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是古代著名的「風流才子」,他的「風流」,不僅是指他喜歡流連於煙花柳巷 ,更重要的是他放浪形骸的人生態度。唐伯虎有許多表達他人生態度的詩歌,今天我們來欣賞一首他的《花下酌酒歌》。
花下酌酒歌九十春光一擲梭,花前酌酒唱高歌。枝上花開能幾日,世上人生能幾何。好花難種不長開,少年易過不重來。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這首詩雖是七言八句,但卻不是七言律詩,而是一首歌行體的詩。歌行體的好處是語言流利,讀著讀著有忍不住要唱起來的感覺。
詩的開篇,便欲引人高歌。「九十春光」,不是九十年華,唐伯虎只活了54歲,再說古人很少有能活九十歲的,這裡是指十分之九的春光。「擲梭[suō]」,即拋梭,梭是織布時牽引緯線(橫線)的工具,織布須將梭拋來拋去。日月如梭,就是說日月流轉,如同梭子拋來拋去。」一拋梭「就是很短暫的時間。
一拋梭時間,美好的春光就已經逝去十分之九,美好的春光如此易逝,因為趁春光完全消逝之前,在花酒斟上美酒,高歌一曲。「枝上花開能幾日,世上人生能幾何。」春光將盡,枝頭上的花還能開放幾日?世上的人,又能活多少春秋呢?
「好花難種不長開,少年易過不重來。」世上許多好花,栽種極難,卻花期不長,比如曇花,辛苦栽種,但花卻只能開兩三小時。人生也是一樣,青春年少的時光,是多麼美好,但是不知不覺間,青春便已經過去,而且青春沒有重來的機會。
「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春光易逝,花易凋零,那花開之時,當向花前一醉,好好欣賞花的美麗。年華易逝,少年易老,那我們就當珍惜人生的第一天,享受生活的贈予。
如果我們不懂得珍惜人生,不懂得珍惜人命中的美好,那恐怕花也要笑我們痴呆了。
讀古詩詞,我們常常會陷入這樣一種誤區,就是去分析詩詞中的人生態度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看到詩人寫「醉酒迷花」,就說詩人是享樂主義,是消極的思想,這樣的人,是不能讀詩的,他們只能做道士。
在古詩詞中,花是一種象徵,象徵世間美好的事物,「迷花」恰是對美好的事物的珍惜。
酒是一種人生態度,詩人寫酒,並不是讓人醉酒鬧事,而是以酒為依託,讓人從塵世中超脫出來,以更達觀的態度面對人生。(借酒澆愁的詩除外)
唐伯虎的這首詩,在花下酌酒中抒寫對人生短暫青春易逝的無限感慨,最後兩句傳達出「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人生智慧。全詩寫得氣勢酣暢,語如貫珠,讀起來像瀑布飛泉,奔流直下,極富美感。
附另一版《花下酌酒歌》:
九十春光一擲梭,花前酌酒唱高歌;枝上花開能幾日?世上人生能幾何?昨朝花勝今朝好,今朝花落成秋草;花前人是去年身,去年人比今年老。今日花開又一枝,明日來看知是誰?明年今日花開否?今日明年誰得知?天時不測多風雨,人事難量多齟齬;天時人事兩不齊,莫把春光付流水。好花難種不長開,少年易老不重來;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