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仙臺一共待了3個白天,仙臺雖說算得上是日本東北地區的大城市了,但比起東京大阪還是顯得平淡一些。臨時起意,我拉著同去的朋友去了趟仙臺附近的旅遊勝地,號稱日本三景之一的松島。
對於我和艾格吃飽了這種以吃飯為主要旅行目的的人來說,景點實在是可有可無的,但每頓飯之間的時間總是要消磨,我看了看松島貌似有生蠔吃,車程不過1個多小時,跳上 JR 就去了。
松島車站,大概現在不算旺季,遊客不多。
松島出名在於海岸不遠大概有幾百個很小的島,造型各異,長滿了松樹。可愛的日本人還給每個島都起了名字,可以買張票坐船繞一圈。
我們到松島當然不為了看景色,找到很小的漁市場,和開在漁市場門口,著名的「生蠔吃到飽」小店。
2000日元45分鐘,隨便你吃多少,都是烤生蠔。
然而我們並沒進去吃,能吃如我,也覺得吃45分鐘太誇張了.小店裡倒是坐滿了人,門外還要排隊。
隨便點了份海鮮燒烤定食,怎麼說呢,大概就是常見的海邊城市水準吧。
吃得不高興,回仙臺的路上還開始下雪,到了仙臺已經天黑了,雪倒是越下越大,這才發現今天成人節,幾乎所有餐廳都不開門。
在幾條商店街來回溜達,開門的幾家實在看著不太好吃,幾乎就要放棄尋找時,發現了家看著好像很吸引人的店。我判斷一家店是否可靠的標準之一是看門口寫著什麼應季食材和招牌菜,這家門口掛著個牌子「港口直送寒鰤魚」,我猜不會太差。而艾格老師告訴我她看到這家店裡的客人像模像樣,穿戴打扮很齊整,經驗告訴她這裡不會差。#論選餐廳的小技巧
照片來自官方網站,我就是被門口那小黑板上寫的內容吸引住了。
菜單不長,固定菜品更是少,多數都是每天手寫的新鮮食材,我大概看了下,上面的食材來自宮城縣的石卷、青森縣的陸奧,新瀉縣的佐渡等多個優良漁港。
先來個門口黑板上看到的寒鰤魚火鍋。
寒鰤魚就是冬季捕獲的長得比較大的鰤魚。鰤魚在日本的地位極高,大約是與逢祭典必出現的鯛魚和逢喜慶必出現的鮭魚一個級別,什麼過年啊,喜慶日子啊,都得來點鰤魚。
關於鰤魚的知識:
鰤魚,ぶり,buri(讀「布裡」),Japanese amberjack,也叫五條鰤、青甘,油甘。是一種非常著名的「出世魚」,在其生長的不同階段,在日本各地對其大概有幾十個不同的名字,你們感受一下全日本人民對它是有多喜歡。
(表格來自維基百科,這張圖可能有點老了,現在野生鰤魚能長到80cm的很少了,3年左右的鰤魚大概也就是60-80之間,一般也會被認為叫做ぶり了。)
為什麼冬季的寒鰤魚最特別呢?鰤魚的幼魚在我國東海和九州近海區域出生,隨著洋流沿著日本海沿岸一直向北,到北海道附近,在日本沿海區域生長,而到了秋天,鰤魚就會開始南下,為了產卵向出生的海域遷移,這個時候的鰤魚,為了抵抗寒冷和準備產卵,正是脂肪最豐厚的階段。尤其以三年以上,80cm 左右,8-11kg 的為高標準,這樣的鰤魚,就叫做寒鰤魚。
上好的寒鰤魚,也會像鮪魚一樣有大脂和中脂,吃法也很多,鰤魚煮蘿蔔、鰤魚shabu 鍋等都是霓虹人民喜聞樂見的吃法,而高級壽司店裡,冬季的寒鰤魚只要能拿到,也是一定會出現在菜單上的好東西。
日本和中國都有養殖鰤魚,養殖的鰤魚生吃與野生的味道差異巨大,還有國內常見的黃鰤魚(Yellow Tail)其實並不是這裡說的鰤魚,而是平政魚,養殖的居多,雖然冬天的黃鰤魚也不錯,但是作為生吃來說,比寒鰤魚還是要差很多的。
日本最有名的野生寒鰤魚產自富山縣的冰見市,因為其附近特別的地理條件,非常適合捕撈冬季向南遷移的寒鰤魚,從400多年前一直延續到現在都使用著叫做「定置網」的傳統方法捕撈。(我個人傾向於認為很多日本的傳統捕撈或培育方式不一定都是最合理的選擇,一方面有保護海洋資源的考慮,另一方面也有當地特意保護和扶持傳統手工技術的考慮,希望大家能客觀地去看待。)
「冰見寒鰤」大概只有每年的11月中下旬到1月中旬左右能吃到,再晚,魚群就向南遊走了。所以,有機會去富山的朋友,記得要嘗嘗「冰見寒鰤」。
我們吃的寒鰤魚是來自新瀉縣佐渡的,也算是比較出名的寒鰤魚產地。
鰤魚的肉質透著紅色,上面布滿油脂。
湯底是昆布高湯,寒鰤魚輕輕地在鍋裡涮幾下即可。
吃得時候蘸Ponzo調味過的醬汁,微微的酸味正好與寒鰤魚的脂肪平衡,真的是點燃味覺。
除了寒鰤魚,這家店還準備了不少其他冬季時令食材。
鮑魚豆腐(其實一年四季都有鮑魚,不過冬季三陸一帶的確實更好一些)
醋拌海參,東北地區冬季能捕到品質很好的海參,一點腥氣都沒有。
鱈魚白子兩吃
看一下「斷面秀」
意猶未盡,我們又點了帶血合部位的鰤魚和帶皮的鰤魚,配上雪片兒狀的海鹽,寒鰤魚的美味算是品嘗徹底了。
本來是誤打誤撞找到的店家,卻吃到了如此的美味,我只能歸功於大雪裡饑寒交迫的我野獸般的直覺。(得意臉)
這家店叫「和食屋さぶら」
地址:宮城県仙臺市青葉區中央3-10-22 第六菊水ビル 1F・2F
Tabelog 連結:http://tabelog.com/miyagi/A0401/A040101/4015050/
他家還有個官網,做得極其酷炫,推薦前往圍觀:
http://fujita-seisaku.co.jp/sabura/index.html#concept
部分圖片來自@艾格吃飽了
本文為作者親自試吃體驗,作者與店家無任何利益關係,不構成任何推薦建議,口味有區別,吃飯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