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綠色生態引「萬鳥歸巢」

2020-12-25 張掖日報

甘肅張掖網訊 張掖地處河西走廊腹地,由於地處中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上遊,轄區內河道縱橫,溼地遍布,是我國候鳥三大遷徙線路西部路線的中段地帶,每年有數十萬隻候鳥從這裡遷徙過境。

陽春三月,黑河解凍,萬物復甦,草長鶯飛。大批候鳥從南方翩然而至,在張掖停留棲息。金秋十月,穀物成熟,澄空流雲,大地披金。由天鵝、大雁、白鷺等各種候鳥組成的「旅遊團隊」,分期分批抵達張掖,與張掖繁育的黑鸛、黑翅紅腳鷸等鳥類會合,使這裡變成萬鳥盤空的「候鳥天堂」。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全國數量已不足兩千隻,但在張掖就有五百多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玉帶海雕、遺鷗等珍稀鳥類,也在張掖安家落戶。這裡有豐盛的美食,足夠它們補充遷徙中消耗的體力;這裡有適宜的氣候,便利於它們築巢育雛;這裡更有善良的人民,視它們為人類的夥伴。從黑河溼地到祁連雪山,到處都有它們美麗的身影。它們或凌空飛翔,或交頸而眠,有時從水庫飛臨黑河嬉戲覓食,有時又從黑河飛往沙漠沐浴陽光,千鳴百囀,嘆為觀止。

隨著生態環保意識的逐步增強,善待鳥類,和諧共處,己成為張掖市民共識。張掖人愛鳥,像親人一樣善待這些特殊的「家人」,與它們共享這片藍天弱水,在張掖實現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夢」。(撰稿/攝影 張玉林)

相關焦點

  • 美文欣賞|何建明:萬鳥歸巢
    前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發作協副主席何建明的散文《萬鳥歸巢》,講述了作者探訪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三林村的所思所感。從普通的江南水鄉到萬鳥棲息的生態天堂,箇中故事且聽作者為您娓娓道來……萬鳥歸巢文 | 何建明提起鷺鳥,我這樣一個土生土長的江南人並不陌生。但數萬隻鷺鳥一起朝出晚歸,如此浩大的陣勢還真沒有現場目睹過。
  • 「百鳥歸巢」:以綠色為底色 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早上遊客可以在這裡抓魚,觀賞天湖生態、鷺鳥,中午遊客可以品嘗肇慶特產文慶鯉,吃完飯可以去欣賞玫瑰花,還有七彩滑道、草皮滑道、恐龍展、油紙傘,下午五、六點時,可以觀賞幾萬隻鷺鳥,百鳥歸巢,在天湖中間有一道浮橋,走到水中央可以近距離欣賞鷺鳥,用一部手機就可以拍出很美的鏡頭。
  • 萬鳥歸巢金張掖文/張玉林
    張掖地處河西走廊腹地,自古以來就是連通中原與西域的交通要塞。這裡分布著全世界除海洋之外的所有地貌景觀,是寰宇不可多得的旅遊勝地。七彩丹霞、祁連雪山、大漠孤煙、戈壁溼地……人間勝景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人走進張掖,了解張掖。 「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認江南。」
  • 萬鳥歸巢(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紀實)
    何建明《萬鳥歸巢》講述作者探訪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三林村的所思所感,當地與白鷺為鄰的良好生態環境與美麗鄉村建設,是江南水鄉發展的一個縮影。熊鶯《贛榆:樓船幾時回》寫贛榆、寫徐福,更寫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故事。黃道偉《你微笑著走了——追憶黃文秀同志》深情緬懷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這位時代楷模。董茂慧《粉皮子》從客家尋常吃食粉皮子切入,通過不同時代的兩頓飯,寫出了一個普通農村家庭生活的變遷。
  • 日落黃昏 萬鳥歸巢
    這原本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最近一兩年卻突然爆紅,吸引了本地村民和外地遊客競相登門訪問,原因是村後一片竹林聚集了成千上萬隻鷺鳥,而且,由於當地村長帶領村民傾力保護鳥類,鷺鳥漸漸越聚越多,不管是清晨微熹初露,還是傍晚落霞漫天,半空中萬鳥盤旋,蔚為壯觀,可與聞名全國的新會小鳥天堂媲美,以至於人們稱之為「江門又一個小鳥天堂」。為什麼有這麼多鷺鳥在高圍村安家?高圍村村長村民如何保護鳥類?
  • 百鳥歸巢
    一個員外得到了蘇軾的真跡《百鳥歸巢圖》,覺得上面少了一首好詩,未免美中不足;於是,力邀倫文敘題詩。倫文敘也不推辭,大筆一揮。  鳳凰何少鳥何多,啄盡人間千萬石。  這兩句一出,員外一掃愁雲,喜出望外。  句讀解讀:詩中的第二句不能讀成「三、四、五、六、七、八隻」,而應該讀成  三四、五六、七八隻。
  • 「一園三帶」厚植張掖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生態底色
    時至盛夏,沐浴在張掖清晨的陽光裡,一眼就能看到與藍天相接的祁連山皚皚雪峰。作為張掖人民「母親河」的黑河,一帶碧波潺潺向前,兩岸楊柳迎風、良田萬傾。「半城蘆葦半城塔影」環繞中的甘州古城,因水而更添靈韻,因綠而生機勃發。新城區外的萬畝荒灘和一處處廢棄沙石料場,不經意間已變成了胡楊林、長青樹林、彩葉風景樹林。
  • 鳥歸巢太美了……
    考洲洋 水域面積29.7平方公裡 其中灘涂面積2.06萬畝 惠州的「城市之腎」 2014年惠東啟動考洲洋清理整治工作 惠東在考洲洋大規模種植紅樹林
  • 百鳥歸巢!大朗最「鳥」的餐廳!信天遊一周年店慶!免費送「鳥」啦!
    百鳥歸巢! 信天遊(大朗店) 一周年店慶!免費吃「鳥」!你來我就送!下面跟著小編一起探一探這一鍋 「百鳥歸巢」!(高清無碼,看了千萬不要流口水~!)加入秘制的高湯和「百鳥醬」!(整鍋「百鳥歸巢」的精華所在)
  • 安徽來安縣池杉林驚現萬鳥歸巢(多圖)
    滁州池杉林,驚現萬鳥歸巢入冬後,在位於滁州來安雷官和南京六合程橋交界處的池杉湖溼地公園,這樣動人的畫面日日可見。 清晨的池杉林,靜謐而祥和,各種鳥類的叫聲仿佛是生命之歌。數萬候鳥來越冬千畝池杉林「爆紅」網絡最近,在市民及周邊遊客的微信朋友圈裡,池杉湖成為一個新晉「網紅地」。「我跑遍全國各地,到處拍鳥。像池杉湖這樣風景獨特,生態保護非常好的地方,難得一見。這裡有大片生長在湖泊中的池杉林,還有野鴨、大雁、夜鷺、牛背鷺和白鷺等鳥類。每到秋冬之際,數萬隻鸕鷀從北方飛來過冬,十分壯觀。」資深「攝鳥人」周強說。
  • 觀黃河入海 賞萬鳥歸巢
    談起鳥類,朱工有說不完的話題,確實,在黃河口生態旅遊區做了20多年科研工作的朱工也最有發言權。黃河口生態旅遊區擁有暖溫帶保存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的溼地生態系統,被稱為「鳥的天堂」,每年在這裡越冬、繁殖、棲息的鳥類達600餘萬隻,也被譽為「鳥類的國際機場」。
  • 嶺南寫真:廣東廣寧「百鳥歸巢」大屋村
    中新社肇慶九月五日電 題:廣東廣寧「百鳥歸巢」大屋村  作者 黃耀輝 蘇連運  廣東廣寧縣北市鎮大屋村始建於一七八八年,至今已有二百一十七年的歷史。村中「百鳥歸巢」的大屋,集清朝南北民居建築之精華,顯得格外顯眼。  仁善裡客家大屋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門。
  • 定海啟動引鳥工程建設 歸來吧,「神話之鳥」!
    「今年鳥島的鳥少了,我們在建引鳥工程,讓鳥再回來! 」五峙山列島鳥類管理員、被稱為鳥島「島主」的王忠德,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燕鷗沒了!被象山引走了?近年,為了保護鳥,王忠德不留情面,拒絕人們上島,包括妻子和孩子,中央電視臺的記者也僅在島上呆了20分鐘後被「趕」了回去。  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鳥兒一年年增加,近年,每年來島上的鳥兒達到1.2萬隻,品種有近50種。更令人驚喜的是,2008年,島上發現了世界瀕危鳥種——有「神話之鳥」之稱的中華鳳頭燕鷗。去年和前年,「神話之鳥」更是達到20多隻。
  • 面試官:狀元怪詩《百鳥歸巢圖》有幾隻鳥?博士計算了一下被錄用
    最後面試官拿出一幅畫出了一道題,這幅畫是宋代蘇軾畫的《百鳥歸巢圖》(當然不是真跡)。然後面試官說,傳說有一位叫倫文敘的廣東狀元給這幅畫寫了一首怪詩:天生一隻又一隻,三四五六七八隻。鳳凰何少鳥何多,啄盡人間千萬石。面試官的問題就是:狀元怪詩《百鳥歸巢圖》有幾隻鳥?不能數,限時1分鐘回答。
  • 博白老虎頭水庫上演「百鳥歸巢」大片
    &nbsp&nbsp&nbsp&nbsp生態環境美,村民愛島護鳥&nbsp&nbsp&nbsp&nbsp——博白老虎頭水庫上演「百鳥歸巢」大片&nbsp&nbsp&nbsp
  • 全城最抵食的百鳥歸巢,冬天就該這樣食
    金水灣優惠期內特推出超值套餐:足夠四人食用的百鳥歸巢套餐,居然僅售198,絕對抵到你吳信啊!!除左個百鳥歸巢,呢度的燒肉亦都好吳錯,系呢度的大廚每日新鮮燒制,絕對新鮮。每一件的燒肉都層次分明,肥肉同瘦肉之間的比例分配得恰到好處,食慾馬上激增。
  • 甘肅張掖薦絲路美景 謀擴「朋友圈」促綠色經濟
    甘肅張掖薦絲路美景 謀擴「朋友圈」促綠色經濟 2020-07-01 21:43:59 (資料圖) 楊豔敏 攝   中新網蘭州7月1日電 (史靜靜 楊豔敏)「張掖古有『塞上江南』美譽,擁有祁連山和黑河溼地兩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穿境而過,入選『十佳最具綠色投資價值城市』,具有獨特優美的自然生態魅力……」1日,甘肅張掖市委書記楊維俊向各地客商薦美景,推優勢。
  • 張掖:黑河生態公園美如畫
    8月12日,張掖黑河生態公園,朝霞染碧水,晨曦映城市,清晨的生態公園鳥語花香,美麗如畫。近年來,張掖市牢牢抓住「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這條主線,一張藍圖繪到底,持續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與經濟同促共贏的黑河生態區。
  • 廣州美食節熱度不減 特色菜「百鳥歸巢」一個多鍾就賣斷貨
    廣州美食節熱度不減 特色菜「百鳥歸巢」一個多鍾就賣斷貨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謝源源  2019-11-27 2019廣州國際美食節進行到第五天
  • 百鳥歸巢魚翔淺底,華陽湖「試驗田」生機盎然
    這是華陽湖溼地裡百鳥歸巢的景象。華陽湖成了鳥的天堂溼地「主人」陸續「回家」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新種的紅樹林「滿月」了,麻湧種在另一邊河湧上的一批紅樹林也5歲了。它們是我市溼地植被恢復工程的「試驗田」,在5歲的紅樹林四周,曾經離開的鳥類魚類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