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文化」民族特色傳統教育活動 讓朝鮮族民俗手工藝文化在...

2020-12-11 中國日報網

中國朝鮮族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孕育了燦爛輝煌的民俗文化,而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龍井市作為朝鮮族民俗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區,一直不斷傳承發揚朝鮮族民俗文化,近日,吉林省龍井市開展「感受民俗、傳承文化」民族特色傳統教育活動。

此次活動,龍井市邀請到專業朝鮮族民俗手工藝老師為本地手工藝人和部分居民傳授朝鮮族民俗手工藝品的編織技巧和文化內涵。現場,老師耐心講解編織的基本常識、技巧和手工藝文化的歷史脈絡,語言生動,簡單明了。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大家相互探討與交流,彼此增進了友誼,放鬆了心情,愉悅了身心。

近年來,吉林省龍井市朝鮮族民俗手工藝人立足市場,傳承創新,在前人工藝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工藝程序和手工技藝及品種開發,使此項工藝得以傳承至今。隨著社會的發展,朝鮮族民俗手工藝品市場前景看好,是創收致富的好項目,其產品遠銷韓國、日本等東亞國家和國內沿海地區,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吉林省龍井市朝鮮族民俗文化資源豐富,龍鼓舞、象帽舞、背架舞、長鼓舞等十幾種民間舞蹈廣為流傳,既展示著古老的民俗風韻,又洋溢著龍井人對現實美好生活的無比熱愛。豐富多彩的生活習俗,喜慶的婚俗、感人至深的花甲宴、愛意濃濃的抓周、激烈隆重而又古風淳樸的民俗體育活動傳承至今;風味獨特的朝鮮族冷麵、打糕、泡菜等幾十種朝鮮族美食美名遠播;獨特優美的民謠、傳統的歌舞、特色的民居、亮麗的服飾,都滲透著朝鮮族濃厚的文化底蘊。

(中國日報吉林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省督查室調研朝鮮族村落民俗文化保護傳承工作
    日前,河北省政府督查室副主任孟慶平一行赴北戴河新區,調研河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建議提案《關於保護秦皇島市朝鮮族民俗文化的建議》承辦落實情況,要求省市各相關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特色民俗文化保護傳承工作,深入把握歷史文脈、傳承民族精神內涵,協調聯動、創新思維、創新工作,做好朝鮮族村落民俗文化保護傳承工作
  • 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加大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讓文化成為凝聚民心的力量」——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加大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新華社長春8月22日電(記者 高春霄 宗巍)近年來,延邊州在挖掘民俗資源、傳承和發揚民族文化的同時,不斷發揮文化的紐帶作用,搭建起一座各民族團結進步的橋梁。
  • 將朝鮮族民俗文化自然融入幼兒課程
    如何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幼兒園課程體系,讓孩子們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和了解,是學前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較為關注的問題。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朝鮮族幼兒園,將朝鮮族民俗傳統文化教育與幼兒園課程加以融合,對如何把民俗文化作為園本課程資源進行開發作了探索。民俗遊戲與體育課程融合蒙臺梭利認為,從出生到5歲是幼兒動作發展的敏感期。
  • 中國朝鮮族民俗園:民俗文化盡收 民族風情盡賞
    載歌載舞據中國朝鮮族民俗園相關負責人介紹,到延邊遊玩,一定要到中國朝鮮族民俗園逛逛,這裡完整地集聚了朝鮮族民俗文化要素,可以將朝鮮族民族風情盡收眼底。製作打糕中國朝鮮族民俗園佔地面積 9.4公頃,建築面積6145平方米,總投資2.1億元,共有5個功能區,分別為傳統文化展示區
  • 中國朝鮮族民俗園:民俗文化盡收 民族風情盡賞
    8月21日,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小營鎮理化村的中國朝鮮族民俗園內,身著盛裝的居民們跳起歡快的朝鮮族舞蹈,遊客穿上朝鮮族服裝參與其中,學起曼妙的舞姿,共度美好時光。據中國朝鮮族民俗園相關負責人介紹,到延邊遊玩,一定要到中國朝鮮族民俗園逛逛,這裡完整地集聚了朝鮮族民俗文化要素,可以將朝鮮族民族風情盡收眼底。
  • 第二十六屆大連市朝鮮族民俗文化藝術節成功舉辦!
    啟航新時代·濱城阿里郎」第二十六屆大連市朝鮮族民俗文化藝術節於2020年9月26日在海昌東方水城聖馬可廣場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大連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大連市民族和宗教事務局主辦,大連市朝鮮族文化藝術館承辦。
  • 中國朝鮮族民俗園:載歌載舞 盡顯傳統文化要素
    中國朝鮮族民俗園完整地集聚了朝鮮族民俗文化要素。據了解,中國朝鮮族民俗園位於延吉市小營鎮理化村,佔地面積 9.4公頃,建築面積6145㎡,總投資2.1億元,共有5個功能區,分別為:傳統文化展示區、傳統體育演藝區、百年老宅體驗區、民俗活動體驗中心和傳統飲食體驗區。
  • 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服飾文化,它與民俗
    民族服飾的民俗意義說明服飾的形式與觀念存在於某一民族的社會風俗中。服飾本身既直接反映著物質民俗,如服裝構成、穿著配套都有一定的民俗約定性與規範性而且世代傳承;同時服飾又是精神民俗,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的各種願望和情感,如巫祝、厭勝、喜喪及貴賤等。
  • 武陵山鄉教育扶貧見聞:傳承民族特色文化從娃娃抓起
    張燕 攝中新網重慶12月19日電 題:武陵山鄉教育扶貧見聞:傳承民族特色文化從娃娃抓起作者 張燕 馬佳欣冬令時節,海拔1200多米的武陵山區都督鄉漫山銀裝素裹,霧凇奇景美不勝收。坐落在這裡的都督鄉中心學校,因學生人人會演奏葫蘆絲而遠近聞名。
  • 中國朝鮮族民俗園盡收民俗文化要素
    來到延邊遊玩,如何能將朝鮮族各種民俗「一網打盡」呢?那您就得到中國朝鮮族民俗園了,因為它完整地集聚了朝鮮族民俗文化要素。8月21日,2020「V遊延邊 發現精彩——凝心聚力正當時 延邊奮進新時代」採訪採風活動成員走進中國朝鮮族民俗園一飽眼福。
  • 中國朝鮮族民俗園民俗盡收民俗文化要素
    來源:吉網來到延邊遊玩,如何能將朝鮮族各種民俗「一網打盡」呢?那您就得到中國朝鮮族民俗園了,因為它完整地集聚了朝鮮族民俗文化要素。8月21日,2020「V遊延邊 發現精彩——凝心聚力正當時 延邊奮進新時代」採訪採風活動成員走進中國朝鮮族民俗園一飽眼福。
  • 走進寬甸三道河,品原汁原味朝鮮族民俗文化
    寬甸滿族自治縣下露河朝鮮族鄉通江村三道河是一個太極圖形的小山村,這裡是我國朝鮮族傳統文化和民俗風情保存最完整的村落之一,亦是丹東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村民至今仍保持著載歌載舞、尊老重教、講究整潔的優良傳統和風俗習慣。
  • 「十四五」教育發展論談9-蔣美勤:弘揚民俗文化 彰顯品牌特色
    在60多年的辦園歷程中,南幼始終深入貫徹《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己任,秉承「童蒙養正——正心·正德·正見·正行」的辦園理念,始終堅定地走「幼兒園民俗文化教育辦園特色」之路,致力於辦一所「傳承文化涵養道德」的品質園。在辦園理念的引領下,幼兒園以前瞻的預見、敏銳的洞察,成功探索構建了園本課程《幼兒園民俗文化教育課程》,並在傳承中不斷推進。
  • 民俗文化牆展現朝鮮族風情
    民俗文化牆展現朝鮮族風情 如果您來到大明鎮團結村,立刻就會被頗具民族特色的兩側文化牆上的圖案深深吸引,牆上生動描繪了朝鮮族群眾打年糕、跳象帽舞、壓蹺蹺板等特色文化生活的場景,將朝鮮族群眾熱愛生活、多才多藝
  • 和龍市召開中國朝鮮族節日民俗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學術研討會
    和龍市召開中國朝鮮族節日民俗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學術研討會 2020-09-29 10: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原來這就是朝鮮族獨特文化魅力的奧秘
    數碼柱三面粘貼著6600張朝鮮族農樂舞和民俗照片,這6600張照片又分別拼成三張民族風情濃鬱的舞蹈大圖片。  數碼柱正面,利用28個顯示屏構成的超大型屏幕,隨著朝鮮族民樂的響起,長鼓舞、蕩鞦韆、傳統服裝、飾品、飲食等畫面一齊翩然而至,令人心生嚮往。
  • 這些全國農村特色民俗文化與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大家知道多少呢?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有五千年的文明傳承,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村的文化也經歷漫長的積累,留下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民俗又稱民間文化,是指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群體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並世代相傳、較為穩定的文化事項,可以簡單概括為民間流行的風尚、習俗,我們一起了解下中國農村和少數民族的特色風俗文化吧。
  • 享民俗、嘗美食……相約中國朝鮮族民俗園,赴一場文化之旅!
    端午假期來延吉感受朝鮮族風情去中國朝鮮族民俗園暢享文化之旅端午節期間開放時間 、鞦韆、跳板、傳統樂器、手工藝製品(鬼怪工坊、自然工藝、韓紙工藝、傳統弓箭)、扇子製作表演類洞簫表演(洞簫協會)、傳統歌舞(故鄉藝術團)、茶道等飲食類米酒、米糕、艾蒿餅、拌飯、米腸等朝鮮族傳統美食
  • 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節目項目」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以及《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等相關文件要求,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
  • 15、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的根
    中原民俗文化不僅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習俗,日常社會交往方面的通禮習俗,生育、婚喪等的人生禮俗,春節、元宵等歲時節慶習俗,而且包括作息起居、生產勞動、工商貿易、民間節會、民間工藝、民間藝術等各個方面的習俗風尚。  王全營(省社科院研究員):自從有了人類活動,就有了民俗。中原是夏商兩代和西周時期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