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區古樹名木431株 今年將新增2個古樹公園

2020-12-16 東南網泉州頻道

本報訊(記者陳淑華 通訊員吳清渠 鄭智泉)記者從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得知,泉州中心市區的古樹名木數量目前有431株。

據悉,市政府於1983年、2000年、2017年先後公布三批(次)中心市區古樹名木普查名錄。前兩批的樹木集中在老城區,最新一批的古樹名木分布地遍及浮橋、江南、金龍、常泰、北峰、東海、城東等地,共125株。

在中心市區第三批古樹名木中,一級古樹7株,分別是:位於西湖公園服務部旁的榕樹,樹齡300年;位於北峰招豐石坑籃球場北側的榕樹,樹齡350年;位於東海蟳埔頂路59號門前的榕樹,樹齡400年;位於金龍古店古圳蔡厝下角1號前的榕樹,樹齡450年;位於大坪山公園小水潭西南側、西北側的榕樹各1棵,樹齡300年;位於東海寶山洋茂前往山坡路中第2株榕樹,樹齡300年。二級古樹96株,樹種為榕樹、芒果、馬尾松三種。名木22株,樹種有南洋杉、榕樹、刺桐、龍柏、垂枝榕、高山榕等。

「古樹名木生長百年,歷經雨雪風霜,承載著幾代人、一個村莊乃至整座城市的記憶,是彌足珍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每一株古樹名木我們都視若珍寶,呼籲全社會來共同保護。」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多年來,我市在新城建設、舊城改造、道路拓寬、房地產開發中,將古樹、大樹納入保護和監管範圍,儘可能地做到原地保留。

藉助正在開展的「泉州市綠化提升三年行動」,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結合古樹名木保護,建設一批古樹公園。去年年底,市園林管理部門對市區都督巷一棵樹冠巨大的垂榕進行枝葉整理,將古榕優美古樸的造型完整展現,在地面鋪設紅磚、塊石,建成了一處佔地約900平方米的實用、美觀的休憩空間。今年,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還將開發建設七中溝古榕公園、浮橋王宮古榕樹群公園等,為市民開闢更多既古樸又現代的休閒活動空間。通過對古樹周邊環境整治和林下空間梳理,讓久居老街深巷的古樹名木更好地融入街區休閒活動。

鏈 接

古樹的認定以樹齡為主要標準,樹齡在300年(含)以上的,認定為一級古樹,樹齡在100年以上、300年以下的,認定為二級古樹。具有特殊的紀念意義或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的,認定為名木。

 

相關焦點

  • 儋州掛牌保護2130株古樹名木
    「我們對登記在冊的古樹名木進行了掛(立)牌保護,統一製作古樹名木保護牌,做到一樹(群)一牌。」儋州大成鎮古樹(榕樹)。記者 李紹遠 攝散生古樹名木1973株;古樹群6個,157株;隸屬34科52屬69種。按樹齡分,500年以上的一級古樹7株,300-499年的二級古樹95株,100-299年的三級古樹2022株。
  • 儋州市對2130株古樹名木掛牌保護!
    我市的古樹名木資源極為豐富,為進一步掌握古樹名木資源現狀,以便更好地開展保護工作,我市近兩年來對古樹名木資源開展了一次全面詳細的普查,認定全市現有古樹名木2130株,其中散生古樹名木1973株;古樹群6個,157株;隸屬 34科52屬69種。按樹齡分,500年以上的一級古樹7株,300-499年的二級古樹95株,100-299年的三級古樹2022株。
  • 成都哪裡古樹最多?請收下這份古樹名木分布圖
    行走在成都,一棵棵參天大樹屹立在那裡,形成一道道優美的風景,成為成都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中獨特的風景線。據最新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成都共有古樹名木11000餘棵,年齡最長的已有2500餘年歷史。成都的古樹名木主要分布在哪裡?有哪些特色?成都全搜索新聞網推出新一期民生點擊——尋訪古樹,公園城市的別樣風景。記者從成都市綠化工程隊拿到了一份分布圖,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按圖索驥,前往探訪。
  • 儋州對398株新增古樹名木掛牌
    古樹名木是一種獨特的生態景觀,也是一個地方悠久歷史的見證。5月6日,我市對新普查認定的398株古樹名木進行掛牌,其中大成鎮375株,和慶鎮23株,按類型分100年以上的古樹161株,50-99年後備古樹237株。截至目前已全部掛牌。
  • 泉州古樹名木3000多棵 或建主題公園推生態旅遊
    市林業方面的專家林彥雲說,「古樹名木以其古樸高雅的勝景、豐富的歷史人文積澱在泉州存在很多。但是,以古樹名木為主題的自然景觀、公園、綠地等,在泉州還比較少見,有很多古樹都是孤零零地坐落在路邊,浪費了它的生態旅遊價值。」林彥雲建議,可以開發利用古樹資源、宣傳介紹它們的價值,以這些古樹資源為中心,建成風格獨異的新景點。
  • 廈門同安區:規建30座古樹小公園 保護古樹名木
    ­  木棉古樹­  昨日,記者從同安區農林局獲悉,廈門同安區第七期古樹名木保護與利用工程將於下月完成。值得一提的是,10年來,同安區分7期對595株古樹名木中的214株進行掛牌保護和開發利用。­  為摸清同安區古樹名木的「家底」,從2009年至今,同安區農業與林業局組織開展了共7期的古樹名木保護與利用工程。2015年,又對全區古樹名木進行全面普查,經實地調查,共普查出595株古樹名木並掛牌。據介紹,每一株掛牌的古樹名木有了新版「身份證」,上面有16位數字,每個號碼對應一株古樹名木,通過該號碼,可以找到古樹名木的準確位置。
  • 泰山景區開展古樹名木認養,首批推出200株古樹接受社會捐資認養
    據了解,泰山現存古樹名木18100餘株,「漢柏」「望人松」「姊妹松」等23株古樹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泰山景區遺產保護部部長宋洪兵介紹,古樹名木是泰山自然文化遺產的精髓,也是泰山生態文明歷史的見證,為傳承和弘揚泰山歷史文化和生態文明理念,更好地宣傳泰山古樹名木,呼籲全社會關注、認識、保護泰山古樹名木,滿足公眾參與古樹名木保護的意願,泰山景區面向社會開展了古樹名木認養活動。  泰山景區將按保護級別、地理位置等分期分批向社會推出古樹名木,由認養方在公布範圍內進行認養。
  • 【萬載資訊】萬載的古樹名木入選《宜春古樹名木》畫冊
    其中萬載縣仙源鄉的仙源村710年銀杏、清溪村300年銀杏、新市百年苦櫧、160年古楓、樂坪村800年南方紅豆杉;雙橋鎮的龍田村450年欏木石楠、590年苦櫧、310年烏桕;赤興鄉的書塘村200年鉤栲、鏡山村苦櫧群、300年烏桕、婁山村500年銀杏、皂下村300年皂莢;康樂街道猛輝村百年稜角山礬;白良鎮的坑口村200年黃檀、錦江村300年黃檀;三興鎮的杭橋村220年南酸棗等古樹名木入選該畫冊。
  • 黟縣普查出古樹名木1582株 共有62個樹種
    據黃山在線報導,日前,黟縣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結束。此次普查共認定公布古樹名木1582株。其中一級35株,名木4株,二級214株,三級1329株。按古樹名木分布特點,散生238株;群狀1344株,古樹群59個。共有62個樹種,主要樹種為香樟、羅漢松、圓柏、香榧、楓楊、糙葉樹、木樨、楓香、小葉櫟、烏桕、麻櫟、苦櫧等。
  • 讓古樹更「古」 讓名木更「名」
    、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鄧良基率隊來雅調研《四川省古樹名木保護條例》貫徹實施及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情況。  全市古樹名木共1212株,一級古樹170株、名木5株,二級古樹198株、三級古樹839株。調研組一行先後來到雨城區、名山區、滎經縣開展實地調研。
  • 成都首個市級古樹公園!熊貓紅豆古樹公園預計今年11月完工
    古樹名木是有生命的綠色活文物,亦是一座城市、一個地方文明程度的標誌。昨日,記者從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獲悉,為加強古樹名木保護,我市將啟動首個市級古樹公園打造——熊貓紅豆古樹公園。該古樹公園位於成華區熊貓國際旅遊度假小鎮,擬建公園面積達5440.8平方米,將通過充分挖掘古樹的文化、生態、旅遊功能,傳承帶動全域旅遊。目前,公園已啟動建設,預計於今年11月完工。
  • 四川現有古樹名木7萬多株 「家底」如何摸清?保護遇到哪些難題?
    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12月上旬,四川省綠化委員會發布全省古樹名木名錄,據最新統計,全省共有古樹名木70868株,其中古樹70777株、名木91株,樹齡達到或超過1000年的有3347株。為了更智能地管理古樹名木,我省正與企業合作建設信息管理系統,圍繞實用性、先進性、標準化、適應性、安全性原則,建設一個數據中心,開發3個應用子系統,應用終端連接網頁、手機APP、微信公眾號,實現對全省古樹名木的信息化管理。
  • 海口數百株古樹名木將有「電子身份證」 掃碼可查
    300歲的雞蛋花樹、酸豆樹,280歲的魚木樹……  海口數百株古樹名木將有「電子身份證」  市民掃碼即可知悉樹的名稱、年齡、保護人等信息  南國都市報10月28日訊(記者胡誠勇)五公祠300歲的雞蛋花樹,新埠島300歲的酸豆樹,白沙坊280歲的魚木樹……10月28日,記者從海口市園林局獲悉
  • 2000多棵古樹名木有了「護身符」
    據介紹,截至2015年底,珠海現存古樹名木2063棵(其中名木8株),並進行了G PS定位建檔,保護率達100%。其中,樹齡500年以上的國家一級古樹有8株,樹齡位於300-499年之間的國家二級古樹有27株,樹齡位於100-299年的國家三級古樹有2020株;8株名木中,樹齡20年左右的有4株,樹齡100年的有4株。
  • 南京市全面啟動第六次古樹名木普查
    將分四個階段進行,年底結束並向社會公布普查結果。據悉,南京市現有古樹名木1397棵,其中最具歷史意義的是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西北角的一株六朝松,已有1500多年歷史;樹齡最長的是溧水石湫上方村的一棵銀杏,已有1800多歲。根據相關規定,古樹名木每5年普查一次。通過普查可以進一步更新完善古樹名木基本信息,從而加強保護管理。
  • 成都首個市級古樹公園——熊貓紅豆古樹公園來啦
    原標題:以紅豆寄相思 情侶約會新去處古樹名木是有生命的綠色活文物,亦是一座城市、一個地方文明程度的標誌。昨日,記者從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獲悉,為加強古樹名木保護,成都市將啟動首個市級古樹公園打造——熊貓紅豆古樹公園。該古樹公園位於成華區熊貓國際旅遊度假小鎮,擬建公園面積達5440.8平方米,將通過充分挖掘古樹的文化、生態、旅遊功能,傳承帶動全域旅遊。目前,公園已啟動建設,預計於今年11月完工。記者了解到,項目範圍現有紅豆古樹4株,分布方式為3株群狀,1株孤植。
  • 晉江紫帽山風景區科考報告出爐 紫帽山有26株古樹名木177種動物
    古樹名木比2004年調查增加5種  晉江市農業局相關人士介紹,紫帽山主要植被類型可以分為針闊混交林、暖性針葉林、常綠闊葉林、灌草叢4個植被型。而古樹名木,一般是樹齡在百年以上的古樹,以及那些樹種稀有、名貴或具有歷史價值、紀念意義的名木。生長百年以上的古樹已進入緩慢生長階段,幹徑增粗極慢,形態上給人以飽經風霜、蒼勁古拙之感。近期,市農業局將對公布的古樹名木進行掛牌。  晉江市曾在2004年對全市範圍內的古樹名木進行過全面調查,當時紫帽鎮共有古樹名木21株。
  • 韶關南雄:「綠色古董」古樹名木有了新「身份證」
    據統計,在粵北山區粵贛兩省交界地帶的韶關南雄市,共有這樣「綠色古董」級別的古樹名木2073株,其中單株古樹1500株,古樹群25個。為保護這些古樹名木,南雄市近年來通過普查建檔、掛牌保護、成立保護協會以及認捐認養等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 南京古樹名木再次普查「家底」
    中山陵園現存的六株千頭赤松,是華東地區最大的千頭赤松植株。市綠化園林局供圖南報網訊(融媒體記者 孫琳)昨天,市綠化園林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全面啟動第六次古樹名木普查,年底結束後將公布結果。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我市現有古樹名木1397棵,其中最具歷史意義的是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西北角的一株六朝松,已有1500多年歷史;樹齡最長的是溧水石湫上方村的一棵銀杏,已有1800多歲。
  • 熊貓紅豆古樹公園!成都首個市級古樹公園來啦
    古樹名木是有生命的綠色活文物,亦是一座城市、一個地方文明程度的標誌。記者從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獲悉,為加強古樹名木保護,我市將啟動首個市級古樹公園打造——熊貓紅豆古樹公園。該古樹公園位於成華區熊貓國際旅遊度假小鎮,擬建公園面積達5440.8平方米,將通過充分挖掘古樹的文化、生態、旅遊功能,傳承帶動全域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