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科學保護現有生態「活化石」資源,2020年4月,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坪山管理局啟動了古樹名木健康監測項目招標工作,並於近期圓滿完成轄區內150棵古樹名木的安全與健康狀況評估工作。
(圖為樹齡370年的榕樹,位於坑梓街道沙田社區李屋中村)
古樹名木是自然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態、科學、文化和經濟等價值。據統計,坪山區目前共有各類古樹名木150棵。其中,按照古樹等級劃分,樹齡350年以上的二級古樹1棵,200年以上的三級古樹13棵,100年以上三級的古樹136棵;按照古樹樹種劃分,有榕樹55棵,樟樹35棵,龍眼26棵,荔枝10棵,水翁9棵,秋楓5棵,紅鱗蒲桃4棵,樸樹2棵,白蘭、筆管榕、人面子、杧果各1棵。各類古樹名木在6個街道均有分布,其中生長在坑梓街道辦的古樹有45棵,佔全區數量的30%,是坪山擁有最多古樹的街道。這些古樹名木大部分生長狀態相對較好,但由於自然和人為等原因,小部分古樹長勢較為衰弱,其中一棵古樹長勢瀕危。
為防止全區古樹名木因管理不到位而出現病死、枯死等問題,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坪山管理局於今年4月啟動了《坪山區2019-2020年古樹名木健康檢測及5年養護工作方案項目》招標工作,委託具有林業相關資質的單位,通過GPS衛星定位、PICUS彈性波樹木主幹空洞檢測、TRU樹木雷達根系檢測和土壤檢測等技術手段,對轄區內150棵古樹名木的生長勢、採光、土壤、周圍植被等狀況進行逐一調查、分析,分別制定了古樹名木5年養護工作方案,明確了第一年的搶救復壯措施,擬定了第二、三年的復壯及第四、五年的養護工作計劃,並將每一棵樹的基本數據及後續養護方案錄入系統形成信息檔案,為轄區古樹名木的後續養護管理工作提供指南。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坪山管理局將依據林業專家制定的5年養護和復壯方案,持續推進轄區古樹名木的日常養護和管理,實現古樹名木的有效保護,大力推進和諧、綠色、生態保護建設。
【來源: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