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的「明撕」與「暗戰」

2020-12-14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的「明撕」與「暗戰」

摘要

【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的「明撕」與「暗戰」】透過 「明撕」的表面現象看,是渠道變革下,兩大空調巨頭的「暗戰」。與格力電器當下力推「新零售」,進行渠道變革相比,美的集團推行「T+3」「商務中心」「網批」等時間點更早,2020年5月,光大證券發布的研報稱,自2019年第四季度開始空調領域發生的激烈價格戰,實質是美的集團藉助經營模式變革向格力發起的份額挑戰。(中國經營報)

  在公共輿論場中,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力電器」,000651.SZ)與「弄虛作假」似乎是語義完全對立的詞彙,當兩者被連接使用,其中的強烈「錯位感」正是助推消息引爆的重要因素。《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7月3日晚間,「格力電器中國移動取消中標資格」的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閱讀量破1.3億。

  事件在社交媒體上快速發酵之前,本報記者就「弄虛作假」問題曾致函格力電器方面,未獲對方回應,多名上述項目工作人員則在溝通中稱,結果已經公示,具體「弄虛作假」情況不對外披露,事件發酵之時,美的集團方面工作人員亦未回應。

  不過,隨著事件的發酵,格力電器很快展現了其一貫的「彪悍」作風,事件登上熱搜當晚,格力電器發布聲明回應事件系「材料整理失誤」,此後格力電器公開發聲,更直接將戰火引至競爭對手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的集團」,000333.SZ)方面及招標方中國移動,隨著美的集團方面的解釋、「清者自清」回應以及中國移動官方的沉默,事件往「羅生門」方向發展。

  透過 「明撕」的表面現象看,是渠道變革下,兩大空調巨頭的「暗戰」。與格力電器當下力推「新零售」,進行渠道變革相比,美的集團推行「T+3」「商務中心」「網批」等時間點更早,2020年5月,光大證券發布的研報稱,自2019年第四季度開始空調領域發生的激烈價格戰,實質是美的集團藉助經營模式變革向格力發起的份額挑戰。

  近期有媒體援引美的集團方面內部人士說法稱,美的集團計劃至遲在2021年實現對格力電器空調業務的趕超。家電分析師劉步塵則認為,作為國內空調領域雙「寡頭」、市場份額佔比合計約70%的美的集團與格力電器,必有一場「惡戰」。

  輿論場上的「明撕」

  「別人造假大家或許會原諒,但格力造假大家不會,為什麼?因為董明珠利用一切機會宣傳格力是一家產品質量過硬的企業,是一家誠信可靠的企業,是一家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企業,這樣的企業形象打動了無數人的心,怎麼突然你自己也造假了呢?這個落差太大了,公眾無法接受」,本報記者注意到,格力電器被指弄虛作假輿論發酵之時,一名家電行業觀察人士在朋友圈嘗試分析相關消息在輿論引爆的邏輯。

  本報記者注意到,此次事件發生的領域,是在招投標方面,而招投標領域的透明性,一直受到公眾的質疑。

  如果細看中國移動採購與招標網上負面行為公告,會發現從2020年年初至7月9日,其實上面已公布了352個二級供應商負面行為公告,29個一級供應商負面行為公告,涉及的不僅有格力電器,還有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等廣為市場熟知的公司,其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均被指在相關採購項目中存在質量不合格問題,不過相關公告並未引發類似格力電器此次事件的大規模熱議。

  事件發酵後,格力電器當夜發布聲明回應,稱系格力電器區域經銷商項目組投標人員在提交申報業績證明材料時,把格力電器中標的「華為團泊窪8號地塊工業項目(一期)」當作了「華為團泊窪8號地塊工業IDC項目(一期)」整理申報,屬於申報過程中的材料整理失誤。

  後續,格力電器更一如既往展現了其「彪悍」作風,指美的集團相關公司在中國移動的相關招標項目中,出現「發票信息不一致」「技術參數不合規」問題,格力電器曾就相關問題多次向中國移動反饋,並在公開文章中反問「為什麼在存在這麼多問題的情況下重慶美的還能屢次中標,甚至屢次唯一中標?」,稱將結合其他問題再次報送中國移動,以求公平對待和公正處理。

  格力電器將戰火引至美的集團方面及中國移動方面當天,美的中央空調官方微博發布聲明,解釋稱相關發票系項目組人員手動填寫時出現筆誤,與格力虛構項目信息有本質不同,原件已通過審核,並解釋相關技術參數問題,美的方面同時稱,「清者自清,這是美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就此事發聲,希望企業自律,行業公平競爭、健康發展」。

  雙方回應之後,伴隨著作為招標方的中國移動官方的 「沉默」,事件中諸多被質疑點走向「羅生門」。

  值得一提的是,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方面之間的專利訴訟與輿論攻防早已進行多年。此外,2009年前後,格力電器甚至在相關政府採購項目中,狀告廣州市財政局,引發輿論關注,庭審中旁聽席上座無虛席,彼時有媒體指出,上述事件引發公眾對 「政府採購招標中的灰色地帶」不滿的共振。

  對於此次格力電器被指弄虛作假事件,家電分析師劉步塵認為,無論是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相互舉報,還是此前格力電器舉報奧克斯,都應該被給予正面評價,家電行業存在很多潛規則,影響行業健康發展,如果總被盯著,每個企業都不敢做不利於公眾利益的事情,這是一種淨化市場的行為。

  渠道變革下的「暗戰」

  家電行業迎來渠道變革的當下,美的集團正在侵蝕格力電器既有的空調業務市場份額。

  光大證券發布的數份研報認為,2015年至今5年間國內電商迅速崛起,帶來商品流通效率的提升,渠道費用得以下降,線下傳統時代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的自建渠道體系需付出25%的渠道成本,中小品牌需要30%以上,在傳統線下渠道時代,任何一個競爭對手在沒有品牌、規模加持的情況下,線下渠道成本都將超過格力,再疊加製造端和規模成本的差異,共同導致格力電器空調龍頭的地位幾乎無法撼動,而在電商時代,渠道成本降至15%左右,奧克斯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推到臺前,數年間市場份額與海爾平起平坐。

  中金公司的研報指出,2019~2020年空調價格戰,深層次原因是美的集團空調業務2017年推行「T+3」模式、2018年引入商務中心、2019年推行網批模式,產業鏈效率逐步領先格力。一般情況下,格力、美的1.5P變頻空調的價差為400~600元,但在線下渠道變革中,格力美的的價差估算可達983元。

  美的集團年報顯示,2016~2018年,其空調方面業務線下市佔率分別為23.9%、24.6%、25%,2017年,美的集團公布其空調方面業務線上市佔率為24%,2018年這一數字為23.3%。尤其在2019年,美的集團空調業務逆勢擴張,空調相關業務營收增長9.34%,家用空調業務線下市佔率達到28.9%,線上市佔率為30.0%。

  反觀格力電器,年報顯示,2016年其家用空調市場佔有率為42.73%,2019年其零售額市佔率為36.83%,在2019年,其空調業務營收下降10.93%。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20年1~6月份,有4個月美的集團空調線下銷售額市佔率高于格力電器,6個月美的集團空調線上銷售額市佔率均高于格力電器。

  近期有媒體援引美的集團方面內部人士說法稱,美的計劃至遲在2021年實現對格力電器空調業務的趕超。

  不過,劉步塵認為,單純從渠道角度講,上述研報透露出的邏輯有一定道理,不過他表示,空調價格大戰有一個更大的時代背景,即空調已經率先進入存量時代,存量時代企業增長空間越來越小,導致企業越來越焦慮。而存量時代的到來,其中一個因素是國家對房地產的持續嚴控。

  在他看來,保持空調業務的龍頭地位,是格力電器的「馬奇諾防線」,格力電器多元化難言成功的當下,董明珠無論如何不會在空調領域讓步。格力電器年報顯示,2019年空調業務佔其營收的78.58%,作為比較,美的集團的空調業務僅佔42.99%。

  從空調業務毛利率方面看,格力電器2017~2019年毛利率分別為37.07%、36.48%、37.12%,美的集團則分別為29.04%、30.63%、31.75%,相比而言,格力電器較美的集團高5.37%~8.03%。

  在劉步塵看來,較高的毛利率,正是格力電器的撒手鐧,保障了格力電器可以有充分的空間進行「價格戰」,從而將市場上失去的份額奪回,疊加營收壓力,劉步塵認為美的集團和格力電器有一場「惡戰」,在2020年下半年空調價格戰會更為慘烈,只不過當下董明珠將更多精力放在渠道改革上。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報)

(責任編輯:DF064)

相關焦點

  • 被舉報弄虛作假後 格力電器開撕「美的技術參數不合招標標準」
    被舉報弄虛作假後 格力電器開撕「美的技術參數不合招標標準」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7-06 14:51:59
  • 「打假鬥士」遭遇官方打假——格力、美的互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多年來,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大義凜然地撕同行、掀罵戰,未曾停歇,「手刃」對手幾成家常便飯,但「打假鬥士」遭遇官方打假,似乎還是頭一遭。7月1日晚,一則「中移動公開撕格力招標造假打臉董明珠」的消息突然發酵。
  • 美的集團與格力電器股價「賽跑」,市值還有500億差距
    截至收盤,格力電器當天股價上升5.34%至56.99元/股,美的集團當天股價上升4.31%至56.33元/股,格力股價保持微弱領先,家電行業整體股價上升2.99元/股。不過,美的集團的總市值已達3943億元,仍比格力電器3428億元的市值,高出500多億。去年,美的集團的股價相當長一段時間高于格力電器。
  • 美的集團與格力電器競爭力分析 兩家企業差距拉大的本質是什麼?
    格力電器 和美的集團作為我國最強的兩家製造業,一直以來倍受投資人追捧。而今年以來很明顯格力電器和美的集團的差距越來越大。從股價走勢來看,格力電器目前處於橫盤震蕩階段,而美的集團已經創下歷史新高;從市盈率角度來看,格力電器57倍動態市盈率,美的集團26倍動態市盈率;從總股本來看,美的集團5000億市值,格力電器3000億市值。從美的集團和格力電器兩家企業的現象來看,確實今年以來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的差距變的越來越大,那麼導致兩家企業差距拉大的本質是什麼呢?
  • 實例格力電器和美的集團解讀!(1)(6.20)
    就以家電行業的格力電器和美的集團給大家進行分析!由於家電行業屬於傳統的重資產行業,因此更強調對市場的佔有以獲得穩定的盈利收入!但同時,若整個行業的發展已經進入「天花板」時期,那麼接下來就需要考慮轉型以期未來的業績收入持續穩定!下面進入正題,給大家放一下格力電器和美的集團近幾年業績對比!
  • 格力集團35億投資小米:與董明珠的格力電器沒有強關聯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小米最新資訊 > 正文 格力集團35億投資小米:與董明珠的格力電器沒有強關聯
  • 格力電器、美的集團、青島海爾,特點和優勢是什麼?4個方面看清
    問題:有小夥伴會問,格力電器、美的集團、青島海爾,是國內家電企業遙遙領先的三巨頭,那他們分別的特點和優勢是什麼呢?我從以下四個方面具體來展開講。第一,主營業務領域及願景。美的是一家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智能供應鏈物流的科技集團。每年為全球超過3億用戶、及各領域的重要客戶與戰略合作夥伴提供滿意的產品和服務,致力創造美好生活。海爾是全球大型家電品牌,提供冰箱、洗衣機、空調等智能家電全套解決方案;海爾智慧家庭利用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通過U+開放物聯平臺及場景商務結合,實現最佳的智慧生活體驗。
  • 格力生活電器能否逆襲?
    格力電器的空調業務高度集中,空調市場的天花板也每每被人提及。自從2019年開始,格力電器落地多家冰洗產業園,發力生活電器之心凸顯。 生活電器會不會成為格力電器發展中的第二條賽道? 生活電器會不會改善格力電器營收結構,從而突破「天花板」之說?
  • 美的之後格力電器也推債務融資180億 「不差錢」為啥要融資?
    根據格力電器2019年三季度末的財務數據顯示,格力電器貨幣資金高達1,362億元人民幣,而且其資產負債率自從進入2018年就一直在64%上下浮動,最高不超過67%。與2017年第三季度72.93%的資產負債率相比,有所下降。美的集團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其帳上貨幣資金超過500億元人民幣。
  • [發行]格力電器:增發招股意向書
    釋 義 在本招股意向書中,除非文中特別指明,下列詞語具有以下涵義: (1)一般詞語 公司、本公司、發行人、格力電器 指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格力集團、控股股東、母公司 指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原珠海格力集團公司,格力電器之控股股東京海公司 指河北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
  • 美的市值創新高 格力電器Q4將背水一戰 市場價值亦或面臨重估
    財聯社(廣州,記者 徐學成)訊,無論是在家電賣場還是二級市場,格力電器(000651,股吧)(000651.SZ)與美的集團(000333.SZ)的競爭從來都不是秘密。11月4日午間收盤,美的集團總市值一舉突破6000億元,與格力電器的差距拉大到2300億元。在空調市場,前三季度美的總體市佔率亦反超格力,並大幅領先。
  • 背靠格力電器、美的集團 華光新材資產周轉能力「說變就變」
    原標題:時代IPO觀察|背靠格力電器、美的集團,華光新材資產周轉能力「說變就變」   12月17日,上交所官網顯示
  • MSCI將格力電器從標準指數中剔除 美的等個股外資持股佔比超24%...
    原標題:MSCI將格力電器從標準指數中剔除 美的等個股外資持股佔比超24%外資青睞家電股?深交所數據顯示,除格力電器之外,目前美的集團、
  • MSCI將格力電器從標準指數中剔除 美的等個股外資持股佔比超24%
    12月15日,MSCI公告稱,將格力電器從MSCI標準指數和大型股系列剔除,12月17日起生效。MSCI公告未提供剔除原因,業界普遍認為,這與外資持有的格力電器比例超標有關。深交所數據顯示,除格力電器之外,目前美的集團、廣聯達、啟明星辰和華測檢測四家的外資持股比例也在24%以上。
  • 格力電器艱難的2020年,董明珠的「超級網紅」路行得通嗎?
    董明珠到底已經過了退休年齡,雖然之前不接受珠海國資委領導,珠海市不得不對格力進行混合制改造,讓高瓴資本進來。但董明珠個人在格力電器持股數量還是太少,不足以長期控制格力電器。沒有接班人的格力,總是醞釀著股東爭鬥的可能性。2、業績大幅下滑同海爾、美的相比,格力從2019年業績就出現了明顯的下滑。
  • 格力輸給美的背後:「削藩」失敗、股東反水,董小姐內外交困
    空調品類,格力上半年營收為413.33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47.89%;美的空調業務收入640.3億元,同比減少10.37%;不僅如此,格力生活電器收入22.2億元,同比下降13.36%,智能裝備收入2億元,同比減少49.6%;而美的消費電器收入530.35億元,同比減少9.11%,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收入95.23億元,同比減少20.79%。
  • 帳上資金上千億 格力電器為啥又要融資180億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繼美的之後,格力電器(000651,SZ)也於3月1日晚發布了關於擬註冊發行債務融資工具的公告,稱擬向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申請註冊發行總額不超過人民幣180億元(含180億元)的債務融資工具。
  • 遭MSCI剔除、前三季業績走低,格力電器多元化進程稍顯緩慢
    從最近一個報告期來看,今年前三季度,格力電器錄得營收1274.6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18.64%;錄得歸母淨利潤136.99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38.06%。與另一家電龍頭美的集團(000333.SZ)相比,格力電器的營業總收入與歸母淨利潤分別落後美的902億元、83億元。
  • 格力賺的利潤更值錢(從自由現金流看格力、茅臺和美的)
    下面以格力電器、貴州茅臺、美的集團為例進行說明:一、格力電器VS貴州茅臺十年自由現金流表1 2009-2018年自由現金流量表(格力電器VS貴州茅臺)從表1可以看出貴州茅臺2009年-2018年自由現金流合計1514億元,淨利潤合計1662元。
  • 珠海明駿成為格力電器15%股權受讓方
    混改落地 格力電器翻開新篇章自2005年起,家用空調全球市場佔有率連續14年領跑;自1995年起,家用空調產銷量連續24年位居中國第一;自1996年上市以來,累計分紅金額達544.25億元……家電龍頭格力電器一直以來因其亮眼的業績而成為備受資本市場關注。從成立至今,格力集團就一直是格力電器的控股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