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墨水小酒館:被誤會最深的唐伯虎,其實只想做一個風流倜儻的桃花...

2020-12-24 騰訊網

只要一提起唐伯虎,人們腦海中總是會浮現影視劇中那個風流倜儻、超凡灑脫的江南才子,卻很少有人真正了解歷史上的他——落魄潦倒、窮困半生的書生形象。其實,這位才華橫溢的唐解元既沒有風流不羈,也從未點過秋香。不過他一生潦倒,卻性格放浪不羈,始終與「酒」為伴:青年時縱酒成性,成年後「佯狂使酒」,到了晚年又借酒澆愁,可謂是「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中眠」。

唐伯虎、名寅、字伯虎、後字子畏,號六如,明代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出生於蘇州。唐伯虎雖生於商人之家,吃穿不愁、生活寬裕、備受長輩的寵愛,但其父唐廣德卻沒有輕視文化內涵,讓他從小便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常常教誨唐伯虎要努力勤奮。

少年唐寅就可過目成誦,可「每夜盡一卷」,數歲即能為科舉文字。

14歲時,唐寅拜著名畫家周東村為師,畫藝日趨精湛。經過幾年的學習,唐寅的山水、人物、仕女、花鳥畫都已經出類拔萃。

16歲參加秀才考試,高中第一,可謂少年得志。《明史》有記載:少年伯虎,恃才傲物,縱酒張揚,人稱孺子狂童。這時候的唐寅就已經十分愛酒了,不過喝的是傲氣,春風得意,須暢飲一壺。

儘管他「童髻入學,才氣奔放」,非凡的才氣和天賦使得他年少成名,但是他一生卻嘗遍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25歲這年,唐寅的父母妻妹相繼離世,他開始變得消極悲觀,終日與友人借酒消愁。好友祝枝山不忍看他埋沒,一再勸他重拾經書,終於在29歲時唐寅鄉試高中解元,次年赴京會試。這年,他還結識了江陰巨富徐經,與之結為莫逆之交。明人筆記《共山堂外紀》中記載,唐寅當時年輕疏狂,因文名顯赫頗為自得,經不住一擲千金的富貴公子徐經奉承,兩人一同乘船進京會試,終日高頭大馬往來,俊僕優童陪同,招搖過市。徐大公子大把金錢擲向主考官程敏政的家人,甚至弄來了會試的考題,唐寅當了作弊的幫兇,一份樣板稿寫得激蕩千古。皇榜一放,徐公子自然考卷做得上等,但還沒有享受金榜題名的喜慶,不久就為人告發,二人雙雙鋃鐺入獄。

徐家開始大灑銀兩,最終案情不明不白,徐公子自然不會再挨什麼皮肉之苦,只是後半輩子無法再入仕為官。唐寅卻遭到大刑伺候,在他與好友文徵明的信中,詳述了他當時的悲慘境狀: 「……自貫三木,吏卒如虎,舉頭抱地,涕淚橫集。而後崑山焚如,玉石皆毀;下流難處,眾惡所歸。繢絲成網羅,狼眾乃食人……」 經過一年多的審訊,雖然最終沒有判定唐寅是舞弊案主犯,但干係是擺脫不掉的,他被除掉「士」籍,發配到浙江為小吏。

具備古代文人氣質的唐寅,決然不會受得了這般侮辱,他向好友表明心跡:「歲月不久,人命飛霜;何能自戮塵中,屈身低眉,以竊衣食!」他堅拒小吏一職,憤然出走,自此性情大變,破罐破摔,狎妓聚飲,無所不為。他索性帶著隨身僅剩的幾兩碎銀遠遊廬山、洞庭,盤桓一年有餘。終日飲酒賦詩遊走於大江南北、過著放浪形骸的生活。這期間,他留下了許多著名的詩文和畫作。但家道中落的唐伯虎卻沒有了多少積蓄,有時候也靠變賣字畫作來維持生計。更有史載唐寅曾和祝枝山等扮為乞丐,沿街唱蓮花落討錢,錢討來了,就上酒樓喝酒。經歷了這樣的重大打擊之後,唐寅與酒的關係更近了一步。

三十六歲時,唐寅遊歷於蘇州城北桃花塢一帶。這裡青山環繞,細水長流、為他的創作帶來了無限靈感。便將自己這兩年的賣畫所得錢財,建造了「桃花庵」別墅,遍種桃樹。他還給自己取名「六如居士」,把所建造的屋舍稱為「庵」,並且作了一首《桃花庵歌》。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來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賤緣。

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做田。

詩的前兩句只有簡簡單單的三四個意象,卻包含了豐富的意境,一切事物緊扣桃花,仿佛將讀者帶進了一場與桃花相關的狂歡盛宴。這兩句交代了詩人的境遇,之後的兩句則進一步向我們交代了詩人當時的生活狀況和主要經濟來源。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兩句中都只是原來的意象.在承接上文的同時對桃花、仙人、酒進行進一步描述。「酒醒」、「酒醉」、「半醉半醒」這幾個關鍵詞一下就把時間給點明,既描述清楚了詩人在桃花庵中一共就這三種狀態,也交代了詩人的全部生活時間和生活瑣事。

緊接著是「日復日」、「年復年」的不斷重複。這就說明了詩人的種桃樹、摘桃花、買花換酒的生活重複了很長一段時間。唐寅愛酒,沒有其他經濟來源,只好從自己的桃樹上打主意了,這些景象的構建達到了統一和完整。

在這首《桃花庵歌》中,詩人通過現實和虛幻的意象為我們展現了他所生活的場景,使我們如痴如醉、心嚮往之。之後的四句:「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與前四句相對,將「車馬」這一意象寫得生動活潑了起來。車馬本是中性的名詞,它指的是古代的交通工具、但是在詩中卻帶有了貶義,這裡所指代的是與詩人相對立的富裕奢靡的生活。由於車馬較為昂貴,只有貴族富人才能夠用得起,因此它指代的就是財富和權貴。而詩中的仙人只能靠賣花賺來的錢來買酒喝、可見生活是何等的窮困潦倒,當然沒有錢來使用「車馬」。這個詞的出現,使前文營造的浪漫場景一下子就支離破碎,是讓你們意識到現實中的唐寅依舊過著清貧的日子。詩人所謂的快樂生活終究不過是花間醉酒,清貧甚至有些潦倒,只得飲更多的酒以便消愁。

桃花庵主唐寅還在此作出了《把酒對月歌》,於落魄潦倒中見超凡灑脫,通過歌詠李白的詩才,藉助詩仙的狂傲不羈,來表達自己不拘禮法,蔑視權貴,視功名如糞土的豪邁情懷和灑脫胸襟。這當屬唐伯虎最狂傲不羈的一首詩,寫盡了豪邁灑脫,藝術氣息絲毫不輸李白,讀之令人動容。

李白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詩能說。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

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時。

我學李白對明月,月與李白安能知?

李白能詩復能酒,我今百杯復千首。

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月不嫌我醜。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

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桃花月滿天。

這首詩通過歌詠李白並引以自況,倜儻不群、超塵脫俗地追求自由反抗權勢的精神,和豪放飄逸的句調風格都酷似李白。以其人之風格還詠其人,妙在古今同調。

唐寅在這首詩中,用"把酒對月"的舉動,處處將自己和李白相聯繫、相對比,用"月"、"詩"、"酒"為詩思的契機,並貫穿全篇,抒寫了李白敢於蔑視權貴的品質,表明了作者學習李白不求功名利祿的願望和蔑視權貴的態度。

而唐寅在四十九歲時,曾用「青山白髮老痴玩,筆硯生涯苦食艱。湖上水田人不要、誰來買我畫中山。」來描寫自己的生活,這足以說明了他在晚年的生活清涼窘境,更愛借酒消愁了。

「喝墨水」文化典故源於1400多年前的南北朝時期,有著濃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和廣泛的群眾文化基礎,千百年來詮釋著中華民族虛心好學、勤奮進取的民族精神。人生得意須盡歡,不忘每天進步一點!

相關焦點

  • 喝墨水小酒館:被誤會最深的唐伯虎,只想做一個風流倜儻桃花庵主
    只要一提起唐伯虎,人們腦海中總是會浮現影視劇中那個風流倜儻、超凡灑脫的江南才子,卻很少有人真正了解歷史上的他——落魄潦倒、窮困半生的書生形象。其實,這位才華橫溢的唐解元既沒有風流不羈,也從未點過秋香。不過他一生潦倒,卻性格放浪不羈,始終與「酒」為伴:青年時縱酒成性,成年後「佯狂使酒」,到了晚年又借酒澆愁,可謂是「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中眠」。
  • 別被《唐伯虎點秋香》騙了,其實唐伯虎一生很慘!
    劇中的唐伯虎風流倜儻,有八個老婆,各個貌美如花;求畫者絡繹不絕,一幅畫價值千金;愛好遊山玩水,不愁吃喝。星爺飾演的唐伯虎為了尋找真愛,不惜去當下人,最後如願抱得美人歸。而歷史中的唐伯虎和影視作品中的唐伯虎相差還是很大的,跟隨教主一起來了解真實的唐伯虎吧。
  • 世人皆傳唐伯虎風流倜儻,卻不知他的人生何等悲哀
    前言:唐伯虎的大名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了,憑藉才情聞名於天下,他的風流倜儻也是被人們所津津樂道的話題。然而真實的唐伯虎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的話就是「悲」,遠遠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那麼美好,功名被斷,窮苦潦倒、妻子拋棄、孤獨終老,可以說唐伯虎看似風流倜儻、玩世不恭的背後,藏著的其實是他人生的悲哀。
  • 絕美的《桃花庵歌》,悲催的唐伯虎
    周星馳先生一部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使明代落魄文人唐寅一下子成為歷史上最知名的古代才子之一。電影裡的大才子唐伯虎不僅有8個老婆,風流倜儻,多才多藝,喜歡惡搞,還上演了賣身追愛的經典戲碼,臨了也是大團圓,劇裡的唐伯虎很幸福,觀眾看的也很滿意,然而,這卻是一個被架空了的唐伯虎。
  • 品讀《桃花庵歌》,唐伯虎的自畫像,不是風流是瘋癲
    諸多以唐伯虎為原型的影視劇中,他鬥奸臣,他點秋香,他風流倜儻,他嬉笑人生,故事的結局總是圓滿和諧。可越是這樣,越是諷刺,越是凸顯著歷史上真實唐伯虎的落魄,痛苦,無奈,乃至絕望。唐伯虎畫像桃花塢裡面有一座桃花庵,桃花庵裡面有一位桃花仙人,桃花仙人喜歡種桃樹,然後折下桃花花枝去抵他的酒錢。酒醒的時候,他只在桃花前坐著,喝醉了酒,便在桃花下睡覺。
  • 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唐伯虎的《桃花庵歌》,要表達什麼?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拜周星馳的經典電影《唐伯虎點秋香》所賜,說起明代大才子唐伯虎的代表作《桃花庵歌》,好些影迷瞬間腦補的,就是風流倜儻的「華安」吟著「別人笑我太瘋癲」朝著「秋香」走來,然後被「秋香」一頓大棒子修理的雷場面。
  • 既沒有八個老婆,也沒有點中秋香,還原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
    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並沒有點秋香、也沒有娶八個老婆,人生過得相當黯淡無光,最後甚至淪落為買醉窮鬼。"誰敢比我慘?"可能是他一生最想說的話。說起"唐伯虎"的名號,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唐伯虎吟詩作對會好友,智勇雙全鬥華府,娶了八個老婆後,還點了秋香回家,儼然一副人生勝利者的姿態。
  • 《桃花庵歌》,唐伯虎最著名的詩詞,是一流作品嗎?
    《桃花庵歌》,唐伯虎最著名的詩詞,是一流作品嗎?《桃花庵歌》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事,酒盞花枝隱士緣。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閒。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 那些和春天和桃花不得不說的故事:那些令人心醉神迷的詩詞
    我們所熟知的作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是來自星爺的一部《唐伯虎點秋香》,唐伯虎風流倜儻,足智多謀,幽默搞笑,似乎不是一個會為生計而發愁的人。而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的確如此嗎?歷史上真有唐伯虎和秋香這一段絕美的愛情故事嗎?從這一首《桃花庵歌》裡我們可知,唐寅自稱桃花仙,而他種桃樹的目的是為了摘桃花換酒錢。
  • 唐伯虎點秋香冷知識:9527其實是粵語粗口,秋香最初人選不是鞏俐
    今天來講一講唐伯虎點秋香這部電影中你有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識1還記得電影中陳百強被潑墨水的鏡頭嗎?拍攝這個鏡頭是墨水,是真的墨水,陳百強也是真的陳百強拍攝,然後陳百強足足洗了4個小時,才把身上的墨水洗乾淨。這段也成了經典的段落。
  • 喝墨水小酒館:品遍百味人生豁達如王維,也端起杯放不下的愁緒酒
    著名作家蔣勳曾說過「唐代是文學史上的一個花季」。在這樣美麗的花季時代,酒與詩歌的結合也有了些許浪漫色彩,山山水水的刻畫讓人不免對生活也有了不少憧憬。喝墨水小酒館今天邀請各位酒客墨客一起來品品佛系詩人王維畫中詩酒。
  • 唐伯虎經典詩詞《桃花庵歌》賞析
    圖片來源網絡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一提到唐伯虎,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周星馳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裡高富帥的形象了。電影裡,唐伯虎妻妾成群,最後還抱得美人歸,不愧「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之名!然而,現實中的唐伯虎簡直是電影的反面,現實和理想的距離,讓唐伯虎生活十分窘迫,「桃花庵」是他的朋友捐錢幫他買下的一間十分簡陋的小茅草房。
  • 喝墨水小酒館:有趣的人生,一半是山川湖海
    久別重逢非少年,執杯相勸莫相攔,今天你喝墨水了嗎? 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一個小眾的景點和路線,享受到最美的風景和愜意的旅行,快快收入囊中。中國的馬爾地夫不在海南,也不在西沙群島,而是在青海的東臺吉乃爾湖!
  • 喝墨水小酒館:有趣的人生,一半是山川湖海
    久別重逢非少年,執杯相勸莫相攔,今天你喝墨水了嗎?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一個小眾的景點和路線,享受到最美的風景和愜意的旅行,快快收入囊中這裡目前不需要任何門票,並且沒有受到任何汙染,到達湖邊後,遠遠望去就會發現湖水上方的天空格外的清透明亮,滿眼的藍色給人以極其強烈的視覺衝擊,仿佛來到了人間天堂,這裡和不遠處的烏素特水上雅丹其實是相連的,你也可以看到魔宮般的雅丹。身處鋼筋水泥的城市,看高樓大廈反射的冷光,聞車水馬龍持續的尾氣,享受人潮洶湧的等待,人生不在於過得怎麼樣,而在於怎麼去過。
  • 喝出情調,喝出愜意,未嫁時小酒館,必去的酒館!
    未嫁時小酒館「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未嫁時小酒館在大隱隱於市的未嫁時小酒館,逃離片刻都市生活,和朋友放空自己,未嫁時小酒館開門置身其中,仿若到了一個「桃源仙境」。
  • 春分將至桃花已開,品讀唐伯虎的《桃花庵歌》,感悟他坎坷的一生
    在90年代,喜劇演員周星馳曾經演過一部電影,名為《唐伯虎點秋香》,男主角唐伯虎無釐頭且搞笑的表演令人忍俊不禁。 在劇中,有這樣一個橋段: 起初,秋香並不相信僕人畫安就是她仰慕的唐伯虎,於是在房間裡內,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他的《桃花庵歌》。
  • 書法名家陸啟成,楷書寫唐伯虎《桃花庵歌》,美的像花一樣
    唐伯虎寫過一首詩,其中有幾句大家應該比較熟悉:「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簡簡單單幾句話,將唐伯虎那種看淡名利、追求灑脫的性情,表達的淋漓盡致。
  •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唐伯虎的無奈幾人能懂?
    實際上,唐伯虎的一生可用仕途坎坷、生活貧苦來加以概括。唐寅(1470-1524),字伯虎,明成化年間生人,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是明代著名的畫家、書法家、詩人,與沈周等人並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後人印象中,唐伯虎家大業大,然而實際情況則是唐伯虎不但窮困潦倒,而且家人相繼去世,他也無錢安葬,他甚至幾次自殺未遂。
  • 唐伯虎的畫意人生
    說起唐伯虎,大家並不陌生,廣為流傳的《唐伯虎點秋香》讓我們對這個人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也勾起了我們的獵奇心理。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他的傳奇人生吧!其風流倜儻、孤高自傲、玩世不恭的形象成為了現代人心中刻板的印象,卻殊不知其坎坷的人生經歷。20餘歲時家中連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家境衰敗,幸得好友相助,天賦異稟的他潛心讀書,高中「解元」,30歲受舞弊案牽連而終身不仕。
  • 987醬酒:我叫九叔,這個是我的小酒館、喝酒嘮嗑、不打烊
    默默跟大家侃了久、算是有段交情從今天開始,九叔我正式開始營運這家987小酒館。九叔——芳齡十八(年年十八)英俊瀟灑,溫文儒雅風流倜儻、玉樹臨風。學富沒有五車也有三車沒啥錢,但是有點小錢、高興請大家喝個小酒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