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甸滿族自治縣下露河朝鮮族鄉通江村三道河是一個太極圖形的小山村,這裡是我國朝鮮族傳統文化和民俗風情保存最完整的村落之一,亦是丹東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村民至今仍保持著載歌載舞、尊老重教、講究整潔的優良傳統和風俗習慣。
上世紀90年代,擔任任下露河朝鮮族鄉文化站站長的宮潤平開始收集整理相關資料,2006年,正式著手建設朝鮮族民俗博物館和民俗風情園。「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文化的融合,獨具特色的朝鮮族文化可能會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需要加以挖掘、保護,甚至是搶救。」這是宮潤平的初心。
他和女兒宮華對朝鮮族文化有著別樣的情懷。父女倆用數十年的光陰,拾遺文化碎片,創建了遼寧省唯一一座朝鮮族民俗博物館,將朝鮮族文化精髓進行延續與發展。
父女倆走訪了下露河周邊及吉林、黑龍江的朝鮮族聚居區,了解其文化習俗,收集相關民俗老物件。大到碾子、背夾子,小到銅碗、書籍等,如今博物館藏品已達2000餘件。
每年4月是村裡的培訓月,從禮儀、舞蹈、語言、朝鮮族傳統習俗到民俗村精神和文化等。宮家父女最大限度還原村民的生活常態,挖掘更深更遠的文化特點,加以藝術感和儀式感。朝鮮族傳統紡線、織布、打草鞋、舂米、做打糕、壓榆樹面的場景,還有朝鮮族舞蹈、蕩鞦韆、跳板及篝火晚會等民俗活動都得以再現。
現在,這裡已成為中國朝鮮族文化遺產的重要保護傳承基地,並申報了多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來往的人們圍著篝火舞蹈,品著朝鮮族美食,甚至在一器一物間都能體會到朝鮮族傳統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