須手寫。」

  為了讓孩子們主動親近漢字,蘇雲生曾策劃了「行走在消逝中」活動,有幾位同學不約而同想到了書信。她順勢引導孩子,提筆給朋友寫封信,平時多看看紙質書,墨香會比冷冰冰的電子屏美妙。

  「比如這次比賽,孩子們寫著寫著,就會感嘆,哇,這個字好美啊。」在蘇雲生看來,這是個好信號。

  同時,古語有云:見字如見人。指的是看一個人的寫字水平就能看出這個人的內涵、修養和文化水平,「有個孩子聽寫很厲害,比賽後,裁判員老師就拉住他,對他說,如果再練得一手好字就更棒了。」蘇雲生說,首場比賽後,選手們自己都說,不論誰輸誰贏,最後勝利的都是漢字。

  「識字王」是如何煉成的

  首期節目結束後,劉浥塵的「大師」名號眾人皆知。

  許多女生在微博花痴,「大師,我好崇拜你呀。」

  其實這個外號,是他的語文任課老師蘇雲生「笑話」他的。每次寫完作文,挺有文學天賦的劉浥塵都自覺「很有大師風範」,每次得不到最高分都要追著老師評點作文,總讓蘇雲生很頭疼。

  這股尋根刨底的的擰勁兒在語文課上更加泛濫。「比如我講到古代官級,說左遷意味著貶官,右遷意味著升官,還找了很多史據來證明,只有他會跳出來說,老師這裡有個特例,左遷是升官……」怕被劉浥塵問倒,蘇雲生總要在課後翻閱大量資料。

  如今想來,他的走紅,正是「咬文嚼字」的功勞。

  所以當記者提到天賦和記憶力,蘇雲生並不認同,「其實沒有捷徑,全靠平時積累。」

  劉浥塵的閱讀面連授課幾十年的語文老師都很佩服。

  比如第一期節目中的「核苷酸」,是個很少見的化學名詞,他曾在一本科普雜誌上看到過,就記住了。

  「後面的決賽中,還有一個筆劃巨多的詞叫『清癯』,形容人清瘦,是我讀金庸的《神鵰俠侶》時認識的。」劉浥塵說。

  當然,他還有死磕的蠻勁。蘇雲生要求所有隊員把《現代漢語辭典》翻一遍,唯有劉浥塵,不論會寫不會寫,把1700多頁所有詞條都手抄一遍。

  小夥伴們帶去北京的所有紙筆,全部寫完,只能互相出題「刁難」。另一位隊員陸佳蕾告訴記者,她也考過劉浥塵「尥蹶子」這個詞,「我們會用各種生僻字、難詞互相取綽號,叫著叫著就記住了。」

  接下來,5位杭外學子將繼續迎戰半決賽。最後闖入決賽的代表隊,再分散以個人名義決出年度漢字聽寫冠軍。祝福他們越戰越勇。電視機前的小夥伴們,也備上紙筆,和他們一起「聽寫」吧。

(來源:錢江晚報)

相關焦點

  • 僅三成人會寫癩蛤蟆 網友:書寫能力跌得比股票快
    僅三成人會寫癩蛤蟆 網友:書寫能力跌得比股票快   日前,在央視科教頻道推出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上,「癩蛤蟆」一詞只有30%的人寫對。
  • 央視《漢字聽寫大會》引熱議 百度當字典不靠譜
    央視《漢字聽寫大會》中,一些詞語的發音和寫法引起了爭議。5日,記者電話採訪漢語語音與詞彙學者、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教授王若江,她告訴記者,漢字的語音、寫法應該遵循《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國家標準,網絡上的字很亂,百度搜索的結果不能作為標準。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談漢字聽寫大會:有些字不好寫也不好用
    《漢字聽寫大會》已經成為可以和《中國好聲音》比肩的綜藝節目,其火爆程度可見一斑。在昨日舉行的央視2014年重點節目推薦會上,「聽寫大會」總導演關正文表示「明年『聽寫大會』的收視率要超越『好聲音』。」火爆歸火爆,人們也對這檔節目的刁鑽提出了異議,108歲的「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認為:「假如我去考,一定考零分。」
  • 看了一期《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突然發現自己不會寫的字太多了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是前幾年央視推出的重要的文化類競技節目,一度反響劇烈,好評如潮。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觀看了當時的節目。老沙今日偶然翻到當時的視頻,觀看了一期比賽,頓時感覺不好了:竟然有這麼多字不會寫。看來真的需要補課了。這裡老沙整理出一部分,獻給大家,快來看一下你能寫對多少。
  • 海南選手指出"聽寫大會"選拔賽主持人讀音錯誤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海南選拔賽16日晚舉行  「學霸」指出主持人「嚚頑」讀音錯誤    3月16日晚,海南中學圖書館二樓報告廳裡,2014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海南站選拔賽進入了緊張激烈的角逐,來自海南中學初中部的20名初二學生,經過三輪的激烈角逐,最終包括謝智愚等在內的6名學生脫穎而出。
  • 漢字聽寫大會發布第九場焐熱漢字:「香醪」
    漢字聽寫大會發布第九場焐熱漢字:「香醪」 2014年09月12日 11:27   來源:江南時報
  • 東莞市大學生漢字聽寫大賽在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舉辦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根,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記憶和自豪。他指出,漢字聽寫大賽有助於糾正學生不分場合隨意使用非規範性語言的傾向,有助於糾正當下學生普遍存在的重視外語忽視母語的偏向,促進學生加強對母語的學習,加深對漢字的理解。四大文明古國,只有華夏文明從未中斷,漢字在文明延續、文化傳承的過程中居功至偉,它承載著中華民族的血脈與基因,穿越歷史長河,釋放出璀璨奪目的光彩。在今天,我們應該倍感珍惜這份光榮和遺產,保護它們並將其發揚光大。
  • 民國初曾有人提"廢滅漢字" 傅斯年主張用拼音替代
    央視《漢字聽寫大會》成人聽寫團的正確率僅為8%,而現實生活中,一則「大學生手寫400字簡歷24個錯字」的新聞也讓不少人想到自己提筆忘字的尷尬經歷。數位化時代,人們長期使用鍵盤打字,很少有機會一筆一畫書寫中文,這些年來,「漢字危機」、全民患上「失寫症」的話題屢屢被提及,提筆忘字、頻寫錯別字,正成為令人憂心的文化現象。
  • 滬"才子"參加漢字聽寫大會 錢文忠贊"文曲星下凡"-邢銘劼 陳翠萍...
    東方網10月18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中央電視臺《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上周末迎來最佳個人晉級賽,30支代表隊的30位頂尖選手爭奪5個總決賽名額。比賽耗時整整三個小時,聽寫詞語的難度不斷加大,競爭激烈,扣人心弦。
  • 《漢字風雲會》:哈密瓜還是哈蜜瓜,打鉤還是打勾
    來源:澎湃新聞 因為有了電腦打字,提筆忘字似乎變成了家常便飯,於是越忘字越怕寫,越怕寫越忘字,《漢字風雲會》聚焦低年齡萌娃,覆蓋全家庭範圍的收視群體,希望優化升級漢字聽寫所帶來的參與快感
  • 合肥寶能杯漢字成語聽寫大賽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
    萬家房產網12月8日報導 2014年12月7日星期日下午,在寶能城(相冊 戶型 價格 動態)售樓部舉辦了「中國夢,漢字情」2014合肥青少年漢字成語聽寫大賽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
  • 來,讓「冰封漢字」活起來
    日前,繼去年首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以下簡稱《漢聽大會》)在全國引發一場傳統文化熱潮之後,第二屆《漢聽大會》又在今年7月重登央視每周日晚的八點檔。這一屆比賽同時還在網絡發起了「全民焐熱冰封漢字行動」:每周精選一個「冰封詞彙」,讓「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駘蕩」就是最近一期的詞彙。
  • 學者:漢字讀音以字典為準 百度不靠譜
    近日,在央視舉辦的《漢字聽寫大會》中,諸如「熨帖」還是「熨貼」,讀「咋(zé)舌」還是「咋(zhà)舌」等一些詞語的發音和寫法就引起了人們爭議。為此,國內媒體《長江日報》專門採訪了漢語語音與詞彙學者、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教授王若江。她告訴記者,漢字的語音、寫法應該遵循《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國家標準,網絡上的字很亂,百度搜索的結果不能作為標準。
  • 評論:《中國成語大會》為何遇冷?
    但與去年同樣在央視一套熱播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相比,《中國成語大會》雖然同樣傳承民族文化經典,卻沒有像《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那樣具有轟動效應。節目遇冷說原由作為這兩檔節目的總導演,關正文直言,《中國成語大會》收視看起來沒有《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高,是因為成語與漢字相比,跟觀眾之間的「利益相關性」要弱一些,「觀眾看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會強烈地感受到自己的書寫能力在這樣一個時代已經有所衰減,受到強烈刺激,激發自己學習語詞的願望;而成語是語言應用的高級形態,是裝飾性的、錦上添花的,
  • 這些字你會寫但是會認嗎?跟著《中國詩詞大會》學學中國文化
    今年春節假期,曉飛的每個晚上都是在電視機前觀看《中國詩詞大會》度過的。興致盎然跟著「飛花令」的同時,曉飛不禁想起了「大會」系列的開山之作《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那個節目當年也是轟動一時,怎麼不辦了呢?」
  • 學者:漢字語音應遵循新華字典
    央視《漢字聽寫大會》中,一些詞語的發音和寫法引起了爭議。漢語語音與詞彙學者、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教授王若江,表示,漢字的語音、寫法應該遵循《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國家標準,網絡上的字很亂,百度搜索的結果不能作為標準。  此次漢字聽寫大會,以《現代漢語詞典》為詞庫,該書由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編纂。在比賽現場,「熨帖」一詞,成人體驗團的正確率僅為 10%。
  • 漢字文化燦若星河 傳承責重山嶽
    漢字類比賽緣何大熱?  鍵盤時代讓漢字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重新書寫漢字激起眾人共鳴,各種漢字類比賽成為全民盛宴。  彭春蘭:由央視打造的第二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正在熱播,由南昌二中學生組成的江西代表隊發揮出色,9月21日將亮相半決賽。
  • 《中國成語大會》今晚開播 融入獨特創新構思
    騰訊娛樂訊(文/周萌)4月18日,文化原創節目《中國成語大會》,將登陸央視。每周五晚20:00在CCTV-10科教頻道播出、次日(周六)晚23:30在CCTV1-綜合頻道重播。>>>點擊觀看最新一期《中國成語大會》該節目由中央電視臺和國家語委聯合主辦,與《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同出一脈。去年開始,一批以《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為代表的文化類電視原創節目,取得了良好的收視反應和廣泛的社會反響。節目總導演關正文表示:「《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除了青少年學子,還引發了全年齡段、不同文化程度電視觀眾對漢字文化、民族文化的廣泛關注。
  • 關於公布第三屆《焦作市漢字聽寫大賽》獲獎名單的通知
    關於公布第三屆《焦作市漢字聽寫大賽》獲獎名單的通知各縣(市)區教育局,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社會事業局,市直各中小學校:為貫徹落實市教育局印發《焦作市教育局關於舉辦第三屆「焦作市漢字聽寫大賽」的通知》,組織全市中小學生開展了「焦作市漢字聽寫大賽」活動,經過初賽、複賽、半決賽、決賽的層層角逐,初中組和小學組分別評選出團隊一等獎1個、優秀團隊獎3個、個人一等獎1名、個人二等獎2名、個人三等獎3名;評選出優秀輔導教師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