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唐伯虎,大家並不陌生,廣為流傳的《唐伯虎點秋香》讓我們對這個人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也勾起了我們的獵奇心理。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他的傳奇人生吧!
有人說他是個風流才子,享有「明代繪畫大師、明四家之一、吳門四家之一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等多個盛譽。才華橫溢,滿腹經綸的他在28歲時就高中解元,仿佛意味著進士之路早已鋪平,但往往事與願違,次年,唐寅進京會試,因涉嫌程敏政受賄案,貶謫往浙江為吏,之後恥不就官,縱酒消愁。其風流倜儻、孤高自傲、玩世不恭的形象成為了現代人心中刻板的印象,卻殊不知其坎坷的人生經歷。
20餘歲時家中連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家境衰敗,幸得好友相助,天賦異稟的他潛心讀書,高中「解元」,30歲受舞弊案牽連而終身不仕。正德九年(1514年),曾應寧王朱宸濠之請赴南昌半年餘,後察覺寧王圖謀不軌,遂裝瘋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脫身而歸,憤世嫉俗的他似乎為社會不容。雖才華出眾,卻潦倒終身,令人惋惜。
其文真切平易,語淺意雋,不拘成法,多感慨世態炎涼,閱歷甚豐,他31歲開始「千裡壯遊,,足跡遍及江、浙、皖、湘、鄂、閩、贛七省,並在蘇州建立桃花塢,寫下著名的《桃花庵歌》與大家共賞: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盡抒其懷才不遇,貧困悽苦之意。
其書法率意自然,迅捷穹勁,奇峭俊秀,灑脫皆具儒雅韻致,受「二王」和「趙體」的影響。其作品《焚香默坐歌》流麗灑脫,外柔內剛,風神綽約。寫到「人能把口應心,孝悌忠信從此始。其餘小德或出入,焉能磨涅吾行止「 ,足以突顯其為人正直,品行如一的特點。其畫作和其詩一樣,在通俗平易之中,蘊含著俊朗雅致的書卷氣。出之自然,毫不造作,這是唐寅性格之美,亦是他詩書畫藝術之美。
其山水畫布局嚴謹,筆法勁健,氣勢磅礴;仕女畫或敷色妍麗,或簡逸高雅,或清雋瀟灑。《落霞孤鶩圖》描繪的是高嶺峻柳,水閣臨江,有一人正坐在閣中,觀眺落霞孤鶩,一書童相伴其後,整幅畫的境界沉靜,蘊含文人畫氣質,構圖簡潔,用筆多為細勁中鋒,有剛柔相濟之美,為後代文人墨客所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