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區劃調整滿一年:老四方與老膠南大變樣(圖)

2020-12-15 搜狐青島


  編者按:  時間回到2012年12月,「大青島」版圖迎來變革,市北四方合併,黃島膠南成一家,一時間新市北與新黃島的發展預測成為全市最熱話題。

  走過了風氣雲湧的2013年,2014年的樓市大幕開啟,區劃調整引起的悸動在過去一整年裡慢慢平息。在兩個新城區內,原先懸而未決的新政紛紛落地,數個重點項目上馬開建,發展遲緩的荒涼地兒也「動」了起來。總體上看,區劃調整正在深遠又綿長地影響著這兩個片區以及這個城市。

  老四方「舊瓶裝新酒」 新興板塊配套開建  新都心實拍


  新市北的變化主要集中於老四方片區。原先的四方區於上世紀50年代初正式成立,是青島市主城區範圍內的「老城區」的代表,四方大酒店、四方機廠、海雲庵廣場等滿載著上一輩人的回憶。但不得不承認的是,近年來老四方的地位愈加尷尬,論自然資源、歷史積累,趕不上享有天時地利的市南區,論發展前景,李滄眼看就要後來者居上。2013年之前,東部的新都心建設雖有起色,但商業配套缺失,濱海新區的歡樂濱海城規劃雖好,但遲遲未有新建動工項目,總體來看,老四方區的規劃建設就是「慢」。

  2012年底區劃調整後,四方區正式消失,四方這個稱呼也漸漸遺留在歷史長河中,這片老舊城區開始「拆舊建新」。瑞昌路三角地、順昌路、鞍北片區等危舊房相繼納入改造範圍,青啤麥芽廠、海晶化工、重汽集團專用汽車公司等老廠房也傳來搬遷消息。

  此外,兩個全新城區相關配套建設提上日程。此前就已十分火熱的新都心板塊在2013年持續升溫,2013年初被規劃為青島市重點建設的七大商貿區之一,下半年新都心商業地產之戰正式打響,和達中心城、萬科中心等商業項目動工建設,即將於未來一兩年內正式營業。老四方最西端歡樂濱海城經歷了「從無到有」。自2008—2012年這片荒涼土地的總體規劃幾乎停留在紙面上,2012年底區劃調整消息傳出幾天後,這裡終於「動」起來,外來地產大鱷綠地拿下地塊後不到一年的時間開盤推出德國風情街商鋪及新裏海德公館住宅項目,由另一個地產大鱷保利開發的香檳國際也幾乎於同時間上市。

  一系列的規劃利好,加上改善購房者集中入市,使得擴容後的老四方新盤有了更多的底氣,從新都心到濱海新區,「新市北」的樓市宣傳標語隨處可見,部分樓盤房價漲勢兇猛,以地標樓盤萬科城為例,2013年年初時定價維持在13000元/㎡左右,年中就漲到15000元/㎡,漲幅15%。下半年「金九銀十」出現的多個「日光碟」也都來自新市北,如保利葉公館、保利香檳國際、海爾時代廣場、綠地新裏海德公館等,雖然定價萬元左右,但成交量與低價剛需盤相差無幾,幾乎都是一上市就被青島市民搶購一空。

  西海岸CBD舊村動遷換新顏 地鐵隧道新規劃浮出水面  西海岸新貌


  在開發區與老膠南合併之前,西海岸已有一體化發展的趨勢。2012年初,青島西海岸經濟新區規劃獲得討論並通過,使得「西海岸」這個名詞醒目地躍入全國人民眼帘。年底,在國務院正式批覆下,由原青島市黃島區、縣級膠南市合併而成的新黃島區,成為新黃島轄區。

  隨後的一年時間裡黃島區步步為營地展開建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已開建的西海岸經濟新區中央商務區,位於開發區與老膠南中間位置,已建設4.99平方千米用地。不過一年時間還「太倉促」,西海岸CBD的建設「來日方長」,面積約44.63平方公裡的中央商務區計劃用15年建成。與中央商務區同時起步的,是這片新興城區的舊村搬遷。小珠山安置區、柏果樹安置區、趙家莊安置區、兩河安置社區和鄭戈莊安置社區相繼在2013年啟動建設。其中僅兩河社區就將安置13797名居民,兩河、新建、山前3個村莊的村民將在此落腳。

  在2013年裡,還有一項重大規劃發布—第二條海底隧道浮出水面,根據前期專家論證,第二條海底隧道應建在膠州灣隧道和膠州灣大橋之間,可滿足部分貨車通行的需求。緊接著,地鐵1號線初步勘測西海岸落下了「第一鑽」,這條地鐵線將穿越海底連接青黃兩地,串起開發區、市南、市北、李滄和城陽五區,是未來青島南北交通的大動脈。

  年底,東方影都「紅毯秀」上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影星同時亮相又讓西海岸火了一把。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妮可·基德曼、凱薩琳·澤塔·瓊斯、章子怡等娛樂圈大咖們亮相青島萬達東方影都啟動儀式,規模堪比奧斯卡。將於2016年開辦的青島國際電影節更讓人對此充滿期待。

  樓市方面,全新的規劃政策令新黃島的房價「水漲船高」。毗鄰西海岸CBD的新盤,如世茂諾沙灣、保利海上羅蘭瞰海高層價格在8000-9000元/㎡左右,原開發區唐島灣附近的新盤也早已擺脫6字頭,價格一路漲到8000元至上萬元不等。從數據來看,合併後的黃島區成交量與庫存量都「驚人」得高。回想2012年底區劃調整後,不少人擔心老膠南被劃入限購範圍著急買房,掀起一股成交高潮,但事實證明這一想法多慮了,一年多後的膠南仍舊沒有被限購,但成交量仍然高居不下,可見買房「一路向西走」逐漸被置業者所接受。

  對於一個城市的發展建設來說,一年的時間不值得一提,但城市面貌的蛻變就是在不斷流逝的每一年中完成的。遙想上一輪青島規劃調整—1994年5月,經過18年的歷練,市南東部、臺東步行街如今已是島城最繁華的地段,新興商業綜合體的相繼崛起更是讓昔日的城鄉結合部李村「揚眉吐氣」……

  有了上一次的成功經驗,讓人們對2012年12月的區劃調整再次升起希望,從宏觀方面看,2013年新市北、新黃島重點項目紛紛上馬,片區內各項配套建設也已拉開帷幕。微觀來看,市民身邊的舊城區、舊村落被高樓大廈取代,人們逐漸接受「大青島」的擴容。

  一年時間只是新城建設起步的時間,不久的將來受益的新市北、新黃島將變成啥樣,整個大青島又將何去何從?市民對三年、五年、十年後的大青島前景充滿疑問,同時滿懷希望。(記者 王婷婷)

相關焦點

  • 青島區域規劃調整1周年大青島樓市現新格局
    [提要]一年以前,隨著國家海洋戰略實施、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迅速推進,青島的內外部情況和條件又發生了重大變化,進行新的區劃調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日益突出,2012年12月1日,新市北、新黃島的土地被激活,大青島拉開整合資源要素,優化功能布局的新篇章。2012年12月1日,青島的歷史會銘記住這一天。
  • 今年青島西海岸大規劃 再造一個青島主城區(圖)
    跨海大橋、海底隧道通車後,「再造一個青島港、再造一個青島主城區、再造一個青島經濟總量。」這樣一句響亮的口號傳遍了東西海岸,自此青島西海岸的發展也駛上了快車道。  2014年,青島西海岸發展規劃中又有那些大動作呢?
  • 青島市歷年區劃調整:2012年布局大青島(圖)
    1891年(清光緒十七年)清政府議決在膠澳設防,青島由此建置,人口約15000人。百年風雨滄桑,青島行政區劃不斷調整。此後再經1961年、1978年的兩次調整,青島全市總面積為5966.1平方公裡,其中市區面積為244.4平方公裡。  從1957年至1981年間,青島市城市規劃確定青島的城市性質為:具有國防、工業、對外貿易和療養的多功能城市;輕紡工業、外貿港口、海洋科研和風景旅遊城市。
  • 大青島的新跨越:解讀青島歷次區劃大調整(圖)
    (呂振西攝)  青島,一個承載著800萬居民光榮與夢想的地方,在百年的時間裡,她經歷了一次次蛻變,也成就了一次次發展。承載著一次次蛻變的,是青島每一次區劃大調整。  2012年12月1日,青島市再次經歷區劃大調整。
  • 老四方機車廠要變樣!公寓、學校、商場、公園,全都安排上了!
    以下文章來源於青島主城 ,作者主城君 青島主城青島氣派,城市視角,公民立場。提及四方機車廠,老青島人多半會聯想到曾經輝煌的工業時代。老四方機車廠將變成什麼樣?來先睹為快!������再造產業高地中車四方智匯港項目總投資200億元,確定了「一總部,四中心,兩主線,三平臺」的產業發展戰略。△中車四方智匯港項目規劃圖。
  • 青島歷年行政區劃調整:2012年布局大青島(圖)
    1891年(清光緒十七年)清政府議決在膠澳設防,青島由此建置,人口約15000人。百年風雨滄桑,青島行政區劃不斷調整。此後再經1961年、1978年的兩次調整,青島全市總面積為5966.1平方公裡,其中市區面積為244.4平方公裡。  從1957年至1981年間,青島市城市規劃確定青島的城市性質為:具有國防、工業、對外貿易和療養的多功能城市;輕紡工業、外貿港口、海洋科研和風景旅遊城市。
  • 青島排名第一的拉麵館,一年365天不歇業,老四方才懂的味道
    青島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的美食眾多,首當其衝的自然是青島的海鮮,除此之外,其他城市的特色食物,來到青島也會變成青島人喜歡吃的美食。拉麵源自於西部地區,但是卻受到青島食客的追捧,這家號稱青島第一拉麵的麵館,名叫鑫明明拉麵館。
  • 國務院批覆省政府決定 調整青島市部分行政區劃
    (本網記者) 討論:青島城市人,你們正被你們的青島拋棄》》 延伸閱讀:大青島 新跨越:解讀青島歷次區劃大調整(圖)  青島,一個承載著800萬居民光榮與夢想的地方,在百年的時間裡,她經歷了一次次蛻變,也成就了一次次發展。承載著一次次蛻變的,是青島每一次區劃大調整。
  • 青島老四方最牛拉麵館隔壁的湯包,老甜沫免費喝,大蝦湯包顏值高
    生長於青島,喜歡吃,喜歡寫字,喜歡拍照片,就這麼簡單,你也喜歡就關注吧,帶你了解青島的風物,帶你一起吃遍青島犄角旮旯好吃的。青島老四方,現在雖說已經沒有四方區一說,但老青島人還是對老四方一帶有自己的定位,說到老四方那幾家拉麵界的扛把子,青島土著可謂太過熟知了。今天先不提,今天去看看老四方最牛的拉麵館隔壁的院裡湯包,一家老店,還有幾家連鎖,很適合家人朋友小聚的家常菜館子。
  • 青島部分行政區劃調整 讓大青島夢想成真(圖)
    秘密進行,家人都瞞著  調整,就要有人去做調研,做方案,這樣一個龐大的工程十分艱巨,但很難想像這項影響青島當今甚至未來發展的這次大調整,是只有3人的秘密小組具體負責的。在此次區劃大調整幾年後,辛悅偉也退休了。但是他跟同事們的努力,為青島帶來了近20年的快速發展。
  • 青島西海岸度假勝地·膠南(圖)
    琅琊臺膠南地處青島西海岸,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距青島市區半小時車程,氣候溫涼溼潤,是觀光、休閒、度假、療養的濱海勝地。膠南依山傍海,風景秀麗,156公裡的海岸線上分布著天下第一臺--千古琅琊臺、岸海名山--大珠山、中國北方第一高島--靈山島,以及匯聚了眾多高端休閒度假項目的靈山灣旅遊度假區、龍灣等優質旅遊資源;擁有藍莓、綠茶、櫻桃、草莓、大棗等豐富多樣的鄉村旅遊資源。
  • 這是老膠南!
    老膠南,是舉世聞名的水城,有東方威尼斯之稱,這座城市有常住人口80多萬,每年吸引世界上無數遊客慕名來划船。
  • 青島的拉麵PK,老四方拉麵與蘭州牛肉麵,您最喜歡吃哪家?
    拉麵是城市裡最常見的快餐之一,蘭州牛肉麵正宗的和不正宗的幾乎已經遍布全國各處,青島也有不少吃拉麵的地方。青島最火的拉麵是以老四方拉麵為代表的一部分,受歡迎程度遠在蘭州牛肉麵之上,今天就選幾家青島比較有名的拉麵推薦給大家。
  • 新版青島行政區劃圖將出爐
    本報1月23日訊(記者 陳之煥) 2013年,青島市民政局將完善區劃地名常態化建設,做好新區劃的勘界工作,新的青島市行政區劃圖、城區行政區劃圖及地名圖將出爐。
  • 大膠南樓市曲折史與裡程碑
    膠南直接劃歸青島西海岸新區之後,獲得大發展,引人注目,在最近幾年的時間裡,甚至成為整個西海岸房地產供應的主體。 尤其是圍繞著小珠山、鐵橛山、大珠山之間的大片土地,以縣城的完整配套為依託,得益於西海岸新區向西的迅猛擴展,在這些年裡得到了長足發展。
  • 9月青島哪裡的房子有潛力?看黃島膠南老城區房價走勢
    青島9月的房價也已經新鮮出爐。據房天下研究院發布,青島9月二手房參考均價24157元/平,環比8月上漲13.54%,同比去年同期上漲2.87%。其中黃島膠南老城區9月二手房參考均價11338元/平,環比8月上漲0.07%。
  • 青島行政區劃調整暢想,升格直轄市、外擴內合是否可能?
    青島行政區劃調整暢想青島成為直轄市的可能性?此外,青島直轄的話,半島地區必然要合併到青島,否則山東就分成不連續的兩段了,但是半島都划走了,山東經濟大市前三名去掉倆,損傷太大。做大青島,合併市縣設想還是把日照市區劃給青島。
  • 老四方的時光與煙火,有一半藏在這裡
    每當提起,老青島人總能侃侃而談,如今這個已經消失許久的名字還是會勾起許多人的記憶。這裡就是老四方,在這裡總有一條路讓你回憶起過去,總有一碗拉麵溫暖你的胃。四方劇院曾經是周邊居民聽戲、看電影的唯一娛樂場所,也是老四方一段抹不掉的印跡
  • 青島除了老四方四大拉麵,麥向齋也是不二選擇,排隊的人從未停過
    青島除了老四方四大拉麵,麥向齋也是不二選擇,排隊的人從未停過青島本地有名的拉麵就是黃湯拉麵了,上學的時候一直吃的是虎山路的胖胖家拉麵,那會還很便宜。之後就相繼了解了一些當地好吃老四方的四大拉麵,比如說鑫源鑫順平安和鑫明,這四家我都去試吃過。
  • 區劃調整促人口增加,青島:2020年將成山東首個特大城市
    山東省17地市中,城區人口最多的兩個市是濟南和青島。視覺中國 資料青島市委機關報《青島日報》12月10日發布的文章《40年,青島人口規模向特大城市邁進》稱,「2017年末,青島常住人口為929.0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