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多年來,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大義凜然地撕同行、掀罵戰,未曾停歇,「手刃」對手幾成家常便飯,但「打假鬥士」遭遇官方打假,似乎還是頭一遭。
7月1日晚,一則「中移動公開撕格力招標造假打臉董明珠」的消息突然發酵。沉默近55小時之後,7月4日凌晨3點多,格力電器相關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發來一則嚴正聲明,意在強調所謂的「造假」是個資料整理的小失誤,同時還稱此次事件是受「廣東某同行」的惡意中傷。
「出錯還有理?」格力電器的解釋和影射顯然未能服眾。
7月6日上午,格力造假一事迎來堪稱劇情反轉式的一幕。格力電器在公眾號上發布一紙「檄文」,直指美的集團在中移動的招標項目中,出現「發票信息不一致」「技術參數不合規」等問題。
7月6日晚,美的集團相關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格力所提及在中國移動招標項目中的發票信息及技術參數存疑,均不屬實。美的在招投標過程中早已向中國移動提供相關證據進行澄清說明,並被中國移動認可接受,整個招投標過程合法合規。
格力痛失億元大單
格力捲入造假風波,始於中移動發布的「關於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負面行為處理結果的公告」。
該公告直指,格力電器在「中國移動2020―2021年高壓離心式冷水機組集採項目」中存在弄虛作假的情況,特取消其在該項目招標中的中標資格。更大的「後患」還在於,中移動對格力處以後續三年參加同類產品(包括高低壓冷水機組)集採綜合評分統一扣5分的決定。
記者查閱上述項目一系列招標公告獲悉,中移動最早於今年2月11日發布了「2020―2021年高壓離心式冷水機組」的集採招標,該項目共2個標包,採購規模約為4.08億元。
3月11日,中標候選人公布,重慶美的通用製冷設備有限公司分別斬獲「標1」和「標2」兩標包的第一中標候選人,拿下整個項目70%的份額。珠海格力電器則分別為兩個標包的第二中標候選人,獲得30%的項目份額。根據兩家不同的報價,前者中標金額為稅前2.25億元,後者中標金額為稅前1.1億元。
不過,直到6月22日,中標結果最終下發,卻與此前的候選人公告大相逕庭,格力意外出局,兩個標包皆由重慶美的全力拿下。
一直到中移動披露格力「造假」的公告被翻出,上述「格力痛失億元大單」的故事終於見光。
不過,一紙「弄虛作假」名頭扣下來,格力自然不願坐以待斃。按照格力的解釋,經內部自查得知,該事件系區域經銷商項目組投標人員在提交申報業績證明材料時,把格力中標的「華為團泊窪8號地塊工業項目(一期)」寫成了「華為團泊窪8號地塊工業IDC項目(一期)」整理申報。
上述公告發布時間為一個月前,在格力看來,被大肆炒作,是對手的有意為之。
一個反手,格力電器另外掀起一場3年前的招標「黑幕」。
中移動4年集採美的
格力電器在7月6日發布的一篇名為《在移動招標項目中,誰在弄虛作假?》的檄文中,言之鑿鑿,稱中國移動招標「2017—2018年高壓冷水機組集中採購項目」時,重慶美的AHRI實驗室最大冷量認證為2200RT,不能覆蓋投標冷量2500RT。
美的對此向時代周報記者解釋稱:「當時招標要求是實驗室和選型軟體具備AHRI認證,重慶美的實驗室及冷水機組選型軟體均符合。按照2017年投標文件中要求的高溫出水機組,在招標要求工況下,重慶美的實驗室測試能力可覆蓋招標機組範圍,並有第三方檢測報告可證,此報告在投標文件已提供。」
此外針對發票造假問題,美的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發票真實有效,系供應商申報信息中項目發票號碼填寫筆誤,與格力虛構項目信息,兩者有本質的不同。」
按照格力「弄虛作假、暗箱操作」的說辭,此番撕的不只是美的,言下之意還有中移動。
7月6日,時代周報記者輾轉找到了一位參與「2020―2021年高壓冷水機組集採項目」投標的相關人士,針對格力美的互相揭發的關鍵信息點詢問是否屬實等問題,該人士向記者表示「屬紀律問題,無法具體透露」。
同日,另一位已經離職,但彼時曾負責上述2017年高壓冷水機組集採項目招投標的相關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直言:「我管空調採購的時候格力從來就沒中過標。但這並不能就說是暗箱操作的問題,評審過程都是保密的,但卻是要遵從一定的評標標準的。」 據其強調,中移動招投標按程序進行,未有不公。
據了解,2017年以來,格力美的在中移動總部冷水機組集採中,至少有4次狹路相逢。
最近這4年中,美的中標的次數達4次,據測算,拿下訂單超4億元。另觀格力電器,於上述四次競標中,其只拿下最新一個項目的30%份額,訂單總價約1545萬元(含稅)。從近年來中移動總部中央空調項目競逐上看,美的集團力壓格力電器,拔得頭籌。
搶奪中央空調市場
對於美的格力這種年營收2000億元級別的大型家電企業而言,1億元甚至幾千萬元級別的單子,為何都能撕得如此面目全非?
日前,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評價稱,中央空調領域的比拼實際上不亞於一場「家電奧運賽」,政府、大型明星項目到底用了誰家的中央空調,就是一場從面子到裡子的全方位之爭,從招投標到媒體造勢到數據PK,巨頭們都卯足了勁,難免擦槍走火。
奧維雲網預計,2020年以來,整個空調行業壓力山大。
而過去十幾年中,中央空調作為一方尚未被過度開墾的新藍海,市場潛力尚有挖掘空間,市場容量亦從2009年345億元左右增長到了2018年的近千億元,十年間增長了2.5倍以上。
邁入新基建之年,數據中心、軌道交通、新基站等建設未來幾年預計市場規模將快速增長,這些無疑是中央空調企業發力競逐的熱門方向。
中央空調由於高技術門檻、高毛利以及肉眼可見的較大市場空間,被格力美的等空調巨頭視為未來發力的重點領域。但目前而言,中央空調的業務,仍處於發展之中,對兩者的業績貢獻並不算高。兩巨頭也未曾單獨列出中央空調業務的具體業績數據。而在行業形勢和業績壓力面前,一番纏鬥更是可以預見。
有意思的是,針對中央空調市場份額,美的格力均在2019年財報中稱自己蟬聯市場第一,各自封王,又一次數據打架。
來源:時代周報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生態資本論,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