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區圓滿完成150棵古樹名木安全與健康狀況評估工作

2020-12-21 瀟湘晨報

為科學保護現有生態「活化石」資源,2020年4月,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坪山管理局啟動了古樹名木健康監測項目招標工作,並於近期圓滿完成轄區內150棵古樹名木的安全與健康狀況評估工作。

(圖為樹齡370年的榕樹,位於坑梓街道沙田社區李屋中村)

古樹名木是自然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態、科學、文化和經濟等價值。據統計,坪山區目前共有各類古樹名木150棵。其中,按照古樹等級劃分,樹齡350年以上的二級古樹1棵,200年以上的三級古樹13棵,100年以上三級的古樹136棵;按照古樹樹種劃分,有榕樹55棵,樟樹35棵,龍眼26棵,荔枝10棵,水翁9棵,秋楓5棵,紅鱗蒲桃4棵,樸樹2棵,白蘭、筆管榕、人面子、杧果各1棵。各類古樹名木在6個街道均有分布,其中生長在坑梓街道辦的古樹有45棵,佔全區數量的30%,是坪山擁有最多古樹的街道。這些古樹名木大部分生長狀態相對較好,但由於自然和人為等原因,小部分古樹長勢較為衰弱,其中一棵古樹長勢瀕危。

為防止全區古樹名木因管理不到位而出現病死、枯死等問題,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坪山管理局於今年4月啟動了《坪山區2019-2020年古樹名木健康檢測及5年養護工作方案項目》招標工作,委託具有林業相關資質的單位,通過GPS衛星定位、PICUS彈性波樹木主幹空洞檢測、TRU樹木雷達根系檢測和土壤檢測等技術手段,對轄區內150棵古樹名木的生長勢、採光、土壤、周圍植被等狀況進行逐一調查、分析,分別制定了古樹名木5年養護工作方案,明確了第一年的搶救復壯措施,擬定了第二、三年的復壯及第四、五年的養護工作計劃,並將每一棵樹的基本數據及後續養護方案錄入系統形成信息檔案,為轄區古樹名木的後續養護管理工作提供指南。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坪山管理局將依據林業專家制定的5年養護和復壯方案,持續推進轄區古樹名木的日常養護和管理,實現古樹名木的有效保護,大力推進和諧、綠色、生態保護建設。

【來源: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坪山為150棵古樹名木「體檢」復壯,一對一定製5年管養計劃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劉育鑾 通訊員 鄒麗娜 邱彩怡12月10日,記者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坪山管理局獲悉,該局於今年4月啟動坪山轄區古樹名木安全與健康狀況評估工作,目前,150棵古樹名木已完成了「體檢」復壯,全面摸清和掌握坪山古樹名木資源基本情況
  • 坪山150棵古樹體檢結果出來了:最高齡370歲
    近日,坪山為區域內的 150 棵古樹名木完成了一次"健康體檢"復壯,以更加科學的方式保護這群有生命力的"綠色古董"。坪山最高齡古樹已有 370 年何謂古樹名木?《城市綠化條例》中這樣定義:百年以上樹齡的樹木,稀有、珍貴樹木,具有歷史價值或者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均屬古樹名木。近日,坪山區 150 棵古樹名木"體檢報告"出爐。
  • 十堰竹山縣為630棵古樹名木發放「身份證」
    湖北日報訊(通訊員程平、杜登豔、肖豔華)6月23日,十堰市竹山縣林業局野保站工作人員在該縣城關鎮南門村五福堂、潘口鄉小漩村水晶溝等地,為皂莢等古樹名木進行掛牌保護髮放 「身份證」。這批「身份證」按照統一規格製作,標牌上有醒目的統一編號,樹名、學名、科屬、保護等級、樹齡及管護責任單位、公布單位、日期等內容,此次根據2016年至2017年古樹名木普查結果,將對全縣範圍內共有630棵古樹名木(其中古樹群3群)實施掛牌保護。
  • 2000多棵古樹名木有了「護身符」
    據介紹,截至2015年底,珠海現存古樹名木2063棵(其中名木8株),並進行了G PS定位建檔,保護率達100%。其中,樹齡500年以上的國家一級古樹有8株,樹齡位於300-499年之間的國家二級古樹有27株,樹齡位於100-299年的國家三級古樹有2020株;8株名木中,樹齡20年左右的有4株,樹齡100年的有4株。
  • 九龍坡區35棵古樹名木戴上「護身符」 「一樹一策」復壯保護古樹名...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6日17時25分訊(通訊員 李星 袁僑偲) 1月15日,筆者在重慶九龍坡華巖寺發現,兩組工人正對寺內古樹安裝避雷針。近期,九龍坡區城市管理局啟動「一樹一策」復壯保護古樹名木工作。
  • 關山月家鄉的兩棵榕樹,都是古樹名木
    儘管歷經千百年的風風雨雨,在漠陽江流域這塊沃土上,依然頑強地生長著許多古樹名木、奇花異草。根據古樹名木最新普查入檔數據,陽江市古樹名木種類共計37科80屬115種,共2512株,其中一級古樹19棵,二級古樹240棵,三級古樹2251棵,名木2棵,古樹群共計44個;有國家一級保護珍稀植物豬血木以及水松、見血封喉等;數量最多的為榕樹類。
  • 【盤點】黑河市古樹名木名錄大全
    古樹名木,是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是城市一筆無形的資產。
  • 新換二維碼「身份證」古樹名木保護在行動
    【摘要】 全市古樹名木均通過分級認定並向社會公布,均實現規範掛牌,並通過全市智慧林業平臺建立古樹名木資源動態監測管理系統
  • 6800多棵百年以上的古樹名木紮根湛江
    古樹名木是綠色的文物,活的化石,是一種不可代替和不可再生的植物資源和綠化風景資源。
  • 龍海公布699棵古樹名木名錄 白雲巖秋楓年輕800歲
    近日,專家就在無傷狀況下,測量了龍海的古樹樹齡。經測算,龍海共有699棵樹過百歲,列入古樹名木名錄,並由龍海市政府公布。最高齡的是程溪鎮和山村楓香王,有803歲,被奉為神樹,當地人添丁婚娶,都要祭拜。而最令人驚訝的是,傳說1300歲的白雲巖秋楓樹,經測算為500歲,足足年輕了800歲。而名聲大噪的九湖荔枝王,因為房屋包圍,生長受限,將樹王之位讓給了角美的另一棵荔枝樹。
  • 韶關南雄:「綠色古董」古樹名木有了新「身份證」
    古樹名木換上新「身份證」盛夏時節,為加強古樹名木的保護和管理,南雄市林業局工作人員頭頂烈日,進山入村,為當地古樹名木掛上新的「身份證」。這新的「身份證」(銘牌)採用不鏽鋼製作,由不鏽鋼彈簧套在樹幹上。彈簧具有伸縮性,可以隨著樹木的生長而自動調節,最大限度地保護樹幹不受損傷。
  • 新換二維碼「身份證」 安慶古樹名木保護在行動
    「掃一掃牌子上的二維碼,就能一目了然地獲取該古樹的信息,包括樹齡、位置、樹高、生活習性、歷史人文等,實在是太方便了!」12月8日,安慶遊客劉珏在天柱山風景區內對新更換的古樹名木保護牌讚不絕口。牌子上除了基本信息外,還增設了二維碼即新版「身份證」,這一創新舉措能讓更多遊客在遊覽過程中了解到古樹的基本情況和背後的人文歷史故事,提高市民主動保護古樹名木的意識。同樣,在望江縣雷池鄉雷港村東風文化園內,一棵200多歲的重陽木雖然歷經歲月滄桑,卻依然枝幹遒勁,濃陰匝地。
  • 景區森防站全力做好古樹名木供養工作
    泰山有18000餘株古樹名木,它們都是泰山世界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被稱為「活文物」,是自然與人文的完美結合。為進一步展示泰山世界遺產的豐富內涵,弘揚泰山知名度,提高公眾保護意識,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泰山古樹及森林保護事業,森防站結合自身資源狀況,確定以古樹供養和特殊林地認養為突破口,做好二次創業工作,目前已經會同櫻桃園、虎山管理區完成了3株古樹、1塊特殊林地的供養工作,募集揚州維邦等6家愛心企業的善款11
  • 讓古樹更「古」 讓名木更「名」
    讓古樹更「古」 讓名木更「名」 鄧良基一行來雅調研古樹名木保護工作 時間:2020
  • 銀川中山公園古樹名木有了新身份證
    5月12日,經常在銀川市中山公園散步的市民發現,公園裡有幾棵老樹換上了新的名牌,上面還貼有二維碼。就在這兩天,該公園為園區內的1棵古樹、31棵重點保護樹木換上了新的「身份證」,市民只要拿出手機輕輕一掃,就能知道古樹名木的前世今生。
  • 郎溪縣開展古樹名木修復項目驗收工作
    2021年2月3日,古樹名木保護專家組到我縣檢查驗收古樹名木修復工作,對《郎溪縣2020年古樹名木修復項目》進行檢查驗收。
  • 北京用心呵護古樹名木 換發新版「身份證」住址」精確到釐米
    為每株古樹名木換發新版「身份證」,「住址」精確到釐米4月下旬,在地壇公園亭樓琉璃間,工作人員手持一個雷射測距定位儀和一臺實時差分GPS定位裝置,對一棵古樹安裝定位裝置,儀錶盤上測出了坐標,精確到釐米——這是北京新一輪古樹名木資源調查現場。
  • 南京古樹名木再次普查「家底」
    市綠化園林局供圖南報網訊(融媒體記者 孫琳)昨天,市綠化園林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全面啟動第六次古樹名木普查,年底結束後將公布結果。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我市現有古樹名木1397棵,其中最具歷史意義的是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西北角的一株六朝松,已有1500多年歷史;樹齡最長的是溧水石湫上方村的一棵銀杏,已有1800多歲。
  • 成都哪裡古樹最多?請收下這份古樹名木分布圖
    據最新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成都共有古樹名木11000餘棵,年齡最長的已有2500餘年歷史。成都的古樹名木主要分布在哪裡?有哪些特色?成都全搜索新聞網推出新一期民生點擊——尋訪古樹,公園城市的別樣風景。記者從成都市綠化工程隊拿到了一份分布圖,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按圖索驥,前往探訪。
  • 南京市全面啟動第六次古樹名木普查
    據悉,南京市現有古樹名木1397棵,其中最具歷史意義的是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西北角的一株六朝松,已有1500多年歷史;樹齡最長的是溧水石湫上方村的一棵銀杏,已有1800多歲。根據相關規定,古樹名木每5年普查一次。通過普查可以進一步更新完善古樹名木基本信息,從而加強保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