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益長高鐵成功跨越烏山聯絡線

2020-12-10 華夏經緯網

  中新網武漢10月13日電 (蒲旺 於瑞 徐金波)經過連續3個晚上3次封鎖施工,由此間中鐵十一局承建的湖南常(德)益(陽)長(沙)高鐵上跨已運營烏山聯絡線工程,於13日凌晨4:00順利完成了全部3榀箱梁架設任務。至此,常益長高鐵箱梁架設的重大風險卡控點取得突破,進而為線路後續施工打下了堅實基礎。

  常益長鐵路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廈門至重慶、呼和浩特至南寧兩條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形成湖南省高鐵環線的關鍵組成部分。線路西起常德市,經益陽市,引入長株潭城際長沙西站,總長度156.82公裡,設常德、漢壽南、益陽南、寧鄉西、長沙西共5個車站,設計時速350公裡。

  本次需要跨越的烏山聯絡線又稱石長聯絡線,是一條連接長株潭城際鐵路與石長鐵路的聯絡線,東起長株潭城際鐵路長沙西站,西至石長鐵路望城西站與寧鄉站間的新建烏山站。該線路目前已投入運營,使得長沙、株洲、湘潭、常德、益陽等地通過城際鐵路實現互聯互通。

  據懷邵衡公司益陽指揮部指揮長張乃樂介紹,本次常益長高鐵正線需要上跨的黃橋大道特大橋與烏山聯絡線夾角較小,僅有19.1度,施工場地狹小,安全風險高。經過方案比選,採用了「門式墩鋼蓋梁+簡支箱梁」的形式跨越,大大降低了安全風險,有效縮短了施工周期,並降低了施工成本。

  中鐵十一局常益長項目經理部負責人張忠義介紹,此次箱梁架設上跨施工墩高均超過30米,為確保烏山聯絡線的安全運行,減少後續橋面系施工對運營線路的影響,待架箱梁提前進行了遮板安裝和A牆澆築,使箱梁的整體重量大大增加,達到了860噸,是常益長高鐵高風險作業項目之一,也是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

  同時,本次封鎖施工是在既有烏山聯絡線停止運行的「天窗」點內進行,即在0:00至4:00共計240分鐘內,完成梁架橋機過孔、運梁車餵梁、箱梁出梁就位、箱梁錨固、橋面隔離防護、橋面及既有線路安全確認等工作,面臨著施工時間緊、任務重、風險高、工序複雜等難題。

  為此,該項目部超前謀劃,提前完成方案編制評審、站段協議籤訂、施工計劃審批、安全防護專項培訓、安全技術交底及架梁模擬演練等工作,並根據模擬演練編制了箱梁架設工序時間分解表,利用臨近既有線架梁認真進行實戰演練,嚴格執行箱梁架設安全卡控等措施,確保了本次連續3個晚上3次封鎖施工架梁任務的安全順利完成。(完)

相關焦點

  • 烏山聯絡線計劃於明年1月開通,長株潭城鐵將再次進行調圖
    烏山聯絡線起自長株潭城際鐵路長沙西站,向西北走行下穿規劃的常益長高鐵,上跨在建的長益高速複線後,以隧道形式穿越烏山,跨過石長鐵路後折向西與石長鐵路並行後,下穿在建的長 益高速複線,接入石長鐵路烏山站。線路正線全長9.16公裡,同時新建設烏山客運站,擴建既有長沙城際動車運用所,在原有預留位置新建6條存車線,擴建後的運用所總規模達到4線檢查庫 (每線1列車)、16條存車線。目前,烏山聯絡線的重要節點施工已經完成,聯絡線唯一新建站點——烏山站與石長鐵路通信信號設備調試完成,標誌著烏山站接入石長鐵路。
  • 烏山聯絡線預計今年開建 進入施工圖設計審核招標階段
    烏山聯絡線預計今年開建 進入施工圖設計審核招標階段 連接長株潭城際鐵路與石長鐵路的烏山聯絡線又有新進展。昨日,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站發布長株潭城際鐵路與石長鐵路聯絡線施工圖設計招標公告以及聯絡線施工圖審核招標公告。據悉,烏山聯絡線預計今年開建。
  • 長石聯絡線烏山隧道順利貫通 今後長沙到益陽常德將更方便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0月9日訊(全媒體記者 陳煥明)連接長株潭城際鐵路與石長鐵路的長石聯絡線傳來好消息!近日,由中鐵隧道局集團承建的長石聯絡線烏山隧道順利貫通,標誌著長石聯絡線建設取得重大突破,為項目如期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 湖南又一地將晉升5A級景區,未來長沙乘坐高鐵半小時可直達
    桃花源風景旅遊區 目前,從長沙站出發至常德,每日開行列車37趟,其中城際列車21個車次,最快C8023(長沙至張家界西)只需1小時44分鐘,經長株潭城際、烏山聯絡線和石長鐵路線運行
  • 長益常高鐵益陽南、寧鄉西、漢壽南站房面積公布,明年3月開工
    近日,廣州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發布了常益長高鐵沿線站點站房工程招標公告,即:《新建常德經益陽至長沙鐵路站房及配套生產生活設施工程施工單價承包招標資格預審公告》,根據公告內容,將開工建設益陽南、寧鄉西、漢壽南等3座客運站站房工程和配套生產生活工程。
  • 桑植火車站新進程,常益長高鐵正式開工,張家界鐵路建設還有...
    黔張常鐵路全線設黔江、黔江北鹹豐、來鳳龍山、桑植張家界西、牛車河、桃花源常德等10個客運中間站另外還有6個越行站目前來看黔張常兩端銜接的均是350時速的高鐵西端的重慶至黔江高鐵、東端的常益長高鐵均未開工因此重慶經黔江至長沙的高鐵動車開通預計也要到2024
  • 常益長高鐵預計2022年底全線通車
    7月28日上午,常益長高鐵首孔箱梁成功架設,標誌著常益長鐵路益陽段進入線上架梁施工階段。在常益長鐵路三標段,施工人員正操作著架橋機,將第一孔預製箱梁架設在了五房衝大橋橋墩上,提前十幾天完成工期目標。從五月初到八月底,常益長高鐵將通過開展勞動競賽,評選出多項工序的「技術能手」,獲勝者將獲得獎金,以此推動項目建設高質量推進。中鐵五局資陽制梁廠工人 黃華:現在的技術能手,不僅要懂得技術,更要懂得智能化的操作。
  • 常德高鐵站將與常益長高鐵同步開通
    常德高鐵樞紐站效果圖。紅網時刻8月26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黎棠)近日,常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官方網站發布了《常德高鐵樞紐站站前南北廣場項目規劃方案批前公示》。根據公示內容,常德高鐵樞紐站站前南北廣場項目位於沾天湖南環路以南、朝陽路以東、朗州路以西、常德大道以北。常德高鐵站站房最終採用「武陵騰飛,桃花盛開」的設計方案,以展現常德城市名片與綠色生態設計理念為核心,構築標誌性的城市形象。另外,根據常德市人民政府計劃,常德高鐵站力爭與常益長高鐵、襄常高鐵同步建設和投入使用。
  • 常益長高鐵預計2022年底試運行 - 常德日報
    記者從視察活動中獲悉,備受社會關注的常益長高鐵預計2022年10月開始聯調聯試,年底試運行。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餘懷民,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先蒙、羅少挾、戴君耀、楊新輝、宋雲文、楊易參加視察。副市長湯祚國陪同視察。 今年1月至8月,全市共完成交通建設投資44億元,佔年計劃的73.8%。
  • 常益長高鐵常德段建得怎麼樣了?看這裡……
    常益長高鐵是湖南省高鐵環線的關鍵組成部分,正線線路全長約157.5公裡。其中常德境內66公裡,投資約107億元;全面復工復產後,現場建設正有序推進。在武陵區蘆荻山鄉南側的沅江江面,為常益長高鐵項目常德段沅江斜拉橋修築的鋼便橋,好似一條鋼鐵巨龍橫臥在波光粼粼之上。由中鐵三局承建的跨沅江斜拉橋,是常德段唯一跨江橋梁,採用塔梁墩固結體系,全長544米。由於沅江河床地質構造較為複雜,且主墩樁基最大鑽孔深度達128米,建設方為確保樁基牢固,使用了高粘稠度、高懸浮度的特製鑽孔泥漿,在鑽孔過程中循環注入。
  • 【常德市】常益長高鐵將於2022年建成通車
    11月19日下午,常德市鐵路建設工作調度會傳出好消息,根據省政府關於加快推進常益長高鐵建設的會議精神,為確保全省14個市州全部通高鐵,向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獻禮,常益長高鐵益陽—長沙段工期將提前一年半,於2021年底前建成通車;常德—益陽段工期將提前半年,全線2022年下半年建成通車。
  • 黔張常鐵路建成通車,常益長高鐵開工建設
    一條是「八縱」新規劃的呼南通道,即呼和浩特-大同-太原-鄭州-襄陽-常德-益陽-邵陽-永州-桂林-南寧高速鐵路;另一條是「八橫」之一的廈渝通道,即廈門-龍巖-贛州-長沙-常德-張家界-黔江-重慶高速鐵路,黔張常鐵路和常益長高鐵就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2015年3月23日,黔張常鐵路常德段徵地拆遷工作正式啟動,當年12月動工建設。
  • 常益長高鐵常德段累計完成投資36.9億元
    會議現場尚一網訊(記者11月24日,常德常益長高鐵建設工作調度會召開。副市長湯祚國參加會議並講話。常益長高鐵是廈渝通道重要組成部分,該高鐵從常德站引出,線路總長157.5公裡(常德境內約66公裡),設計時速350公裡。目前,常益長高鐵常德境內工程建設正全面推進,累計完成投資36.9億元,其中沅江特大橋完成圍堰施工,南庵山隧道掘進接近尾聲。
  • 常益長高鐵又近了!常德境內6條隧道全部貫通!
    常益長高鐵又近了!常德境內6條隧道全部貫通! 原創 吉喆 常德全媒今天(12月21日)下午,由中鐵五局承建的常益長鐵路項目蘇家山
  • 常益長高鐵2022年底試運行_常德要聞_常德資訊_常德市人民政府
    9月18日,記者在市人大常委會視察全市重大交通項目建設工作活動中獲悉,備受社會關注的常益長高鐵預計鐵路建設方面,常益長高鐵已完成工程投資13.47億元,完成工程量38.7%。常德高鐵樞紐站計劃2022年底與常益長高鐵同步運營,北廣場建設已於今年4月開工,目前正進行地下工程主體結構施工,地下過渡站預計明年春運後投入使用。(責任編輯:晏紫卉)
  • [一周湖南]常益長鐵路建設有了新進展 長沙將實行共享電單車配額管理
    上一周,常益長鐵路至長株潭城際鐵路下行聯絡線特大橋完成首片T梁建設,標誌著常益長鐵路建設進入新階段;11月19日至20日,以「守正聚力 創新共融」為主題的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在長沙召開;第十四屆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結果出爐,長沙市再次榮登榜單,連續第13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跟著汪涵打卡湖南》音頻節目上線,用「聲」臨其境的方式解讀湖湘文化符號,為聽眾開啟一趟不一樣的湖湘文化之旅;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