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4 15:08圖文來源: 紫金山新聞
8月4日上午,南京市綠化園林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面啟動第六次古樹名木普查。將分四個階段進行,年底結束並向社會公布普查結果。據悉,南京市現有古樹名木1397棵,其中最具歷史意義的是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西北角的一株六朝松,已有1500多年歷史;樹齡最長的是溧水石湫上方村的一棵銀杏,已有1800多歲。
根據相關規定,古樹名木每5年普查一次。通過普查可以進一步更新完善古樹名木基本信息,從而加強保護管理。
近年來,由於南京市城市建設發展以及區劃調整,新成立江北新區和街道轄區調整、政府機構改革等因素,古樹名木主管單位,以及涉及的社區均有相應變更,導致古樹名木日常管護單位出現變化,亟需更新完善。
「普查中,通過核查保護責任單位(人)情況,可以進一步落實市、區、具體管養單位的『三級』保護管理模式。」南京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處長李銘介紹,為摸清古樹名木「家底」,及時掌握古樹名木動態,南京市為古樹名木建立了詳盡的檔案,做到一樹一檔,並且為每棵古樹名木確定責任單位,籤定養護責任狀。各區每年也會開展一到兩次古樹名木巡查,並根據需要,為有些古樹名木安裝圍欄、避雷針,以及邀請專家實地查看診斷等。
此次古樹名木的普查範圍為南京全市12區。其中主城6區普查重點是公園景區、企事業單位、歷史遺蹟周邊及綠地範圍內的古樹名木;新城6區主要普查城鎮建成區、公園景區、歷史文化名村範圍內的古樹名木。
普查對象主要是核查現有的1397棵古樹名木,以及現有古樹後續資源,包括自然狀況、管理單位變更情況、有關歷史文化信息等內容,將逐樹核對基本信息。審核符合《南京市古樹名木保護和管理辦法》規定的新增古樹名木。調查樹齡超過80年的樹木作為古樹後續資源進行存檔。調查城市現有樹齡50年以上的大樹情況,主要為具有地方特色、稀有、具有一定歷史文化、科研等價值的大樹,作為城市一級綠化指標要求的資料整理備存。
南京市綠化園林局一級調研員袁必新表示,通過新一輪全面、規範的古樹名木調查、核實、登記、鑑定、拍照、建檔、掛牌等,可準確全面掌握我市古樹名木和後續資源狀況。從而進一步挖掘園林文化特色,弘揚生態園林內涵,宣傳生態保護理念,增強全社會保護樹木和綠化意識,推動南京市「美麗古都」建設和區域綠色生態高質量發展。
新聞連結:
南京古樹名木掠影
1、六朝松
東南大學六朝松是位於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園西北角的一株圓柏,相傳為1500多年前的六朝遺物。據說當年梁武帝親手將此樹植於言苑之中,隋車滅陳之後將建康城邑宮苑全部平毀,而此樹卻倖存至今。明朝國子監就建在這株六朝松所在的南朝言苑舊址上。民國初年,在明國子監址上又建立起兩江師範學堂,成為後來國立中央大學的濫觴。因此,這株六朝松成為南朝文脈流傳千年、歷喪亂而不息的象徵。
2、東南大學墨西哥落羽杉
墨西哥落羽杉是生於墨西哥南部的一種柏科大樹,當地印第安人稱為"阿胡胡特"。在原產地高達50米,胸徑可達4米;樹幹尖削度大,基部膨大。
我國於1900年前後開始引種,首先在南京種植。現在南京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附中校園內和個別居民庭園中尚保留有百年生大樹幾株,樹高近30米,胸徑130釐米,冠幅16米。
3、中山陵音樂臺紫藤
在中山陵半圓形音樂臺的較高外緣上建有一條紫藤花架。紫藤長廊呈半圓形展開,廊架上攀援著紫藤等花木,是遊人休息納涼的佳境。一串串碩大的花穗垂掛枝頭,深深淺淺的紫色花瓣,像是一串串美麗的珠簾,開得空幽而爛漫。
4、千頭赤松
千頭赤松在中山陵園現存6株,栽植於中山陵墓道盡頭,陵門前廣場中軸線左右兩側,是目前南京市乃至華東地區最大的千頭赤松植株。這6株赤松均為人工實生嫁接苗,1980年從中山陵園苗圃移栽於此。現在這6株赤松已有近50年樹齡,樹高平均5米,冠幅約為5米,主幹約0.5米,地徑約30釐米。
5、南京大學爬山虎
南京大學北大樓建於1917年,同年爬山虎開始生長,至今已過百年。「一陣風拂過,一牆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葉聖陶先生在《爬山虎的腳》中,如此描述這種在金陵古城裡隨處可見的綠色生物。如今城市裡,爬山虎已不多見,因此,南京大學北大樓的滿牆爬山虎便更顯珍貴,2015年12月被南京市園林局命名為「南京市古樹名木」。
6、中山北路259號南京飯店主樓西雪松
雪松是世界著名的庭園觀賞樹種之一。它具有較強的防塵、減噪與殺菌能力,也適宜作工礦企業綠化樹種。雪松樹體高大,樹形優美,最適宜孤植於草坪中央、建築前庭之中心、廣場中心或主要建築物的兩旁及園門的入口等處。其主幹下部的大枝自近地面處平展,長年不枯,能形成繁茂雄偉的樹冠,此外,列植於園路的兩旁,形成甬道,亦極為壯觀。
7、中山陵靈堂平臺兩側球形龍柏
龍柏又名刺柏、紅心柏、珍珠柏等,是圓柏(檜樹)的栽培變種,龍柏長到一定高度,枝條螺旋盤曲向上生長,好像盤龍姿態,故名「龍柏」。主要產於長江流域、淮河流域,經過多年的引種,在中國山東、河南、河北等地也有龍柏的栽培。
8、中山陵櫻花園民國廊西側梅花
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9、玄武湖無刺枸骨
無刺枸骨,是冬青屬枸骨的自然變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樹種枝繁葉茂,葉形奇特,濃綠有光澤。樹冠圓整,4-5月開黃綠色小花,核果球形,初為綠色入秋成熟轉紅,滿枝累累碩果,鮮豔奪目,經冬不凋直至來年春季,經修枝整形可製作成大樹形,球形及樹狀盆景,是良好的觀果觀葉觀形的觀賞樹種。
10、玄武湖環洲月季園銀杏
銀杏出現在幾億年前,所以銀杏又有活化石的美稱。變種及品種有黃葉銀杏、塔狀銀杏、裂銀杏、垂枝銀杏、斑葉銀杏等26種。
銀杏樹生長較慢,壽命極長,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銀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後才能大量結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稱作「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含義,是樹中的老壽星。
南報融媒體記者 孫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