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的畫意人生

2020-12-18 GEY論青史

說起唐伯虎,大家並不陌生,廣為流傳的《唐伯虎點秋香》讓我們對這個人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也勾起了我們的獵奇心理。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他的傳奇人生吧!

唐伯虎

有人說他是個風流才子,享有「明代繪畫大師、明四家之一、吳門四家之一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等多個盛譽。才華橫溢,滿腹經綸的他在28歲時就高中解元,仿佛意味著進士之路早已鋪平,但往往事與願違,次年,唐寅進京會試,因涉嫌程敏政受賄案,貶謫往浙江為吏,之後恥不就官,縱酒消愁。其風流倜儻、孤高自傲、玩世不恭的形象成為了現代人心中刻板的印象,卻殊不知其坎坷的人生經歷。

20餘歲時家中連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家境衰敗,幸得好友相助,天賦異稟的他潛心讀書,高中「解元」,30歲受舞弊案牽連而終身不仕。正德九年(1514年),曾應寧王朱宸濠之請赴南昌半年餘,後察覺寧王圖謀不軌,遂裝瘋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脫身而歸,憤世嫉俗的他似乎為社會不容。雖才華出眾,卻潦倒終身,令人惋惜。

桃花庵歌

其文真切平易,語淺意雋,不拘成法,多感慨世態炎涼,閱歷甚豐,他31歲開始「千裡壯遊,,足跡遍及江、浙、皖、湘、鄂、閩、贛七省,並在蘇州建立桃花塢,寫下著名的《桃花庵歌》與大家共賞: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盡抒其懷才不遇,貧困悽苦之意。

《焚香默坐歌》

其書法率意自然,迅捷穹勁,奇峭俊秀,灑脫皆具儒雅韻致,受「二王」和「趙體」的影響。其作品《焚香默坐歌》流麗灑脫,外柔內剛,風神綽約。寫到「人能把口應心,孝悌忠信從此始。其餘小德或出入,焉能磨涅吾行止「 ,足以突顯其為人正直,品行如一的特點。其畫作和其詩一樣,在通俗平易之中,蘊含著俊朗雅致的書卷氣。出之自然,毫不造作,這是唐寅性格之美,亦是他詩書畫藝術之美。

落霞孤鶩圖

其山水畫布局嚴謹,筆法勁健,氣勢磅礴;仕女畫或敷色妍麗,或簡逸高雅,或清雋瀟灑。《落霞孤鶩圖》描繪的是高嶺峻柳,水閣臨江,有一人正坐在閣中,觀眺落霞孤鶩,一書童相伴其後,整幅畫的境界沉靜,蘊含文人畫氣質,構圖簡潔,用筆多為細勁中鋒,有剛柔相濟之美,為後代文人墨客所讚譽。

相關焦點

  • 世人皆傳唐伯虎風流倜儻,卻不知他的人生何等悲哀
    唐伯虎劇照唐伯虎人生正得意時,挫折打擊接踵而至真唐伯虎的家中靠經商為生,封建社會中商人的地位實在堪憂,因此對唐伯虎來說,他的父母希望他能走向仕途才子之名也不是說說而已,唐伯虎16歲秀才第一,不久迎娶妻室,29歲考中解元,可以說此時的唐伯虎真的走到了人生的巔峰,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順利,然而挫折即將隨之而來。在唐伯虎參加鄉試時,文筆技驚四座,考官帶著考卷找到吏部侍郎程敏政觀讀,程敏政讀完後也是連連稱奇,於是記住了唐伯虎這個名字。不久後,在朝廷舉辦的會試中,程敏政為主考官。
  • 悲劇人生中的愜意瞬間,唐伯虎繪《滄浪圖》
    比如,明代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提到他,眾人想到的是無辜捲入科場舞弊案,不惜裝瘋賣傻從寧王府逃脫。看著他這麼不幸,後人給他編了一些風流故事像三笑姻緣,想讓這位才子可以享受到幸福。故事就是故事,他的個人感情生活也不順遂,這位才子最終在窮苦貧寒中故去。總而言之,唐伯虎的一生是充滿悲劇色彩的,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去追逐藝術創作。也許在創作中,他能享受到愜意的瞬間,讓他忘記自己所經歷的挫折。
  • 《騎驢歸思圖》,是唐伯虎經歷「高考舞弊案」後的人生寫照
    《騎驢歸思圖》,是唐伯虎經歷「高考舞弊案」後的人生寫照陳能雄/文唐伯虎是吳中四才子之一,他詩文書畫無一不通,無一不精,他筆下的山水、人物、花鳥無不散發出濃濃的人文氣息。我最喜歡的是他的山水畫,有宋人筆意,是北宗山水一路的,唐伯虎的山水或蒼松秀谷、或林泉高士、或扶杖觀瀑、或草堂吟詩、或春郊策馬……這些都是作者崇尚自然、飄逸灑脫的文人姿態。那麼,有沒有一幅山水畫,是唐伯虎人生失意時的寫照呢?我覺得《騎驢歸思圖》最像他從考場鎩羽而歸的情境。
  • 唐伯虎《花下酌酒歌》: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唐伯虎是古代著名的「風流才子」,他的「風流」,不僅是指他喜歡流連於煙花柳巷 ,更重要的是他放浪形骸的人生態度。唐伯虎有許多表達他人生態度的詩歌,今天我們來欣賞一首他的《花下酌酒歌》。枝上花開能幾日,世上人生能幾何。好花難種不長開,少年易過不重來。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這首詩雖是七言八句,但卻不是七言律詩,而是一首歌行體的詩。歌行體的好處是語言流利,讀著讀著有忍不住要唱起來的感覺。
  • 在水墨潑彩中,感受劉慶廣的畫意人生
    劉慶廣作品欣賞  劉慶廣希望通過他的畫,能讓觀者感受到一種向上的生命力,人生是美好的,它可以像夏花般絢爛,每個人都應在自己的人生圖畫中活出他的精彩。這是劉慶廣的水墨世界,這是他的畫意人生。
  • 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唐伯虎的詩意人生
    這首詩就是唐寅的《言志》,有人可能不知道唐寅是誰,但是說起唐伯虎這個名字,想必大家就認識他了。其詩曰:不鍊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 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我不願意學道士那樣去鍊金丹以求人生不老,也不像和尚那樣去參禪求佛;我不去做商人行商,也不做農夫去耕田。閒暇的時候我就畫一些山水換些錢,不願意用那些來路不正的錢。詩句樸實無華而又行雲流水,字裡行間流露出一位高尚隱者的飄逸氣質,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給人一種「好仙」的感覺,體現了詩人淡泊名利,讀書畫畫的志趣。
  • 別被《唐伯虎點秋香》騙了,其實唐伯虎一生很慘!
    周星馳在《唐伯虎點秋香》中飾演唐伯虎說起唐伯虎,第一印象就是《唐伯虎點秋香》中周星馳飾演的唐伯虎。劇中的唐伯虎風流倜儻,有八個老婆,各個貌美如花;求畫者絡繹不絕,一幅畫價值千金;愛好遊山玩水,不愁吃喝。星爺飾演的唐伯虎為了尋找真愛,不惜去當下人,最後如願抱得美人歸。而歷史中的唐伯虎和影視作品中的唐伯虎相差還是很大的,跟隨教主一起來了解真實的唐伯虎吧。
  • 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伯虎之《唐伯虎點秋香》
    今天說的電影是《唐伯虎點秋香》,這部電影在1993年7月1日在中國香港上映,並以4017萬港元的票房成為1993年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是由由周星馳、李力持執導,周星馳、鞏俐等主演的古裝愛情喜劇片。影片主要講述了身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家中雖然富有,妻妾成群,但卻沒有一個懂得他的人,使他整天鬱鬱寡歡,不覺得快樂,直到有一日,江南才子全員出動,偶然間遇到了秋香,才發現原來世間還有如此美麗善良之人,好像天使一般,讓他心裡充滿了陽光與希望,讓唐先生感到了從未有過的震憾。讓他堅定了追求秋香的信念。
  • 唐伯虎詩詞中的鎮江:憑闌指顧分吳楚
    16歲參加秀才考試得第一名,轟動了整個蘇州城,19歲時,唐伯虎迎娶了他一生中唯一的妻子徐氏。20餘歲時家中連遭不幸,他的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而家境也從此衰敗下去。29歲時,他在鄉試中考中第一名「解元」,可謂人生得意。然而,在他得意之時,人生的挫折也相對伴隨而來。   據《明史》記載,在唐伯虎參加鄉試時,文章寫得非常出眾,當時的主考官梁儲對其十分欣賞。
  • 「文人墨客那些事」悲劇人生:桃花庵裡種桃樹的唐伯虎
    導讀:歷史上有兩個唐伯虎,一個是民間傳說中的唐伯虎,他是才高八鬥,武功高強,風流不羈的;另一個是真實歷史中的唐伯虎,雖也才高八鬥,自命風流,但更多的還是坎坷的經歷與鬱郁不得志的人生。我一方面為他悲慘的人生黯然,另一方面又為他能夠名留青史而欣慰。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 2月4日,蘇州吳縣吳趨裡的一間普通民房裡,唐寅出生。這一年恰逢庚寅年,故名寅。
  • 百歲簡慶福的攝影人生:看他鏡頭下的「畫意攝影」與中國風格
    展覽以「永恆的色調」、「多彩的畫意」 兩大單元展出了簡慶福創作於不同年代題材涵蓋了黑白、彩色和數碼攝影三個時期的作品108幅,幾乎濃縮了其一生的創作。簡慶福出生於1921年,在中華藝術宮的展廳中以時間線的形式梳理了簡慶福從1921年至今的人生歷程,簡慶福出生於香港商人家庭,8歲在移居上海,17歲(1938年)結識攝影前輩蔡俊三,受其影響喜歡攝影。
  • 絕美的《桃花庵歌》,悲催的唐伯虎
    周星馳先生一部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使明代落魄文人唐寅一下子成為歷史上最知名的古代才子之一。電影裡的大才子唐伯虎不僅有8個老婆,風流倜儻,多才多藝,喜歡惡搞,還上演了賣身追愛的經典戲碼,臨了也是大團圓,劇裡的唐伯虎很幸福,觀眾看的也很滿意,然而,這卻是一個被架空了的唐伯虎。
  • 《唐伯虎點秋香》:唐伯虎和華府夫人,銷售界的泥石流
    《唐伯虎點秋香》:唐伯虎和華府夫人,銷售界的泥石流,令人忍俊不禁,又感覺回味無窮。該影片上映於1993年7月1日,主演是周星馳(飾演唐伯虎)、鞏俐(飾演秋香)、鄭佩佩(飾演華夫人)、陳百祥(飾演祝枝山)、苑瓊丹(飾演石榴姐)……以4017萬港元的票房,成為1993年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
  • 唐伯虎點秋香,歷史上真的存在嗎?
    唐伯虎點秋香,這一故事想必都快家喻戶曉了!估計大家腦海裡已經浮現出星爺所演繹的唐伯虎了吧!#唐伯虎點秋香# 唐伯虎本名叫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號六如居士,又號桃花庵主,是我國繪畫史上傑出的畫家、文學家。唐伯虎自幼就很聰明,過目不忘,熟讀四書五經,博覽《史記》、《昭明文選》等,幾歲就能寫文章,閒暇時也學畫山水花鳥,曾拜吳門畫派創始人沈周為師。唐伯虎16歲時秀才考試得第一名,更是直接轟動了整個蘇州城。
  • 品讀《桃花庵歌》,唐伯虎的自畫像,不是風流是瘋癲
    諸多以唐伯虎為原型的影視劇中,他鬥奸臣,他點秋香,他風流倜儻,他嬉笑人生,故事的結局總是圓滿和諧。可越是這樣,越是諷刺,越是凸顯著歷史上真實唐伯虎的落魄,痛苦,無奈,乃至絕望。每次想起唐伯虎便是周星馳的形象有人說,唐伯虎的心聲,全都在他的那首《桃花庵歌》中,讀懂了這首詩,也就讀懂了唐寅的無奈、絕望、以及悲涼。
  • 唐伯虎一生知名畫作不少,而臨終前的絕筆詩,才是其真實寫照
    才子佳人,花前月下,現代人對於明朝大才子唐伯虎的風流往事,可謂心向神往。真實歷史中,唐伯虎一生窮困潦倒,時常靠朋友接濟。嘉靖二年,唐伯虎病逝之時,得虧好友祝枝山幫其操辦後事。可不少後世文學專家認為,唐伯虎一生著有不少繪畫作品。
  • 解析《唐伯虎點秋香》:在讚揚周星馳的同時,卻忽略了背後的故事
    》,先來回顧一下劇情方面,在影片中唐伯虎玉樹臨風,在那個時代唯有江南才子是最吸引大家的在普通人生的眼中。當他看到秋香的時候,他便被秋香曼妙的身材和絕世的容顏給迷住了,再加上清冷的氣質和才氣,讓唐伯虎覺得這就是他最想要的女人,因為秋香非常愛讀書,而唐伯虎又是才子,所以他認為秋香就是自己此生要找的那一個,於是他便化名賣身進入了華太師府上當家丁,只為娶秋香,當然這其中還有很多的插曲,比如華夫人和唐伯虎互相下毒,以及唐伯虎現場作畫,最終秋香也終於嫁給了唐伯虎
  • 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唐伯虎的《桃花庵歌》,要表達什麼?
    最後感慨了「笑他人看不穿」的智慧,「無花無酒鋤作田」的世事變遷,一個放浪悠閒的唐伯虎,就這樣醉在詩間。而在真實歷史上,《桃花庵歌》寫於明朝正德二年(1507),那時三十七歲的唐寅(唐伯虎)剛續娶了妻子沈氏,人生正盛開第二春,手裡也正好有閒錢。
  • 周星馳《唐伯虎點秋香》中「賞花賞月賞秋香」的有什麼深意?
    說起來,我解讀過這麼多影視文學,最爆款的還是曾經解讀周星馳電影《武狀元蘇乞兒》《九品芝麻官》《唐伯虎點秋香》,這還是要感謝星爺電影背後的編劇團隊,劇情做的是相當紮實了。周星馳電影雖然一如既往,但是給人看後明顯缺少了什麼東西,在我看來,缺的就是內涵。
  • 《江南百景圖》桃花村唐伯虎有什麼用 桃花村唐伯虎作用介紹
    導 讀 《江南百景圖》桃花村唐伯虎有什麼用?具體有什麼功能呢?對此,很多小夥伴還不是很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