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五月榴花照眼明

2020-12-12 燕趙都市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

——唐·韓愈《題榴花》

石榴的長相,便不似中原產物。

黃河文明孕育的果實,天然帶著敦厚中正的屬性,諸如桃李梅杏棗梨,一核一肉,簡單幹脆,果腹解渴也便(biàn)宜。

石榴籽實濃密,又奇在「千房同膜,千子如一」,且顏色冶豔,瑩透透,亮晶晶,紅玉瑪瑙般千堆萬重(有一種名貴紅寶石就叫「石榴米」),像阿里巴巴山洞藏了異域美人,面紗輕掩,眉心一點嫣紅……

縱然學術有爭議,石榴由西域傳至長安,古籍諸多記載。晉代張華《博物志》:「漢張騫出使西域,得塗林安石國榴種以歸,故名安石榴。」安石國(亦有稱安國、石國)大抵在今天伊朗附近,說它是西域物產,亦不為過。

石榴花開在夏季,故農曆五月又稱「榴月」。

《博異記》載一故事。天寶年間,崔元徽春夜遇女伴十餘人,有楊氏、陶氏、李氏等,又有紅衣者,姓石名阿措。其間,來一位封十八姨,諸人皆歌酒以待。十八姨「性頗輕佻」,打翻酒盞汙染阿措紅衣,阿措怒道「諸人即奉求,吾不奉畏耳」,拂衣而起。原來,封家姨乃風神,桃李開花皆依賴,阿措為石榴,夏季乃綻,故不懼春風。

石榴花有大紅、粉紅、黃、白四色,《瓶史》曰「浴榴宜豔色婢」,因花色鮮豔,能降服同好,只有「紫薇」「木槿」等濃烈花色才配與她為婢。唐代韓愈寫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一片亮烈新鮮,讀來心情愉悅。此詩寫與好友張十一,後兩句「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其時,兩人同被貶謫,詩人以「花開寂寞,無人來賞」暗喻懷才不遇,是有委屈和不滿情緒的,花之濃烈襯人之落寞,蕭瑟欲重。

紅石榴花,似火苗燃燒,古人亦稱「榴火」,「紅杏交榴火」「兩株榴火發詩愁」「榴火帝城春」「榴花開欲燃」……詩詞比比皆是。我喜愛的黃梅戲《秋》,巧用「榴火」道具,映襯琴與覺民青春蓬勃的愛情「五月榴花紅似火」「點燃千枝小紅燭,照亮一條愛情河」,含蓄表達翠環內心的情感奔湧「榴林深處情如火,撥動心湖起微波」,更燃起覺新反抗腐朽、堅定希望的決心勇氣「願人間處處燃榴火,叢叢簇簇開滿坡」……

榴花如火,美麗熱烈,與女子素有機緣。

簪發有它。溫庭筠寫「海榴開似火」「花宜插鬢紅」,紅花黑髮,好看得緊;杜牧寫「一朵佳人玉釵上,只疑燒卻翠雲鬟」,擔心榴花會燒掉姑娘秀髮。《宋史五行志》,有誣告孝順媳婦殺了婆婆,「婦不能自明」,囑咐行刑者把鬢上榴花插入石縫,若存活可證冤屈,「後果生」。火是嚴正象徵,打鬼驅邪的鐘馗,頭上也簪了石榴花,端午五毒盡出,「鬼判官」力護百姓,兼做了「毒判官」。

染衣有它。蔣一葵《燕京五月歌》:「石榴花發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雲。千門萬戶買不盡,剩將女兒染紅裙」。古人染布多用花草,《唐六典》「染大抵以草木而成,有以花葉,有以莖實,有以根皮」,石榴花與石榴皮皆可染色,成品卻不是詩裡吟詠的「紅色」,花、皮煮熟皆泛黃,是經典「秋香色」的底料。

制脂有它。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十五》:「燕脂有四種……一種以山榴花汁作成」。《北戶錄》鄭虔雲「石榴堪作胭脂,睿宗女代國公主常為之」,公主愛用石榴製作胭脂,丟棄的籽實竟然在皇宮裡長成了一片樹林。

裁裙有它。英雄難過美人關,便說他「拜倒在石榴裙下」。唐人盛行的「石榴裙」,本來取石榴花嬌紅豐潤之色澤,然而石榴開花,皺巴巴的花瓣衝破束縛、縐紗般舒展鋪張的自在,又貼合了唐代奔放自由的民風,輝映了唐女飽滿濃烈的風採。周昉《簪花仕女圖》、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均有「石榴裙」樣本;唐詩中亦多「石榴裙」詩句,李白「移舟木蘭棹,行酒石榴裙」、白居易「眉欺楊柳葉,裙妒石榴花」、杜審言「桃花馬上石榴裙」、萬楚「紅裙妒殺石榴花」……俱是美人風情。女皇武則天,感業寺為尼,寫下「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傾訴對李治的思念。一直到明清,石榴裙依然是女子心頭好,《紅樓夢》六十二回,題目叫「呆香菱情解石榴裙」,香菱鬥草弄汙裙子,寶玉惋嘆「可惜這石榴紅綾最不經染」,又是寶琴特意帶來的衣料,連忙拿了襲人的紅裙,替香菱解圍。

農曆八月,石榴成熟,正是「試剖紫金碗,滿堆紅玉珠」的好品相。

古人喜歡籽粒豐厚的彩頭,常把石榴擺在新嫁娘的几案,寓「榴生百子」。《北史·魏收傳》,安德王高延宗,納李祖收女兒為妃,文宣帝高洋赴李家宴,妃母宋氏「薦二石榴於帝前」,問諸人莫知其意,魏收曰:「石榴房中多子,王新婚,妃母欲子孫眾多。」帝大喜。明代王穀祥《題石榴》詩云:「榴房拆錦囊,珊瑚何齒齒。試展畫圖看,憑將頌多子。」

石榴味美,吃它卻不是省心的事兒,汪曾祺先生說「吃得一嘴籽兒,而吮不出多少味道,真是『所得不償勞』」,正是我的心裡話。

然而世間的風雅,不就是只等閒下來、靜下來、耐下心來,慢條斯理,才得其中況味嘛。賞榴花、吃榴果,皆然。

(王豔/文 刊於《燕趙都市報》2019年7月19日15版)

相關焦點

  • 聞喜縣文旅局舉辦《五月榴花照眼明——端午詩詞特展》線上展覽
    【文旅要聞】聞喜縣文化和旅遊局舉辦《五月榴花照眼明——端午詩詞特展》線上展覽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今年的端午節,聞喜縣舉行了由縣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縣圖書館承辦的《五月榴花照眼明——端午詩詞特展》線上展覽呈現給廣大讀者。
  • 「五月榴花照眼明」,詩詞典故照過個人悲慨與時代盛衰
    榴花開於仲夏,即農曆五月,因此五月又雅稱「榴月」。榴花多為紅色,燦若明霞,絢爛之極,有如美人。相傳,楊貴妃曾在驪山遍種石榴。五月榴花照眼明石榴原產波斯(今伊朗)一帶,西漢時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晉代張華《博物志》載曰:「漢張騫出使西域,得塗林安石國榴種以歸,故名安石榴。」故有詩云:「何年安石國,萬裡貢榴花。迢遞河源道,因依漢使槎。」張騫從西域引入石榴後,當時在長安上林苑、驪山溫泉宮皆有種植。西晉時,石榴賦大興。潘嶽曾作《安石榴賦》,並贊其為「天下之奇樹,九州之名果」。
  • 散文薈 | 武劍英:五月榴花照眼明
    五月榴花照眼明武劍英「五月榴花照眼明」,一個「照」字,一個「明」字,而境界全出。就因為這草木葳蕤的五月,在染了蠟似的萬綠叢中一點鋥亮的紅,照亮了我的眼睛,而讓我看到了它,那日清晨,像往常一樣在林蔭小道上散步,聽鳥鳴,看花草,給爬滿牆的開得轟轟烈烈的薔薇拍照。忽地發現這抹紅,就像久別重逢的朋友,我欣喜的立馬駐足細看。它讓我想到了老家的那棵飽經風霜的石榴樹。
  • 「五月榴花照眼明」,石榴照過每一個人的悲歡和時代盛衰
    榴花開於仲夏,即農曆五月,因此五月又雅稱「榴月」。榴花多為紅色,燦若明霞,絢爛之極,有如美人。相傳,楊貴妃曾在驪山遍種石榴。「鳳凰山下榴花發,一杯香露融春雪」,榴花,開在宋詞的仲夏裡,如一闋清麗的詞章,輕輕舒捲,靜靜綻放。
  • 「網絡中國節·端午」靜海區圖書館「五月榴花照眼明」端午節詩詞展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的意思是農曆五月的第一個五日,即「五月初五」。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天中節等等,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有關端午節的民間風俗,歷史上的記載很多。
  • 來自五月的詩——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五月,早已春光旖人,暖風蕩漾。既沒有剛入春時的料峭之寒,也沒有盛夏時的炎炎浮躁與慵懶。溫和而不疏淡,熱烈但不拘束,天空沉靜,草木欣然。在這淺夏裡,到處都是濃綠,陽光格外的明媚清新溫暖,是一朵鮮豔的太陽花綻放在五月的天空裡,盛開成淡淡的金黃,霞披在萬物枝枝蔓蔓重巒疊嶂綠葉間。
  •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流坡塢鎮中學民主生活會側記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流坡塢鎮中學教職工民主生活會側記5月是一個美麗季節,「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在今年這個不平凡的日子裡,我們迎來了疫情後的復學——自5月10日,九年級學生復學以來,至五月中旬後,八年級和七年級的學子們也陸續復學,近一個月的時間裡,流坡塢中學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教學活動有序展開,廣大師生信心百倍,全身心投入的日常教學中。
  •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紅豔似火,十二首榴花詩詞欣賞
    「濃綠萬枝紅一點」— 五月初夏,群芳褪去,石榴花開。榴花,即石榴花,紅豔似火,綠蔭之中,燃起一片火紅,燦若煙霞,絢爛之極。「風翻一樹火」(唐·元稹)—榴花常被喻為燈火,故榴花也被稱為「榴火」,而農曆五月,也有「榴月」之名。石榴花的花語為:成熟的美麗 、富貴和子孫滿堂。
  • 芒種 || 梅天風雨涼,榴花照眼明
    部分地區進入黃梅雨季,新月天如水,雨滴山如眉,榴花照眼明▲ 榴花盛開在五月,所以五月也被稱為「榴月」。榴花的花神,也變成了民間避邪除災的神仙鍾馗。01芒種三候蛙鳴庭草,田畦農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
  • 在這五月榴花照眼明的炎炎夏日,推薦本小清新的書《詩經沉香》
    在這「五月榴花照眼明」的炎炎夏日。吳梅影女士新著《詩經沉香》拿在手中,一位書友贊道:「封面的淡雅如春水初生,清凌凌的,卻俏生生的,就是那麼直撲心懷。」
  • May |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而五月已至。「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抬頭樹木已是鬱鬱蔥蔥,顏色越發綠得發亮,倒影下的午後,風吹著正好入眠。雲海翻湧如畫,晚霞燦爛。鳥雀聲聲,籬笆和路旁,爬滿了盛開的薔薇。每年一到五月,心裡便生出一種期待,仿佛就是一夜之間,隨著暖烘烘的日光,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日子和萬物都變得茂盛起來。忙.
  • 五月綠蔭芳樹合 榴花似火一時開
    唐代大詩人韓愈有一首詩「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而宋代的王禹偁,一首《詠石榴花》,不僅描寫了石榴花的優美,也道出了石榴的來源:「王母庭中親見栽,張騫偷得下天來。誰家巧婦殘針線,一撮生紅熨不開。」石榴原產於伊朗,據傳是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來的。
  • 五月你好!走進初夏,在詩詞裡開出絢爛的花!(喜歡請收藏)
    五月你好!親愛的五月期盼你很久了,遙想往年你身穿夏衣腳尖輕點掠過清風大海,把新綠灑滿人間。「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滿是鳥語花香。今年的五月期盼的著實有些漫長,盼望著,盼望著,迎來了水流潺潺,天鵝在湖中展翅輕舞,鮮花比以往更加鮮豔。
  • 五月的精靈——石榴花開
    生活中人們給每個月都定了月花,五月的月花就是石榴花,石榴花是五月的精靈,五月的寵兒。我喜歡石榴,不是因為它的果,而是因為它的花,它那無可形容的紅,豔麗而不俗氣。它的紅總讓我想起點燃了蠟燭的紅燈籠,或者浸染在水裡的紅綢緞,紅的潤澤,紅得耀眼,又紅的不刺目。除了石榴花,好象沒有見到過還有哪種紅色有這種靚麗。
  • 悠然五月,都見過石榴花兒紅似火,今天帶你看白色石榴花
    哈哈~也有唐代大詩人韓愈的《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榴花兒自顧自的在院前熱情開著,奔放灑脫。每次路過它時看上一眼,感覺心情都好了~大多數人都只知石榴花是紅色的吧?
  • 五月榴花開得鮮豔,韓愈卻想到懷才不遇,寫下一首內涵豐富的詩
    五月裡石榴花開了,紅豔似火,耀眼奪目,隱約還可見一個個小小的石榴果實結於樹枝之間。可惜的是,這麼好的花卻無人來觀賞。唐代大文學家詩韓愈,一次偶然到朋友的院子去,看見了這樣一顆花開正豔的石榴樹,寫了一首著名的詠石榴花的詩:題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