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代表參觀壽光蔬菜產業控股集團現代化的蔬菜生產基地
滑鼠一點,農產品賣出好價錢
「以前的蔬菜基本上只銷到本地,價格相對低廉,現在通過北川維斯特電子交易市場,自己種的木耳、當歸等農產品遠銷山東、北京等地,不僅拓寬了銷路,更提升了價格,腰包也逐漸鼓了起來。」北川農民楊先林的一番話語,道出了北川維斯特電子交易市場給農民朋友帶來的好處。
北川維斯特電子交易市場總經理國成勝告訴記者,北川維斯特交易市場是綿陽首家農副產品電子交易市場。截至目前,在全國設立了10個辦事處進行市場開發,已發展服務中心1500家、交易商30000個,成交量從開業以來逐步增加。開市兩年來,北川維斯特交易市場已經逐步打造出了一個專屬農產品的電子交易平臺,在帶動當地農業發展的同時,也為農民朋友拓寬了致富路。「滑鼠點一點,農產品賣出好價錢」成為北川當地許多農民朋友的新體驗。
「由於地理區位不同,許多本地看似很普通的農產品,在外地可能就是『香餑餑』,價格自然上去了。比如馬槽鄉的竹蓀,一部分可以通過維斯特加工企業進行深加工,獲得更高附加值;另一部分可以經過維斯特電子交易市場,銷售渠道更寬廣。」北川商務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維斯特交易市場為震後北川農業發展找到了新的支撐點,既為當地農民朋友在農產品種植上提供了供求信息的「晴雨表」,也在市場拓展等方面發揮出巨大作用。通過電子交易市場,還可以為許多農民朋友省去運輸、保鮮等經營成本,讓農民朋友在農產品價錢上獲益的同時,更降低了市場風險。
記者還了解到,通過維斯特電子交易市場,北川當地農產品發展業態更加豐富。走進維斯特農產品展示區,記者發現,這裡不僅種植有在北川當地常見的金錢草、牛蘿蔔、開口笑、辛夷、當歸、泡參等產品,更有新品種的茄子、南瓜、櫻桃、西紅柿等外地市場十分走俏的農產品。當地農辦負責人告訴記者,以通過交易平臺獲得信息為嚮導,北川積極發展高山農特產品基地種植、加工銷售和種苗組培開發等產業,預計每年可實現銷售收入5億多元,直接和間接帶動10000多人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