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0年是房地產市場發展的高速階段,房價上漲速度很快,超出了很多人對於房價的預期,當時有不少人都認為房價上漲快了,早晚都要跌回去的,可現實卻背道而馳,房價不僅沒有跌,反而是一年比一年高,以致後面再有人說房價會跌的時候,總會有人覺得這是買不起房自己酸的,另一方面,房價的不斷上漲,給了不少人投資的契機,買房成為了一種新型的理財投資渠道,但凡只要買了房的人,這些年房子的價值都上漲了不少,少則身價上百萬,多則身價達千萬,用「全民買房」來形容過去的一二十年一點都不為過,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把錢拿出來買房,這進一步的鞏固了房價只漲不跌的趨勢。
難道房價就真的不會跌了嗎?那倒不一定,畢竟房地產市場也有一定的發展生命周期,不是說房地產以後會消失,而是房地產市場會從過去過快增長的環境下慢慢回歸穩定,畢竟房價一直上漲也不是好事,總要有消費者承受的起才行,而且房子不同於其他的消費品,是人們居住生活的必需品,房價過高影響人們的居住肯定不是好事,所以最近幾年對於樓市的調控也是非常的嚴格,因為房價已經到了不得不控制的地步了,看看現在的房價,少則七八千元,多則達到了好幾萬元,如果說一線城市房價幾萬說的過去,那麼三四線城市房價過萬就說不過去了,大概率是被人為的炒作才會這樣子的。
最近網上一則消息顯示,廊坊的房價較2017年最高點下跌了46.9%,幾乎跌了近一半,看來房價也不是只能漲不能跌,當初廊坊的房價最高漲到了2萬元左右,這樣的房價比很多二線城市還高,而廊坊實際上只是一個普通的三四線城市,原因就在於其處在環京位置,受到了很多房產投資者的青睞,房價水漲創高水到渠成,但這不過只是曇花一現而已,隨著環京地區樓市的降溫,廊坊樓市也逐漸受到了影響,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當潮水褪去的時候,真相就付出了水面。
像廊坊就是典型的房價被炒高的,對於一個三四線城市來說,這樣的房價完全超出了當地人的收入水平,當地從業者基本上大部分都買不起,只能靠外來人員購買,但廊坊本地綜合經濟實力一般,幾乎沒有所謂的外來人口,那麼只能從外地吸引投資者進來購房,其與北京的直線距離大概就是50公裡左右,不少在北京買不起房的人就被吸引到了廊坊來,但這些人並不會把廊坊當做是長期的居住地,更多的還是以投資為主,想讓剛需們去接盤,但剛需們也不傻,廊坊畢竟只是河北下面的地級市,戶籍經濟等方面都沒有任何優勢,唯一的優勢可能就是距離北京近而已,如果只有這點優勢,還不足以吸引多少北京的剛需前來購房,即便是買也只是短期的,長期他們肯定會選擇二線城市,畢竟綜合經濟實力要好太多。
廊坊的房價已經跌了,這兩年也有不少房價過高的三四線城市房價下跌,後期想要反彈可能性不大,畢竟剛需們都看清了這些地區的本質,唯一能讓房價漲的或許就只有貨幣貶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