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共有1397棵古樹名木,一起來認識下Top10

2020-12-12 新華報業網

  交匯點訊夏日炎炎,看眼城市中鬱鬱蔥蔥的樹木,瞬間讓人心曠神怡。有一些樹木還掌握著長壽奧秘,「活」了千年依然生機盎然。記者獲悉,南京現有1397棵古樹名木。目前,南京園林部門已啟動新一輪古樹名木普查,古樹名木「大家族」將迎來新成員加入。你知道南京有哪些古樹名木嗎?在園林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起來認識下南京城十大代表性古樹名木。

  1、六朝松

  東南大學六朝松是位於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園西北角的一株圓柏,相傳為1500多年前的六朝遺物,故名六朝松。據說當年梁武帝親手將此樹植於言苑之中,隋滅陳之後將建康城邑宮苑全部平毀,而此樹卻自兵火中倖存至今。明朝國子監就建在這株六朝松所在的南朝言苑舊址上。民國初年,在明國子監址上又建立起兩江師範學堂,成為後來國立中央大學的濫觴。因此,這株六朝松成為南朝文脈流傳千年、歷喪亂而不息的象徵。

  2、東南大學墨西哥落羽杉

  墨西哥落羽杉,為生於墨西哥南部的一種柏科大樹,當地印第安人稱為"阿胡胡特"。半常綠或常綠喬木,在原產地高達50米,胸徑可達4米;樹幹尖削度大,基部膨大。

  南京是最早引種墨西哥落羽杉的城市之一,早在上世紀60年代初,南京林業工作者就利用墨西哥落羽杉進行人工繁育,通過雜交手段和扦插,獲得了大量植株,用於南京的園林綠化,為科學利用外來樹種提供了寶貴經驗。現在南京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附中校園內和個別居民庭園中尚保留有百年生大樹幾株,樹高近30米,胸徑130釐米,冠幅16米。

  3、中山陵音樂臺紫藤

  紫藤,落葉攀援纏繞性大藤本植物,幹皮深灰色,不裂。嫩枝暗黃綠色,冬芽扁卵形,密被柔毛。花期4~5月,果熟8~9月。

  在中山陵半圓形音樂臺較高外緣上建有一條紫藤花架。紫藤長廊呈半圓形展開,廊架上攀援著紫藤等花木,是遊人休息納涼的佳境。一串串碩大的花穗垂掛枝頭,深深淺淺的紫色花瓣,像是一串串美麗的珠簾,開得空幽而爛漫。

  紫藤花語:「為情而生,為愛而亡」。「醉人的戀情,依依的思念」。

  4、千頭赤松

  中山陵「天下為公」牌坊前平臺

  在眾多的古樹名木中,千頭赤松屬珍品中的珍品。千頭赤松在陵園現存6株,栽植於中山陵墓道盡頭,陵門前廣場中軸線左右兩側,是目前南京市乃至華東地區最大的千頭赤松植株。這6株赤松均為人工實生嫁接苗,1980年從中山陵園苗圃移栽於此。建陵時,此處栽植的也為赤松,但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原有赤松全部死亡。為保持陵園原貌,中山陵園管理局的園林工作者於1980年又在此處補植了現在的6株。現在這6株赤松已有近50年樹齡,樹高平均5m,冠幅約為5m,主幹約0.5m,地徑約30cm。

  5、南京大學爬山虎

  爬山虎是多種植物的別稱。夏季開花,花小,呈黃綠色,漿果紫黑色。

  爬山虎的根莖可入藥,破瘀血、消腫毒;果可釀酒,但它的根會分泌酸性物質腐蝕石灰巖,它的根會沿著牆的縫隙鑽入其中,使縫隙過大,嚴重可至牆體碎裂倒塌。

  南京大學北大樓建於1917年,同年爬山虎開始生長,至今已過百年,為建築隔熱降溫。「一陣風拂過,一牆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葉聖陶先生在《爬山虎的腳》中,如此描述這種在金陵古城裡隨處可見的綠色生物。如今城市裡,爬山虎已不多見,因此,南京大學北大樓的滿牆爬山虎便更顯珍貴,在2015年12月被南京市園林局命名為「南京市古樹名木」。

  6、中山北路259號南京飯店主樓西雪松

  雪松是世界著名的庭園觀賞樹種之一。它具有較強的防塵、減噪與殺菌能力,也適宜作工礦企業綠化樹種。雪松樹體高大,樹形優美,最適宜孤植於草坪中央、建築前庭之中心、廣場中心或主要建築物的兩旁及園門的入口等處。其主幹下部的大枝自近地面處平展,長年不枯,能形成繁茂雄偉的樹冠,此外,列植於園路的兩旁,形成甬道,亦極為壯觀。

  7、中山陵靈堂平臺兩側球形龍柏

  龍柏樹形優美,枝葉碧綠青翠,公園籬笆綠化首選苗木,多被種植於庭園作美化用途。應用於公園、庭園、綠牆和高速公路中央隔離帶。龍柏移栽成活率高,恢復速度快,是園林綠化中使用最多的灌木,其本身清脆油亮,生長健康旺盛,觀賞價值高。

  龍柏樹形除自然生長成塔形外,常根據設計意圖,創造出各種各樣的形體,但應注意樹木的形體要與四周園景諧調,線條不宜過於繁瑣,以輪廓鮮明簡練為佳。整形的具體做法視修剪者的技術而定,也常藉助於棕繩或鉛絲,事先做成輪廓樣式進行整形修剪。將其攀揉盤紮成龍、馬、獅、鹿、象等動物形象。

  8、中山陵櫻花園民國廊西側梅花

  梅花原產中國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無論作觀賞或果樹均有許多品種。許多類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觀賞,還可以栽為盆花,製作梅樁。鮮花可提取香精,花、葉、根和種仁均可入藥。果實可食、鹽漬或千制,或燻製成烏梅人藥,有止咳、止瀉、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線蟲危害,可作核果類果樹的砧木。

  9、玄武湖無刺枸骨

  無刺枸骨,是冬青屬枸骨的自然變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樹種枝繁葉茂,葉形奇特,濃綠有光澤。樹冠圓整,4-5月開黃綠色小花,核果球形,初為綠色入秋成熟轉紅,滿枝累累碩果,鮮豔奪目,經冬不凋直至來年春季,經修枝整形可製作成大樹形,球形及樹狀盆景,是良好的觀果觀葉觀形的觀賞樹種。

  10、玄武湖環洲月季園銀杏

  銀杏出現在幾億年前,是第四紀冰川運動後遺留下來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現存活在世的銀杏稀少而分散,上百歲的老樹已不多見,和它同綱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滅絕,所以銀杏又有活化石的美稱。變種及品種有:黃葉銀杏、塔狀銀杏、裂銀杏、垂枝銀杏、斑葉銀杏等26種。

  銀杏樹生長較慢,壽命極長,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銀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後才能大量結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稱作「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含義,是樹中的老壽星,具有觀賞,經濟,藥用價值。

  交匯點記者 白雪

相關焦點

  • 南京古樹名木再次普查「家底」
    2020-08-05 09:55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千年銀杏六朝松,還有多少「綠古董」?市綠化園林局供圖南報網訊(融媒體記者 孫琳)昨天,市綠化園林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全面啟動第六次古樹名木普查,年底結束後將公布結果。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我市現有古樹名木1397棵,其中最具歷史意義的是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西北角的一株六朝松,已有1500多年歷史;樹齡最長的是溧水石湫上方村的一棵銀杏,已有1800多歲。
  • 南京市全面啟動第六次古樹名木普查
    據悉,南京市現有古樹名木1397棵,其中最具歷史意義的是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西北角的一株六朝松,已有1500多年歷史;樹齡最長的是溧水石湫上方村的一棵銀杏,已有1800多歲。根據相關規定,古樹名木每5年普查一次。通過普查可以進一步更新完善古樹名木基本信息,從而加強保護管理。
  • 成都哪裡古樹最多?請收下這份古樹名木分布圖
    據最新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成都共有古樹名木11000餘棵,年齡最長的已有2500餘年歷史。成都的古樹名木主要分布在哪裡?有哪些特色?成都全搜索新聞網推出新一期民生點擊——尋訪古樹,公園城市的別樣風景。記者從成都市綠化工程隊拿到了一份分布圖,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按圖索驥,前往探訪。
  • 十堰竹山縣為630棵古樹名木發放「身份證」
    湖北日報訊(通訊員程平、杜登豔、肖豔華)6月23日,十堰市竹山縣林業局野保站工作人員在該縣城關鎮南門村五福堂、潘口鄉小漩村水晶溝等地,為皂莢等古樹名木進行掛牌保護髮放 「身份證」。這批「身份證」按照統一規格製作,標牌上有醒目的統一編號,樹名、學名、科屬、保護等級、樹齡及管護責任單位、公布單位、日期等內容,此次根據2016年至2017年古樹名木普查結果,將對全縣範圍內共有630棵古樹名木(其中古樹群3群)實施掛牌保護。
  • 關山月家鄉的兩棵榕樹,都是古樹名木
    儘管歷經千百年的風風雨雨,在漠陽江流域這塊沃土上,依然頑強地生長著許多古樹名木、奇花異草。根據古樹名木最新普查入檔數據,陽江市古樹名木種類共計37科80屬115種,共2512株,其中一級古樹19棵,二級古樹240棵,三級古樹2251棵,名木2棵,古樹群共計44個;有國家一級保護珍稀植物豬血木以及水松、見血封喉等;數量最多的為榕樹類。
  • 2000多棵古樹名木有了「護身符」
    據介紹,截至2015年底,珠海現存古樹名木2063棵(其中名木8株),並進行了G PS定位建檔,保護率達100%。其中,樹齡500年以上的國家一級古樹有8株,樹齡位於300-499年之間的國家二級古樹有27株,樹齡位於100-299年的國家三級古樹有2020株;8株名木中,樹齡20年左右的有4株,樹齡100年的有4株。
  • 6800多棵百年以上的古樹名木紮根湛江
    古樹名木是綠色的文物,活的化石,是一種不可代替和不可再生的植物資源和綠化風景資源。
  • 坪山區圓滿完成150棵古樹名木安全與健康狀況評估工作
    為科學保護現有生態「活化石」資源,2020年4月,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坪山管理局啟動了古樹名木健康監測項目招標工作,並於近期圓滿完成轄區內150棵古樹名木的安全與健康狀況評估工作。(圖為樹齡370年的榕樹,位於坑梓街道沙田社區李屋中村)古樹名木是自然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態、科學、文化和經濟等價值。據統計,坪山區目前共有各類古樹名木150棵。
  • 坪山為150棵古樹名木「體檢」復壯,一對一定製5年管養計劃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劉育鑾 通訊員 鄒麗娜 邱彩怡12月10日,記者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坪山管理局獲悉,該局於今年4月啟動坪山轄區古樹名木安全與健康狀況評估工作,目前,150棵古樹名木已完成了「體檢」復壯,全面摸清和掌握坪山古樹名木資源基本情況
  • 瞿秋白故居百年黃楊被命名為古樹名木
    古樹名木是承載城市記憶的「活化石」,一棵古樹,就是一段歷史的見證。最近,瞿秋白故居一棵黃楊樹被正式確定為古樹名木,這棵黃楊已經108歲了。百年黃楊,也向廣大市民和遊客訴說著秋白故事。據了解,目前常州共有古樹名木300多棵,位於瞿秋白故居東廂房邊上小院裡的這棵百年黃楊樹,雖然授牌儀式非常簡單,但是揭牌的兩位嘉賓卻與這棵百年黃楊有著不小的淵源。
  • 龍海公布699棵古樹名木名錄 白雲巖秋楓年輕800歲
    近日,專家就在無傷狀況下,測量了龍海的古樹樹齡。經測算,龍海共有699棵樹過百歲,列入古樹名木名錄,並由龍海市政府公布。最高齡的是程溪鎮和山村楓香王,有803歲,被奉為神樹,當地人添丁婚娶,都要祭拜。而最令人驚訝的是,傳說1300歲的白雲巖秋楓樹,經測算為500歲,足足年輕了800歲。而名聲大噪的九湖荔枝王,因為房屋包圍,生長受限,將樹王之位讓給了角美的另一棵荔枝樹。
  • 韶關南雄:「綠色古董」古樹名木有了新「身份證」
    據統計,在粵北山區粵贛兩省交界地帶的韶關南雄市,共有這樣「綠色古董」級別的古樹名木2073株,其中單株古樹1500株,古樹群25個。為保護這些古樹名木,南雄市近年來通過普查建檔、掛牌保護、成立保護協會以及認捐認養等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 黟縣普查出古樹名木1582株 共有62個樹種
    據黃山在線報導,日前,黟縣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結束。此次普查共認定公布古樹名木1582株。其中一級35株,名木4株,二級214株,三級1329株。按古樹名木分布特點,散生238株;群狀1344株,古樹群59個。共有62個樹種,主要樹種為香樟、羅漢松、圓柏、香榧、楓楊、糙葉樹、木樨、楓香、小葉櫟、烏桕、麻櫟、苦櫧等。
  • 汕頭古樹名木多 西巖秋楓上千年
    記者從市林業部門獲悉:我市目前有古樹名木500多株,其中最古老的是生長在潮陽西巖的一棵秋楓,樹齡超過一千年。根據我市有關部門2013年的統計數字:全市現存百年以上的古樹名木總共556株,其中:一級古樹(即500年以上樹齡的)有14株、二級古樹(即樹齡在300-499年之間的)有41株、三級古樹(即樹齡在100-299年之間的)有501株。
  • 九龍坡區35棵古樹名木戴上「護身符」 「一樹一策」復壯保護古樹名...
    據施工方負責人劉奇龍介紹,華巖寺古樹名木一般在150至200年之間,部分古樹年齡更長,樹木高度較高,平均在25米左右,在夏季雷雨時節,古樹極易受到雷電襲擊,導致衰竭死亡。為加強對九龍坡區古樹名木的保護,今年起,區城市管理局針對轄區內共35株有被雷擊隱患的古樹名木安設避雷針,避雷針針長一般超過樹冠五米,底端與埋設在地下兩米多深的金屬杆焊接在一起,將電流直接引入大地,確保樹木不受雷電襲擊。目前,已完成了對13棵古樹名木避雷針的安裝工作。
  • 讓古樹更「古」 讓名木更「名」
    讓古樹更「古」 讓名木更「名」 鄧良基一行來雅調研古樹名木保護工作 時間:2020
  • 壯麗70年古樹名木保護篇|滄桑年輪琢歲月
    後山叫龍山,族規規定:上龍山砍伐一棵大樹者,斷其一臂;砍伐一棵小樹者,斷其一指;折一樹枝者,拔其一指甲。正是這樣嚴厲和可持續的族規,使郭洞村一棵棵幾百年高齡的名貴樹種得以生生不息,延續了先人的歷史,風雨滄桑,雖蒼老卻矯健地邁向了陽光燦爛的新時代。
  • 古樹名木,蘇州城「活著」的歷史見證者!
    作為一座有著2500年的歷史文化名城,蘇州不僅古蹟眾多,古樹名木更是數不勝數。每一個古樹,都是一段無聲的歷史,也是這座古城的文化積澱、「活著」的見證者!古樹名木作為活的文物,與園林、古城相得益彰。它們或有動人故事,或造型奇特,或出身名門,生來含著含著金湯匙,或許經過高人點化,身價倍增……滿是傳奇。
  • 青島尋找民間古樹名木 太平山發現松樹王
    對此,在3月12日植樹節來臨前,早報聯手市園林局尋訪散落民間的古樹名木。昨天,在園林愛好者于濤的指引下,太平山上一棵「松樹王」露出了真容,據專家推測,該樹樹齡超過了百年。樹幹周長超過1.7米昨天下午,記者與園林愛好者于濤從山腳出發上山尋樹,到達太平山西側時,遠遠看到一棵松樹在山林中若隱若現。「那就是『松樹王』,你看它多高呀。」
  • 福建保護古樹名木 「樹王」可認養
    福建保護古樹名木 「樹王」可認養 2014-10-13 15:48:54其中,一棵油杉已有960多歲高齡,被稱為「福建油杉王」。  油杉屬瀕危物種,在中國僅存於福建、廣東、江西等地。記者13日從福建省林業廳了解到,芹草村的這棵「油杉王」,上榜最新出爐的第二批福建「十大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